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老師責罰你的孩子,是對你孩子最大的傷害

2021-02-06 小學生閱讀指南


文章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家長微課堂(ID:jzwkt9)

十一長假結束後第一天早讀時間,我在教室檢查學生放假期間的作業。走到一個學生旁邊,他遞上來的不是假期作業——-試卷,而是家長的一張便條:

老師,孩子的試卷確實丟了,請不要責罰他。



把老師發的試卷丟了,就好比戰士上戰場時把槍弄丟了一樣,還不能責罰?


長達八天的時間裡,孩子試卷丟了,可以手抄一份試捲來做,也可以借別的同學的試卷複印.彌補措施有多種,而學生無任何行動。


這正是教育孩子學習要上心、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好時機,家長不僅不怪罪孩子,居然還擔心老師責罰讓孩子受委屈,希望老師對孩子網開一面,手下留情。


真不知家長怎麼想的。


其實,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讓老師責罰的事例並不鮮見。
學生甲早上經常遲到。為了幫助該生改正缺點,並教育全班同學,班主任依照班規,讓遲到的學生早讀時站在教室後面。得知孩子被罰站了幾次後,家長怒氣衝衝地來學校找老師興師問罪,臨走時還撂下狠話:再讓我的孩子在教室後面站著試試!學生乙上課玩手機被老師收了過來,老師通知家長到校領回手機,家長居然親口對孩子說:玩個手機有什麼大不了的,老師難道就不玩手機嗎?學生丙上課手機響了,老師沒收了學生的手機,並聯繫了家長到校溝通此事。家長到校後對老師的責罰措施不認同,與老師發生言語衝突,並對老師進行毆打,導致老師受傷住院。孩子犯了錯,老師自然要對其進行教育。但有時口頭的說教未必奏效,適當的責罰,才有助於孩子吸取教訓,更好地改正缺點,不斷的進步成長。同事小高的女兒正在上小學。小高說女兒每天臨睡前,都是自己整理作業,收拾書包 ,從不用小高代勞。第二天早上還再檢查一遍,看書本是否帶掉了。女兒的這個好習慣得益於她的班主任。班主任對學生要求極為嚴格,凡是上課忘帶書本和作業的同學,一律在教室最後一排坐上一個星期。同事小高的女兒曾忘帶過兩次,結果被罰了兩次後,女兒從此就長了記性,每次收拾書包都很上心,家長一點兒都不用管。女兒能遇到這樣一位嚴格要求,敢於責罰的老師,真是一種幸運!同事由衷的讚賞道。前段時間,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某論壇上的關於《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的演講刷爆了朋友圈。現在的孩子,犯錯成本太低。我們要告訴孩子,犯了錯誤要付出代價。我覺得教育不能再一味地讓步,我們對孩子要真的負責任。孩子畢竟不是成年人,孩子還必須管教、必須懲戒,必須讓他知道教育絕不僅僅是快樂的,學習絕不僅僅是快樂的!這位教授提出了「不打不罵不罰是培養不出優秀孩子」,雖然不贊同棍棒教育和體罰教育,但支持有理有度的懲戒教育。在國外, 很多國家也支持對違反紀律的學生進行極嚴格的懲戒措施。在不少國家看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責罰,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還能讓學生從小在被懲罰下體會磨難,長大後能做一個有膽識的人才。例如美國就規定違紀的學生必須接受懲戒:周六到校上課、請家長、停課、轉學……而且這些行政教育的手段具有法律效力,情節嚴重者還要接受法律的制裁。 新加坡對學生的懲戒也很嚴厲,打屁股不要說了,勞動、值日、檢討是必須的,嚴重的話,家長還要在學校或體罰站陪孩子一起受罰。進入中學後,如果學生違紀嚴重或頻繁,成人後是不會給他工作機會的,或者降低工作待遇。有人說,老師好比唐僧,學生好比無法無天的孫猴子,唐僧若不念緊箍咒對孫悟空進行強制管教,孫悟空早就跑回花果山了,哪會最後取經成功修成正果呢。
常言道,嚴師出高徒。嚴格管教你的才是好老師。一個老師如果對學生的錯誤聽之任之,那就是失職,正所謂「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然而,當前教育環境下,別說讓老師責罰,就是嚴厲批評幾句都難得。很多家長心疼孩子受委屈,受責罰,希望老師能給予犯錯的孩子更多的寬容。更有甚者, 對責罰孩子的老師給予舉報和打擊。老師不敢管學生成了當前教育的常態。這種偏離教育本質的後果如何?我們看到,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了。不敢管,問題就愈嚴重;問題愈嚴重,愈不敢管。如此惡性循環,便埋下了悲劇的禍根。
李某小學上的是著名的權貴學校。知情人說受父母溺愛長大的李某在學校也是放肆妄為,屢屢犯錯。把別的學生推下樓,李某根本沒有受到任何懲罰;打了同學,被打的同學只是被老師說了幾句就算過去了。。。。。。正是來自各方的縱容,讓李某的成長逐漸偏離了正常軌道,越來越迷失,直至觸犯法律鋃鐺入獄。一味的遷就和讓步,盲目的鼓勵和寬容,只能培育出溫室的花朵,無法教養出參天的大樹。
好的教育,必然是寬嚴相濟、獎懲分明的;好的老師,必然是管教同步、嚴慈同體的。在鄭州七中2017-2018學年的開學典禮上,高二(五)班餘無畏同學家長親自將戒尺交給老師,並當場表示:心有戒尺,行有所指。把教育孩子的權利交給老師,請老師放心大膽管理,作為家長絕不護短,絕對配合。家長微課堂(ID:jzwkt9),這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 ,也有專業的家庭教育方法。關注我們,您會成為更優秀的父母。

