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總是偷錢,家長不要盲目責罰,學會這樣教育幫助孩子及時改正

2021-02-08 重育泰山

孩子總是偷錢,家長不要盲目責罰,學會這樣教育幫助孩子及時改正

引言

孩子偷錢是一件非常不好的行為,如果家中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存在,家長是非常痛苦的,會擔心他在以後的生活中同樣存在著偷竊行為,對他們的人生產生致命的影響。如果孩子存在著偷錢的行為,那麼父母一定要格外的重視,根據孩子的具體年齡層面去合理地進行教育和引導,下面可以給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家長要格外關注孩子7-8歲的階段

所謂的購物敏感期就是當孩子的年齡達到7歲以上時,可以實現自由的活動,而且有了內心的需求,當與小夥伴一起玩耍時,看到小夥伴手中拿著的東西感興趣就會從心理上想要得到這樣的東西,因此也就刺激了他們的購物慾。

有的孩子可能會選擇去告知自己的父母,讓父母幫助他們去購買,但是父母不可能每一樣東西都同意給他們,如果小夥伴有而自己沒有的話,在孩子的心理上會產生落差,從而更大程度上激發他的購買慾,這樣可能就會導致孩子出現偷竊的行為。

孩子對「偷」可能沒有概念,家長要給孩子灌輸正確的觀念

孩子處於某個時期,對於偷的概念並不是非常理解,從他們的任職點出發,父母幫助自己去購買和自己拿著父母的錢去購買,最本質的區別只是購買的人不同而已,他們並不認為這樣的行為是偷了爸爸媽媽的錢,而是覺得爸爸媽媽拿著錢可以給我買東西,那麼我拿爸爸媽媽的錢去買東西也是合理的。

所以孩子發生這種偷竊行為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父母沒有進行足夠的教育,讓孩子懂得在拿錢的時候應該徵求父母的同意,否則私自拿錢就是一個不正確的行為。

家長要及時給孩子灌輸正確的教育觀念

當孩子第一次出現偷錢行為的時候,家長也不要過於著急,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指責,其實孩子可能只是因為內心沒有建立正確的認知,這時候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去建立正確的認知,矯正他的錯誤認識。

當孩子第一次出現偷錢的行為時,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和孩子在一起進行深層次的交流,讓孩子知道偷錢這件事情是自己做錯了,而如果不想讓爸爸媽媽失望,以後也絕對不要去做這樣的事情,同時也要告知孩子如果繼續有這種行為的話,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讓他們明白,自己如果再有這樣的行為是需要付出代價,從而限制孩子這樣行為的出現。

當孩子出現偷拿東西的時候,家長切勿盲目責罰,尤其是當孩子在反抗期

不同的家長自然本身有不同的性格,有的家長過於急躁,當孩子偷錢之後,就會嚴厲的體罰孩子,從而逼迫孩子去認錯,其實這樣並不能夠讓孩子從心理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讓孩子在心中積累反抗情緒,懲罰的次數越多,孩子心中的抵抗情緒越來越多,從而會漸漸的演變成報復性的心理,通過再一次的偷竊行為來挑釁父母對他的懲罰,當孩子進入第二反抗期之後,家長必須要意識到孩子的心理變化,孩子進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導,不要讓孩子再繼續錯下去。

學會幫助孩子培養正確的理財觀念,適當地給予孩子一定的零花錢

孩子的偷竊行為,如果沒有及時的制止就會演變成更為惡劣的行為,最開始可能只是拿自己家裡的錢,漸漸的就會轉變成拿別人的錢,如果孩子產生了這種行為之後,我們只是對他們進行一頓責罰,這樣也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偷竊行為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懲罰不過是一頓責罰,自己承受得來,也就從某種程度上放縱了他們這樣的偷竊行為。

因此家長不如適當地給孩子一定數目的零花錢,與孩子之間做好協商,同時也要讓孩子從小養成理財的習慣,將父母給他們的錢積攢起來,去買一些自己喜歡買的東西,當他們出現錯誤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打斷,避免他們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

孩子進入青春期出現這種行為,家長要重視,必須對孩子進行法制教育

當孩子處於青春期以後,父母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難以改變他們內心的認知,這個時候我們就有必要藉助外部的力量來幫助他們去改變,必須讓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如果偷竊行為過於嚴重,可以將他們送到警察局,讓警察給他們進行批評教育,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從心理上真正的產生懼怕情緒,從而壓制住他們內心偷竊的欲望。

而且對於某些孩子表現的天不怕地不怕,但是對於警察還是非常恐懼的,所以警察的一次批評教育所產生的效果要遠遠高於父母十次的教育,而且還能夠讓他們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再去幹同樣的蠢事。

總結

通過上面一系列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孩子產生偷錢行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點給出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對偷盜行為產生一個正確的認知,從而釀造了後面一系列不可控的局面,如果想讓孩子健康的成長,那麼在孩子還沒有發生偷竊行為之前,我們就應該給孩子灌輸一個正確的思想,偷竊是一件非常錯誤的行為,如果想要成為一個好孩子的話,這件事情是絕對不可以做的。

