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5)

2020-12-14 中國金融新聞網

  為準確把握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及金融消費者教育領域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做好金融知識普及和金融消費者教育工作,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於2013年首次針對消費者金融素養情況進行了抽樣性的試點調查,收到了較好的效果。2013年至2015年,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與世界銀行集團合作,對調查問卷進行修改完善,形成《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問卷》定稿。問卷調查從消費者態度、消費者行為、消費者金融知識、消費者金融技能等多角度綜合反映了當前我國消費者的金融素養情況。

  調查設計

  與2013年7個省份2100個樣本相比,本次調查擴大了調查範圍,根據分層隨機抽樣原則,按照東部、中部、西部、東北的區域分布,在全國範圍內選定9個具有代表性的省份(直轄市)進行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每個調查省份(直轄市)完成600個樣本,全國有效樣本數共計5400個。

  本次調查涵蓋了金融產品認知與選擇、財務規劃、儲蓄與物價、銀行卡管理、反假貨幣、貸款常識、信用管理、投資理財、保險知識、金融教育和消費者基本情況等十一部分內容。其中金融產品認知與選擇、財務規劃和反假貨幣為2015版問卷新增內容,在其他部分中也對2013版問卷中原有的問題做出了一定的修改、刪減和新增。

  調查結果分析

  (一)消費者態度分析。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均顯示消費者對金融消費者教育的態度較為積極,對消費、儲蓄和信用的態度趨於理性。根據2013年和2015年調查數據統計,超過80%的消費者認為金融知識的普及教育「非常重要」或「比較重要」;超過75%的消費者對於「今天有錢今天花完,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說」持「不太同意」或「完全不同意」的觀點;超過80%的消費者同意「信用是一輩子的記錄,不應過度擴張信用,應謹慎維護」的觀點。

  將本次調查與2013年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現,消費者對風險責任的意識有所提高但仍需加強。2015年,69.9%的消費者認為把錢存入當地的一家小銀行,如果這家銀行由於經營不善倒閉了,政府應該賠償;2013年調查結果中,這一比例為72.9%。由此可見,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權責意識有所增強,但幅度較小,仍有許多消費者不能正視金融投資可能產生的正常市場風險,需要進一步加強消費者風險意識和為自己決策承擔責任方面的教育。

  (二)消費者行為分析。本次調查與2013年調查結果均顯示,消費者申請貸款行為較為合理,使用自動取款機時具有較強的安全意識,但家庭支出的規劃有所欠缺,對信用卡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根據2013年和2015年調查數據統計,超過90%的消費者在申請貸款前考慮了自己的償付能力;超過70%的消費者在使用自動取款機(ATM)輸入密碼時,有意識地用手或身體遮擋,防止他人看見;不到50%的消費者一直都有或經常做家庭開支計劃;不到60%的消費者採用全額還款方式進行信用卡還款。

  2015版問卷新增問題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對未來支出具有一定的計劃性,但對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合同和對帳單的使用能力有待提高。73.4%的消費者完全可以或也許可以支付一筆約等於三個月收入的意外支出;76.1%的消費者有或曾有或計劃為孩子上學存錢;消費者最主要「依靠自己的存款、資產或生意收入」(47.3%)、「依靠退休金」(44.4%)和「依靠養老保險」(41.9%)保障在老年的開支;34.2%的消費者在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時會仔細閱讀合同條款;38.0%的消費者會仔細閱讀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對帳單並能清晰理解。

  (三)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通過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有所提高但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2013年,30.5%的消費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非常好」或「比較好」,2015年,37%的消費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非常好」或「比較好」。與之相對應,2015年消費者對全部金融知識問題的平均正確率為60.2%,較2013年的55.9%有所提高。由此可見,近年來開展的金融消費者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仍需要進一步推動和強化,不斷提高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素養。

  同時,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都表明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在城鄉間和區域間的不平衡特徵較為明顯。分城鄉看,城鎮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要明顯高於農村消費者。分區域看,東部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要高於其他地區。

  並且,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也均顯示出消費者對各類金融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較大差異。消費者投資知識、貸款知識、信用知識和保險知識較為薄弱,而對銀行卡知識和儲蓄知識的掌握情況則相對較好。