足不出戶知天下
身在家中話約讀

1月30日晚

約讀書房線上項目解讀

不見不散
掃碼回復1

立即報名!!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打還手後遭責罰,老師被家長現實教育!遭遇欺凌該不該還手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自然不希望孩子會被他人欺負。本期話題:孩子被打還手後遭責罰,老師被家長現實教育!遭遇欺凌該不該還手!於是很多父母會教育孩子:「別人打你時,別怕。你也要打回去,不然別人還會欺負你!「也有一些專家也是這樣認為的,孩子被打,一定要打回去。否則別人覺得孩子好欺負,會更加肆無忌憚。
  • 教師節:一年級學生不做作業被老師責罰,說出原因老師哭了
    教師節將至,我們該送什麼禮物給老師呢?其實老師收到最好的禮物應該就是學生優異的成績,而作為家長的我們總想表表心意,送個小禮物什麼的。這不兒子剛上一年級,對於教師節的概念可能還模糊不清,經過我和老公的詳細解說,兒子終於明白教師節就是老師們的節日,我問:「兒子,你想送給你們老師什麼禮物呢?」
  • 對老師嚴苛的時代,誰來教孩子敬畏和規矩?
    他說真的不知道怎麼安慰孩子?還說老師是不是方法不對,傷害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我在電話裡說:「這是好事呢!你得先這樣覺得,才能做好孩子的工作。」因為開著揚聲器,兒子也在一旁聽到了一些談話。有幾個做小學老師的朋友說,「我們現在不敢懲罰孩子,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真不聽話的孩子,也只能讓父母自己去管教。」
  • 孩子偷東西,你會怎麼做?愚蠢的父母用錯誤的教育傷害孩子一生
    一個7歲的小女孩在商場偷了幾個玩具,媽媽和店員怎麼問她都不承認。媽媽為了給孩子一個教訓,當場報警,孩子向警察叔叔說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不敢開口向媽媽要,所以才偷幾個玩具……這是前二天發生在廣東南海的一個真實事件,不少網友點讚媽媽的做法正能量。但我對這位媽媽的做法真的不敢苟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偷東西,可以肯定地說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
  • 你的急躁及不合時宜的嚴厲可能會毀了孩子
    這樣的結果是孩子根本就沒有辦法往下彈,一首曲子都彈不了。我在邊上看著實在忍不住就說了一句:你先讓孩子彈完一首曲子,彈完以後讓孩子回想一下她哪裡彈得不好,哪裡彈錯了。如果她說不出來,你再給她指出她的錯誤。父親接受了我的意見,讓孩子先彈一首曲子,孩子再去回顧她的錯誤點。緊張的關係稍稍得到了緩解。
  • 老師要教書育人,可以適當懲戒責罰,但不能傷害學生的尊嚴和人格
    老師教育孩子,是否體罰違法可以暫且不論,但是帶有侮辱人格的行為,不論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應該禁止。對於常某來說,20年前的疼痛早已經消失,唯有心裡留下的羞辱揮之不去。對於常某所受到法律制裁,我們無話可說,但是對於張某曾經犯下的過錯卻也應該承擔責任。或許,過去老師體罰學生極為常見,但是這不該成為開脫張某侮辱學生人格的理由。
  • 打罵責罰孩子,能不能讓孩子有出息?孩子需要尊重、父母需要改變
    「孩子還小,吃好玩好就行了,你說我們小時候也沒上補習班,現在不也結婚生子,成家立業了嗎?」作為父母,如果不懂得督促和引導孩子努力向上、堅持學習,那麼當未來十年內,孩子面對中考、高考和就業問題時,他還有心情想玩就玩、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嗎?「孩子,現在你多學一樣本事,以後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
