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包袱鋪,「洗腦」要加速!近來的臺灣,真是熱鬧非凡啊,那邊賴清德公開「羞辱」蔡英文、欲奪2020「大位」的內鬥大戲還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呢,這邊新課綱又「出包」、爭版面來了。
去年,蔡當局為「去中」、洗腦「天然獨」,沒少幹缺德事兒,還不惜把「政治毒手」伸進了校園,其中的「新課綱事件」就鬧出了不少風波,彼時就算島內專家、學者、教育團體、家長、老師等各方勢利極力規勸阻撓,民進黨當局卻依舊我行我素,罔顧民意諫言與臺灣莘莘學子的教育福祉,硬行通過了「課改」……而今,8月就要上路、攸關臺灣60萬左右學生的各類新教科書,竟然還有近85%,沒有審核通過!
據悉,關於臺灣12年義務教育的新課綱即將在今年8月正式上路,但因先前課綱內容公告太晚、內容變動太多等因素,至今審查通過的只有約15%;面對如此境況,臺灣「教育研究院院長」許添明卻表示,會依審查進度「如期如質」完成任務,最遲5月底就會完成所有教科書的審查,屆時新課綱的課本會在小一、初一、高一學生中先實施!
也就是說,剩下那85%沒通過的,涉及初高中社會、自然、科技、健體以及技職等領域的課本,都會在接下來的2個月中——「被審核通過」!
得知此消息後,不僅多個教育團體都忍不了了,連老師、家長甚至「立委」也都出面質疑:這急就章編出來的教科書,恐怕質量堪憂,「這不是拿學生當小白鼠嗎?」
相關業者還爆料,他們去年1月底才接到語文課綱的新標準,但臺「教育部」卻要求6月底就送審第一冊,今年2月底再送審第二冊,每冊約只有半年時間完成;而今更過分,以往要編2年的課本居然現在只給2個月時間!
「根本是臺灣的『教育奇蹟』!」島內教團在以日本和芬蘭的課改實施為例時指出,與其他地區少則4年、多則18年的編審試行相比,臺灣不僅在新課綱公告後半年就要完成教科書的審定,且還沒有經過試教就全面上路,難道這也是臺灣的「教育奇蹟」嗎?教團同時喊話主管部門,教育措施要「準備好才上路」,不能「先求有再求好」。
臺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升認為,臺教育主管部門對外表示今年5月就可審完,新課綱一定上路,「其實就是一定會放水」!
他認為,新課綱的推動應遵循完整程序,否則急就章編出來的教科書不僅會讓家長十分擔憂質量,也很難達到臺灣12年義務教育課綱規劃的理想,更嚴重的是,若連一套好的教科書都沒有,臺灣的孩子又怎麼能學得好?為此王立升呼籲,「教育政策要尊重專業,不要有政治因素的幹擾」,同時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審書時一定要負起嚴格把關的責任,不用急著5月底前審完所有教科書,甚至必要時,新課綱可「分階段上路」。
「苛政猛於虎啊」,身為翰林出版社語文課本總召集人的宋裕,日前在評論文章中感嘆並指出,編書時間太短,令他們勞累異常這種都還是小事,他滿肚子惱火的是:有這樣把教育當兒戲的當局,臺灣這12年義務教育的質量實在令人憂心啊!
「『教育部』除了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我看不出任何教育意義。」臺灣「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痛批,只花一兩個月倉促編出來的課本,就要叫臺灣62萬學生吞下去;且還把中國史刪掉了,讓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虛幻了,直言「新課本沒有以前好,為何硬要上路?」
身為高中學生家長的黃秀韻更是氣得痛批,臺當局是意識形態掛帥,稱「教改愈改愈糟,這是凌遲小孩」,還奉勸所有家長「多存點錢」,因為「出走是必然的」。
然而面對教育界各方人士的不滿與建議,臺「教育部次長」範巽綠的回應則是,12年義務教育的課綱「僅剩最後一哩路」,堅持8月1日「如期上路」……
那麼問題來了:臺教育主管部門這麼猴急又不顧一切的推新課本上路,到底是為啥呢?臺灣網友給出了正解!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