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試/素質之爭」?別鬧! 建議用「低級教學」代替「應試教育」,用「高級教學」代替「素質教育」

2021-02-28 會點兒語文

教育這兩天蠻熱鬧。

一個「怒」了!一位地方教育官員15000字長文怒挺應試教育,而且將其提升到「政治正確」高度,引發網絡怒轉,吸睛無數。

一個「瘋」了!說是主管部門強力實施學生減負,「攔路翻書包,查試卷,查教材,查教輔,」 還查放學時間和課堂時間……家長憂心忡忡,怕孩子因為減負成「學渣」,「快瘋了」。

回想起應試/素質這些年的恩恩怨怨和一地雞毛,這麼多年過去,對此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皮相上,認定「抓分數=應試」,「不考試=素質」,由此延伸出噶許多奇談怪論——

「不考試」就是「唱唱跳跳」、「快快樂樂」,就是多元發展就是不操心前途的富家子的自由選擇;

「抓分數」就是「升大學」、就是「知識改變命運」,就是窮家子弟最後的機會,就是「藉助最公平的選拔機制登上華山一條路實現社會流動爭取最大公平因此就是政治正確」;

等等等等,bilibilibili……

——也是醉了!

「應試」,是學習的形態;「素質」,是學習的價值。應試的東西,完全可以用「素質」的方式進行,前提是活學、活考、活用;而所謂「素質」的東西如果用「應試」方式進行,也足以讓人懷疑人生(不信?鋼琴考級了解一下)。

根本不是一家人,非逼著要進一家門,亂點鴛鴦譜;用鄉親們的話來講,這種思路——如果算是一種「思路」的話——叫做「不問青紅皂白,抓到黃牛就是馬」,就是唐吉可德戰風車,或者,簡直就是「張飛打嶽飛,打得滿天飛」。

——板磚亂飛,雞毛一地又一地,就問各位爺:累不?

不鬧了,講真!

翻翻人家60年前的舊貨吧。

布魯姆大爺說,教學問題主要是技術問題;其中,由低到高的目標體系很要緊!結合我們這麼些年糾結的應試/素質「神鬥劇」,暴露出來的真實矛盾主要集中在一點:我們讓學生在低層次學習目標方面幾乎用盡了全力,而高層次目標卻極少有顧及!

說穿了,那些讓人厭煩的痛苦的學習,基本都要求學生把大部分精力花在死記硬背、重複訓練直到所謂「熟能生巧」上面,很少給學生機會參與理解、運用、分析、評價、創造等高級思維活動;學生真正的痛苦不是考試帶來的痛苦,而是「消化不良」的痛苦——因為沒有「活學、學活」,低級思維學到的東西「融化」不了,轉化不成自己的真知識,「食物」和「腸胃」永遠在鬥爭,怎麼不痛苦?怎麼不胸悶肚脹氣鼓鼓?

所以說,大家不要看的「應試教育」,實際是「低級思維教學」;千呼萬喚的「素質教育」,實際是飽含「活知識、活情感、活態度」的「高級思維教學」

最最要緊的東西,即教學的命門——教師!

凡是帶給人又愉快又有效的學習體驗的——不管要不要考試,無不是素質教育,這種素質教育實質是高級思維教學;而支持高級思維教學非具有高級思維教學能力的教師(簡稱「高手教師」)不可!

高手教師就是優質教學的命門。為什麼?

比較一下吧!有些老師,一支粉筆一本書讓人如痴如醉大呼過癮;有些老師,耗費最先進設備、使用最花哨流程、佔用最多時間、弄出最大響動,結果呢——「成功地讓學生什麼也沒學到」。

把教學比作烹調,高手把小菜做成大餐,「渣手」把龍肝鳳髓做成泔水廢料,「廚師」要緊不要緊,你說?

