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李白《遊洞庭湖》:李白的瀟灑人生,從這首詩中可見一斑

2020-12-23 郝人讀詩詞

1200年前的一個秋天,夜色中,洞庭湖上,一葉扁舟輕輕飄蕩,舟上,三位老友伴月酌酒。#李白#

這三位,都是響噹噹的人物,一位是大詩人李白,他剛剛在流放夜郎途中被大赦,返江陵時寫下《早發白帝城》,此時身在嶽陽,與老友相遇,自是心情愉悅。

第二位是李白的族叔李曄,這位任刑部侍郎的族叔,也是被貶官,去往嶺南時路過嶽陽,聽說這個大侄子在嶽陽,於是叔侄相見。

第三位則是由中書舍人貶到嶽陽任司馬的賈至,也算是地主吧。

三位都曾在玄宗身邊工作過,自然是熟識的,加之三人都是被貶職身份,自然更有共同語言。賈至作為地主,自然要盡地主之誼,招待二位一番的。於是有了三人蕩舟洞庭湖上的場景。

三個大老爺們,在船上遊玩,夜色下,就著明亮的月光,酒自然就是主題了。這場景,作為酒仙李白來說,寫詩是必須的,於是有了《遊洞庭湖》組詩,記述了三人夜遊洞庭的過程,原名為《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現存一般稱為《遊洞庭湖》。

五首詩中的第二首描寫了在船上喝酒的情景。

《遊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秋夜的南湖水面澄澈無煙,可怎麼能夠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賒幾分月色,痛快地賞月喝酒。

短短的28個字,把當時的場景及李白心中的豪邁表現的淋漓盡致。前兩句說的是月色下,洞庭湖上波光粼粼,月色灑在湖面上隨著湖水的波動而蕩漾,一望無際似乎直通上天,被賀知章譽為「謫仙」的李白能否乘此波光直上雲天呢?

第三、四句,馬上轉折,即使能上天也不上天,有好友相伴,我才不上天呢,我要向洞庭湖賒來幾分月色,和老友喝個痛快。

這就是詩仙的豪邁,不僅景色描寫令人回味,而且借景色描寫將天上與人間巧妙轉換,最終落腳到寧願不作神仙、寧願「賒」來月色,也要與好友痛飲。這種境界、這種友情、這種豪邁和瀟灑,令人羨慕與嚮往,也因此,這首詩在五首詩中流傳最廣,成為經典。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李白這首豪邁的《遊洞庭湖五首其二》。

20位老師共書寫了23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20幅展示如下:

1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2作者:榮光(湖南)

3作者:萬海濱(湖南)

4作者:王海彬(四川)

5作者:昝財川(天津)

6作者:劉嶽生(湖南)

7作者:韋傑,書法愛好者,學習小楷兩年時間。

8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9作者:時獻忠(河南)

10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11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2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

13作者:姚昱平(湖南)

14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15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16作者:董平立(河南)

17作者:李文(廣東),美國企業管理博士,新加坡蘭亭書畫協會會員,東莞市黃江鎮書法家協會會員,師承新加坡著名書法、國畫大家黃明宗先生,是吳昌碩的再傳弟子。

18作者:黨曉山(湖南)

