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投降書。
全國人民都在慶祝抗戰的最後勝利,可蔣介石的笑意中卻帶有幾分無奈。他的幾百萬軍隊大多在西南、西北大後方,而要把這麼多軍隊調到華北、華東和東北的內戰前線,卻並非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縱貫晉冀魯豫解放區的平漢鐵路成為國民黨向華北、東北推進的主要幹線。
一時間,硝煙瀰漫,以邯鄲為中心的晉冀魯豫解放區,也成為國共鬥爭的前線!
1945年10月中旬,國民黨軍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的第30軍、第40軍及新編第8軍,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40軍軍長馬法五、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編第8軍軍長高樹勳的率領下,從河南新鄉沿平漢線北犯,其後續部隊4個軍也向新鄉開進。
正如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所說:「蔣介石把足球朝解放區的中央大門踢來,大有將我們一口吞掉的架勢。」
晉冀魯豫解放區與各兄弟解放區四面呼應,是華北戰略區的中央大門,正堵著北上之路,所以成為國民黨軍進攻的重點之一。
毛澤東結束重慶談判之後,返回延安的第二天,就給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劉伯承和政治委員鄧小平發電:「阻礙和遲滯頑軍北進,是當前嚴重的戰略任務」。5天後,毛澤東又給劉鄧發電:「這個戰役的勝負,關係全局,極為重大。」毛澤東的兩次來電,凸顯了形勢的緊迫。劉伯承、鄧小平立即從上黨趕回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邯鄲,並把指揮部設在峰峰礦區。
左金濤
中共邯鄲市委黨史研究室 副編審
由於晉冀魯豫邊區政府在邯鄲,東邊可以協同山東、蘇北的部隊作戰,西邊可以配合陝甘寧部隊對敵,南邊可以支援中原部隊抗擊,北邊可以幫助晉察冀部隊拒敵。所以,人們習慣把邯鄲稱為「四戰之地」。
劉伯承、鄧小平作了周密、細緻的分析,認為國民黨軍第一梯隊3個軍都是原西北軍。他們對蔣介石為削弱雜牌部隊,驅使其作內戰先鋒極為不滿,高樹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高樹勳曾跟隨馮玉祥參加過反對蔣介石的「蔣馮閻中原大戰」,是國民黨軍隊中受蔣介石排擠的非嫡系部隊將領。1939年7月,高樹勳的抗日部隊在山東樂陵縣被日偽軍包圍,高樹勳向八路軍求援,八路軍東進抗日挺進縱隊司令員肖華率領部隊於萬分危機之中救出高樹勳部隊。高樹勳心懷感激。1940年,原西北軍將領石友三勾結日寇,幾次派人對高樹勳進行試探拉攏,均遭嚴詞拒絕。由此,石友三對高樹勳非常記恨,多次加以暗算。11月下旬的一天,石友三被邀到高部駐地進行調解,高樹勳即令衛隊將其拿下,隨即就地正法,為國除了一奸。
1945年10月16日,晉冀魯豫軍區下達了邯鄲戰役的命令。10月22日,國民黨軍先頭部隊全部北渡漳河,沿平漢線兩側全力向邯鄲壓來。
10月24日,國民黨軍傾全力進攻。第40軍主力第106師組織了重炮,對崔曲一陣狂轟濫炸,崔曲陣地一度失守。晚上,1縱1旅重新發起攻擊,一排排手榴彈投向國民黨守軍陣地,崔曲失而復得。就這樣,陣地幾度易手,雙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緊要關頭,晉冀魯豫軍區參戰部隊已大部趕到,並迅速形成對國民黨軍三面合圍的態勢。至此,第1縱隊出色地完成了阻擊任務,遲滯了國民黨軍的進攻,掩護了主力集結。
就在崔曲戰鬥打得緊張激烈之時,被派往高樹勳部從事策反工作的王定南來到指揮部,向劉伯承、鄧小平報告:經過做工作,高樹勳表示要棄暗投明,陣前起義。
10月27日,劉伯承、鄧小平派晉冀魯豫軍區參謀長李達穿過槍炮不斷的火線,與高樹勳見面。李達的到來,使高樹勳很受感動。李達轉達了劉伯承、鄧小平敦促和歡迎高樹勳起義的誠意,就起義的具體問題交換了意見和看法。李達表示:高部起義後,可改編為民主建國軍,由高樹勳繼續擔任總司令。最後,高樹勳決心起義。
10月30日,高樹勳率新8軍及河北民軍一萬餘人在馬頭鎮宣布起義。隨後,高部移駐伯延古鎮接受改編。
與此同時,在邯鄲東南的崔曲,戰鬥依然在激烈進行。1縱第1、第3旅主力,由東西兩面向崔曲攻擊。1旅7團7連擔任突擊連,當他們沿寨溝逼近村子時,被守軍發現,雙方展開激戰。
正面強攻不行,只能迂迴衝擊。7連隨即組織投彈突擊隊,穿牆打洞,向村裡推進。與此同時,3旅16團從村東突破,隨即與守軍展開逐房逐院的爭奪。戰至10月30日,攻佔崔曲,馬法五部精銳第106師大部被殲。
10月31日早晨,馬法五率領主力向南突圍,下午,就被包圍在前後旗杆漳一帶。此時,馬法五已預感到末日的來臨,所以令部下依託村落房屋,拼死頑抗。
11月1日深夜,解放軍發起強攻。當部隊接近黃龍廟時,遭到國民黨守軍猛烈還擊,幾次進攻受阻。緊急時刻,7連組成決死突擊隊,架木梯從廟牆攀入,與守軍展開白刃格鬥,終於以血的代價打開黃龍廟突破口。次日,向南突圍的國民黨軍除少數漏網外,大部被殲滅。馬法五被包圍在一塊棉花地裡,被迫放下武器。
歷時10天的邯鄲戰役勝利結束。共擊斃國民黨軍3000餘人,俘虜馬法五以下1.7萬餘人。邯鄲戰役中,邯鄲人民積極支前,為奪取戰役勝利做了貢獻。
邯鄲戰役是繼上黨戰役後給予國民黨軍的又一次沉重打擊,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沿平漢路北上的黃粱美夢,與陳毅率領的津浦前線野戰軍所進行的津浦路戰役一起,掩護了八路軍、新四軍向東北的進軍和發展。
敬請收看今晚(10月22日)20:00
CCTV-4《國家記憶》之
《解放之戰——邯鄲初勝》
文字:王燦坤
編輯:史佩侖
主編:姜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