教育發展到今天,不容易呀!把寶貴的資源投放於真正寶貴的資源——教師吧。

如何培養足量的高手教師如何確保高手教師安心用心用足全力教學

——別問我,問梅貽琦,問蔡元培。

相關焦點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可以說是中國教育最熱鬧的話題。所謂的「應試教育」是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恰恰正是因為我國這種「應試教育」出現很多弊端,而且也不符合國家制定的教育大綱。所以在我國,用素質教育來替代應試教育,幾乎成為全民的一個教育共識。但今天,我們看到中國的應試教育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素質教育僅僅只是停留在口號上而已。那麼在我國,既然都成了社會共識,為什麼「素質教育」卻遲遲無法替代「應試教育」?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家長要求校長下課,高中不需要素質教育
    這樣比較,明擺就是南京一中的教學是不給力,家長非常不滿意,經過了解才知道,原來校長不重視高考。2、 校長重視素質教育導致高考成績不理想南京一中的高中教學失敗的原因在校長這裡,能作南京一中的校長當然也不是等閒之輩。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在爭什麼?
    浙江省教育廳一位處長甚至明確表示,浙江不歡迎衡水中學,理由是衡水中學的做法過於強調分數,這和浙江一貫提倡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相牴觸。  衡水中學辦分校風波引發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還未停息,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教育局局長陸建國的《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又成為網紅文章,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再添一把火。
  • 南京一中事件,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再度掀起
    而校長迫於壓力,不得不公開道歉,表示自己長期以來的素質教育是錯的,從現在開始會增加教學壓力,向應試教育看齊。事實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只是這之前,很多以素質教育出名的學校可以爭辯說,自己學校最優秀的學生都出國了,所以高考成績看起來才不是那麼好看。
  • 素質教育的對立面不是「應試教育」
    圖片來自網絡"應試教育" 本質上是由於教育資源匱乏和不均衡導致的。"應試教育"是圍繞考試構建教育體系, 安排教學內容, 以考試分數選拔升學為目的。由於大學招生人數少,上大學的機會少,所以就有了高考;由於中學小學的差別大,教學資源不均衡,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升學考試。這種重視選拔教育、輕視普及教育, 知識傳授以應試為目的, 片面追求升學率,從上個世紀80 年代中期開始逐步被強化,愈演愈烈,被社會強烈詬病。
  • 素質教育應試教育之爭,沒有對錯之說,只有不同人的不同需要之別
    不過兩個「紅」完全是兩碼事,貶一中褒29中;人們在一貶一褒間又引出了一個老話題——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爭論由來已久,兩者孰對孰錯?其實沒有對錯之分!素質教育提倡全面發展人的素質,同樣也受到許多人的歡迎;何況素質教育歷來是國家倡導的,是教育發展方向。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會長久的存在在教育教學生活中,兩者之爭辯也會長久存在。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可這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必須把應試教育確定為反素質教育的概念,二是對這一概念有明確界定,沒有界定,認為實施素質教育就等於是反對應試教育,這從法理上說不通,而且也很難執行。現實正是如此,有的研究文章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完全對立,而有的辦學者則認為,應試教育也是素質教育,是符合我國當前國情的素質教育。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2020-10-23 08:05:03 參與互動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
  • 淺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誤區
    近期,由於南京一中高考結果引發的部分家長抗議「素質教育」,要求校長下課等在社會上再次掀起「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而且雙方論點似乎都有理,可謂是針鋒相對。那麼,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我們對兩者的看法是不是進入了一個誤區?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再上熱搜,教育行業從業者應該如何看待?
    正如張立傑老師所言,高考出題越來越靈活了,強調把社會情境、生活情景融入到題目之中,因此,教學方式也強調情境化。這在國際化學校裡也是常見的教學方式。例如,遊戲化教學,就是鋪情境為鏈,引發學生從現實問題出發,掌握應用知識,最終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再有,衡水中學的課後定製輔導,與國際化學校常說的「每個學生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定製化課表」,也有相似之處。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升學結果。
  • 安徽毛坦廠中學與河北衡水中學,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
    可以說,這兩所學校是當下教育花園裡最耀眼的花朵,讓人不得不去注視她。在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這兩所學校常常被冠以&34;的頭銜。這兩所學校到底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呢?我們逐一分析一下。,針對考試題型千錘百鍊,抓分為主,注重分數提升,忽略學生內在需求,應試教育的結果就是高分低能。
  • 一場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較量:寒門子弟陪不起
    家長不滿的理由是:南京一中大搞素質教育,輕視高考。說到底,這是一場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PK。雖然沒怎麼實施,但是素質教育的「美好願景」,卻早已被一些人描繪得無比美好。很多專家批評、學者反對應試教育,連很多家長也跟著起鬨:「應試教育真的太害人了!」「只有推行素質教育才能拯救孩子。」我只想說一句:如果你只是一個普通工薪家庭還支持素質教育,那就是真的蠢!
  • 有感於活在應試教育下的素質教育
    應該來說,就應試教育而言,我們目前的狀況已經是做的全方位成功了,所以,你說讓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PK,那麼,顯然素質教育就是小弟弟,根本無法抗衡,而且應試教育隨著這幾年的發展,越演越烈,是時候要降降溫了,那如何降溫呢,這又是一個複雜的話題了。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再度掀起,唯獨這類孩子永遠不慌
    而校長迫於壓力,不得不公開道歉,表示自己長期以來的素質教育是錯的,從現在開始會增加教學壓力,向應試教育看齊。事實上,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只是這之前,很多以素質教育出名的學校可以爭辯說,自己學校最優秀的學生都出國了,所以高考成績看起來才不是那麼好看。
  • 在線教育助力實現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雙贏
    一直以來,社會各界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孰優孰劣有諸多爭論。有人認為應試教育帶來一波波瘋狂的「擇校熱」、「補習熱」等浪潮,孩子的身體素質下降,也缺乏創造力。也有人認為素質教育評價體系不明晰,在人才選拔上有失公允。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有何差別?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非對立
    人民網上海6月19日電(記者沈文敏)目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一個很大的困擾,即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似乎是一對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提倡素質教育,必須反對應試教育,有關方面還取消了奧數、英語一年多考,引來了學生和家長的不同看法。對此,昂立國際教育總經理慄浩洋認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對立的關係。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誰能成就孩子的未來?
    近日,南京一中事件讓在中國延續了多年的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成為爭論焦點。有輿論認為,這是「素質教育向應試教育的低頭」;也有人認為,在高考指揮棒前,任何脫離應試成績談素質教育的行為,都是鏡中花水中月。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對頭?
    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自此以後,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多次寫入教育的政策文件。
  • 金陵名校向「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註定非此即彼?
    最近,因為「南京一中」事件,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之爭又被吵得沸沸揚揚。然而,兩者真的非此即彼,無法統一嗎?2020年高考南京一中400分以上(江蘇省高考滿分480分)的數量僅有20人,成績慘澹。然而,現在社會流行的「素質教育」真的能教出「素質」嗎?一提到「素質教育」,人們往往首先想到的是「琴棋書畫、吹拉彈唱」。然而在「爭入名校」的大環境下,多少學生的「音體美」不只是披著素質教育外衣的「考級教育」、「競技教育」。能有幾個孩子純粹為了興趣、家長純粹為了素質,堅持下去?
  • 為什麼要發展素質教育?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區別在哪裡?
    要了解素質教育和影視教育的區別在哪裡,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素質教育是基於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力潛能,形成健全的人格。應試教育是指在教育實踐中偏離受教育者群體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追求高分和片面升學率以應對考試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