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評論員 陽柳
2020-08-24 20:20 來源:澎湃新聞
一份杭州餘杭區的招聘公示名單火了:八個街道辦錄取的人員,清一色清北碩士及以上學歷。
當地的回應,包含三層意思。一是澄清誤解,名單並非今年的,而是2018年的。二是介紹了對這些清北生提供的待遇和晉升空間,證明沒有「委屈」人才。三是表示招聘「系發展需要」,街道辦的工作也需要專業人才。這種坦誠布公、事無巨細的回應,值得肯定。
多數網友也能理解。時至今日,名校生到基層工作並非大材小用,名校生需要到基層歷練、將所學服務社會,基層需要引進名校生提升工作水平,已是共識。基層願意給出優厚條件,名校生願意去,如此「你情我願」,這事本身沒毛病。
人們的關注,其實暗含了另一種顧慮:當地招人是不是非清北不可?是不是「偏食」了?
當地求賢若渴,這麼多清北的畢業生願意紮根基層,願意奉獻餘杭,體現了當地政府「搶人」的實力和智慧。在招錄清北刷屏的背後,公眾的這種擔心,也需要當地做出更多釋明,避免客觀上造成捧了「清北」生,卻寒了復交、浙大等名校生,以及非名校出身的優秀人才的心。
據報導,2018年,餘杭區分兩批開展了面向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碩研以上畢業生專場招聘黨政機關儲備人才工作。一個「專」字,意味著在互選階段,其他高校的畢業生就被擋在了大門之外,失去了同臺競爭的機會。
從當地的回應和相關清北生的講述看,當地確實對這些清北生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不僅開出了高薪,而且工作環境寬鬆、晉升空間通暢,清北生們也以實際行動投桃報李,助力了當地發展。這是一種喜聞樂見的共贏局面。
不是說街道招聘招清北生就有問題,而是,現在給人的錯覺是,當地「只招」或者「只中意」清北畢業生,讓人誤以為不是清北兩所名校畢業的,在當地可能就沒有什麼發展前途。這才是需要做出進一步說明,對公眾做出溝通的地方。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清北畢業生無疑是時代的驕子,但是招錄人才也不應將人簡化為一個名校標籤。中國頂尖大學的優秀人才願意紮根餘杭基層是好事兒,但是如果當地給了公眾「招錄偏食」的錯覺,這就需要做出澄清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街道辦招8人全清北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