  • 離婚受傷害最大是孩子,你怎麼看?
    最近,在網上看到有人討論:離婚受傷害最大的不是大人,而是孩子,你怎麼看?首先,離婚無疑是對孩子有一定的傷害的,他們的身心靈都沒有完全成熟,對事物的認識尚淺,如果家庭氛圍一直很和諧,很溫馨,孩子會很不解為什麼父母會離婚。
  • 一味對老師嚴苛,誰來教孩子敬畏和守規矩? | 精選
    聽老師說是因為他上課擾亂課堂紀律,被點名批評,而且還罰站了10分鐘。他說真的不知道怎麼安慰孩子?還說老師是不是方法不對,傷害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 我在電話裡說:「這是好事呢!你得先這樣覺得,才能做好孩子的工作。」 因為開著揚聲器,兒子在一旁也聽到了一些談話。
  • 讓孩子從小樹立對學校、對老師的正確觀念,才能讓孩子遠離欺凌
    ,都要第一時間告訴爸爸媽媽,不管你做的對不對,我們都會幫你一起想辦法做得更好。,老師批評你,這可能會讓你不好意思,這事你先別著急去逃避或者跟老師對抗,你要去看老師批評你時,他的要求是什麼,要弄明白,然後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時,家長不但要去細緻耐心的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引導孩子看到自己錯誤的地方,還要引導孩子看到老師要求背後的期望,讓孩子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的更好。
  • 孩子犯錯誤受責罰,避開7個坑,把傷害和副作用減到最小
    在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時期,童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的生活生長發揮著重要的主導作用。他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這就是為什麼父母都需要學習,否則你的一時衝動可能,毀了孩子的一生,成為孩子一生的傷害。就會使自己陷入一種瘋狂的狀態,其實在那一剎那之間,他自己在做什麼自己都不知道。當自己完全理智過來的時候,大錯已經釀成無法挽回。這些都是比較極端的,還有看似是很正常的懲罰,但在孩子的內心卻是無法挽回的傷害。
  • 孩子調皮難管教,家長請求老師使勁管,老師卻直呼不敢
    老師的擔憂是完全合理的。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經常有一種困境:如果不管教學生,家長可能覺得老師不負責,同時對學生本身也的確沒起到教育的作用;可如果管教學生,那麼對於調皮搗蛋的孩子們來說,如果不使用一定程度的懲罰又很難見效,可是這種懲罰卻又被另一部分家長所不喜,一旦孩子因為在學校遭受了責罰,家長很可能去舉報老師。
  • 「你又沒死,為什麼這麼小心眼」:父母三觀不正是孩子最大的災難
    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老師,沒有是非觀的孩子,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生物,而是非觀不正的父母卻是這可怕的源頭。媽媽一邊說,「我孩子打你一下怎麼了?又沒有打傷你。」一邊護著孩子不要其他孩子傷害到自己的孩子。殊不知,在學校,只有她的孩子欺負別人的份兒,哪有被欺負的道理?
  • 你怎麼傷害了你的孩子
