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微信推出了新的表情
每一個都充滿「靈魂」
受到了大家的熱烈追捧
「666」是現在誇讚別人最愛用的
簡單直接 程度可控
但你可知
如此充滿好意的「666」
在有些文化裡
卻是不吉利
甚至有點可怕的數字嗎?
「6」 VS 「7」,哪家更強?
「666」在中文裡音同「溜溜溜」,因此被用來誇讚對方很厲害。同時數字「6」本身在中國傳統文化裡,也是個吉祥數字,象徵順順利利、萬事和順,比如成語「六六大順」。但在西方文化裡,「6」卻是個不吉利的象徵,因為它是個不圓滿、有缺陷的數字。與之相反,它的鄰居「7」卻備受寵愛。
「7」在西方文化裡是個非常完美、吉利的數字。很多人會覺得十分不解,現在跟著頻頻來回想下,你會發現原來「7」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
地球上有七大洲
音樂中有七個音符
一周有七天
彩虹是七色
人類頭部的「眼耳口鼻」被稱為「七竅」
頸椎由C1到C7七個頸椎骨組成
......
巧不巧?
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事情
都「悄無聲息」地和「7」有關
心理學上也有著名的「7±2原則」。早在1956年,美國認知心理學家喬治·米勒就發表了名為《神奇的數字7±2》的論文,喬治發現,多數人在給定時間內,只能夠記住5到9件事,即「7±2」。
此後,有更多學術研究支持了喬治的說法。比如1968年美國心理學家阿特金森和謝夫林又提出了記憶的多重儲存模型。
研究證明,人類的短期記憶只能持續15到30秒,且能被我們短期記憶的信息量,只有7±2個單位,也就是5到9件事。因此「7」這個單位是我們大多數人能回想起的最大記憶跨度,也是讓人記憶起來最舒服的跨度。
因此,跟如此完美且讓人舒心的「7」相比,「6」自然就顯得不完美、有缺陷了。「666」三個「殘缺」放在一起,簡直就是「殘次三連」,也難怪西方人會覺得非常不吉利。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各國還有哪些數字「玄學」?
日韓
同中國文化相似,日本人和韓國人也非常忌諱數字「4」,也是因為發音同「死」十分接近。在日本,無論醫院、賓館還是飯店等等地方,都儘量避免出現與「4」相關的號碼。並且日本人也不喜歡「6」,因其讀音與「廢柴、碌碌無為」一樣。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由「好事成雙」的概念可以看出偶數更為吉祥,但在日韓,奇數則更受歡迎。日本人認為奇數是可以帶來幸福和財富的數字,尤其偏愛「3」、「5」、「7」。在其傳統節日中,也有許多有奇數相關,比如「七五三節」是專門為三歲、五歲和七歲的孩子慶祝。
泰國
泰國人同樣不喜歡數字「6」,因為它的發音有「落後、下坡路」之意,與之相對的,「9」在泰國被認為是大吉大利的數字,它的發音與「上升、發展、進步」是諧音。
歐洲
荷蘭人也忌諱「6」,但相反數字「4」在荷蘭語中的發音與「慶祝」相似,因此是個喜慶吉利的數字。同樣,德國人對「4」也有偏愛,其發音與「多」相近,代表越來越多。
義大利人十分忌諱「17」,因為17的羅馬數字是XVII,而在古羅馬逝者的墓碑上通常刻有「VIXI」的拉丁碑文,而且容易混淆,產生不好的聯想,因此「17」被視為不吉利的數字。
由於文化差異
即使是數字
在不同環境下也會有不同含義
表情包也要慎用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