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果美食針對廚房場景對用戶做美食服務已經很多年,伴隨廚房小家電以及生態企業的成長。
今天的主題是「回家吃飯,就是幸福美好」這樣一個定義,也是想看一看在2020年疫情情況下,廚房或者用戶的家庭場景C端這個環境裡發生了什麼變化。
我大概從四個方向分享:全民大廚、膳食健康、食物社交、廚電熱潮。
一、全民大廚
疫情期間,大家都有感受,對經濟或者對普通消費者的
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方式產生很大變化。京東剛才分享的內容,36歲以上已經是中高齡用戶,恰好符合我們「膳食健康」這個趨勢。
疫情期間,因為大環境原因導致,比如大家無法出去,都在家裡隔離,是封閉的狀態,導致了廚房裡的用戶量反而激增,這對我們是一個利好的數據,疫情期間活躍度是每年的1倍以上,呈現出全民熱潮烹飪、做飯的狀況,而且超過70%的用戶都是九零後的年齡段,九零後、零零後跟父母在家裡,沒什麼事可幹就開始做飯 。不是疫情期間大家都做飯 ,疫情結束就都去餐廳 ,而是有50%的用戶留下來,發現烹飪不像原來想得那麼複雜,發現烹飪有很多樂趣 在裡面,我們通過線上數據看到大量用戶反饋,這裡分享了一些圖,有些用戶在上面分享了第一次做飯或者前幾次失敗的暗黑料理,但是後來發現用戶有很多人喜歡上了烹飪,尤其是一些女性用戶在我們平臺上佔主要的人群,很多因為有寶寶,發現很多媽媽說疫情對全家的影響是不能出門,但對個人影響是讓自己成為了好媽媽,因為開始給孩子做蛋糕 、小點心等等,有一些變化。
這個地方是疫情期間有很多全網很火的內容,第一個是自製涼皮,疫情期間涼皮火遍全網,第二是在家自製油條。我們當時看數據時,發現原來像涼皮、油條這樣的東西是在我們在早餐攤或者外賣買的,很少有人在家裡做,說明疫情對大家烹飪的影響,炸油條、做涼皮這個事情比炒一個菜難得多,說明大家已經進到高階了,基本已經都變成大廚了,這是疫情的第一個變化。
第二個,膳食健康。
9月份國家科協和衛健委搞了全民健康科普,國家提倡 2030健康,現在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廚房裡烹飪的人開始更多關注健康,關注膳食規劃,提高自身免疫,過去這方面內容瀏覽量是激增的。現在更多人表現出來的是,我已經在家選擇做飯 了,那為什麼不給自己做得更健康一點,讓自己吃得更健康一點,這樣的趨勢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包括一些兒童的食譜、老年人食譜的佔比也普遍在提升。
這裡有一些活動是我們在疫情期間推出的,少油少鹽少糖今年更受歡迎,營養專家推薦更值得信賴,健康意識比以前高。這是國家提倡 全民科普和健康的關聯,我們也在大力推廣這方面的活動。
三、食物社交
今天在所有社交媒體上,美食類內容是佔比最高的,無論大家看抖音還是小紅書還是微博,包括大家的朋友圈,美食佔比是很高的,我們通過疫情能夠看到很好的一個現象,越來越多在這個階段,因為大家不能出門了,所以獲取 信息更多通過線上獲取,產品本身介紹是一方面,更多依靠其他網友的,可能是軟文,也可能是真實用戶製作之後的分享或者產品試用體驗,這些內容對於產品介紹和價值引導比我們原來看到的大得多得多,豆果美食也把這些內容不光在豆果傳播,而是在全網,包括京東自營的京東到家、天貓以及其他電商類平臺,他們大量用我們的內容做內容營銷的補充部分,我上面列了一些用戶在打卡,用戶在打卡過程中展示自己家裡的設備到底怎麼好用,比如有的用戶說家裡攪拌器很好用,或者烤箱、蒸箱溫度很好。疫情期間有些品牌在上面推廣家庭蒸烤一體機溫度很準,大量用戶通過這樣內容性描述,給用戶帶來的價值傳達 更多,而且用戶願意把這樣的內容在社交上規範傳播。美食在社交上有天然的屬性 ,這部分也特別有意思,這是我們在春節期間,今年疫情還有專門的這種抗疫工作者,把他的感受也要發到我們的平臺上,說明了美食天然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 。
在這些內容上如果能夠結合廚電或者快銷類產品,比如米麵糧油,它的傳播性和覆蓋的影響,比大家原來想像的範圍廣、覆蓋深,而且它是跨域的,在抖音、小紅書各種跨媒體平臺上去傳播,這也是我們看到疫情期間很大的變化。
四、廚電熱潮
疫情期間用戶的心智和我們做企業、做品牌感受到的不一樣,因為豆果美食一直以來 是做C端用戶最直接的,最直接面對 終端消費者,所以我們發現很多用戶具有很強的創造能力。3天1萬用戶分享疫情期間用電飯煲做蛋糕 ,因為沒有買烤箱的時間,甚至沒買到,就大量傳播電飯煲做蛋糕 。在蒸烤一體機的討論中有一個很有意思,拿它做傳統意義上的中式菜餚,比如土豆 絲、小炒肉,因為有很多用戶是女生,說疫情期間每天做飯對皮膚不好,西紅柿炒雞蛋也用蒸烤一體機做。
從數據可以看到,很多用戶會把產品的使用場景和趣味性通過用戶的創造力發掘出來,像地方報做蛋糕,高壓鍋做紅燒排骨,都是用戶創造的,豆果美食平臺上不只局限在這些內容上,有其他更多用戶想像出來有意思的東西。還有國外植物機的產品,比如植物蛋、人造肉,沒跟品牌商溝通時,品牌商也說沒有想到用戶還能這樣源源不斷的創造內容。
疫情期間有很多類似傻瓜式的觸電邊界性和使用場景被用戶開發出來,在豆果美食平臺上感覺觸電方向上雖然疫情影響很大,但是從豆果內容平臺來看,大家越來越多人走入廚房這件事情從數據上會有階段性的下滑,沒有那麼高,但是這件事情是不可逆的,現在看到今年數據比去年同期數據要高,不是憋在家裡做飯的人現在不做飯 了,他們還保持這個習慣。我們跟江蘇電網推個專題是全電廚王,電網和我們合作希望把廚房裡都換成電器,不用燃油的,比如電蒸烤一體機等等,大環境在推動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