相關焦點

  • 孩子偷錢怎麼辦?家長的做法,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文/遠方媽媽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只給家庭帶來了快樂,同時也會出現一些讓家長頭疼的問題,孩子在成長中養成的一些不良行為,如果家長不加以糾正引導,那麼,很容易讓孩子以後出現品質上的問題,甚至影響終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偷錢」這種行為,往往被大家嗤之以鼻,通常被認為是品質有問題,是有違道德的行為,但是,很多家長卻發現,這樣的行為居然出現在了自己孩子身上
  •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怎麼辦?
    當你看到孩子「偷錢」後,就氣得把孩子狠揍一頓,要孩子許諾不再犯時,結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長鬥智鬥勇,「偷錢」的小動作越來越多。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他們偷東西或許有自認為非常正當的理由,你的聆聽和理解是讓孩子改正的前提。
  • 孩子喜歡撒謊怎麼辦?不要一味打罵,正確的方法幫助家長引導孩子
    但是當他們發現謊言可以幫助自己逃避責罵時,他們體會到了說謊帶來的好處,久而久之的也變得愛說謊。其實許多孩子喜歡說謊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家庭的因素,有許多家長從小便對孩子非常嚴苛,這邊讓孩子非常畏懼家長的責罰打罵,長期以往他們便習慣用說謊來逃避責任。
  • 懲罰可以改成孩子的缺點嗎?家長學會發掘「優勢」,才會主動改正
    導讀:懲罰可以改成孩子的缺點嗎?家長學會發掘「優勢」,才會主動改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懲罰可以改成孩子的缺點嗎?家長學會發掘「優勢」,才會主動改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小孩偷錢怎麼辦?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學會正確教育
    家長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你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的性格形成。對待孩子偷錢,我們應該採取正確的教育。發現孩子拿家裡的錢時,我們千萬不要怒氣衝衝地給他打上"偷錢"的標籤,這會讓孩子的內心形成很大的壓力,留下情感創傷,不利於教育。
  • 當自己家的孩子,不願意聽從家長的話,遇到惡習如何幫助他改正
    不少的家長發現教育孩子特別的難,因為孩子總是不聽話,既捨不得不打又害怕他一直把錯誤繼續下去,尤其是他有說謊偷錢的這樣的陋習,如何教育孩子成為很多父母頭痛的問題。>,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孩子偷錢的行為都是不對的,遇到孩子偷錢的行為,先不要直接打罵,而是問他到底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教育的環境又是什麼樣的,不能只說自己的孩子,我們要做到治標而且治本。
  • 不讓老師責罰你的孩子,是對你孩子最大的傷害
    走到一個學生旁邊,他遞上來的不是假期作業——-試卷,而是家長的一張便條:老師,孩子的試卷確實丟了,請不要責罰他。把老師發的試卷丟了,就好比戰士上戰場時把槍弄丟了一樣,還不能責罰?真不知家長怎麼想的。其實,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讓老師責罰的事例並不鮮見。學生甲早上經常遲到。為了幫助該生改正缺點,並教育全班同學,班主任依照班規,讓遲到的學生早讀時站在教室後面。得知孩子被罰站了幾次後,家長怒氣衝衝地來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臨走時還撂下狠話:再讓我的孩子在教室後面站著試試!
  • 為什麼你的孩子有偷錢的習慣?都是這點教育不好,才導致的
    我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都會害怕孩子因為一些不良習慣從而影響到自己的人生,尤其是對於某些孩子從小就偷錢來說,如果家長不及時讓孩子改正的話,就會讓孩子長大之後幹更多偷雞摸狗,違法亂紀的事情,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也是十分危險的。
  • 孩子「偷錢」怎麼辦?這可能是正常的現象,家長的處理很重要
    記得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時候偷鄰居家針的小孩沒有被媽媽責備反而得到了誇獎,以至於後來小孩長大後因為盜竊而被判刑,孩子在最後說的話是「如果我小時候偷針時你能阻止我,我就不會走到今天。」面對這樣孩子「偷」東西或者「偷」拿錢的情況,家長要及時去思考它的原因並且用正確的方法去引導孩子改正。
  • 孩子偷錢屢教不改,爸爸毒打遭駁斥,專家:沒做好這三點別怪娃偷
    文/孕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不好好吃飯,孩子經常打架,孩子總是偷錢。說到偷錢,應該會引起眾多家長討論的,因為這幾乎是很多孩子會犯的錯誤和毛病。一旦發現孩子偷錢,父母應該怎樣做呢?說教打罵?置之不理?孩子以後想要什麼就都滿足?甚至有的父母會說,孩子不改,那肯定是打的不夠多,打得不夠狠。然而這樣做,就真的能讓孩子長記性,就能讓孩子從心底認識到錯誤並且從此改正了嗎?
