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大學的前身後事 名校志

2021-03-02 名校速遞

  如果沒有香港的嶺南大學,有多少人還記得「嶺南大學」這個名字?其實,香港嶺南大學是始創於廣州的嶺南大學的生命延續。

  沿著中國歷史長河逆向行走,「嶺南大學」緣起緣滅的足跡越來越清晰。這所在民國名噪一時的教會大學是如何成長起來的?它為什麼會突然消失了?又是怎樣在香港找到了生命的延續點?更重要的是,在它的生命歷程中,發生了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呢?


  今天的廣州人也許對香便文(Benjamin Couch Henry)這個名字感到分外的陌生。但是在百餘年前,廣州人應該感謝這位姓名奇怪的美國傳教士。

1873年,香便文來華,在廣州進行傳教。這位熱心腸的美國人看到當時慘遭戰爭蹂躪的大清朝,在教育事業上一派蕭條。科舉制度還沒有廢除的情況下,更是無從談論真正的新式教育。

  再加上切身的糟糕經歷,香便文再也看不下去了。1884年,香便文萌生了欲在中國創辦一所高等學堂的念頭。於是,她向美國長老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引起了另一位傳教士哈巴的共鳴。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湊齊了建校的資金8萬2千英磅。但是,學校的選址卻引起極大的爭議。據說,香便文主張選址廣州,但哈巴卻主張選址在華中或華北。因為學校選址遲遲未定,建校大綱上只有一個「中國基督教大學」的名字,沒有學校的具體地址。


  後來,廣州紳士陳子橋遞交了一份請願書,希望哈巴和香便文將學校定址廣州。請願書指出科舉制度的局限性和弊端,所以希望哈巴他們能在廣州建立一所新式學校。當時,近400人在請願書上簽名,而這些人都不是基督教徒。哈巴看了請願書,興奮難耐,說了這樣一句話:「我從未聽說在整個傳教史上有這樣的事情。」於是,校址選在廣州的事情終於塵埃落定。

  1888年,按照美國式大學規範創辦起來的格致書院在廣州沙基金利埠(現六二三路)開課。哈巴擔任管教,學生才十多名。因為資金有限,校舍分外簡陋。但是住在校舍附近的人們多年以後仍然能夠記得,每天早上那所貌不驚人的房子裡傳出來的清脆的英文朗讀聲。

  不知道香便文與哈巴等人是否料到,格致書院在此後數十年內經歷常人難以想像的漂泊不定。

  其實,早在1891-1892年這兩年期間,格致書院一度停辦。1893年,格致書院復辦。彼時的格致書院校址也不再是原來的沙基金利埠校址了。儘管幾經磨難,但是格致書院的制度和課程設置漸趨成熟。

  直到1893年11月格致書院復辦時,書院便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約定,以後者為藍本制定課程,學生畢業後可同時獲得紐約州立大學學位。這種模式,開了現代的「聯合辦學」的先河。與此同時,學校董事會進行了改組。

  民國初年,學校已經開設了完整的大學課程。當時經濟蕭條的背景下,時任廣東省省長的廖仲愷仍然撥出30萬元給學校作為建校經費。可想而知,當局對學校的重視程度。


  此後多年,學校的校址幾經變更,甚至在1900年,學校搬遷至澳門。1903年,學校校董在廣州的河南島(如今的康樂園)買下了一塊200多畝的土地,作為新校址。1904年,校董決定將永久校址設立在康樂園。也即中山大學南校區所在地。

  與校址的不停變更相呼應,校名也經歷了多次變更。1900年,校址搬遷至澳門時,中文校名改為嶺南學堂。1912年,校名更改為「嶺南學校」。1918年,學校正式稱為「嶺南大學」。

  在當時的高等院校中,嶺南大學的規模、師資力量、教學設備、教學方式等方面皆處於領先地位。

  20世紀20年代,國內掀起了一陣全國性的反對教會與收伊斯蘭教育權的運動浪潮。而作為創辦於中國的嶺南大學自然而然地成為浪潮中呼聲甚高的改革目標。在廣大嶺南人的堅持鬥爭下,嶺南大學紐約董事局終於派出特別考察團。考察團在1926年12月底抵廣州,與以李應林為首的舊同學委員會進行談判。

  一個月後,雙方達成協議方案:「在中國成立校董會,負責嶺南大學的行政管理,包括負責籌措全部中國教職員工的工資,這一作法非比尋常,設在紐約的董事局改為嶺南大學美國基金會,它將名義上仍擁有校園和建築(農業用地除外),但根據上述條件把它們租給學校(租金後定為每年1萬美元),基金會的主要職責是資助西方教職員,爭取數量不變。」

  此後,嶺南大學的管理權交回中國人手中。學校校長一職也由中國人擔任。這次變革為嶺南大學劃下了充滿歷史性色彩的一筆。


  七七事變後,抗日戰爭爆發。處於戰亂範圍內的嶺南大學陷入困境,加上經濟困難,教職工薪水無法發出。學校已經奄奄一息。

  1937年10月,嶺南大學全體教職員發表《告全體同學書》:「我校於此種緊張嚴重局面下,仍一依政府公布時間上課,未膏一日輟……」於是,嶺南大學的師生們頭頂著轟隆爆炸聲,仍然堅持上課。

