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紅豆媽媽育兒日記
童童在去文具店買筆記本的時候,發現了一輛小汽車,特別漂亮,很想要買,看了看價格,又放下了。
以後,每次去買文具,都會圍著這輛小汽車看了一會,在內心裡想,如果能夠買到這輛小汽車那該有多好呀!可是又轉念一想,自己就三塊錢的零花錢,這個小汽車要二十五元,啥時候能買到呀。
這次,媽媽要去外面拿東西,只留下童童一個人在家,而且童童看到了媽媽的錢包沒有帶,於是就從裡面拿了五十塊錢。
第二天,下了課就直奔小賣部,買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小汽車,童童別提有多開心了,但是卻又不敢將小汽車帶回家,怕被媽媽發現了,就放在了自己的書桌裡面。
媽媽發現自己的錢包裡少了錢,於是就問爸爸是不是拿了,童童正好在旁邊,低著頭對媽媽說,是我拿的。、
媽媽把童童抱在懷裡,輕聲的對他說,「你告訴媽媽,用這些錢幹什麼了」
童童一五一十的將事情的經過都告訴了媽媽,媽媽沒有批評他,而是說,以後有用錢的地方告訴我。
從那次之後,童童再也沒有偷拿過錢。
三毛在偷錢記中曾經說過,孩子第一次偷錢,只是因為自己需要錢了,並不是人品問題,更談不上會走上偷盜之路,家長找到孩子私自拿錢的原因,引導孩子擁有正確的金錢觀,這將會成為孩子的一筆財富。
家長每個月給孩子的零花錢是固定的,但是這數目,很多家長都是憑空想像的,總是覺得小孩子沒有多少東西要買,給點就行。從來沒有問問孩子這些錢是不是夠花。一旦零花錢不夠花,孩子自然想通過歪門邪道得到一些金錢。
很多父母工作特別忙,一門心思努力賺錢,但是對於孩子卻是疏於照顧,可能在金錢方面從未虧欠過孩子,但是卻無法給他足夠的關懷。無形中,孩子覺得自己被忽視了,心裡很不舒服。
孩子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既然父母這麼在意錢,於是就選擇通過偷錢這種方式,讓父母注意到自己,給予自己更多的關注。
孩子有了自己很喜歡的東西,但是資金錢卻不夠,他不敢向父母表達自己的需求,怕父母會批評自己,於是就想辦法買這個東西。在某個合適的機會,就從父母那裡偷偷拿錢。
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間本來就不多,白天孩子要上學,家長要上班。等到晚上的時候,很多家長是手機不離手,孩子需要做作業,根本就沒有時間了解彼此的心聲。
不管再忙,請記得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和孩子進行交流,這段時間,你們可以談論學習上的事情,也可以談論好玩的事情,總之試著和孩子打成一片,聽聽孩子內心的聲音。
很多家長已經習慣凡事都替孩子做主,當需要做決定的時候,從來不去詢問孩子的意見。在這類家長眼裡孩子還很小,對很多事情欠缺考慮,因此完全沒有必要聽從他們的意見。
有些家長倒是聽了孩子的意見,但是從來不會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輕易的否定孩子的意見,照舊按照自己的方法去處理事情。長此以往,會扼殺了孩子的想像力,讓孩子產生習得性無助。
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零花錢是能省則省,能不給就不給,雖然這是為了節約錢,但是對於孩子而言,這是沒有誠信的表現,一定要按時按量的給孩子發放零花錢。
在給孩子零花錢的時候,還可以問問孩子,最近是不是看上了什麼特別想買的東西,如果有的話,可以告訴媽媽,可以多給你點錢。當孩子有了足夠的錢,可以得到自己心儀的東西,那還用得著去偷錢嗎?
有時候零花錢是有限的,而且家長也不想要多給,如果孩子還想要買其他的東西怎麼辦呢?家長完全可以再給孩子一個通過做家務賺零花錢的機會。
兒子刷一次碗、拖一次地、整理一次內務,都可以給他相應的零花錢,這不僅僅讓家長從家務中解脫出來,而且還能讓孩子提高自理能力,同時還有了更多的零花錢,可謂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孩子的金錢觀就是在小時候形成的,要引導孩子正確的管理自己的金錢。當一樣物品已經超出了一個月零花錢的承受能力,那麼不妨多攢幾個月。孩子為了自己喜歡看的漫畫書,攢了兩個月的零花錢,家長一定要給予鼓勵,這代表孩子已經萌生了正確管理金錢的觀念。
懂得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是一種進步,代表著孩子在心智上更成熟了。日後,必然也會合理的分配自己的金錢,絕不會出現亂花錢的壞習慣。
寄語:
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即使偷錢,家長也無需大驚小怪,這只是孩子一個時期的表現,家長進行正確的引導,孩子完全不會誤入歧途,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要重視問題,應該要找到問題的源頭。
今日話題:
在你的身邊有沒有偷拿錢的小朋友呢?他們現在都怎麼樣了?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