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奴」心裡有本帳養大一個孩子需要多少錢?
每年年末和年初的時候,都有無數家長曬自己這一年養孩子的驚人花銷,以告誡年輕人要想生孩子一定要有金錢和心理的雙重準備。而「孩奴」也成為繼「卡奴」、「車奴」、「房奴」之後的又一熱門名詞。生產 比20年前漲了100倍幾年前,就有專家計算出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養大一個孩子的花銷在48萬元左右,然而記者根據家長們曬的各項育兒花費計算,目前已經遠超這個數字,在如此巨大的經濟壓力下,不少80-90後表示,實在是要不起孩子,甚至稱自己患了「孩奴恐懼症」。
-
「孩奴」一族日漸增多 生活艱辛只因孩子(組圖)
,用來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為子女打拼、忙碌、掙錢,從而失去了自我價值。當上了「孩奴」的人,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費,不敢輕易換工作。「孩奴」現象空襲80後,涉及60、70後,一項針對年輕家庭的調查顯示,61.5%的人認為自己是「孩奴」。
-
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剛畢業,拒絕做孩奴,我錯了嗎
01.22歲姐姐拒養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在熱搜上看見這樣一個話題,一個22歲的女生拒絕撫養自己2歲的弟弟,被他們的父母狀告了,最後父母勝訴了。梳理一下,這件事情有幾個關鍵點:1.夫妻倆屬於低保生活,低保意味著什麼,沒什麼經濟能力2.夫妻倆身體狀況不是很好,沒有能力把孩子養好,所以要求22歲的女兒養;3.麗麗上大學期間所有費用都是自己獎學金和助學金解決的4.麗麗不願意撫養弟弟,父母就將其告上法庭
-
中國人結婚成本30年增數千倍 近半新人60%費用靠父母
「結婚錢父母出」已經成為很多新婚夫婦應對巨額花銷時的首要選擇。近年有關統計數據顯示,近一半新人結婚費用的20%至60%來源於父母支持;其中更有14%的新婚青年,其結婚消費的80%至100%靠父母資助。 有網友感慨:爺爺娶奶奶只用了「半鬥米」,爸爸娶媽媽只用了「半頭豬」,而我結婚卻要了爹娘「半條命」!
-
當代還有多少父母是《孩奴》?
最近,我在看一部電視劇 —— 《孩奴》,字如其名,《孩奴》講述了父母為了孩子能夠始終遙遙領先於他人,而不惜花費重金送孩子去上各種補習班,不斷的提高對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孩子在重壓之下離家出走,原本和睦的家庭也因為教育孩子的問題達到幾近崩潰的邊緣。
-
娃才1歲,已經花了這麼多錢,有膽量算算寶寶出生一年的花銷嗎?
芳芳是一家公司的小職員,月薪4000左右,她和老公兩個人一個月下來也不過8000-9000,但是芳芳有一個1歲的寶寶,為了讓寶寶健健康康的成長,芳芳和老公幾乎是月光一族,最近芳芳常感嘆養個娃可真不容易啊。是啊,從寶寶出生到1歲,你算過寶寶大概花了多少錢嗎?估計結果很讓人吃驚吧。
-
父母將寶寶胎毛做毛筆 胎毛筆最高賣6800元
父母將寶寶胎毛做毛筆 胎毛筆最高賣6800元 ,記者走訪南昌兒童市場發現,兒童相關產品價格越來越高而且花樣不少,為了孩子,不少年輕父母也捨得花錢,記者就發現,有的家長願意花幾千元將寶寶第一次剃掉的胎髮做成毛筆、印章,目的是給寶寶討「開頭運」。
-
父母將寶寶胎毛做毛筆 胎毛筆最高賣6800元(圖)
一支胎毛筆 敢賣6800元 商家把胎毛筆做得比較精美 寶寶生下來後,父母什麼都想給他最好的:喝最好的奶粉,接受最優質的幼兒教育……日前,記者走訪南昌兒童市場發現,兒童相關產品價格越來越高而且花樣不少,為了孩子,不少年輕父母也捨得花錢
-
大一新生每月要4000元生活費,還說就這還不夠花,父母無奈流淚
如果父母給的孩子太多的話,就會害怕孩子不加節制、隨意花錢;如果父母給的生活費太少,就會擔心學孩子會在外面受苦。一、一個月生活費4000元,還說不夠最近一個學生的家長和我聊天,然後聊到他家的孩子現在上大二了,去年孩子上大一的時候就是來找我報的志願。
-
網友自稱普通家庭 曬月花銷超2萬帳單遭吐槽
奶粉2000元尿不溼1000元夥食2000元車貸4600元汽車2000元2套房貸5000元日常水電氣500元日常用品500元保姆費3500元@cqgod2013的家庭月花銷主要項目製圖胡楊 曬清單 網上自稱家庭月花銷超2萬元 網友「@cqgod2013」在7月5日發帖稱,自己把最近的消費清單看了看,結果被嚇了一跳。
-
《母嬰消費洞察報告》:家庭母嬰育兒整體花銷月均達5200元,疫情...
