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水產前沿 何鴻浩
2018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暨「中國水產動保40年」頒獎典禮會議現場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9月18日,2018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暨「中國水產動保40年」頒獎典禮在廈門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水產前沿雜誌、中國水產頻道主辦,大北農神爽水產科技集團、廈門市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協辦,清遠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漁經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好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州金湖機電有限公司、福建源正龍(金正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廣東粵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贊助,同時獲得一眾業內主流動保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大會邀請了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彭斌輝、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楊先樂、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昌福、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汪開毓、中國海洋大學藥學院築峰教授何增國、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院長秦啟偉教授、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陳輝、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郭玉清、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王劍鋒等主要嘉賓,並吸引了超過500名業者參會。
廈門大學教授 艾春香
隨著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水產動保行業在近十幾年時間內發展和壯大,其規模已達到100億元年產值。但行業中容納了近上千家企業參與競爭,側面反映出中國水產養殖業創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而當下正是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在這種局面中,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接下來將如何發展?這是值得去探尋的答案,也是本次年會籌辦的初衷。
艾春香:新一代丁酸梭菌的研發與應用
水產養殖業限抗減抗是大勢所趨。抗生素的由來本身就是從微生物和中草藥中提取出來的,然後經過濃縮和純化而得,認為它們是兄弟或父子關係,誰都離不了誰,互相搭配可以齊力斷金,持續性保健需要微生態製劑和部分中藥草,突然發病救命需要治療劑量的抗生素。所以,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中,微生態製劑是最佳選擇之一。
在眾多微生態製劑中,丁酸梭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研究方向。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在1933年由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首先發現並報導。1992年,我國由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從俄羅斯微生物研究所引進丁酸梭菌,從此在中國定植。2009年7月,農業部批准丁酸梭菌製劑,作為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和使用。
丁酸梭菌是動物體內的「土著」菌,定植好;還能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促進「土著」有益菌的繁殖,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能夠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修復腸道黏膜;增強免疫功能;提供營養元素,促進動物生長。
我們研究團隊與廈門昶科精誠合作,對丁酸梭菌進行優化分離,最終研發出新一代丁酸梭菌。新一代丁酸梭菌與上一代相比具有「一強三高」的特點:強產酸能力、高有效活菌數、高芽孢率、高厭氧度。丁酸梭菌可以應用於水產用益生菌、水產生物飼料添加和養殖水處理。
大量案例說明,在飼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促進對蝦腸上皮細胞增高,增強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有助於促進對蝦腸道消化酶活性,增強機體對蛋白質、澱粉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分解;可以提高對蝦腸道免疫功能,增強抗環境脅迫應激能力。
【關鍵字】: 艾春香 土著菌 丁酸梭菌 微生態製劑 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