上周,一名美國記者採訪滾石樂隊,拋出了一個老問題:「白人能唱藍調嗎?」樂隊的早期作品借鑑了威利·狄克遜(Willie Dixon)、吉米·裡德(Jimmy Reed)、史林·哈波(Slim Harpo)、穆迪·沃特斯(Muddy Waters)等人,算是文化挪用的一個例子嗎?也許你會委婉地說基思·理查茲(Keith Richards)的回答不太清楚。他此時似乎是在暗示,藍調實際上是「很猶太的」,但是他的回答主要還是在堅持他本人內心其實是個黑人:「問問其他兄弟吧。」
我仔仔細細地搜索關於這件事的資料,只能說他不是。不過同樣的,說他們是文化挪用也讓人感到很不公平。作為英式藍調熱潮中最大的一支樂隊,他們總是最賣力的「啦啦隊」。他們從未玩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的把戲,聲稱要寫抨擊老藍調藝術家的歌,他們從未錯過任何與比比金巡演的機會,他們從未向觀眾隱瞞他們致敬的音樂家是誰。1965年,布萊恩•瓊斯(Brian Jones)對美國電視節目《Shindig!》的主持人說:「我覺得你應該閉嘴,嚎叫野狼在臺上。」如果不邀請「嚎叫野狼」和桑•豪斯(Son House),樂隊就不會上這個節目,在一個投票權法案還沒通過的國家,這一行為的確膽識過人。
又提起這件事是因為滾石樂隊職業生涯中第一次發布一張全部都是藍調歌曲的專輯。質疑之聲出現,說明這最終印證了他們2005年表現平平的上一張專輯《A Bigger Bang》給人帶來的強烈暗示:至少在詞曲創作方面,賈格爾與理查茲這組搭檔已經黔驢技窮。不那麼憤世嫉俗的聽眾首先想知道的可能是他們為什麼不早點這麼做:音響裡傳來專輯的第一首曲目,布迪·詹森(Buddy Johnson)的《I’m Just Your Fool》,比滾石樂隊這幾年的音樂聽上去更加純正,充滿生機。
他們的第二個念頭可能是,《Blue & Lonesome》聽上去非常像米克•賈格爾的個人秀,而大家一般都認為理查茲才是樂隊的R&B之魂,賈格爾則是時尚的愛好者,和Kungs與Seeb共用一間錄音棚,如果他認為這能讓他們看起來相關的話。你應該知道這念頭從何而來,但是理查茲和羅尼•伍德(Ronnie Wood)貢獻突出,他們是《Little Rain》的雙吉他手,他們的精誠合作是《Hate to See You Go》的力量源泉,尤其是在Lightning Slim的《Hoo Doo Blues》裡,他們如變魔術一般展示了令人眩暈的背景,在這首歌裡,還有賈格爾的聲音與口琴。賈格爾唱歌的聲音聽上去不像是在用那些老套的技巧和聲音的抽動,但他的聲音非常有力量、有感染力,就像他挖掘到了自己的內心深處,找到了那種合適的情感。你希望他能拿出Little Johnny Taylor的《Everybody Knows About My Good Thing》中那種神氣傲慢的姿態,他的確做到了。在《All Your Love》、《Hate to See You Go》和Memphis Slim寫的同名主打歌中,他的聲音更令人驚喜。最後,他唱「Baby please come on home to me」一句時,用顫抖、痛苦又脆弱的聲音喊出了「please」一詞,這一刻萬分動人。
此外,你可能還想知道賈格爾的時尚意識對這張專輯是否有意義:《Blue & Lonesome》感覺是在某個人的領導下做出來的,這個人會聽白色條紋(the White Stripes)、黑鍵樂隊(the Black Keys)或是帶有Fat Possum Records標籤的原始藍調。那聲音發自肺腑,自然鮮活:尖銳猛烈的吉他、強有力的鼓點,包括賈格爾的聲音,所有的一切都被包裹在一層又薄又脆的表面之下,好像連麥克風也無法經受住樂隊演奏的音量與力度。
從滾石樂隊剛剛成名到賈格爾與理查茲的創作進入全盛時期,這歷時不長的一段時間內,他們的錄音作品可以用來做明顯的比較。不過除了威利•狄克遜的《Just Like I Treat You》,《Blue & Lonesome》裡面的大部分歌聽上去和感覺起來都不太像是滾石樂隊五十年前做的音樂。你如果這麼說,他們不會感謝你,但是幾十年前,他們能不知不覺地把複雜的韻律和藍調變為令青少年激動的流行樂:聽聽滾石樂隊1964年翻唱的《I Just Wanna Make Love to You》穆迪•沃特斯原版,你會聽到非常成熟而又慢熱的錄音,來自一個步入中年的男人,有點焦急、緊張。
現在,樂隊的成員們都七十多歲了,算是長壽,他們常常想要挖掘更深層次的音樂:他們來之不易的那些經驗賦予了他們這種意識。在聽完專輯最後一首歌——Willie Dixon的《I Can’t Quit You Baby》之後,你還會聽到米克•賈格爾不確定地問:「這OK嗎?」這是專輯的最後一句。聽上去他就像仍然沉浸在對這種原始形態音樂的敬畏之中,他仍然對自己無法完全理解的音樂家抱有敬意,不管基思•理查茲怎麼想。但對於他那個問題的答案,是無條件的肯定:不僅僅是OK!對於30多年來滾石的許多專輯,都不能僅用「OK」來形容。
(翻譯:郭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