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婉拒的技巧
婉拒的前提,是您非常在意你們之間的關係。
比如有些人特別討厭,總是做出讓你不爽或者故意刁難你的行為,那麼這種人不再「婉拒」之列。
婉拒一個人,是指您和交流者的關係不錯,或者說您想要跟對方保持良好的交際關係,
在這個前提下,婉拒的時候,我們就需要一個非常合理的理由。
比如:
「不如我們找個時間好好聊聊這件事?」
「你總是對我這麼好,你這樣做我太有負擔了。」
「如果你不讓我這次請你的話,下次我就真的沒法跟你吃飯了。」
類似這樣的溝通方式,既能夠照顧對方的情緒,又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用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去貫徹,
不傷害彼此關係的情況下,讓對方明白你的拒絕是完全出於好意,
這樣的婉拒,不僅不會傷害你們的感情,甚至還可以增進你們的感情。
所以,婉拒並不會破壞感情,只要方法得當,還會「適得其反」。
二、不得不說的時候
咱們的交際過程中,有些事情我們不願意參與,比如對群體之中某些人的批判,
又比如在背後談論某個人「待論」的行為是否妥當等等。
不參與,顯得自己不合群,參與的話,又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自己,才能讓自己顯得「讓大多數人坦然接受的中立」。
在這個問題上,我建議各位朋友用這樣的表達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
首先,無論你們談論的對象和事件是否偏激,當輪到您來說的時候,
您就把表達的態度,去肯定你們這個群體之中影響力最強,最被大家接受的那個人的態度,
說,只是觀念上的肯定,並不要表達自己去迎合或是奉承。
那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首先,您肯定了你們這個群體之中影響力最強的人,就相當於說「對方代言了你的想法」。
而您只是肯定,並不表達自己的態度,也不奉承對方的想法,則是讓大家覺得「你並不是在強調自己,而是在解決問題。」
這樣的表達方式,沒有攻擊性,進而就沒有針對性,所以也就不會因為自己說了什麼,而導致惹上那些不必要的「是是非非」。
三、肯定別人的方式
當您肯定一個人的想法時,請不要忘記加入一些肢體語言。
比如您覺得一個人說話很對,就可以用微微點頭的方式加上語言上的肯定進行表達。
又比如您聽到對方的觀點和自己不謀而合時,在場合和身份允許的情況下,您可以輕拍一下對方的胳膊,並給予對方肯定。
那麼這些配合語言表達的小動作,會讓人覺得你是發自內心的一種認可。
肢體語言在如今這個人心複雜的社會之中,往往起到了強化表達的作用,
當然,這種強化的表達不是那種很讓人不舒服,比如很誇張的豎起大拇指那種,
這種強化的表達方式,會讓人覺得你的肯定如同你的行為一樣,是「互動之後的認可」,
視覺上的影響加上言語上的認可,是交際之中不可或缺的,增進感情的一種積極態度,
尤其是肢體上友善的觸碰,更容易給對方一種「你是我認可的存在」這樣的印象。
四、真理不見得全是真話
上述三種交際技巧,其實都存在著一個明顯的問題:
我不想迎合別人,我只想隨心所欲的表達自己,行不行?
我認為,行。
但是,高情商的表達,不僅是要讓對方接受你的觀點,還要讓對方樂於接受你的觀點。
其實經常看我文章的朋友會發現,我個人非常支持坦率的表達,
但是,坦率也要分情況,分場合。
比如有一個人參加葬禮,看他到去世者的家人在哭泣,
這個人走過去說,死都死了,有什麼好哭的?
那麼,他這句話對嗎?
從理上來說,沒錯,說的非常客觀,沒有任何偏頗之處,
但是從情上講,大錯特錯,因為沒有照顧對方的情緒,甚至是漠視了對方的情感。
情理情理,理很重要,但情字為先,為什麼?
因為人是有情緒,有感覺,有主觀意願的存在。
所以說回我們的話題,我們在表達自己態度的時候,情商越高,越能夠站在合理的角度,去審視公理的存在:
這就如同不是所有的真理都在說「真話」,
但是,所有的真理,一定都會說「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