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際金融報
借貸餘額超12億元!從「不予立案」到「涉嫌非吸被立案」,可溯金融一年間發生了什麼?
國際金融報 餘繼超
可溯金融還是被立案了!
日前,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區分局(下稱「杭州上城公安」)通過官方微博「平安上城」通報稱,對國鼎文化科技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可溯金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然而,在一年多前的2018年10月31日,杭州上城公安曾通報稱,對國鼎文化科技產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科股份」)涉嫌非吸不予立案,原因是「未發現公司有建立資金池產生資金沉澱和大額資金非常規進入個人帳戶情況」。
一年多時間,警方通報口徑為何從「不予立案」變為「涉嫌非吸立案偵查」?
12月9日,《國際金融報》記者試圖通過可溯金融方面、經偵方面及行業律師方面了解原因,但遺憾的是,可溯金融公開的客服電話已無法接通,杭州上城公安接電話的民警表示不知情,警方公開的諮詢電話無法撥通,記者了解到的負責案件偵辦的專案組電話也無法撥通。
北京煒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鞠秦儀律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該案最核心的是「是否有建立資金池產生資金沉澱和大額資金非常規進入個人帳戶情況」。如今警方正式通報對可溯金融平臺予以刑事立案,應該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真正掌握了充足的證據以支撐警方刑事介入該事件。
涉嫌非吸被立案
警方通報顯示,12月5日,杭州上城公安依法對國科股份(「可溯金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現已對劉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並同步開展資產查控工作,以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可溯金融出借人可選擇網上登記、郵寄材料或現場登記的方式進行報案,報案時需提供報案人身份證複印件、投資合同複印件、綁定銀行卡充值提現交易明細、平臺帳戶信息截圖等材料。
警方表示,將繼續加大案件偵辦力度,全力開展追贓挽損工作。希望廣大出借人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調查取證工作,同時不信謠、不傳謠,合理理性表達訴求。對於在網上編造、散布各類謠言,惡意挑撥、煽動非法聚集鬧事,幹擾阻礙案件偵辦等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嚴肅處理。
可溯金融官網顯示,2014年3月17日,國科股份由華鼎國學研究基金會指導並出資在杭州成立,註冊資金為5000萬元,同年9月,專注三農領域的綜合性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可溯金融正式上線。
依據可溯金融披露,截至2019年12月8日,平臺累計交易金額104.58億元,累計交易筆數1433950筆,累計為用戶賺取利息2.6億元;借貸餘額12.17億元,借貸餘額筆數375590筆,利息餘額2912.65萬元。
曾「不予立案」
可溯金融涉嫌非吸被立案受到較多關注,一大原因是杭州上城公安曾對其「不予立案」。警方通報稱,2018年7月17日,公安機關接群眾報警,國科股份(可溯金融)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杭州上城公安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於2018年7月19日依法對此案受理審查。
經過杭州上城公安調查,國科股份採用點對點模式開展網絡借貸中介業務。未發現公司有建立資金池產生資金沉澱和大額資金非常規進入個人帳戶情況。因此,在2018年9月17日,杭州上城公安依法對國科股份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作出不予立案決定。據悉,這是警方首次對P2P網貸案件作出不予立案決定。
不過,在調查中,杭州上城公安發現國科股份四川加盟商李某某在經營過程中存在隱匿事實、編造謊言、私下截留國科股份放款及借款人還款的行為,涉嫌合同詐騙罪。公安機關依法對李某某採取刑事強制措施。2018年9月10日,檢察機關正式批准逮捕李某某。
記者了解到,可溯金融於2018年7月16日宣布清盤,停止發布任何新項目,不再新增業務增量。2019年7月13日,可溯金融發布兌付一周年工作總結(下稱「工作總結」),表示平臺委託的第三方催收公司多人先後被公安採取不同程度的強制措施,通過傳統催收手段已基本進入停滯階段。
依據上述工作總結,該平臺在近一年的工作開展中,累計收入資金6513.24萬元,其中催收還款5279.7萬元,個人或公司對外借款餘額1130.7萬元;累計兌付5441.53萬元,累計共消減債權8046.03萬元,減少出借人1019人。
鞠秦儀律師認為,公安機關對於一個案件,作出立案或者不予立案的決定主要是依據其掌握的現有的證據是否已經足夠表明該平臺涉嫌刑事犯罪。具體到該案,一個網貸平臺是否涉嫌「非吸」,最核心的就是「是否有建立資金池產生資金沉澱和大額資金非常規進入個人帳戶情況」,即是否存在「吸儲」的事實。
鞠秦儀律師指出,如果不存在或者現有證據不能證明該平臺「吸儲」的,縱然平臺無法兌付,也只是停留在民事層面上的問題,無法刑事介入。如今警方正式通報對可溯金融平臺予以刑事立案,應該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偵查,真正掌握了充足的證據以支撐警方刑事介入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