    比較孩子、貶低自尊、窺探隱私……間接人格傷害對孩子傷害最大近日,騰訊教育發起了一個投票「你認為家長哪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最大」,已有近4000名騰訊網友參與,其中網友投票最多的是「間接人格傷害(辱罵、侵犯隱私)」,有25%的網友認為這種行為對孩子的傷害最大。在「父母皆禍害」小組中,成員們是這樣定義「間接人格傷害」的:以辱罵孩子、侵犯孩子隱私權為主。
  • 孩子調皮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3句話,勝過打罵責罰
    媽媽:「你咋還在看電視呢?不要看了,快去寫作業。」孩子:「我才剛看一會,再看會就去寫作業。」媽媽:「你這孩子,講不聽了是吧?你都看多久了?」孩子:「哎呀,再看一集就去寫作業。」媽媽:「立刻去寫作業,再看我就把電視砸了信不信?好好說不停,非得我發火。」孩子:「憑什麼別人都能看電視,我就不能?」
  • 孩子調皮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3句話,勝過打罵責罰
    媽媽:「你咋還在看電視呢?不要看了,快去寫作業。」孩子:「我才剛看一會,再看會就去寫作業。」媽媽:「你這孩子,講不聽了是吧?你都看多久了?」孩子:「哎呀,再看一集就去寫作業。」孩子:「憑什麼別人都能看電視,我就不能?」媽媽:「別人都做完作業了,考試都95分以上,你才考多少分,你還要看電視?」孩子:「不讓我看電視,我不喜歡你了,哼!」你家是否也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 孩子尿褲子,老師藉口忙沒給換!選擇幼兒園愛和尊重孩子是前提
    有個朋友說,她孩子的幼兒園老師太差勁了,上學期趕上個末尾,孩子上了幾天,那幾個老師很不錯很用心。結果這學期剛上,老師換了,有一天她去接孩子,孩子在座位上不起來,她納悶就問孩子怎麼回事?孩子說尿褲子了,明明帶了很多條褲子,老師怎麼不換呢?她問老師,老師說太忙了,沒顧上就一直沒換。更氣人的是,不僅不給換,還不讓孩子脫,就讓孩子穿著溼褲子坐那裡。
  • 當孩子跟你說老師好嚴厲啊!你的回答可能決定孩子一生
    問起你原因,你說:「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和同桌偷偷說了一兩句話,就被老師發現了,她狠狠地批評了我們。」我反問道:「你們課堂上講話,就是不對,老師批評你們,錯了嗎?」你鬱悶地說:「我是錯了,但老師可以溫柔地說我幾句就行,怎麼可以這麼嚴厲啊。」
  • 致孩子:新學期,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要心懷感激
    孩子,也許你還沉浸在濃濃的暑假氛圍裡,但是現在,你不得不踏上新的徵程。這個新的徵程,雖然有點累但卻是煥然一新、充滿希望。在此,想對你說:新學期,對你要求嚴厲的老師,你不要心生敵意,反而要心懷感激!有些學生犯的錯誤並不比其他學生嚴重,但遭受的責罰卻比其他學生苛刻,就是因為在老師的心目中,他是一匹值得鞭打的馬。所以,孩子,面對老師的批評,你先不要滿腹牢騷,而是要認識到自己錯在哪裡了,並且從心底接受批評,它會讓你學會自我反省、明辨是非,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沒有被正確愛過是親子關係中的悲哀
    前段時間,網絡上有一條問答「你為什麼要生孩子?是為了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其中點讚最高的一個回答:是為了付出與欣賞。讀完吳曉樂老師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這個問題再次浮現在腦海裡。我們作為父母,該如何看待與孩子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