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3+1+2,「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化學」地位有些尷尬

2020-12-17 妍妍教育說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簡稱「高考」,是中國合格的高中畢業生或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如今高考改革,多省已實行「新高考模式3+1+2」。

新高考模式3+1+2

多省實行文理分科,文科是「政史地」,理科是「理化生」,但是文理分科讓學生所學到的知識比較極端化,因此多省改為「3+3模式」,但奈何3+3模式當中,很多都會出現「棄物理」的現狀,所以將其改為「3+1+2模式」。

而此次新高考改革,雖說物理價值水漲船高,很多考生都在選科當中,選擇了物理這一科目,但是「化學」地位卻顯得有些尷尬,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中的原因。

「物理」價值水漲船高

想要報考工科院校,或者是理科相關專業的話,一定會選擇「物理」,即便很多考生對於「物理」都比較畏難,但是在新高考模式下,物理這一學科,在填報志願當中,能夠有更多的報考選擇。

因此物理就成為了一個必選的科目,畢竟如果考生想要報考計算機、信息學等比較熱門的專業,基本95%的專業,都是要必須選擇物理的,所以「物理」價值才會水漲船高。

「化學」地位有些尷尬

選歷史後,不能選化學如果考生選擇歷史科目的話,就代表在報考當中,會選擇文史類的專業,因此這類學生基本都不會選擇偏理科的化學科目,因為學起來難度會大一些,而且對於高考選專業方面,也並沒有多大的幫助。

非頂尖學霸,絕不會同選「物化」原始的理科就是「物理、化學、生物」,雖說物理這一科目的難度非常的大,但是相對來講,化學的難度並不亞於物理,它的知識點非常的雜,需要具備理科思維、圖像記憶能力,想要學好化學的話兩者是必須具備的,因此很少會有學生會同時選擇「物理和化學」。

相信看到這裡就會有人問了,你說了這麼多,就是儘量選擇物理,不選擇化學唄,那要是兩個科目都不佔優勢該怎麼辦?下面筆者就給大家幾點新高考選科的建議,供考生參考。

新高考如何選科?

查詢高校限選要求高校不同專業對於選科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醫學專業,通常都是要同時選擇生物、化學,如果在選科的時候,沒有同時報考這兩個學科的話,很可能會受到限制。一般高考限選的要求都會在各省市官網公布,想要了解具體詳情的話,可自行查詢。

了解學業競爭力在選科的時候,一定要分析出自己非常有競爭優勢的學科,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只從考試卷面成績,來評斷這個學科是否具有優勢,這樣很容易會出現誤差。可以依據排名等方式,以此來判斷各學科的興趣及潛能,綜合選出優勢學科。

明確錄取率高中生在選科的時候,不要拘泥於原始的「文科、理科」,這樣會讓你容易讓自己吃大虧。對於新高考模式,每個學科所對應的錄取率都是不一樣的。其實從以上信息就能看出,物理學科之所以價值水漲船高,就是因為所對應的專業比較高,其錄取率也會高一些。

總而言之,「物理」學科完美逆襲,其重要原因,還是與高考選專業有關,多數專業的學科限制都是要必須選擇「物理」,因此即使學生在畏難「物理」這一學科,為了自己想要報考的專業,也不得不去選擇。#物理#

以上就是本期全部內容,你在新高考選科當中,會選擇「物理」嗎?