多知網8月24日消息,近日,寶寶樹委託全球市場監測和數據分析公司尼爾森發布《2020母嬰消費洞察報告》。報告顯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促進了母嬰育兒行業穩速增長,新生代家長以孩子為消費中心,家庭母嬰育兒整體花銷月均達5200元;同時新生代家庭在母嬰類的消費決策中,也更依賴諸如寶寶樹等一些母嬰垂直平臺。
-
《孩奴》收官 胡可成功塑造新一代「虎媽戰歌」
電視劇雖已結束,但由「孩奴」引發的各種討論還在繼續:「孩奴」究竟是不是一種符合當下社會發展規律的現象,為了孩子是否應該義無反顧當孩奴,不同的人給出截然不同的答案。 《孩奴》話題引深思 被稱「深度話題劇」 該劇展現了「虎媽戰歌」、「學區房」、「升學難」、「課業壓力沉重」這些現實社會的熱點話題,還牽引出以蘆葦為代表的年輕一代對孩子的教育,盧麗同學唐紅一家的攀比性教育以及海歸女楊洋代表的西洋派的思想都與中國傳統的模式不同。
-
新生問父母要4000元生活費被拒!大學生活費到底多少才合適?
近日,一個大一女生的求助帖走紅網絡,她希望母親給自己每月4500元的生活費,但卻遭到了母親的拒絕。她覺得自己很委屈,認為一個月2000元的生活費根本不夠花。記者走訪了四川大學、成都大學、四川音樂學院等學校,調查發現大部分大學生的生活費都在1500-2000元之間,少部分學生在1000-1500元之間,還有個別學生的生活費在3000元以上。
-
1歲寶寶大便漏進泳池 遊泳中心開出4000元罰單
因為1歲4個月的小寶寶的防水尿不溼側漏,將大便漏在了遊泳池裡,親子遊泳中心開出了4000元罰單,並在遊泳中心的官方微信上發布了此事。
-
外國熊孩子在iPad手機遊戲花銷10萬,iPhone:超60天拒絕接受退款
這不,外國一位6歲熊孩子就在爸爸媽媽的iPad中選購應用花銷了10萬元,殊不知父母在要求申請退款時卻受到了iPhone的拒絕接受,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據外媒報導稱,一個6歲的孩子在AppStore上花銷了1.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近11萬元)選購世嘉的iPad版《SonicForces》。
-
幼兒園漲價,80後"被孩奴" 硬撐還是讓孩子棄學?
而在線下調查中,類似「花生牛牛」的應對措施也在上演,28歲的李先生說,自己兒子原本就讀的重慶啟蒙幼兒園,月託費從原本的480元錢漲至680元後,他便將兒子的爺爺奶奶請到了重慶,並打算讓4歲的兒子在家「自學」到小學。
-
大學生戀愛3年半為女友花45500元 父母「買單」
大學生活的第一個月,陸曾然不但不讓李彤承擔自己的夥食費,連食堂也沒進過幾次,吃飯全在學校的小吃街解決。據記者了解,小吃街飯館一份回鍋肉要18元,一份時令菜則要8元,陸曾然與李彤兩人除早餐以外,每天花在吃飯上的費用約100元左右。「第一個月還沒過完1500就不夠了,我又讓家裡打了800元給我。」
-
2歲半寶寶應該入園還是上早教班?
>2歲半寶寶應該入園還是上早教班?圖片來源:太平洋親子網 2歲、2歲半的孩子要不要入託?這是許多父母很想知道的問題。同時他們普遍擔心孩子在剛入託時會生病或缺少照顧。 擔心入園孩子會疏忽照顧 【案例】:爺爺奶奶催著上幼兒園(帶的太累了),而我呢覺得好象太小了,因為我兒子到九月份才2歲零3個月(自己不會小便和吃飯)。聽幼兒園的老師說小託班的孩子人數也在30-40多個,老師是不管小便的。所以也很猶豫。 許多父母都有一種矛盾心理,過度寵愛孩子,因而極度擔心初入園會不適應幼兒園生活。
-
養孩子到大學畢業至少要50萬 巧用理財告別孩奴
不知從何時開始孩奴一詞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一些年輕人因為害怕當孩奴而選擇丁克。很多家長在網上撰文曬出了自己的養兒費用,幼兒園:三年花費超過6萬元;中學:六年花了15萬;大學:一年掙的剛夠兒子花的,家長們以此來宣洩當孩奴的苦衷。去年,更有研究機構精確地計算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孩子從出生到30歲,家長平均要花掉49萬元。
-
1~3歲寶寶花費清單
寶寶花費清單 1~3歲的寶寶每月要花多少錢呢?…………2004年底大盤點寶貝花費 小檔案 父親 王良平 IT工程師 母親 劉思語 公務員 寶寶 王 奕 1歲半 居住地 北 京 家庭年收入 9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