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常識】義理、考證、文章

2020-12-2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清桐城派姚鼐的古文理論。語見《述庵文鈔序》:「餘嘗論學問之事,有三端焉,曰:義理也,考證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則皆足以相濟,苟不善用之,則或至於相害。」「義理」,即程朱理學觀念,指道德修養;「考證」,即訓詁之學,指學術修養;文章,即辭章之學,指寫作素養。姚氏認為三者互相影響,互相聯繫,而以義理為根本。文章之可貴,在於「博學強識而善言德行」,作家若能三者兼長,既富於道德和學術修養,又有較高寫作素養,就能寫出好文章。此論雖然反映出封建統治階級對文章的社會功能和政治傾向性的強烈要求,產生過消極影響,但就其本身而言,仍不失為一種有價值的散文理論。

   

俞汝捷 主編.中國古典文藝實用辭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1.第70頁.

相關焦點

  • 義理的歷史與考證的歷史
    「漢學」是考證之學,認為意義存在於事實之內。你只要將經典著作涉及的史實考證清楚;先聖想要保存的價值就會自動凸顯,無須過度詮釋。先入為主的解釋體系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宋學」是義理之學,認為意義是甄別事實的準繩。經驗型的考據有價值,但先聖奠定的價值體系才是衡量萬物的尺度。前者零星散碎,可靠性波動性極大。後者萬古不變,永遠可靠。
  • 義理·考據·辭章的現代學術方法論意義
    眾所周知,義理、考據、辭章是桐城派三位一體的論學論文術語。姚鼐首次系統地提出和闡述了義理、考證(考據)、文章(辭章)三者相統一的觀點,樹立了桐城派文論的綱領和旗幟。義理、考據、辭章相統一包含三層意思:一是三者作為構成「學問」、「文章」(「且夫文章學問一道也」,姚鼐《謝蘊山詩集序》)的一部分,各有存在的需要和價值,不可偏廢;二是三者應該互相吸收和補充,以使各自更加豐富和完善;三是三者的關係是有層次的,「義理為幹,而後文有所附,考據有所歸」(王先謙《續古文辭類纂序》)。但姚鼐所謂義理,主要是指程朱理學。
  • 中國文化常識(第17期)——問答2:易經義理的內涵
    問:易學分為術數和義理兩派。前者重計算,後者如何理解?易理似可以等同義理,但義理是什麼?是規律嗎?是價值觀嗎?有核心價值嗎?
  • 乾嘉學術有義理追求
    考據學是乾嘉時期乃至有清一代最具代表性的學術流派,但關於乾嘉考據學是否具有義理的爭論卻始終存在。  乾嘉漢學無思想性之說  義理和考據是傳統儒學常用的概念。  另一些研究者則側重強調乾嘉考據學沒有義理的追求。如臺灣學者陸寶千稱:「清儒之學,瑣屑纖細,乃其本色,並無宗旨之可言也。究其本質,是術而非學。」漆永祥則認為乾嘉學者將「述」聖人之意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因此多將自己視為文獻學家。
  • 當年的高考作文:09年廣東寫談談你對常識的認識
    中國教育在線訊 高考語文作文題目一直都是考生們關注的話題,中國教育在線將在第一時間匯總2013年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及點評,希望為2013高考生提供服務。經歷過高考的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年的高考試題。
  • 中共黨內四大筆桿子之一胡繩主筆的經典文稿:《義理、考據和辭章》
    今天選萃胡繩於1959年在《紅旗》雜誌上一篇關於寫文章的經典文章《義理、考據和辭章》,供大家參考研習。這篇文章既是對毛主席關於文章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三性」的進一步拓展,又是對清朝學者戴東原「義理、考據和文章」的與時俱進升華,並且對我們起草體制內文稿時如何做好內容與形式的相結合仍有很好的啟發意義。是為薦。
  • 2009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談談你對常識的認識
    2009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談談你對常識的認識 http://gaokao.eol.cn/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作者:  2009-06-07  字體:大 中 小    我們生活在常識中,常識與我們同行
  • 易經應用|探源《易經》的流派——明義理、解象數
    文:袁芊蕁 yuan-qianxun原創文章 抄襲必究《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兩部分。簡而言之,義理表示事物屬性、功能、品德的抽象意義和事物本質規律的道理。義理派的代表人物為創始者王弼,繼承其學說的是宋代的程頤、楊萬裡、胡援、李光。其實,孔子是義理學派最早的奠基人。
