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安徽商報報導,加強對生豬生產的財政金融扶持,保障市場供應,發展規模化標準養殖……豬肉價格居高不下,安徽出招了。《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日前正式出臺。計劃到今年底,全省豬肉供應自給率達99%以上,到2025年,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
全省豬肉自給率 今年底達99%以上
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按照「規模養殖、集中屠宰、冷鏈運輸、冰鮮上市」要求,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健全現代生豬流通體系,推進生豬產業化發展、一體化經營,加快實現具有安徽特色的生豬產業轉型升級目標。
按計劃,到2019年底,全省豬肉供應自給率達99%以上;到2022年,產業轉型升級取得重要進展,自給率達102%以上,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0%以上,規模養豬場(戶)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2%以上;到2025年,產業素質明顯提升,養殖規模化率達到65%以上,規模養豬場(戶)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全省養加宰銷一體化企業達100家以上。
實施意見還明確,穩定生豬生產促進轉型升級將堅持屬地管理。嚴格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各市人民政府對本地區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工作負責,主要負責人是第一責任人。
[政策扶持]
新、改建種豬場 將獲更大支持
穩定當前生豬生產,我省將加強財政金融扶持。對2020年底前新建、改擴建種豬場、規模養豬場(戶)和禁養區內規模養豬場(戶)異地重建加大支持力度。省財政安排2000萬元,重點支持生豬調出大縣規模養殖場(戶)臨時性生產救助,穩定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安排1億元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資金,重點支持改進節水養殖工藝和設備、建設糞汙資源化利用配套設施;安排1000萬元,重點補助小型屠宰企業開展非洲豬瘟自檢工作。同時繼續落實能繁母豬保險政策,做到應保盡保,21個畜牧大縣加快組織落實育肥豬保險政策。
劃定畜禽禁養區 要按法律規定
早在2001年,為防範畜禽養殖汙染、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畜禽養殖生產的協調發展,國家就制定出臺了《畜禽養殖汙染防治管理辦法》,對畜禽養殖禁養區的範圍作出了明確規定。此後頒布的多部法律法規都對畜禽養殖禁養區的劃定管理提出過明確要求。但此前環保部也曾指出,確實有些地方隨意擴大禁養區範圍,給生豬生產發展帶來了一定影響。
我省此次實施意見就再次強調,「規範禁養區劃定與管理」。明確嚴格依法依規科學劃定禁養區,不得超範圍劃定。同時深入開展自查,對超越法律法規規定範圍劃定的禁養區立即進行調整。對禁養區內確需關停搬遷的規模養豬場(戶),市縣政府要優先安排用地支持異地重建。
要幫扶散養農戶 不得強行清退
加快生豬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我省將大力發展標準化規模養殖,提升養殖管理水平。實施意見明確,對新建、改擴建的養豬場(戶)簡化程序、加快審批。積極支持畜禽規模養殖場圈舍標準化改造和設備更新。
同時積極帶動中小養豬場(戶)發展。鼓勵有意願的農戶穩步擴大養殖規模。同時培育壯大生產性服務業,採取多種方式服務中小養豬場(戶)。「對散養農戶要加強指導幫扶,不得以行政手段強行清退。」
這一輪豬肉漲價,非洲豬瘟也「功不可沒」。我省實施意見提出,完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提升動物疫病防控能力,強化疫病檢測和動物檢疫,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我省將推進生豬全產業鏈防控,禁止泔水餵豬。同時嚴格產地檢疫,落實「點對點」調運政策。加強對採購生豬產品的源頭管控,嚴防染疫生豬產品進入食品加工流通環節。
要保障養殖用地 取消15畝上限
保障生豬養殖用地,實施意見明確,各地在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合理安排新增生豬養殖用地。完善設施農用地政策,合理增加附屬設施用地規模,取消15畝上限,嚴防出現「一刀切」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切實保障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等設施用地需要。同時提出,鼓勵利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發展生豬生產,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支持政策措施。
[持續發展]
市民未來吃肉 或多為冰鮮肉
我省實施意見明確,將加強集中屠宰監管,進一步優化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布局。鼓勵大型生豬養殖企業建設屠宰加工廠(場),建立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化龍頭企業,推進生豬定點屠宰廠(場)兼併重組。鼓勵引導生豬屠宰加工向養殖集中區域轉移,實現養殖屠宰匹配、產銷順暢銜接。到2022年,生豬實行集中定點屠宰,年集中屠宰加工量達2000萬頭以上。
冷鮮肉未來或將成為市民吃肉的主要方式。實施意見提出,加快實現由「運豬」向「運肉」轉變,我省將逐步減少活豬長距離調運。積極推行豬肉產品冷鏈調運,提高生豬產品加工儲藏和運輸能力。同時,逐步實現全面冰鮮上市。提高冰鮮畜產品市場份額,支持生豬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在農貿市場建設冰鮮、冷凍肉產品專賣區。合肥、蕪湖、安慶、馬鞍山、銅陵市將加快實現畜產品冰鮮上市,其他市要逐步提升冰鮮產品的市場份額,提高冷鮮肉消費比重。
保障豬肉供應
及時發放補貼
上周合肥周谷堆市場豬肉白條統貨批發價為每斤19.92-21.60元。雖然上漲幅度不明顯,但仍維持高位。針對保障豬肉市場供應,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提出,將全面落實凍豬肉收儲任務,增加豬肉儲備調節能力,適時投放豬肉儲備。我省還將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鈎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實施意見還提出,合理調整養殖結構,加快發展家禽、肉牛、肉羊生產,積極擴大水產養殖規模,推動養殖業轉型升級。將仔豬及冷鮮豬肉納入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政策範圍。2020年6月30日前,對整車合法運輸種豬及冷凍豬肉的車輛,免收車輛通行費。加強豬肉價格監管,切實維護生豬及其產品正常生產流通秩序。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 劉媛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