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複習最後衝刺:變式歸類,提升學生數學知識綜合運用能力

2020-12-25 劉老師教育研究工作室

中考數學複習有助於學生鞏固知識、加深理解,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結合個人教學實踐,我認為複習要致力於將知識轉化、變化、優化、類化。

01章節複習----善於「轉化」

進行章節複習,通常是按照教材順序把概念、公理、定理、公式、法則和性質等機械地複述一遍,這種「炒冷飯」式的複習學生往往會感到乏味、頭緒不清。

針對這個問題,我採用了章節知識歸類編碼法:首先列出需要複習的主要知識點,進行歸類排隊,然後用數字編碼。教會學生把知識由厚轉化為薄。

這樣也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集斂性和概括性。

例如複習「整式的乘除」這一單元,可把主要知識濃縮為」一二、三、四、五」:

一個方法:利用科學計數法表示絕對值較小的數。

兩大內容:整式的乘法和整式的除法。

三個公式: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立方和(差)公式。

四個性質:同底數冪的乘法性質、冪的乘方性質、積的乘方性質和同底數冪的除法性質。

五個法則:單項式乘以單項式的法則、單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單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多項式除以單項式的法則。

這樣,再引導學生按以上提綱找答案,實現知識由薄向厚的轉化收到了良好的複習效果。

02例題講解----善於「變化」

複習課的例題應選擇具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重點、反映「大綱」基本要求的題目,注意發揮例題以點帶面的功能,並且有意識地對例題進行變化,挖掘問題的內涵和外延,提高思維的深度與廣闊性,培養學生隨問題變化而變化的應變能力,力爭「講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一片」。

變化的基本法有:①變化解題方法,訓練發散思維;②對例、習題進行變化,作出類比、推廣或引伸;③題型變化:封閉性變為開放性、證明題變為計算題等;④變問題情境、變圖形位置、變數、變符號等。

例如複習「直線和圓的位置關係」時,舉了一例:

例: 圖1、圖2

如圖1,經過⊙O上的點A的切線和弦BC的延長線相交於點D,求證:∠BAD=∠ACD。

引導學生分析解答後,再進行如下變化:

變式1變「證角相等」為「求角度數」或「求線段長」。

①如圖1,△ABC中,AB=BC,∠B=42°,AD是△ABC的外接圓的切線,與BC的延長線交於D,則∠D= 度。

②如圖1,已知AD是△ABC外接圓的切線,並交BC的延長線於D,若AD=√3+1,CD=2,求BC的長。

變式2 變證題方法或引伸命題結論。

①如圖1,△ABC內接於0,過A作O的切線交BC的延長線於D,試用三種不同的方法證明△ABD∽△CAD

②已知同上,求證:AC:AB2=CD:BD

變式3 增加題設條件,變「單一題」為「綜合題」。

例:圖3、圖4

①、如圖2,已知⊙0的弦AB的延長線和切線PE交於點P,E為切點,C是AE的中點,PC交BE於D,求證:PE:PB2=ED:DB。

②如圖3,過⊙0外一點P引兩切線PA、PB,切點為A、B,割線PCD交⊙O於D,求證:AC·BD=BC·AD

變式4變「封閉性習題」為「開放性習題」。

如圖4,AD切⊙0於A,BD經過O,AE⊥BD於E,根據圖形寫出一些不同的線段比例式(至少寫出10個)。這樣,通過「變中抓不變」的變式訓練,不僅有利於學生更加直接觸及數學問題的實質,溝通知識間的內在聯繫,還對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形成準確的解題技能大有裨益。

03解題思路——善於「優化

訓練中,教師不能局限於單一的習慣性思維方式,應結合具體問題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有意識地尋求多種途徑探討同一問題。

然後進行歸納比較,提煉出最佳解法,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常規方法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以達到優化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思維能力的目的。

例如:已知實數x、y、z滿足x=6-y,2=xy-9,求證:x=y

思路1(換元法):先設x=3+t,y=3-t(t為實數),代入z2=xy-9把t的值求出來,然後分別求出x、y的值,再通過比較大小證得x=y。

思路2(判別式法):把x=6-y代入z2=xy-9,整理成關於y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據其判別式應大於或等於零,求出z的值,進而求出x、y。

思路3(構造法):由題設條件的變式:x+y=6,xy=z2+9,想到構造以x、y為實根的一元二次方程e2-6t+(2+9)=0,並且知道它的判別式△≥0,由此求得z的值,再將z的值代回原條件證得x=y=3。

這三種解法分別用到「換元法」、「判別法」、「構造法」等數學思想方法,溝通了知識的縱向、橫向聯繫,通過觀察、聯想,產生思維的飛躍,獲得嶄新而巧妙的最佳解題途徑—一構造方程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優化思維品質。

04習題歸納-----善於「類化」

在複習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將習題歸納成類,集中力量解決同類題中的典型問題,總結出解這一類問題的方法和規律,並以此為契機構建思維單元,使學生平時所學的零散知識系統化,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

