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閉館激發南北對抗 寶物淪政治工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陳其南與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連手下,故宮後年起將閉館3年,寶物改到南院展出,要藉此把觀光客帶到嘉義。「執政黨」無法有效解決南北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不惜炒作「南北對抗」的意識形態,讓寶物淪為政治工具。
-
「南院」是冷宮也是棋子,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
臺北故宮讓「臺獨」勢力很糾結,既要借之「爭取國際的光榮」「讓世界看到臺灣」,又因為其不可撼動的中國屬性而欲除之。於是,2000年民進黨剛執政,「故宮南院」計劃就登場了。「南院」的立院宗旨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換言之,再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
-
臺"故宮南院"成蚊子館 園區酒店一晚110元沒人來
海外網12月7日電臺灣嘉義縣「故宮南院」開館兩年,本期待成為嘉義的旅遊熱點,但近日園區內有酒店喊出「住一晚500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110元)」也無人問津。臺媒感嘆,「故宮南院」已從「金雞母」變成了「蚊子館」。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故宮南院」開館已經兩年,遊客逐年減少,從2016年參觀人數約147萬人次,衰退至去年97萬人次,到現在,單日最少甚至不到300人次。園區附近4家旅館接連倒閉,整條商業街也只剩3家店。
-
臺北故宮南院因陸客不去營運每況愈下 欲砸50億救人氣
臺北故宮南院門可羅雀,大陸遊客不去,雪上加霜,最差曾經1個月不到5萬人入館參觀。中國臺灣網4月1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斥資80億元(新臺幣,下同)興建的臺北故宮南院營運後,1天參訪數曾不到300人,近3000坪(每坪合3.3057平方米)展廳形同蚊子館。
-
臺「故宮南院」成蚊子館 園區酒店一晚110元沒人來
臺灣「故宮南院」(來源:東森新聞網)海外網12月7日電 臺灣嘉義縣「故宮南院」開館兩年,本期待成為嘉義的旅遊熱點,但近日園區內有酒店喊出「住一晚500元(新臺幣,下同,約合人民幣110元)」也無人問津。
-
臺北故宮南院恐「人財兩空」(看臺灣)
臺北故宮南院(右)景觀圖。(資料圖片)2015年底臺北故宮南院大操大辦進行試運營的場景猶在眼前,如今沒過兩年,就顯露出「退燒」跡象。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今年上半年參觀人數較去年減少30%,觀光人潮不如預期,衝擊飯店、零售等周邊產業發展。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亞洲文明交融 南北展品互通 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 有人說馬英九、成龍現身開幕式,暗合「龍馬精神」的彩頭,並與故宮南院的文化意象相呼應。
-
臺北故宮南院參觀人數低落 酒店開發案多喊停
華夏經緯網1月28日訊,據香港「中評社」報導,投資79億(新臺幣,下同)、位於嘉義的故宮南院,開館3年參觀人數砍半,未能帶動周邊觀光商機,周邊的五家酒店旅館開發案,除了一家原訂2017年開幕的「長榮文苑酒店」,拖了兩年預定在今年開幕外,其他4家開發營運案,幾乎都已經喊停。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臺作家批故宮南院砸錢救人氣:都是陳水扁幹的好事!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曾寫下最慘1天參訪數不到300人的慘澹紀錄,為救南院,臺北故宮將再砸50億(新臺幣,下同)救人氣。對此,臺灣自由作家洛杉基痛批「看到這則消息,心中就有氣!」直言陳水扁為討好南部選民,花80億蓋了個故宮南院蚊子館,現在還要砸50億來挽救,有效嗎?
-
臺北故宮南院再度轉型 前院長:大英博物館會變來變去?