19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20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白最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而說到描寫洞庭湖的詩,就不得不提李白的《遊洞庭湖五首·其二》。它可以說是所有描寫洞庭湖的詩中最浪漫的一首。眾所周知,李白是我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而李白詩中的浪漫主義手法,最主要的便是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素材,加以大膽的想像誇張,從而構成瑰麗絢爛的色彩。《遊洞庭湖五首·其二》便是其中代表之一。
  • 李白縱意人生,好不瀟灑,縱使人生有千愁,也怡然自得
    李白縱意人生,好不瀟灑,縱使人生有千愁,也怡然自得在中國的歷史上有眾多的文人,他們有些功成名就,有些不諳世事,更有些可能是一生的碌碌無為。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文採橫溢。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一個歷史文人就是非常著名的詩仙李白。李白可以說是一個人盡皆知的詩人,上至百歲老人,下至牙牙學語的孩童。我們所熟知的唐詩之中,李白的詩是我們所接觸最早的。雖然說在現在李白,他一生所懷有的輝煌是非常耀眼的,但是在當時,李白一生卻並不是那麼地順遂。他同很多文人一般滿腹才華,但是卻懷才不遇。
  • 李白最美的月夜泛舟唐詩,洞庭湖上水天一色,美不勝收
    看天邊升起皎潔的月亮,給這片湖水籠上了一層薄薄的輕紗。「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背後,更有一種把天底景色都放在心中的愜意自如。這是唐詩當中非常容易見到的意境之美,有山有水有船有月。詩人們在這裡就像是進入了世外桃源,盡情地揮灑著上天賦予的才華,感受到天人合一的完美融合。
  • 論李白詩歌中描寫的江河(二)
    ——《東魯門泛舟二》詩題中的「魯」,指魯郡,即兗州,治所在今山東兗州縣,泗水流經瑕丘城東。李白開元後期曾與孔巢父等隱居在徂徠山,號稱「竹溪六逸」,這兩首詩當作於李白天寶三年被「賜金還山」後舉家遷居東魯的天寶四年春天。
  • 李白最誇張三十首詩:那是「詩林之絕響」
    李白最誇張三十首詩:白髮三千丈,雪花大如席李白的酒詩,是「唐詩一絕」。李白的誇張詩,是「詩林絕響」。如果古代詩歌史缺失了李白驚世駭俗的誇張詩,就像廣袤的天空缺少一抹靚麗的彩虹。李白的誇張詩發軔於他獨特的個性與氣質,是他精神世界的浪漫情懷在詩句中凝結出的豔麗花朵。
  • 李白的這首詩,寫出了喝酒的最高境界,卻很少人讀過
    喝酒,是瀟灑的事,是自在的事,喝酒的最高境界,是在酒中瀟灑自在,放儘自我。今要分享給大家這首詩,又是李白的一首寫喝酒的詩。李白寫喝酒的詩不計其數,但要說能寫出瀟灑自在的喝酒境界的,當屬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的飲酒的,為人熟知的有「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會須一飲三百杯」等,這首《山中與幽人對酌》,不是那麼著名,意境卻最瀟灑。
  • 落第書生寫下一首詩,太過瀟灑不羈,以致許多人誤以為是李白所作
    此詩人用才華吸引了宰相之女,卻又因為相貌嚇跑了她盛世大唐,洋溢著李白的詩歌豪情,其詩瀟灑恣意、落拓不羈,輝映了整個盛唐王朝,他詩中的明月與酒,散發著皎潔與醇香,跨越千年的時空,縈繞在我們的心懷腦海,令人沉醉。
  • 從一首「王八」詩,看李白與王維的朋友圈有多厲害
    在唐代的詩人群體中,彼此以這種方式稱呼對方,給對方贈詩的例子還是不少的:比如說白居易和元稹是非常親密的朋友,元稹在家裡排行老九,白居易就稱元稹為元九。寫有《與元九書》。張子容和孟浩然的關係很好,孟浩然在家裡排行老八,張子容就稱孟浩然為孟八,寫有《送孟八浩然歸襄陽二首》。
  • 古詩詞中最瀟灑的詩句,李白蘇軾令人叫絕,還有一人不在李蘇之下
    文/張家公子名無忌瀟灑的人生最令人羨慕,如若問及古代詩人中誰寫的詩詞最瀟灑,誰過的的生活最灑脫,唐朝的大詩人李白和宋代的大文豪蘇軾肯定榜上有名。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山中與幽人對酌》李白和他的朋友在山中飲酒,一杯一杯又一杯,喝的終於醉意上來了,李白突然冒出來這一句:老兄我喝高了,要去臥床高睡,你且回去吧,明天還要喝的話,把你的琴抱過來,隨便給我彈幾首曲子。哈哈,多麼的瀟灑愜意。
  • 李白的酒李白的詩
    小時候聽大人們擺龍門陣,神色飛舞地說「酒仙」李白「喝醉酒寫的草書嚇退了蠻夷」,「李白一頓酒就喝一鬥,吟詩一百篇」,「李白醉酒敢睡在皇帝娘娘楊貴妃床上,讓高力士脫靴子」等,活靈活現。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李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長大後,看了不少關於李白的書,會背了他的近百首詩,記住了他的許多關於飲酒的詩句。像《將進酒》、《金陵酒肆留別》、《把酒問月》、《月下獨酌》等。
  • 李白有多狂?杜甫在這首詩中寫絕了,還讓一個成語火了千年
