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化學是「名校之光」,新高考選科不重視化學將吃大虧?

2020-08-22 江蘇教育考試

新學期即將開始,選科話題的熱度依舊居高不下,討論最多的當然還是化學選科的問題。



根據2021屆高考生單科選考比例看地理生物單科選科率相比其他科目,遙遙領先,棄化學明顯!化學僅有14.83%,成為六門中選擇人數最少的一門。


「棄化學」也許會考分最大化,佔了便宜,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到了大學就會後悔當初沒好好學化學,尤其是學醫的同學,化學基礎不好會很累..... 所以說「趨易避難」未必有好處,這種選科心理,很容易步入誤區。


化學選科存在的誤區


不選化學≠不學化學


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指出,高中化學是重要的基礎學科。《江蘇省普通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規定,每個普通高中學生不僅要學習化學必修課程內容,而且必須參加由省教育考試院組織的普通高中化學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其考試成績是高中生畢業和高校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


所以說,每一個高中學生都需要學習化學,「不選考化學,就不學化學」是錯誤的認識。


選科選化學會吃虧


按照等級賦分轉換公式,如果某個同學原始分86分,排在所有考生中的前15%,也就對應A等級,假設這次考試前15%的原始分落在98到82的區間中,而依據等級表A等級對應分數區間100到86,再套用上公示該同學最後分數四捨五入為90分,比原始分高出4分。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根據上面的等級分轉換公式,學生首先面臨的是按百分比劃分等級,無論哪一門學科,總有學的拔尖和學的普通的,化學科目有的問題,其他科目就沒有了嗎,當「千軍萬馬」去擠其他科目那座「獨木橋」,誰又比誰更佔優勢?


為什麼選擇化學

1.「三理」適合優尖生,「三文」專業選擇局限性太大,所以化學必選!


2.「兩理一文」由於化學難度相對簡單,專業覆蓋率高,所以化學必選!


3.「兩文一理」偏文科,基礎較弱,化學是理科中的文科,所以化學必選。


選擇化學的優勢


名校愛化學


根據選考科目指引要求,化學科目也成為更多高校特別是雙一流高校優勢學科的提出的要求。

以南京大學為例,南大的選科要求中,專業首選科目為物理的佔到了2/3,其中要求物理和化學的專業超過總計劃的1/3。同樣在浙江大學等高校,專業大類中對化學有要求的也佔到了將近五成。

這主要是因為一流大學不乏優秀生源,但是更希望拔尖生源,而物理、化學組合的考生更加適應高校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高考錄取不僅看分數,更看重專業


與原有錄取方式不同,現有的錄取方式,除了分數外,更重要的是專業組的錄取標準。有數據顯示,化學是四門選考科目中要求必選佔比最多的學科,如果考生選擇化學,可以報考的專業達到近3萬個,幾乎囊括了雙一流高校的所有專業。如果不選擇化學,將失去16%左右的專業選擇自由度,而這16%中又包含了很多熱門專業。