  (四)消費者金融技能分析。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都表明消費者使用銀行卡的能力有待提高。當詢問消費者銀行卡被自動取款機吞掉後會如何做時,2013年與2015年調查結果顯示只有50%左右的消費者選擇了正確的處理方式。然而,2013年與2015年調查結果均顯示消費者對銀行卡知識的掌握程度最好,正確率超過70%。這說明消費者由於存在固有的行為偏差,並不一定能夠基於已掌握的金融知識,做出正確的交易行為。因此,金融消費者教育應重視金融知識的提高和金融行為的改善,提升消費者的金融技能。

  2015版問卷新增問題的調查顯示消費者具有一定的假幣識別能力,但處理假幣和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等方面的能力需進一步提高。調查顯示,消費者最經常使用的辨別2005版100元紙幣真偽的防偽特徵是水印、凹印圖文和手感線以及光變油墨面額數字。當詢問消費者誤收假幣後的處理方式時,33.6%的消費者選擇了「交銀行或者公安機關」,34.2%的消費者選擇了「自行留存」,31.2%的人選擇了「撕毀」。

  當消費者選擇金融產品或服務時,60.8%的消費者對所需的同類金融產品或服務進行了比較,60.9%的消費者能正確辨別合法與非法的投資渠道和產品服務,64.9%的消費者對該產品或服務的風險和收益有清晰的認識,60.3%的消費者能完全理解或大致理解金融產品或服務的合同條款中規定的自身的權利和義務。

  (五)金融知識需求分析。2013年調查顯示,消費者最感興趣的金融知識排名前五位為股票基金投資、住房貸款、債券投資、銀行理財產品和保險產品,2015年的結果則是銀行卡(借記卡和信用卡)、股票基金投資、住房貸款、銀行理財產品和汽車貸款。由此可見,隨著經濟金融形勢的發展、消費者個人財富的變化以及金融知識水平的改變,消費者的金融知識需求呈現出一種動態變化的態勢,主要集中在與日常經濟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和投資領域,消費者對於新形勢下熱點金融知識也表現出了較大的興趣。

  同時,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都表明,城鄉、區域、職業、文化程度上的差異會導致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從趨勢上看,隨著消費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家庭月收入的增加,消費者對股票基金投資、債券投資和保險產品等知識的需求逐步增加,而對銀行自助終端設備和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電子銀行服務使用知識的需求逐步減弱。

  結論

  (一)消費者金融素養情況調查是一項需長期、定期開展的基礎性工作。通過將本次調查結果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兩年內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需求均發生了變化,一成不變的金融知識普及和教育活動將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很難提高金融消費者教育的有效性。因此,要長期、定期開展消費者金融素養情況調查,動態掌握消費者金融知識水平和需求,研究和分析金融消費者行為特點的變化,從而設計、開展具有針對性的金融知識普及與教育活動,提高金融消費者教育的有效性。

  (二)金融基礎知識和社會熱點知識是金融知識普及的側重點。通過本次調查,我們發現,消費者對銀行卡、住房貸款、汽車貸款等金融基礎知識和股票基金投資、《存款保險條例》等當前社會熱點金融知識的需求最為明顯,且在上述兩個方面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也最為欠缺。因此,今後的金融知識普及活動要以消費者日常生產生活中所必要的金融基礎知識和社會熱點金融知識作為側重點,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要。

  (三)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承擔意識有待提高。通過將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承擔意識有所提升但仍有待增強,對自身應承擔的正常市場風險認識不足。因此,今後的金融知識普及與教育活動中,要加強對消費者的風險意識和責任承擔意識的教育,讓消費者明白「自享收益」的同時,要「自擔風險」。要引導消費者進行風險自評,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相關產品的風險特徵,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

  (四)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地域消費者的知識缺陷和行為特點設計差異性的金融知識普及方案。通過將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我國不同年齡、地域、文化程度、經濟能力、職業特徵的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仍參差不齊,且其消費行為特點與所欠缺的金融知識也差異較大。因此,要逐一研究和分析不同類型消費者的知識缺陷和行為特點,設計針對性強的金融知識普及的內容和重點,使消費者掌握符合其消費需求、消費行為特點和既有知識水平的金融知識。

