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上午,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小學副校長陳紅在路上遇見了學校合唱團的5年級學生小曹微弓著身子走路,便一把攔住她。「背彎成這樣了,太不好看。書包很重啊!都放了什麼?」陳紅問道。陳紅關注小學生書包過重現象已經很長時間了。(5月24日《中國青年報》)
「書包肥胖」相當普遍。比如,小學生的書包究竟有多重,最近,陳紅在一次調研中拎了拎學生的書包親身感受了一下。「大都有5kg左右,少數部分達到7.5kg或10kg。」又如,2016年10月24日、25日,有記者連續兩天走訪成都多所小學,在隨機稱量了28名同學的書包之後,發現一年級學生的書包,最重的竟達到了6.9公斤,最輕的也有3.2公斤,平均重量為5.1公斤。看著孩子「重如泰山」的書包,家長們也感覺無能為力。
專家認為,孩子的書包雖然是越輕越好,但是至少要儘量控制在孩子體重的15%以內。孩子們的脊柱就像是一個力學結構,需要達到平衡,如果書包太重,把孩子往後拉,孩子們的脖子只能往前伸,身體向前傾,脊柱就有被壓彎的可能。頸椎屬於脊柱的一部分,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研究表明,過重的書包讓孩子因負荷過量而身體疲勞,如果背超重書包20分鐘,脊椎將矮縮6-8毫米,還可能造成脊椎受損。過重的頸椎負擔不僅造成頸椎病發病年輕化,也使頸源性疾病年輕化的趨勢日漸明顯,發病年齡平均提前了10-15歲。
別讓書包壓彎孩子的頸椎。治「書包肥胖」,要「軟」「硬」兼施。
一方面要對孩子書包「硬減負」。一則擴大教室面積,在教室後部和兩側增設儲物櫃,讓學生將音樂、科學等無課後作業的課本和文具水杯存在課桌抽屜內。二則學校購置飲水設備,供師生飲用,避免學生每天從家裡帶大杯水到學校。三則教育部門和出版社印刷課本和資料,最好以薄冊或按課題單元分冊印製,以減輕重量。四則學校提前安排好第二天的課程,告知學生哪些書必帶,學生根據課程表整理書包,上什麼課拿什麼書,少拿紙巾、小貼畫等「雜物」。五則家長挑選書包學具要注重實用性和輕便性。
另一方面也要對孩子學業「軟減負」。一是學校要落實對孩子學業「減負」政策要求,少留作業。二是家長要轉變教育理念,積極配合學校和教育部門「減負」工作,讓孩子少上課外班,少些伏案作業。三是教育部門要建立和完善對學校和教師及學生學業評價體系,不單純以分數和升學率作為標準來評判,通過監督敦促學校做好相關「減負」工作,向素質教育要質量,讓孩子的書包輕一些。四是社會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消滅「學歷歧視」,不以「出身」論英雄。
文/曹燦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