化學必選的高校數據

化學必選專業:數量較多的高校

上下滑動查看

圖片來源於博雅資料庫


化學必選專業:比重較大高校

上下滑動查看

圖片來源於博雅資料庫


小貼士


對於科目的選擇,大家可依據個人的升學規劃,心儀大學的專業要求以及所在高中的實際情況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選擇人數多的組合併不代表適合自己,結合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科目才是最重要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化學是「名校之光」,新高考選科不重視化學將吃大虧
    新學期即將開始,選科話題的熱度依舊居高不下,討論最多的當然還是化學選科的問題。化學僅有14.83%,成為六門中選擇人數最少的一門。「棄化學」也許會考分最大化,佔了便宜,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到了大學就會後悔當初沒好好學化學,尤其是學醫的同學,化學基礎不好會很累..... 所以說「趨易避難」未必有好處,這種選科心理,很容易步入誤區。
  • 江蘇新高考政策,為什麼大家不選化學?為什麼要採用等級分?
    比如兩個不同考生,A同學選了化學,B同學選了地理,倆人都考了75分。但當年考試化學相對地理更難,A同學化學的75分和B同學地理的75分是不等值的。如果簡單將他們各科成績相加計入高考總成績並進行比較,顯然是不科學也是不公平的。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 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
  • 熱捧生物、逃避化學?新高考7省市選科情況竟如此相似!
    那麼,這種選科模式結果如何呢? 01 新高考七省選科數據統計 下表為新高考實行3+1+2方案的省市2021屆學生(高二)的選科數據。
  • 新高考實施,江蘇高中生集體不選化學?省教育廳發話了
    網傳消息稱,為了迎戰2021江蘇新高考,保證升學率,全省幾乎所有的普通高中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有的重點高中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提醒學生要避開化學。「化學」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事實真的像網傳的那樣誇張嗎?
  • 非天縱之才,不選化學?
    離江蘇「新高考」政策發布也已經快一年了,2021第一屆將要經歷新高考的同學們也完成了選科。各位家長現在最關心的,想必就是常州各個高中的選科情況,這裡為大家收集到了常州各個高中這屆高二學生的選科分班情況。
  • 新高考模式選科成「難題」?物理含金量增加,化學位於棄選首位?
    新高考模式為了緩解這一現象,「新高考」也就應運而生了,不再區分傳統意義上的文科生或者是理科生,而是通過讓學生們選科的模式,保證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可以文科和理科共同學習。在2021年高考中,將會有8個省份採用新高考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也是這個模式第一次的實行,在前兩個省份的新高考模式,都採用的是3+3的模式。新高考模式選科成「難題」?物理含金量增加,化學位於棄選首位?
  • 名校「翻車」的背後,選科是重要原因,新高考不能讓學生「胡來」
    在新高考地區,隨著高一課程的結束,很多學生都開始「蠢蠢欲動」,計劃提前選科分班了,實事求是地講,學生根本沒有能力同時學好9門學科,尤其是各科老師都用「等級考」,而不是「合格考」的標準來要求學生時,學生不僅非常辛苦,而且成績不高,容易產生挫敗感,所以早分科,對於學校和學生都有利,分科後,老師可以把學生進行區分,按照不同標準要求學生,教學更加準確。
  • 新高考選科,只選化學,不選物理,會怎麼樣?老師:「死路」一條
    在新高考選考科目中,物理是公認的最難的一門學科,尤其是高一階段,物理變得更加抽象,對於數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些初中靠「死記硬背」考高分的學生,很快就會被「勸退」,其中力學部分,就能「勸退」至少四分之一的學生,而「電和磁」基本上能夠勸退一半的學生。
  • 有人說選物理最好選化學,選歷史最好不選化學,化學適合哪些學生
    新高考實行等級賦分模式,如同「田忌賽馬」,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組合,選擇一群適合自己的對手,其實比提升自己的能力還重要,正所謂「選擇比努力重要」,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下,這種說法是對的。在選科時,有人建議:選擇物理最好選化學,選擇歷史最好不選化學。這個建議有沒有道理呢?高三老師給大家一起分析一下:第一,選擇物理,為什麼最好選擇化學?
  • 「新高考」模擬選科調查:物理被選考概率僅次於化學
    「新高考」模擬選科調查:物理被選考概率僅次於化學 原標題:   2020年起,本市將實行「新高考」。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再文理分科,學生的高考成績將由統考科目成績和三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共同構成。
  • 江蘇新高考政策,等級分怎麼算?為什麼這麼多人不選化學?
    >為什麼要轉化為等級分計入高考成績?等級分主要是為了解決不同學科分數不等值的問題。比如兩個不同考生,A同學選了化學,B同學選了地理,倆人都考了75分。但當年考試化學相對地理更難,A同學化學的75分和B同學地理的75分是不等值的。
  • 老師坦言:新高考選科,不想"入坑",物理和化學不要同時選
    我們經常說「理化不分家」,但是在新高考改革中,物理和化學是完全可以分開的;我們也經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現實中,能夠學好數理化的學生並不多,而且即便是學了,也可能一不小心「掉坑」裡了。
  • 疫情後的新高考:化學在遇「滑鐵盧」後,會成為熱門選科嗎?
    從浙江、上海、山東、北京等新高考的選科中,體會出了很多的現象和問題。比如,物理和化學都成遭到了大冷門。物理難度大,因此很多沒有把握的學生不敢選,雖然化學相對簡單,也同樣遭遇了「滑鐵盧」。那麼在今年疫情之後的新高考選科,化學會有可能成為熱門選科嗎?
  • 棄完物理棄化學,新高考選科最佳正解攻略(內附權威數據分析)
    隨著2020年高考的臨近,近期北京、江蘇、天津等省市選科數據曝光,引起廣泛討論。高中生選科對高考成績、專業報考甚至未來職業都有影響,導致目前先有「棄物理」後有「棄化學」的情況出現,在高考改革推進過程中似乎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這是為什麼呢?就這一問題,先看看全國新高考選擇現狀再做進一步分析。在目前實施新高考的14個省份中,存在三種選科模式。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新高考從2014年開始啟動到現在,已經有6個省(市)實行了新高考,而今年是實行新高考省份最多的一次,尤其是山東省高分滑檔的情況,對於今年即將進入新高考的同學們也是很重要的警示。新高考選科學霸扎堆現象嚴重,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提前了解,避開這些坑!
  • 985高校「選科」要求已公布,高考不選這一科,多半與名校無緣
    文|晗媽教育指南隨著全國各省,即將開啟新高考3+2+1的模式,如何「選科」成了困擾學生的一大難題,選簡單的科目,即便在賦分上佔了優勢,但是在選擇大學和專業上會「吃虧」,選難的科目,高考成績又不高,陷入了兩難境地。
  • 江蘇個別高中不學化學?新高考"等級賦分"被誤解
    「江蘇選擇化學的考生和家長都要瘋了!」最近,一條網上信息引發了高中學生和家長的熱議。網傳消息稱,為了迎戰2021江蘇新高考,保證升學率,全省幾乎所有的普通高中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有的重點高中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提醒學生要避開化學。「化學」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事實真的像網傳的那樣誇張嗎?
  • 新高考方案下,江蘇高中生集體避開化學?
    「江蘇選擇化學的考生和家長都要瘋了!」最近,一條網上信息引發了高中學生和家長的熱議。網傳消息稱,為了迎戰2021江蘇新高考,保證升學率,全省幾乎所有的普通高中乾脆不開設化學學科,有的重點高中為了保證本科率在學生選科時刻意提醒學生要避開化學。「化學」一下子被推上風口浪尖,事實真的像網傳的那樣誇張嗎?揚子晚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化學」地位有些尷尬
    新高考模式3+1+2多省實行文理分科,文科是「政史地」,理科是「理化生」,但是文理分科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比較極端化,因此多省改為「3+3模式」,但奈何3+3模式當中,很多都會出現「棄物理」的現狀,所以將其改為「3+1+2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