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春香:動物體內的「土著」菌——丁酸梭菌,是微生態製劑的好選擇

2020-12-23 水產頻道

  文/ 水產前沿  何鴻浩


2018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暨「中國水產動保40年」頒獎典禮會議現場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9月18日,2018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年會暨「中國水產動保40年」頒獎典禮在廈門如期舉行。本次活動由水產前沿雜誌、中國水產頻道主辦,大北農神爽水產科技集團、廈門市科環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廈門昶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協辦,清遠海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廣州利洋水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漁經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山東寶來利來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好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市百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台州金湖機電有限公司、福建源正龍(金正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粵海飼料集團廣東粵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正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贊助,同時獲得一眾業內主流動保相關企業的大力支持。大會邀請了中國漁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彭斌輝、上海海洋大學教授楊先樂、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昌福、四川農業大學教授汪開毓、中國海洋大學藥學院築峰教授何增國、華南農業大學海洋學院院長秦啟偉教授、江蘇省漁業技術推廣中心研究員陳輝、集美大學水產學院副院長郭玉清、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副所長王劍鋒等主要嘉賓,並吸引了超過500名業者參會。


  廈門大學教授 艾春香


  隨著中國水產養殖業的快速發展,中國水產動保行業在近十幾年時間內發展和壯大,其規模已達到100億元年產值。但行業中容納了近上千家企業參與競爭,側面反映出中國水產養殖業創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而當下正是中國水產動保產業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在這種局面中,中國水產動保產業接下來將如何發展?這是值得去探尋的答案,也是本次年會籌辦的初衷。


  艾春香:新一代丁酸梭菌的研發與應用


  水產養殖業限抗減抗是大勢所趨。抗生素的由來本身就是從微生物和中草藥中提取出來的,然後經過濃縮和純化而得,認為它們是兄弟或父子關係,誰都離不了誰,互相搭配可以齊力斷金,持續性保健需要微生態製劑和部分中藥草,突然發病救命需要治療劑量的抗生素。所以,抗生素的替代方案中,微生態製劑是最佳選擇之一。


  在眾多微生態製劑中,丁酸梭菌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研究方向。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在1933年由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首先發現並報導。1992年,我國由黑龍江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從俄羅斯微生物研究所引進丁酸梭菌,從此在中國定植。2009年7月,農業部批准丁酸梭菌製劑,作為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和使用。


  丁酸梭菌是動物體內的「土著」菌,定植好;還能抑制有害細菌的繁殖,促進「土著」有益菌的繁殖,調節腸道微生態平衡;能夠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產生丁酸等短鏈脂肪酸,修復腸道黏膜;增強免疫功能;提供營養元素,促進動物生長。


  我們研究團隊與廈門昶科精誠合作,對丁酸梭菌進行優化分離,最終研發出新一代丁酸梭菌。新一代丁酸梭菌與上一代相比具有「一強三高」的特點:強產酸能力、高有效活菌數、高芽孢率、高厭氧度。丁酸梭菌可以應用於水產用益生菌、水產生物飼料添加和養殖水處理。


  大量案例說明,在飼料中添加丁酸梭菌能促進對蝦腸上皮細胞增高,增強腸道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有助於促進對蝦腸道消化酶活性,增強機體對蛋白質、澱粉等營養物質的消化分解;可以提高對蝦腸道免疫功能,增強抗環境脅迫應激能力。