相關焦點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被成功救上岸,「化學」卻陷入兩難境地
    ,後多省變成3+3的高考模式,但3+3高考模式,多省市出現「棄物理」的現象,這不利於「科技興國」的戰略,所以新高考改成3+1+2的模式。 新高考模式3+1+2,3指的就是三大主科數語外,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選一個,2指的是生物、化學、地理、政治選一個。
  • 新高考模式3+1+2,「物理」被成功救上岸,「化學」卻陷兩難境地
    雖然在此之前全國高考分成一卷二卷三卷和省市自主出題的模式,但是大部分省市還是施行文理分科的,三大主科+物化生是理科,三大主科+政史地是文科,意識到文理分科會將學生知識太極端化,後多省變成3+3的高考模式,但3+3高考模式,多省市出現「棄物理」的現象,這不利於「科技興國」的戰略,所以新高考改成3+1+2的模式。
  • 新高考模式下,這兩科目「陷入困境」,物理卻「水漲船高」
    物理「水漲船高」 在新高考3+1+2模式中,學習理科的學生是必須要選擇物理這門學科的,這也讓很多之前有「畏難心理」的學生,必須選擇物理這門學科
  • 高考新模式3+1+2學科如何選?物理一枝獨秀,相形見絀是化學
    為了扭轉這種局面,眾多省份高考改革進行細化,將3+3模式調整為3+1+2模式。高考出現「3+2+1」模式是一種什麼概念?新高考3+1+2模式,3指的就是三門主科語文、數學和英語,1指的是物理和歷史二選一,2指的是生物、化學、地理和政治4門學科中選擇兩個。
  • 關於新高考"3+1+2"的機遇與挑戰,化學這一科目何去何從?
    目前為止,很多地方已經實行新高考機制了:對於新高考機制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我們現在適行的是3+1+2的模式,所謂的3是指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每科都是150分。其中的1 是指物理或者歷史必選其一,滿分100分,以原始分數記入高考成績,比如物理考了85分,你的高考成績就是85分,2是指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中選擇其中的兩科,這兩科的成績以賦分的方式計入其內,比如你考了85分,可能賦分那就是80分,最高和最低相差是30分。對於新高考的機制,其實大大程度上削弱了化學的地位,因為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物理和化學的難度都是很大的,都是不好學習的兩門科目。
  • 新高考3+1+2模式,物理被成功救上岸,化學和歷史竟被推下水
    如今,部分地區近期將要改革中考和高考考試政策,中考將要把體育學科的50分提升到100分,有的地區還把美術加入到中考的考試項目中。而部分地區的改革則是原來的文理分科改成新高考模式的3+1+2,主要是將物理和歷史分為兩派,除了英語,語文,數學這3課不變,其餘學科學生們可以自由選取。
  • 高考3+1+2模式,選擇物化生,還是選擇物理、化學、地理?
    2017年以後,各省對原先的文理分科方案都陸續做了改革,有3+3模式,也有3+1+2模式。3+1+2模式是指語數外三門必考,物理或者歷史必選一門,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信息技術等裡再選2門考。新高考方案出來後,我的一個教授群裡的教授們極為不滿,都在那裡討論。我嘲笑他們,幾乎每件事都會有不同意見,難道他們不覺得有什麼不錯的方案嗎?有位教授說,有啊,就是文科考政史地、理科考物化生。他的發言得到了好幾人的同意。
  • 新高模式下物理學科很重要,即使給化學兜底,物理地位無人撼動
    高考大省江蘇省,號稱蘇大強,之前一些年高考特立獨行,其考試題以難度大著稱,今年開始江蘇省高考將實行「3+1+2」模式,「3」就是語數英,「1」就是物理、歷史二選一,「2」就是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選二。
  • 新高考"3+1+2"模式下,怎麼選科?
    新高考"3+1+2"模式,把哪些學科救上岸,哪些學科推下水?我認為,談不到把哪個學科"救上岸"或"推下水",改革是大勢所趨,高考也不例外。新高考模式下,對語文、數學、外語沒有什麼影響,突出了物理、歷史兩個科目,對化學科目是一個弱化。
  • 新高考 3+3模式,3+1+2模式
    高考改革3+1+2(歷史/物理)(語文+數學+外語)必考歷史學科組合—歷史+政治+地理;歷史+政治+生物;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學科組合—物理+化學+政治;物理+政治+地理;物理+生物+地理。>3+3模式就是高考考6科,語數外三科不變,外語改成一年兩考,除了高考考一次外,高三還會組織考一次,但是考的是聽力。
  • 新高考「3+1+2」模式下,選擇了物理,選政治和地理可行嗎?