  (五)要將金融知識普及與金融技能提升並重。通過將本次調查與2013年的調查結果的對比分析,我們發現,即便在消費者掌握一定金融知識的情況下,由於金融技能方面的欠缺,仍有可能做出不正確或不恰當的消費行為。因此,要在普及金融知識的同時,引導、傳授消費者正確運用金融知識的技能,提高對金融風險的認知與防範。

  (執筆:孫天琦 武嶽 徐雅萍 張璇)

  通過本次調查發現,兩年內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和金融需求均發生了變化,一成不變的金融知識普及和教育活動將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也很難提高金融消費者教育的有效性。同時還發現,消費者對銀行卡、住房貸款、汽車貸款等金融基礎知識和股票基金投資、《存款保險條例》等當前社會熱點金融知識的需求最為明顯,且在上述兩個方面消費者的金融知識水平也最為欠缺。

相關焦點

  • 央行首次發布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
    新華社北京7月13日電(記者吳雨)13日,中國人民銀行首次發布的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為63.71,屬於中等偏上水平。央行表示,我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有待提升且發展存在著一定的不均衡,應重視低淨值人群,開展有針對性的金融知識普及,推進金融知識納入國民教育體系。
  • 央行: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為63.71 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央行13日公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7)》(下稱「報告」)顯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為63.71,屬於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在不同人群、城鄉間和區域間具有一定的不平衡特徵,有待進一步提高。調查還發現,消費者對各類金融知識的掌握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對銀行卡、信用和儲蓄的知識掌握情況相對較好,但是在貸款、投資、保險等方面的知識較為薄弱。
  • 2015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調查報告(全文)
    【編者按】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即將到來,為了解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認知度,日前環球網聯合環球輿情調查中心,再次圍繞網民對衣食住行用的國產品牌好感度連續第五年展開特別調查。從3月5日開始截至9日,本次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3460份,數據結果均依據專業網絡調查軟體所得。
  • 你的金融素養高不高?做份調查問卷測一測
    和訊銀行消息 7月13日,央行公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分析報告(2017)》顯示,全國消費者金融素養指數平均分為63.71分,在國際上屬於中等偏上水平。城鄉、區域、職業、收入、文化程度上的差異導致消費者對金融知識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受教育程度越高,消費者金融素養水平越高。  那麼,你的金融素養高不高?來對照央行發布的消費者金融素養調查問卷自測一下吧。
  • 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調查報告
    2016年中國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好感度調查報告第一部分前言一、研究背景、目的在短短十幾年間,中國出現的諸多侵犯消費者權益的問題讓中國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任度表現的圖2-1 您對國產品牌的總體印象如何(N=6449)l  對比2015年,受訪者對國產品牌的正面印象明顯上升與2015年的調查結果相比,消費者對國產品牌的正面印象顯著上升,上升近14.19個百分點;負面印象則有明顯的下降,下降了11.80個百分點。可見,相比去年國產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總體印象有較大的好轉。
  • 多舉措推進金融知識科普 融360|簡普科技用心保障金融消費者權益
    國內疫情爆發階段為歲末年初,是各類信息詐騙高發階段,為更好地打擊信息詐騙犯罪,保護消費者的權益,融360|簡普科技(NYSE:JT)提前通過旗下的維度欄目開展調研,對國內金融詐騙現狀進行調查了解,推出《2020中國金融詐騙現狀調查報告》。
  • 調查分析報告
    1.調查目的2.調查內容和調查表3.調查範圍4.調查方式和方法5.調查項目定價與預算6.數據分析方案7.其他內容案例:湘潭大學單放機市場調查計劃書一、前言單放機——又稱隨身聽,是一種集娛樂性和學習性於一體的小型電器
  • 《中國青少年網絡素養調查報告(2020)》重磅發布
    來源:新浪財經報告從青少年個人能力、家庭網絡素養教育、構建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的生態系統、青少年網絡素養培養的社會環境四個方面,對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提出建議。論壇上,來自國內各高校與教育單位的專家學者分別針對此次報告及青少年網絡素養研究的最新成果發表互動演講。
  • 2020-2026年中國中山房地產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中山房地產市場調查研究及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認為,**年**季度,中山市房地產開發投資104.38億元,同比增長15.3%,增速比1-**月提高12.5個百分點。
  • 中國科技金融服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