  【關鍵字】: 艾春香 土著菌 丁酸梭菌 微生態製劑  水產養殖

相關焦點

  • 腸道衛士—丁酸梭菌在水產養殖的作用
    體外實驗發現,丁酸梭菌可以有效抑制魚腸道致病菌鰻弧菌、愛德華氏菌、嗜水氣單胞菌,並且效果優於硫酸鏈黴素。 體內實驗發現,丁酸梭菌在皖魚腸道可以有效抑制大腸桿菌的增長,明顯提高假單胞菌比例,降低不動桿菌和短桿菌等的比例,有效抑制魚類致病菌——沙門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 水產養殖中,乳酸菌、丁酸梭菌有哪些優勢和區別?
    2、促進營養轉化 乳酸菌在水生動物體內可以繁殖產生乳酸,使水生動物的腸道環境偏酸性,並產生一系列的消化酶,有利於物質的分解,促進水生動物的營養吸收。 丁酸梭菌 丁酸梭菌穩定性好,耐高溫,耐胃酸和膽汁,可在水產動物腸道定植並快速增殖產生丁酸而發揮營養及調節微生態平衡的作用。
  • 丁酸梭菌對宿主免疫的調節,在水產動物中的應用
    目前,丁酸梭菌作為腸道內存在的「土著」益生菌,具有產胺基酸,維生素,短鏈脂肪酸等益生物質,調節機體免疫,維持宿主腸道健康的功能,被廣泛的應用於腸道炎症治療以及作為添加劑應用到畜禽和水產動物的飼料中。,是於1933年被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發現,存在於土壤、人及動物糞便[12]中的梭菌屬(Clostridium)芽孢桿菌科的革蘭氏陽性厭氧菌。
  • 小菌種也有大市場,禁抗減抗讓丁酸梭菌走進了大家的視野
    當前行業出現的眾多替抗物中,微生態製劑因安全又有效的特點脫穎而出,目前在水產養殖中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常見的有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而丁酸梭菌是這些年才逐漸活躍在人們的視野,相對於其他菌類產品的泛濫與競爭白熱化,起步較晚的丁酸梭菌或將成為下一個行業風口。
  • 丁酸梭菌在魚蝦水產養殖上的用法用量
    本品能促進水產養殖動物腸道有益菌群的增殖和發育,抑制腸道內有害菌和腐敗菌的生長、繁殖,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減少腸炎、白便的發生,對對蝦早期死亡症候群有顯著效果;2、減少空腸空胃:增強免疫功能,促進生長發育。
  • 水產用丁酸梭菌的主要特點及功能
    一、丁酸梭菌主要特點: 1. 耐低pH,可在pH=2的酸性環境中2h活菌數仍保持穩定活菌數。 2. 耐高溫,80℃處理30min,存活率100%;95℃處理10min仍有75%的存活率。 3.
  • 水產養殖中丁酸梭菌可以和乳酸菌一起使用嗎
    目前乳酸菌、丁酸梭菌與嗜酸乳桿菌在水產應用中非常多,而許多養殖戶經常把乳酸菌與丁酸梭菌混為一談,認為丁酸梭菌與乳酸菌是一樣的作用,那麼究竟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 國家二類新獸藥--酪酸菌(丁酸梭菌)
    一、名稱  通用名:酪酸菌活菌製劑  二、主要成分及性狀  主要成分為酪酸菌  三、藥理作用  酪酸菌即丁酸梭菌,它是一種革蘭氏陽性厭氧芽孢桿菌,主要代謝產物為丁酸、乙酸。  2.酪酸菌可促進動物腸道有益菌的增殖,能有效的調節動物腸道微生態平衡,明顯改善腸道的微生態環境;酪酸菌能產生澱粉酶、維生素等營養物質,促進動物對飼料的消化吸收,使畜禽最大限度的利用飼料,明顯提高飼料轉化率,有效促進畜禽生長。
  • 丁酸梭菌是屬於乳酸菌類還是芽孢桿菌類,一圖看懂
    酪酸梭菌又稱:酪酸梭狀芽孢桿菌,酪酸桿菌,酪酸菌,丁酸梭狀芽孢桿菌,所以也叫丁酸梭菌,丁酸菌。拉丁文:Clostridium butyricum 酪酸菌是1933 年由日本千葉醫科大學宮入近治博士首先發現並報告的, 因此又名宮入菌。本菌存在於土壤、動物和人體的腸道中, 細菌學分類歸屬於梭菌屬, 為革蘭氏陽性厭氧桿菌。
  • 丁酸梭菌團體標準已正式實施
    丁酸梭菌又名酪酸梭菌、丁酸梭狀芽孢桿菌,是芽孢桿菌科、梭菌屬的一種產丁酸、革蘭氏陽性厭氧細菌。 1933年日本千葉醫學院Miyairy博士首次從糞便中分離出了丁酸梭菌,隨後發現其培養物中含有少量的脂肪酸,可抑制腸道中有害菌生長並促進有益菌的生長。
  • 丁酸梭菌的妙用-「畜禽篇」
    丁酸梭菌作為新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對於減少當前飼料中抗生素產品的濫用、減少藥物在肉品中的殘留、降低動物細菌的耐藥性和保障動物健康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綠色健康無殘留,可完全替代催肥藥、催肥劑的使用。3.有效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浪費,產品所含成分能有效完成分解飼料中各種蛋白質的轉化利用,使動物更易消化吸收,提高生長速度,排出的糞便沒有或者很少有豆粕玉米等飼料殘渣,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得到充分利用。