    在多次傳出高考改革的消息後,今年有8個省份正式確定了將採用「3+1+2」模式進行高考改革試點。新的模式打破了原有的文理分科模式。根據方案,3是語文、數學、外語為高考的必考科目,2是從物理和歷史中選擇一門作為考試科目,2則是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兩門科目作為最後的高考科目。
  • 新高考3+1+2模式下的憂慮和困惑
    這個方案相比3+3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那就是除了選擇語文,數學,外語之外,再做兩次選擇,第1次選擇是在物理和歷史科目中選一科,第2次選擇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4個科目中再選兩科。這種高考模式和3+3最大的不同就是原來選擇餘地大,高中教育不太好操作,現在的搭配是半自由狀態,也就說相比過去的文理分科比較自由,相比3+3,有一定的固定性。
  • 新高考模式「3+1+2」如何選擇考試科目?
    新高考方案為「3+1+2」模式。「3」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目使用全國卷統一考試,「1」物理或者歷史兩者選擇一門,「2」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門科目選擇兩門作為考試。面對新高考改革,相比於傳統的文理科上有較大的變動,很多家長以及高一新生比較關心的就是選科問題,選擇的機會多,那麼就會產生糾結的情緒。如何選擇考試科目?新高考有何利弊呢?
  • 新高考模式下,「物理」成為香餑餑,選化學的學生有所減少
    3+1+2高考新模式,學生選擇變多以前全國實行的是文理分科的模式,這種模式下無論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知識體系都不算完善。之後高考又改為了3+3模式,但在這個模式下全國又出現了「棄物理」的現象。這是不利於國家實行科教興國戰略的,經過商討,做種新高考模式演變成了「3+1+2」。
  • 別把新高考3+1+2模式賦分制和3+3模式賦分制混淆在一起
    ,化學難、學霸多,不想做分母;2、認為新高考應該回歸文理兩分法及採取進一步改革措施實行「3+2+1」的佔比也不少;3、學化學就業難、不好就業;4、選科走班難,有學校甚至慫恿學生不選學校不好開、不想開的課程;5、賦分制不以本科參考人數為分母,而改為總參考人數為分母
  • 注意,新高考「3+1+2」模式下,不選物理也能讀理學專業
    而實施新高考後,特別是「3+1+2」模式下,首選科目是歷史的考生能選擇理學類專業嗎?又有哪些專業可供選擇呢?筆者結合河北省選科要求目錄,整理了以下幾個方面供即將迎來新高考的考生及家長參考。一、理學門類專業範圍根據教育部印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版)》,理學門類下設12個專業類別,共42個專業。
  • 新高考模式下,不能同時選擇物理和歷史,有些高中生很糾結
    新高考模式的到來,高考不再像以前那樣,文理分明。可以說,增加了不少的懸念,同時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新高考模式有兩種,一種是「3+3」模式,另一種是「3+1+2」模式。在這兩種模式當中,語數外的地位並未發生改變,主要是其他六科的變化,3+3模式是六科任選三科,而3+1+2模式,「1」是一個變數,要麼選擇物理,要麼選擇歷史,「2」是在其他四科中任選兩科。
  • 2021年「3+1+2」新高考模式下,物理必考19個專業名單
    因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開始,重慶、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這8省市的考生,將在明年(2021年)正式啟動高考綜合改革了。本次改革將採用「3+1+2」新高考模式,即3(語數外3門,每門滿分150分總分450分)+1(物理/歷史二選一,滿分100分)+2(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4選2,每門滿分100分總分200分)。
  • 新高考模式下,選擇物理最好「搭配」化學?哪些學生適合選擇化學
    文/大樹說教育 隨著我們國家對教育的不斷重視,中考和高考也都迎來了改革,尤其是高考,明年很多省份將會迎來了新高考模式,其中有8個省份,將會採用3+1+2的模式進行考試,這對於很多的學生來說,既是一次挑戰又是一次機會。
  • 新高考「3+1+2」模式,必選科目怎麼選?選化學真的後悔嗎?
    新高考的模式逐漸普及,第一批、第二批省份採用3+3模式,但是學生普遍避開物理,為了解決這一矛盾,現逐漸推開「3+1+2」模式,物理、歷史必選其一,而且採取原始分記錄總分。但是物理和歷史到底選哪個呢?選擇化學又有哪些優勢和劣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