    在這些詩中,不僅有讚美李白才華的「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春日憶李白》),還有發洩無盡相思的「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夢李白二首(其二)》),但更讓人感興趣的是他刻畫了狂傲的李白形象:「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昔年有狂客,號爾謫仙人」(《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 歪理詩評:李白
    寫出一篇文章,跟生個孩子差不多,這「孩子」帶著父母的基因,一個人可以偽裝自己,但偽裝不了基因。今天講從古詩詞看詩人的性格。李白,大詩人,天才詩人。梅姨以為,《將進酒》是最能反映李白性格的一首詩。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翻譯一下就是:不要在乎錢,要及時行樂,錢沒了隨時能賺回來!
  • 瀟灑不羈的李白,酒後寫下這首田園詩,流露出如詩如畫的禪意
    背景:這首五言古體詩是李白於天寶三年春天在長安時所寫。詩人待在長安三年,著名的「御手調羹」「龍巾拭吐」"力士脫靴」和「貴妃捧硯」等傳說也發生在這一時期。但這些禮遇,終究敵不過宮廷中的勾心鬥角。瀟灑不羈的李白,怎能「折腰事權貴」?詩仙最後被賜金放還,黯然離開長安。
  • 李白的詩中流露著對妻子怎樣的感情?
    (44-45 歲,745-755) 李白因誨被疏,賜金放還,李白再度 漫遊,「自是浮遊四方 ,北抵趙、魏、晉,西涉筋、岐,歷商於,至洛陽,南遊 淮、酒,再入會稽 ,而家寓魯中,故時往來齊 、魯間,前後十年中 ,惟遊梁、宋 最久。」
  • 李白最「狂」的6首詩,五千年來無人能及!
    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上天造就了我成材,我就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一定會再回來。這一句盡顯李白豪邁狂放之氣。老天造就了我,就一定是有用的。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將「李白」二字寫入詩中,世人至今都無法超越
    這批詩人中有初唐四傑,也有盛唐的李白、白居易,還有中唐的杜甫,以及晚唐的李商隱、杜牧等等。而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了。 李白的詩 李白一生可以說是活得逍遙自在、恣意瀟灑,所以他留下的詩歌多達上千首,相信在中國,不管是誰,都能隨便背兩句他的大作
  • 李白最得意的一首詩,句句經典,殺戮中暗藏人生哲理,被金庸引用
    李白最得意的一首詩,句句經典,殺戮中暗藏人生哲理,被金庸引用在璀璨的中華文明史中,唐詩是其中最閃亮的一顆明珠,給我們留下很多哲理深刻的名篇。那麼,在李白的詩句之中,他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是哪一部呢?李白生前雖然沒有明說,但是窺探李白的性格,不難發現他的所愛。那就是《俠客行》!為何這麼說呢?李白是一流的詩人,旅行家。但他自己卻把自己當做一個劍客,喜歡執劍天涯、行俠仗義。而這首《俠客行》,句句經典,殺戮中暗藏人生哲理,被金庸引用!
  • 當李白登上嶽陽樓,便有了這首巧奪天工的詩篇,讀後讓人嘆為觀止
    李白一生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下了大量讚美名勝古蹟的壯麗詩篇。譬如,小編今天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與夏十二登嶽陽樓》。它寫於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李白遇赦由江夏南遊洞庭登嶽陽樓時,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內容,主要描寫了李白登嶽陽樓極目遠眺所見到的景象,表現了他遇赦後樂以忘憂的閒適曠達的襟懷。從寫法上來看,李白在詩中運用了陪襯、烘託和誇張等多種手法。
  • 這首詩李白太瘋狂了,整首詩的每一句話都很瘋狂,尤其是後兩句
    這也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寫這首詩時李白還沒有到長安,可以說是雄心勃勃,他打算在長安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我們後來得知李白最終因為冒犯了權貴而離開了長安,並開始週遊全國,過著悠閒的生活。嗯,我個人認為李白是離開長安的正確選擇,如果他不離開長安,並且仍然住在那裡,我相信他不可能寫下了那些時不時流傳下來的令人驚嘆的傑作。
  • 李白最「狂」的9句詩,只想跪下唱《徵服》
    李白不僅人狂,詩也狂。今天,詩詞君總結李白最「狂」的9句詩,你被哪一句徵服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將進酒》上天造就了我成材,我就必定會有用,即使散盡了千兩黃金,也一定會再回來。這一句盡顯李白豪邁狂放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