    《中國科技金融服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20-2026年)》依託多年來對科技金融服務行業的監測研究,結合科技金融服務行業歷年供需關係變化規律、科技金融服務產品消費結構、應用領域、科技金融服務市場發展環境、科技金融服務相關政策扶持等,對科技金融服務行業內的重點企業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
  • 普華永道2015消費金融白皮書(含要點翻譯)
    近日,世界權威諮詢公司普華永道發布了2015年消費金融白皮書,今天易鑫資本汽車觀察跟大家分享一下普華永道的一些重要發現(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完整報告PPT)。  對於金融機構來說,一成不變的貸款流程,已經不再適用現在的用戶。相反,建立一個適用於自己的客戶策略是更為明智的選擇。秉承著這種觀念,普華永道在2015年做了一次消費者調查,內容為:調查用戶的貸款經歷和預期目標。普華永道根據消費者偏好研究了4種資產類別:車貸、房 貸、助學貸款、個人貸款。結果表明:消費者更注重於個性化產品、服務、運營,提供這些新型體驗的金融機構有望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 調查報告:學習調查報告怎麼寫
    調研報告是對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某一經驗或問題,經過在實踐中對其客觀實際情況的調查了解,將調查了解到的全部情況和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質,尋找出規律,總結出經驗,最後以書面形式陳述出來,這就是調研報告,是應用寫作的重要文種。  調研報告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和分析客觀事實。
  • 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P2P平颱風險較高
    11月23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東方資產)發布的《2016: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稱,新一輪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周期預計將持續3年左右,2016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將達到
  • 2020-2026年中國燕麥片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燕麥片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認為,燕麥片是燕麥粒軋制而成,呈扁平狀,直徑約相當於黃豆粒,形狀完整。燕麥去殼可以磨成粗細不同的燕麥片,或是弄軟碾平做成燕麥卷。
  • 中國東方發布《2019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
    2019年4月10日,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發布2019年度《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中國東方黨委書記、董事長吳躍在發布會上表示,作為國有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東方成立20年來一直堅守不良資產主陣地,牢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使命與擔當,高度重視對不良資產市場的跟蹤研究。
  • 中國金融IT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2)
    據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金融IT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17-2022)顯示,截至**整個市場的價值大約在294萬億美元。這其中包括價值69萬億美元的全球股市,58萬億美元的公共債市,60萬億美元的金融機構債,31萬億美元的非金融機構企業債,14萬億美元的證券化貸款和62萬億美元的非證券化貸款。
  • OECD公布2018年PISA金融素養測試結果,愛沙尼亞、芬蘭名列前二
    5月7日,OECD發布了2018年PISA金融素養測試報告。在金融素養測試成績最高等級中,只有3%的學生不出現在數學和閱讀成績最高等級中。平均而言,只有20%的成績差異是由金融素養本身來決定的。報告認為,這部分差異可能來自對風險與回報的看法,短期決策的長期影響等無法通過數學和閱讀教育獲得的能力。
  • 調查報告:市場調查報告格式
    策劃之前,第一步必須進行的是對目標市場的了解、分析和研究。市場調查報告,或稱市場研究報告、市場建議書是廣告文案寫作的一個要件。閱讀市場調研報告的人,一般都是繁忙的企業經營管理者或有關機構負責人,因此,撰寫市場調查報告時,要力求條理清楚、言簡意賅、易讀好懂。  一、市場調查報告的格式一般由:標題、目錄、概述、正文、結論與建議、附件等幾部分組成。
  • 捷信消費金融積極普及金融知識 幫助消費者看緊「錢袋子」
    網絡時代信息紛雜,各類騙局層出不窮,尤其自年初疫情爆發以來,金融詐騙案件頻發。不少消費者因欠缺基本的金融素養,無法做到認真評估和理性選擇,最終落入騙子的「圈套」。為提升消費者金融風險意識,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攜手河南廣播電臺民生頻道「歡樂社區行」來到了鄭州市中原區五棉社區,為那裡的居民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金融知識普及教育活動。
  • 中消協:2011年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調查報告在京發布
    ——2011年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調查報告在京發布人口快速老齡化帶來了各種新的社會問題,其中,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也日漸突出。為加強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引導全社會對老年消費者權益工作的重視,日前,在全國老齡辦的大力支持下,中國消費者協會攜手北京、河北、遼寧等25個省市消費者協會(委員會),共同發布了「2011年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現狀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