  • 廣東高考優秀作文賞析:別讓常識束縛了你
    2009年廣東省高考作文題目:我們生活在常識中,常識與我們同行。有時,常識雖易知而難行,有時常識須推陳而出新……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生活中與「常識」有關的經歷或你對「常識」的看法。自擬題目,自定寫法,不少於800字。
  • 荀子性惡論補釋 ——對性樸說義理、考據諸問題的商榷
    ;所謂「惡」為「不善」之訛字,毫無依據、有悖辭例甚至有害義理。一、對性樸說義理論證的商榷(一)不善就是惡麼?性樸說在義理上的論證關鍵是不善未必即是惡(林桂榛甚至說惡與不善截然不同)。問題是對於個體的確未必,因為私生活總有能力、情感等非道德因素,但對於社會卻不存在既不善也不惡的真空,特別是像荀子這樣以秩序治亂為衡量標準的話。
  • 義理、考據、辭章,古人寫學術論文的三要素
    姚鼐的文學功底十分深厚,寫得一手好文章,被譽為「清代古文第一人」。他主要生活在乾隆年間,進過翰林院,參加過《四庫全書》編修組。姚鼐辭官之後從事教育事業,梅花書院、紫陽書院、鐘山書院,這些清代著名的學府,都留下過他的身影。乾隆年間是清代鼎盛時期,國力的增強促進了文化領域的繁榮,學術研究成了文人提升個人能力的主要方向。
  • 《義理/恥》:主演是日本人的英劇
    英劇《義理/恥》(Giri/Haji)是一部雖然充滿了東方主義式的刻板印象,但意外完成度還算不錯的犯罪劇集。
  • 2011年大學英語六級作文範例:大學生忙考證的利弊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2011年大學英語六級作文範例:大學生忙考證的利弊 2011-09-14 19:09 來源:可可英語 作者:echo
  • 八股文與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也是「時文」——既作用於應試,也是因應時事之作。高考作文與八股時文便有不解之緣。有別於文學創作的隨興而至,應試時文都是依題作文,是士子用以展示學養供官家評判的文章,務必切合題意,且求取悅考官,適乎評卷者閱讀心理。既如此,作文也就不離揣摩立意、揀擇素材、謀篇布局、琢磨辭章——都是八股寫作的至臻精髓。
  • 英語四級作文高分範文背誦:校園「考證熱」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四六級作文>正文英語四級作文高分範文背誦:校園「考證熱」 2016-12-09 15:39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是一篇糟糕的文章
    浙江高考滿分作文《生活在樹上》我大致看了一遍,說一下我個人的感受。首先,文字非常晦澀,說實話,有幾個字我都不認識,讓大家見笑了。讀了幾段,感覺像是一百多年前中國人翻譯國外作品時採用的文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反正我是第一時間就想到,清朝末年,許多翻譯作品就是這個味道。
  • 深刻理解舍利,梵行,妄想,化身的義理,體驗實證的重要性
    但經文一定要看,並且要深入理解義理,方便實證修行。舍利;印度早期佛教把僧人圓寂後火化後遺留的骨灰、骨骼成為舍利;火化產生的晶體稱為舍利子。舍利子在佛教中是聖物,高僧大德修行中功德智慧的結晶。戒定慧,菩薩萬行的道力和佛相應的智慧產物。現在,判斷是否修行圓滿,看火化後能不能遺留舍利子。無法考證這種判斷方法是否正確。
  • 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作文預測:考證熱
    更多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真題答案、英語四級作文真題範文、英語四級閱讀真題答案、英語四級翻譯真題答案,請查看【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真題答案解析】專題。預祝大家高分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 高考滿分作文熱議不斷:晦澀難懂與樸實無華,哪一個才是好文章?
    最近,浙江高考滿分作文引起熱議,這是一篇大量引用生僻字、生僻典故進行生僻表達的作文,說實話,本人作為一位職業作家,當中都有一些字不認識。這篇作文最開始只有39分,後來經過其他老師評閱了之後,才變成了滿分作文。其閱卷組組長陳建新給出的理由是:文字的老到與晦澀同在,思維的深刻與穩當俱備。
  • 大學生為什麼考證?考證有沒有用?哪些證書值得考?讓本文告訴你
    抓住大學時光,注意考證文章的開頭,我們必須先解決一個意識形態的問題,那就是考證有沒有意義的問題。為什麼考證等大學畢業後,如果我們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考證,那將是一個極其痛苦的過程。除了主要的工作白天要做,晚上複習的時間可以說非常非常少,通過率自然非常低,簡直是痛不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