一般可讓學生從兩方面歸類:一是把那些形式上不同而解題思想方法有相似之處的習題進行歸納類比;二是把那些可用某一道習題的結論進行解答的習題歸為一類。

如學完了《相似形》後,我發動學生從教材和有關資料上找出了下面一組相關習題:

過△ABC的頂點C任作一直線,與邊AB及中線AD分別交於點F及E。求證:AE:ED=2AFFB(現行初中《幾何》二冊P264第19題)

②已知:BE、CF分別是△ABC的中線,且交點是G,求證:GB:GE=GC:GF=2(同上P237第4題)

③△ABC中,AB=AC,AD為BC邊上的高,AD的中點為M,CM的延長線交AB於點K,求證:AB=3AK(同上P263第14題)

④在△ABC的中線AD上任取一點O,射線BOCO分別交AC、AB於F、E,求證:EF∥BC(初中《數學課外作業》習題)

⑤已知:C是△ABC的中線AD上一點,連結BG並延長交AC於E,且AE=3EG,求△AEG與四邊形DCEG的面積之比。(初中《數學課外作業習題》)

上面五道題,雖然題設和結論均不相同,解答方法也各有巧妙,但都可用第①題的結論給出簡捷的解答。這就以第①題為中心,構成一個思維單元,使學生在處理三角形的中線被一直線截成定比的一類幾何題時都能迅速地解答。

經常進行這樣的歸類訓練,使學生把已掌握的結論或解題技能從一個題遷移到另一個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同時對於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發展思維能力也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者:楊 燁)