臺北故宮南院將轉型重新定位,從「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臺灣福爾摩沙」。本報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9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南院主題將重新定位為「地理大發現時代東亞地中海概念中的臺灣福爾摩沙」。對此,博物館界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以臺北故宮現有館藏與研究,不足以撐起新主題。另一派認為,新一代博物館是「沒有界線的博物館」,臺北故宮不必局限於館藏,應連結其他博物館打造新方向,南院的新嘗試值得鼓勵。
-
馬英九臺北故宮南院植樹 與嘉義縣長大和解
臺北故宮南院全景。圖/嘉義縣政府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嘉義縣長張花冠三年前為了臺北故宮南院無法如期開館,炮轟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承諾跳票,還設置跳票計時天數的廣告牌;昨天馬到臺北故宮南院植樹,張感謝馬英九,臺北故宮南院在她縣長任內完工試營運,雙方互動融洽上演大和解。
-
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點亮南臺灣(圖)
臺北故宮南院,昨晚點燈,聚光燈投射在建築體上,彷佛成為嘉南平原最明亮的珍珠。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記者劉學聖/攝影 華夏經緯網1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南院昨晚舉辦點燈儀式,雷射光線由至美橋亮起再打亮博物館外牆及星空,讓現場來賓及民眾驚豔不已,現場驚呼聲不斷,成功為試營運打響第一炮。
-
第二座「臺北故宮」故宮南院 揭開神秘面紗
在建中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資料照片) 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臺北故宮博物院幾乎是必看景點。據院長馮明珠透露,作為今年90周年院慶最大獻禮,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試營運為期半年,前3個月免費對外開放。臺行政當局6月16日召開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會議,為臺北故宮南院開張預做「搶客」部署。馮明珠預估,第一年將吸引逾100萬參觀人次。 作為南臺灣觀光教育文創重鎮,佔地68公頃、耗資近8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故宮南院讓很多人充滿期待。
-
政治爭拗不斷 臺北故宮南院命運多舛
原標題:政治爭拗不斷 臺北故宮南院命運多舛 馬英九(右)、成龍(左)等人,在高鐵嘉義站前做熱身操,隨後騎腳踏車到故宮南院參加開幕典禮。 據《大公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從2003年10月破土動工,到今年終將修成正果。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民進黨當局「獨」害「臺北故宮」(說臺灣)
「南院」的立院宗旨是展示臺灣和亞洲文化藝術,換言之,再造一個沒有中國的「臺北故宮」。 陳水扁任上動土、蔡英文上任前試營業,建了10多年,花了80億元(新臺幣,下同),佔地70公頃,2015年12月28日試營運後,進館人數與日俱減,別說外來遊客,臺灣內部遊的旅遊線都不排這個點,「南院故宮」淪為冷宮,按臺灣人的說法是「蚊子館」。
-
臺北故宮南院下月嘉義開館
圖:臺灣高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10日舉行高鐵彩繪列車記者會,現場展出「青花龍紋天球瓶」 /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將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試運營,臺灣高鐵和臺北故宮首度合作,推出「遇見故宮南院」高鐵彩繪列車,並於11月10日在臺北站舉辦首發儀式。
-
「兩個故宮」的建築延伸:北京故宮北院與臺北故宮南院
最大的不同是北京故宮是明代成祖下詔令建成的紫禁城建築群,其中的文物是前朝的積累,建國後又大規模的整理,修復;而臺北故宮則是為了保存、展覽遷臺文物而修建的傳統宮廷建築形式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故宮南院」;無獨有偶,面臨同樣問題的北京故宮博物院,於2015年確定了「故宮北院」的設計方案。
-
臺北故宮南院防水施工延宕 林全:質量重要
記者卜敏正/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6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長」林全昨天由臺北故宮博物院長林正儀等人喜陪同,到嘉義縣臺北故宮南院視察,他未苛責臺北故宮南院防水施工延宕,強調臺當局要解決問題,質量最重要,大廳工程於8月底前完成整修。他同時呼應嘉義縣長張花冠說法,臺北故宮南院要與地方融入,整合周邊產業,成為國際知名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