  • 孩子偷錢成癮,家長切記不能打罵,不妨試試這3種方法
    一位媽媽最近跟我說,我家一年級的男娃開始偷錢了,前幾次拿我錢包的幾塊錢,昨天拿同學的10塊錢,還每天拿回同學的學習工具,我跟他講道理,他也說改正,但過後嬉皮笑臉的,感覺不到是真心的認識錯誤。我心好痛心都碎了,好擔心他以後偷更大的、做更多壞事,我該如何教育他是好?非常能理解這位媽媽的心情。在成人世界中,偷竊是違法的。
  • 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家長要這樣去引導,及時調整好孩子的情緒
    和老師交談的時候,老師說孩子如果表現不好,難免是要訓一下的,可是孩子就是接受不了,老師這樣的批評,作為家長也覺得左右為難,真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了。所以在教育當中不可能沒有批評,當孩子犯了錯誤,針對此件事情進行適當的批評,教會孩子學會承擔責任,這其實對孩子的成長是一件有益的事情,所以在教育的過程當中,父母要首先肯定老師的工作重心,不要因為護著自己的孩子,就認為老師的批評是錯誤的。在孩子受到批評的時候,父母也要找到合適的方法去緩解。
  • 不要輕易給孩子貼上「偷」的標籤,小孩偷錢,家長要正確教育
    小孩偷錢,這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家長發現孩子偷錢,往往很難平靜,甚至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但是有時候孩子就是不買帳,越是教育,越是逆反,有些孩子會一次次的在犯。家長除了氣憤,除了著急,有沒有平靜下來,想想更好的解決辦法。
  • 發現孩子偷錢,打一頓好使嗎?正確引導是關鍵
    家長給孩子買的東西,都是家長以為孩子需要的東西,卻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一定要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並加以改正。不要因為孩子還小不懂事當作藉口,就是孩子不懂事,才需要被教育,當發現孩子犯錯,一定不要置之不理。要和孩子有溝通,幫助孩子塑造正確的價值觀,改掉偷錢的習慣。
  • 一種錯誤,家長不僅不能責罰孩子,還要想辦法讓他繼續"犯錯"
    孩子因為好奇心而犯錯時,家長不要不問原因就劈頭蓋臉的責備孩子,一定要及時察覺,並巧妙地鼓勵他繼續&34;。但是要教會他,面對後果,也要勇於承擔。要告訴孩子:不怕犯錯,勇於改正。孩子都有強烈的好奇心,很多孩子因為好奇心而犯錯誤,對於這樣的錯誤不要懲罰。
  • 孩子撒謊、偷錢怎麼辦?
    查閱了許多資料,說孩子撒謊是聰明的表現,不要刻意去注重,否則就會加強這一行為。想來孩子還小,也沒出什麼大毛病,就沒太去注重。可現在才開學不久,老師就打電話請家長,說是偷同學的錢!這可怎麼得了!撒謊還能將就容忍,但偷錢這種行為完全零容忍!家長急不可待尋求幫助。
  • 孩子偷錢被發現,家長管教後屢次不改,原因可能出在家長身上
    」,打罵是必須的,只為了讓孩子改掉這個陋習,但是家長們有沒有過在自身方面找原因呢?,展示自己可以合理的支配金錢,但是又沒有金錢來源,偷錢就是很快來錢的途徑,發現孩子偷錢後,家長該怎樣引導?1:及時溝通溝通是最有效的途徑,只有家長傾聽到孩子內心最真實的聲音才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偷錢,只有了解了原因後,家長才能「見招拆招」,這個時候的家長,要放下架子,不要站在施捨者的角度,要站在孩子的角度,2
  • 為什麼孩子會偷錢?"元兇"原來是這些,家長不要不當回事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註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不同的錯誤預示著家長生氣的不同程度,但是無一例外的,有一種&34;一定會讓父母大發雷霆,那就是偷錢。中國的教育中,一直被忽略的兩大教育就是性和金錢。首先,孩子偷錢的行為是符合他們的心理特點的,3歲之後的孩子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就想著得到他,但是這個時候的他們還分不清拿和偷的區別,認為拿自己家的東西不叫偷。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才會慢慢出現自律的意識。
  • 孩子偷錢後,媽媽的這個做法,拯救了孩子的一生!
    而無一例外,他們在小時候都出現過「錢荒」而產生焦慮的狀態,在出現偷錢行為後也沒有得到家長很好的指引。很多家長總認為,給孩子吃得飽、穿得暖、東西夠用,不用給孩子零花錢。他們也不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甚至覺得孩子有了錢容易學壞。
  • 孩子犯錯時 聰明家長這樣教育
    ▎凌燕子:孩子犯錯時,你可以這樣教育  ☑及時教育  每個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會有迷茫犯錯的時候,家長在發現問題後應當及時糾正和引導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鼓勵孩子勇敢面對錯誤  孩子犯錯,最需要讓他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一個勇於直面自身錯誤的孩子,即使偏離人生的道路,也能及時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