  戰爭中的嶺南大學風雨飄搖。但是猶如不倒翁一般,始終屹立於嶺南大地。

  頗感遺憾的是,在1952年的全國院系調整中,嶺南大學被撤掉。有關科系分別併入今天的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學校。


  1967年,一批廣州的嶺南大學校友在香港復辦嶺南大學。至此,嶺南大學的生命得到延續。

  其實,在大陸,嶺南大學仍然被嶺南人以各種方式保存下來。比如,中山大學的嶺南學院便是最好的例子。而中大嶺南學院至今對外的正式名稱都是「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而且,畢業於嶺南大學的陳少白、冼星海等人成為新舊中國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們,把嶺南大學的精神與品質以另一種方式保留下來了。

相關焦點

  • 關於香港嶺南大學,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
    關於香港嶺南大學,你不可不知的5件事你知道是哪些嗎? 01、歷史原來嶺南大學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888年於廣州創立的「格致書院」,後於1967年輾轉至香港以嶺南書院名義復校,2017年正是她復校50周年。
  • 嶺南地方志文獻交流中心在陽江籤約揭牌
    嶺南地方志文獻交流中心揭牌。省地方志辦黨組書記、主任陳華康介紹,這次揭牌成立的嶺南地方志文獻交流中心,是全國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省市合作共建的地方志文獻交流機構。嶺南地方志文獻交流中心將依託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圖書館建設,首期建築面積約2200平方米,含藏閱一體區、展示區、研討區和培訓交流區等。陽江市委副書記、市長溫湛濱在活動致辭中說,在各級各界的支持下,陽江應用型本科院校建設取得長足進展,第一期將於今年年底完成,第二期已鋪開,力爭明年9月開學。
  • 名校介紹--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亞洲博雅大學聯盟創始成員,為世界博雅院校聯盟 、京港大學聯盟、粵港澳高校聯盟、滬港大學聯盟成員,國際高等商學院協會(AACSB)認證會員。2015年獲《福布斯》評為亞洲十大頂尖博雅大學之一。1904年,嶺南學堂決定遷回廣州,並在廣州河南康樂村購下三十多英畝土地,成為日後嶺南大學的永久校園。1912年9月,學堂的中文名稱改為「嶺南學校」,英文名稱則不變。1918年,嶺南學校終於發展出整套大學課程,並且頒發學位證書予當年修畢課程的三名畢業生。
  • 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這命名有意思,說說嶺南大學的歷史
    中山大學南校區就是原來的嶺南大學。現在有嶺南學院。國父孫中山先生當時在懷士堂做演講。提出「諸君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這個演講是在當時的嶺南大學做的。不過院校合併後,就屬於中大了。嶺南大學比中大的歷史還要早呢。1888年,美國人在廣州創辦了格致書院,這便是嶺南大學的前身。1926年書院改名叫私立嶺南大學。第二年,即1927年嶺南大學收歸中國人自己辦學。由華人博士鍾榮光擔任首任校長。1952院系調整有些專業併入中山大學,而到了1988年國家教委批准成立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
  • 關於香港嶺南大學,你不可不知的五件事
    談到中國香港的高校,大家往往會先想到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而香港嶺南大學因專注人文社會科學,相對被關注較少。其實,嶺南大學奉行西方經典的博雅教育理念,在香港高教界獨樹一幟。今天,歐小亞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所優秀的學校~01歷史嶺南大學的前身最早可追溯至1888年於廣州創立的「格致書院」,後於1967年立足於中國香港,現為香港八所著名公立大學之一。
  • 廣州嶺南大學(今中山大學)舊址-廣州民國建築
    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前身為格致書院,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於1888年在廣州創辦。
  • 鍾榮光:創辦嶺南大學的中山人
    此次起義雖未及起事便失敗,陸皓東等壯烈犧牲、70餘人被捕,孫中山等受通緝,但卻是振聾發聵,鼓舞人心。翌年,鍾榮光加入了興中會,剪辮易服,以示與清廷決絕;釋放婢妾並資助她們讀書習醫。他積極為《課藝日新報》、《文壇報》等報刊撰稿,及後又創辦《博聞報》《可報》等,宣傳新知識、新文化,以祈開通民智。期間,在與區鳳墀等傳教士來往中,他對基督教義逐漸發生興趣,遂皈依基督教。
  • 粵西百年名校湛江師範學院更名為嶺南師範學院