相關焦點

  • 2011中考複習:備戰中考數學的9個要素
    中考要求  中考要面向全體考生,以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內容為依據,關注學生對數學的基本認識,關注學生的數學活動過程、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對數學與現實生活以及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繫的認識等。
  • 2020中考數學複習《數與式的計算》高頻考點強化訓練
    作品描述為幫助師生更好地在中考基礎知識複習之後,及時查找短板、把握重點、突破難點,本書對近三年全國中考數學試題進行考點歸類分析,歸納整理成九大高頻知識板塊,提煉出60個微專題,按知識理解與建構、方法剖析與提煉、能力訓練與拓展的學習流程,易良斌名師工作室組織編寫了《中考數學複習微專題講座》這本書。
  • 中考數學複習,初三學生提升分數,不能只做題,需要掌握數學方法
    中考數學複習,初三學生提升分數,不能只做題,需要掌握數學方法中考複習衝刺的關鍵時刻,初三學生的中考數學複習不能只做題,關鍵還是要領悟數學思想,掌握數學方法。一、全面梳理知識框架,形成知識體系學好數學必須重視基礎概念,必須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然後會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自己學會反思及多維度的思考,最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如果不重視書本的概念,對某些概念一知半解,對知識點沒有吃透,知識體系不完整,就會出現成績飄忽不定的現象。
  • 高考數學難哭考生,這份中考數學複習黃金定律快收好
    高考結束後就是中考了,看到被數學難倒的高考生,中考生有沒有感覺忐忑呢?距離中考僅有幾天的時間,你的數學複習的怎麼樣了呢?中考衝刺已經進入最後的階段,考生千萬不能鬆懈大意,一定要做好複習。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初中數學的兩方面基礎。現在中考命題仍然以基礎知識題為主,部分大題可能有所延伸,但還是教材中題目的引申、變形或組合。2.夯實基礎,學會思考。中考近三分之二的分數都是基礎題,所以對於基礎知識要做到熟練、正確、迅速。
  • 支招:中考數學如何複習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為了使初三數學複習落到實處必須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切實可行的複習計劃能讓複習有條不紊地進行下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認為,中考的數學複習最好是分四輪進行。  第一輪,摸清初中數學內容的脈絡,開展基礎知識系統複習。  近幾年的中考題安排了較大比例(約80%)的試題來考查「雙基」。
  • 【中考數學】最強複習攻略講座實錄
    今天的講座內容呢,主要是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是談談中考考什麼,只有了解了中考的考情,學生才能更加準確的定位自己,從而考上一個理想的高中;第二個呢,就是針對數學這個學科在整個初三的複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指導,讓我們的孩子少走彎路,直擊中考;第三個就是給家長一些建議,希望家長能在孩子最後的衝刺階段為孩子助力
  • 2019中考在即,最後一個月要怎麼複習數學?3個方法助力高分逆襲
    很快就要到5月份了,距離中考只剩下一個多月的時間,考生們都在進行最後的衝刺複習。而數學作為中考三大主科之一,一直是複習的難點和重點。很多考生不知道要怎麼複習中考數學,往往都是大量做題,想要藉此實現能力提升。但這樣只會浪費時間,影響整體的複習效率。那考生要怎麼利用好最後一個月呢?
  • 備戰中考數學的九大要素
    中考要求   中考要面向全體考生,以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應用內容為依據,關注學生對數學的基本認識,關注學生的數學活動過程、關注學生的數學思考、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對數學與現實生活以及與其他學科知識之間聯繫的認識等。充分體現新課標理念,力求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地評價學生數學學習狀況。
  • 2019年中考青島名師談中考 數學評分選項要「均衡」
    A 其實課本就是最好的複習材料 青島實驗初級中學數學組組長徐靖老師說,數學試卷每年的變化都不大,學生現階段複習數學知識,回歸於基礎是最重要的。「初中三年課本上最基礎的知識脈絡,現在應該好好地過一遍,查缺補漏。基礎鞏固好之後,就該結合中考試卷的題型,做有針對性的訓練了,中考試卷的題型老師在課堂上都教過,學生對每種題型大概怎麼做應該掌握。」
  • 中考數學複習之我見
    中考即將來臨,藉此機會我在這裡與大家針對中考複習談一些自己的看法。一、初三數學複習課的內容安排:第一階段:按塊複習,夯實基礎。重視課本,系統複習。夯實基礎,學會思考。重視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導。 重視對數學思想的理解及運用。第二階段:專題複習,提升能力。培養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題的能力。
  • 《中考數學120解題模型三劍客》及對應的衝刺中考五輪複習方案
    █《中考數學120解題模型三劍客》及對應的衝刺中考五輪黃金複習方案視、聽、看一體化的教程+個性化的學習方案=貼身貼心的教育保姆。五劍全程陪伴,中考不留遺憾—決勝中考的路上,有你,有我,讓我們一起與優秀同行。
  • 初中數學:考試中常考的公式定理合集,附2019中考數學衝刺押題卷
    初中數學考試成績好不好,主要看你對於數學教材上的公式、定律運用是否熟練,我們都知道公式和定理是數學學習中必學內容,解答數學題,基本上也都是圍繞著公式定理展開,在初中數學裡,對純粹考查計算能力的題目在逐漸減少。大部分題目都是圍繞著公式定理展開。
  • 2020陝西中考數學試卷點評分析及2021陝西中考數學備考建議
    2020年中考數學試卷的命題機制仍然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數學試卷的結構與往年保持基本一致,各題型所佔的分值、分值分布及所考察的數學內容都沒有大的變化,與往年相比較,題目的難易程度相當。在形式上兼顧數學基礎知識點的同時,注重數學思維能力的考查,從不同角度考查學生的核心數學素養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遵循了重基礎,貫徹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
  • 2020初三數學複習:圓的綜合運用能力,中考最硬核的知識考點之一
    (5)在本文之前和之後,已發布大量的相關複習資料,歡迎查閱使用。6.點評本題考查圓知識的綜合應用,涉及切線的性質,圓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弧長公式、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質等知識,解題的關鍵是靈活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7.點評此題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質,圓的切線的性質,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構造出相似三角形是解本題的關鍵.
  • 中考數學怎樣複習?名師提醒:複習訓練「一題多解」防止題海戰術
    2019年中考數學試題應該會繼續落實「四基」,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數學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發展「四能」,即發現問題的能力、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貫穿「六素養」,即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像和數據分析;逐步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查和數學文化滲透等。
  • 中考數學複習指導類文章④初中數學錯題管理策略
    編者按:中考複習猶如3000米長跑的最後100米,這一百米的效果、效率、策略都決定著最後的比賽結果.對於中考,學生不僅會面臨首次轉折
  • 中考總複習:2018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數學因式分解真題彙編
    今天我們主要通過對2018年中考數學中關於「數與式專題」下因式分解的考點進行簡單的分享,來幫助學生和老師通過中考真題的考察知識有針對性的進行複習和備考,我們主要選取了50道來自2018年全國各省市中考數學真題來進行分析,希望可以具有相關的代表性,得出相關的結論,同時至於其他未涉及內容我們將會在後續更新出來,也請大家持續關注~針對於文章中有什麼問題也希望大家可以留言
  • 數學(理)複習衝刺 本報邀請名校名師劃重點
    概率與統計要關注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西安市鐵一中學高三數學李春紅老師認為,學生在複習中,要熟練運用基本知識;充分理解試題背景;準確建立數學模型。不同的方法是解決不同題目的「工具」,只有充分掌握熟練運用相關知識,理解到概率統計的實質意義,才能體會到數學工具的作用與魅力。
  • 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初中三年數學重難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數學複習:初中三年數學重難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   1.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是我們解決問題的基礎,想要學好數學必須重視基礎概念,必須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然後會運用知識點解決問題,遇到問題自己學會反思及多維度的思考,最後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 談談2019中考數學一輪複習重要性
    中考數學一輪複習重要性 中考數學第一輪複習的目的是能將數學有關的概念、公式、法則、定理及基本運算、基本推理,基本作圖,基本技能和方法等形成知識網絡結構,通過這樣的知識網絡結構,做到零散的內容整合,使初淺的定理得到深化,使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得到訓練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