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長們終於可以鬆口氣
神獸們回籠啦
再也不用天天鬥智鬥勇了
然而擔心的事也來了
孩子們在學校吃的是否安全放心?
開學了,學生回到學校上課。有些家長可能擔心孩子在學校吃的是否安全放心?今天的《市場監管講堂》節目邀請湖北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鳴秋來給大家說一說如何預防校園食品中毒。
校園裡最常見的食物中毒一般是誤食了被病毒、細菌或者毒素汙染的食物和水,比如水產品中諾如病毒感染,雞蛋中沙門氏菌食物中毒,這些細菌和病毒性中毒輕則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瀉嘔吐,重則引發敗血症、肝損傷等。
除此之外,校園中也可能發生化學性中毒,比如食堂裡沒炒熟的四季豆,含有的皂苷和胰蛋白酶抑制物,會強烈刺激人體腸胃,引發胃腸炎等等。說了這麼多,家長也沒必要過分擔心。王鳴秋表示:保障校園食品安全是當前的重要任務,需要校方和學生兩個方面共同努力。
一方面學校食堂應嚴格把控食品原材料,禁止使用發黴變質食品,而且在加工過程中一定要加熱完全,低溫儲存,防止交叉汙染,同時定期對餐飲具和廚房設備進行消毒;對於學生來說,注意個人衛生,飯前便後洗手。
有些學生在放學之後,喜歡在校園周邊的小攤點購買零食吃,孩子長期食用這樣的小吃會對健康造成哪些危害?
這些產品價值極低,其防腐劑、色素、甜味劑等也存在超範圍和超限量使用的情況,小攤販使用的油會反覆加熱,形成飽和或者不飽和的小分子醛、酮類等,這些都不利於身體健康。
這可不是嚇唬大家,青少年階段是養成健康膳食行為的關鍵時期,如果長期食用這些食物,很容易養成高油高鹽的飲食習慣,增加肝腎代謝負擔,不利於同學們的生長發育,也增加了成年後患慢性病的風險。大家一定記好了,以後不要購買路邊小攤販的小零食吃了。
為了讓學生吃的安全,2020年6月,教育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委聯合印發了《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要求各地全面落實供餐單位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學校食品安全校長責任和屬地部門管理監督責任,聚焦校園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嚴防嚴管嚴控校園食品安全風險,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 學生就餐應選擇在校內食堂及取得衛生許可證的正規飲食店,儘量減少校外就餐,更不要去馬路攤購買食品;少吃煎炸類食品。
■ 如果購買的食物暫時吃不完,儲存時一定要生熟分開,溫度適宜,防止交叉汙染和腐敗。
■ 另外,特別提醒廣大學生朋友,現在在學校食堂排隊就餐時儘量帶好口罩,保持距離,隔位就坐,學校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障師生「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