    粵西百年名校湛江師範學院更名為嶺南師範學院 2014-06-28 15:34:25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湛江6月28日電 (梁盛 周益臻 關天聰)28日,粵西百年名校湛江師範學院正式更名為嶺南師範學院
  • 保錄|香港八大名校——嶺南大學
    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
  • 【宿舍篇】韓國A+名校嶺南大學
    9月5日,我們順利抵達韓國嶺南大學,9月6日,老師們逐個檢查了學生們的宿舍整理,跟每個同學叮囑了接下來的學習與注意事項,並帶領同學們參觀了校園,
  • 傳承 鍾榮光:嶺南大學之父
    他對嶺南大學有兩大最突出的貢獻:一是將嶺大從美國教會勢力手中收回,這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二是足跡遍及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向愛國華僑和國內各界籌款辦學,使嶺大成為國內社會辦學的先驅。收回主權 創辦嶺大嶺南大學的前身「格致書院」是一所由外國人創辦的教會學堂,1899年鍾榮光應邀任國文總教習。
  • 嶺南大學雙墓軼聞/江勵夫
    中山大學歷史系羅教授發文,對鍾榮光墓與梁發墓並列於嶺南大學校園表示不解,認為「梁發在世時,還沒有嶺南大學,身後其為何被葬在嶺南大學,這是一個謎。」  認為這是個「謎」,是緣於對鍾榮光和梁發的事[、尤其是對他們身後墓葬及變遷過程不夠了解。筆者近日參閱了多年研究梁發的黎尚健的新著《梁發評傳》及有關文獻資料,弄清了「嶺南雙墓」的來龍去脈,追蹤其滄桑變遷,解開了這個「謎」。
  • 今日一校(民國篇):嶺南大學
    這所學府就是今天在香港復校四十多年的嶺南大學的前身。1900年,曾在格致書院就學的史堅如謀刺兩廣總督德壽事敗,格致書院引起了滿清政府的注意。為免捲入政治旋渦,格致書院遷往澳門暫避。1903年,格致書院改為嶺南學堂,是為"嶺南"用作校名之始。在澳門流寓期間,嶺南學堂更一度考慮遷往九龍。
  • 志比崑崙,學競江河——青海大學
    2021年青海大學財經學院912管理學考研全套資料 學校簡介 青海大學坐落於高原古城——夏都西寧。學校前身為青海工學院,始建於1958年。1960年11月,與青海農牧學院、青海醫學院、青海財經學院合併為青海大學,「文革」初期被撤銷。1971年恢復青海工農學院,設有工、農兩大學科。
  • 國內知名大學的較量,香港嶺南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嶺南大學內地人了解的其實並不多,但是在廣東、香港則知名度很高。嶺南大學是一所位於香港的公立高校,其宣傳前身是1888年創辦於廣州的嶺南大學,實際是後來復建的高校。學校重點針對本科教育,而且以人文社科為主,走「小而精」的路線。
  • 「嶺南文史」珍貴文圖再現私立嶺南大學的抗戰
    韶關坪石金雞嶺下的嶺南大學農學院舊貌一番白手起家。當1940年11月9日,嶺大農學院在韶關坪石新址舉辦開基禮,會後在金雞嶺下合影留念,但那位親身勘測院址、徵地構建,為力控成本而殫精竭慮的古桂芬院長卻已不在了。因操勞過度而染上惡性瘧疾,他在兩個月前的9月16日以身殉職,為嶺大的烽火回遷之路悲壯開篇。
  • 韓國嶺南大學留學需要什麼條件?
    韓國嶺南大學成立於 1947 年 9 月 22 日,創立者為韓國前總統 樸正熙 。 1982 年,樸槿惠任韓國嶺南大學理事長。因而嶺南大學一直被譽為韓國的 " 皇家大學 " 。學校由原來的 大邱大學 (Daegu College ,成立於 1947 年 ) 及青丘大學 (Chunggu College ,成立於 1950 年 ) 合併而創。 朝鮮時代慶州崔氏家族,共有 12 代傳人,橫跨了從 17 世紀初到 20 世紀中期足足 300 年的時間。其地位顯赫,成立 " 白山商會 " ,提供獨立資金。
  • 中大學人丨鍾榮光:盡瘁嶺南而後死
    人物簡介鍾榮光(別字惺可,1866-1942)是我國著名教育家、中山大學前身嶺南大學第一任華人校長。他的大半生都致力於嶺南大學現代教育的發展,被譽為「嶺大之父」。他對嶺南大學有兩大最突出的貢獻:一是將嶺大從美國教會勢力手中收回,這在中國現代教育史上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二是足跡遍及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向愛國華僑和國內各界籌款辦學,使嶺大成為國內社會辦學的先驅。
  • 香港嶺南大學本科學費、生活費大概多少?
    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簡稱嶺大(LU),誕生於1888年的廣州其前身「格致書院」,其後於1967年以嶺南書院之名在香港復校,目前坐落於香港新界屯門,現為香港八大公立大學之一
  • 香港嶺南大學學費一年預估需要多少
    香港嶺南大學(Lingnan University),簡稱嶺大(LU),誕生於1888年的廣州其前身「格致書院」,其後於1967年以嶺南書院之名在香港復校,目前坐落於香港新界屯門,現為香港八大公立大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