  • 丁酸梭菌和糞腸球菌對斷奶仔豬的作用有多大,你知道嗎?
    發現日糧中添加60億/kg的丁酸梭菌或100億/kg的糞腸球菌,仔豬體重和日增重顯著高於對照組,料重比和腹瀉程度顯著低於對照組。表明丁酸梭菌和糞腸球菌能顯著提高仔豬的生長性能。研究人員在進行血清參數檢測時發現,AST(穀草轉氨酶)和ALT(谷丙轉氨酶)作為肝功能的主要指標,在14日齡和28日齡添加益生菌組中均顯著低於對照組。
  • 微生態製劑在水產健康養殖中的應用_淡水養殖(水產養殖百科)_水產...
    使用微生態製劑是實施水產健康養殖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微生態製劑又稱微生態調解劑、益生素、促生素、增生素、生菌素等,它是在微生態理論指導下,利用從養殖動物體內或其生活環境中分離出來的有益微生物,採用特殊工藝製成的活菌製劑。它具有無毒副作用、無汙染、無殘留和低成本等特點,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提高養殖對象自身的免疫力,維持養殖生態平衡。
  • 微生態製劑如何調控水質?你真的懂嗎?
    依活菌種的組成,有單一菌製劑和複合菌製劑。市售的多為複合菌製劑,只是其中的菌種種類和數量有別而異。應用於水產養殖上的微生態製劑按用途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內服以提高魚蝦免疫力的飼料微生態添加劑,目前應用較多的菌類有乳酸菌、芽孢桿菌、酵母菌等;另一類是用以改良水質的微生態調控劑,主要菌類有光合細菌、芽孢桿菌、硝化細菌等。
  • 科研速遞|微生態製劑聯合腸內營養在腹部手術術後病人中的應用進展
    目前,腸道微生態製劑已經應用到臨床,輔助治療多種腹部胃腸道疾病。目前研究較為熱門的益生菌有雙歧桿菌、乳桿菌、芽孢桿菌、丁酸梭菌等,其中雙歧桿菌、乳桿菌和芽孢桿菌都屬於乳酸菌類,因此益生菌包括了部分乳酸菌,但乳酸菌不全是益生菌。
  • 歐盟批准丁酸梭菌(CBM 588)作為新食品原料
    食品夥伴網訊    據歐盟網站消息,12月16日,歐盟委員會發布關於批准丁酸梭菌(CBM 588)作為新食品原料投放市場的決定,並規定了其使用規格和指標。    丁酸梭菌(CBM 588)屬於革蘭氏陽性菌、產芽孢厭氧菌、非病原性、非轉基因細菌。狀態為白色或淺灰色藥片,具有特有氣味與甜味。    當其作為新食品原料用於食品補充劑時,最大劑量為1.35X108CFU/天,還需滿足2002/46/EC的相關要求。
  • 肽菌素-山東寶來利來生物_微生態製劑使用方法_中國水產養殖網
    主要成分:本品由抗菌肽CEC-38、高活性抑菌型的兩株枯草芽孢桿菌B+N、兩株乳酸菌LP和PP、丁酸梭菌Cb-2的代謝產物、海洋紅酵母Y-69及其抑菌代謝產物、載體組成。活菌總數:≥30×108cfu/g。
  • 丁酸梭菌可調控腸道菌群並抑制腸道腫瘤的發展
    在結直腸癌(CRC)患者中,可以觀察到產生丁酸的細菌顯著減少。但是,產生丁酸的細菌影響癌症發展的機制並不明確。本文章中,通過用丁酸梭菌幹預高脂飲食誘導的Apcmin/+小鼠,以及結直腸癌細胞,研究丁酸梭菌對腸道腫瘤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丁酸梭菌可以通過調節Wnt信號轉導通路和腸道菌群來抑制腸道腫瘤的發展,為CRC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 活菌製劑在信鴿腸道疾病防治上的應用
    活菌製劑又名生菌劑,微生態製劑即動物食入後,能在消化道中生長、發育或繁殖,並起有益作用的活體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它是近10多年來為替代抗生素飼料添加劑開發的一類具有防治消化道疾病,降低畜禽率,提高飼料效率,促進畜禽生長等作用,是一種安全性好特別高的飼料添加劑。
  • 丁酸梭菌類產品開發應用:微生態現狀與未來到微生態產品應用情況
    ①:微生態產品行業現狀與未來②:微生態產品的選擇與評價③:微生態作用機理④:微生態產品應用情況益生菌和消化道菌群的功能、作用效應和機制等方面的研究,已經成為動物和人類醫學、營養學、飼料(食品)學、微生物學、免疫學和腸道健康科學等領域的研究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