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對教育政策的敏感程度,就像敲打膝蓋一樣,一碰即彈。
從去年8月份送審稿出來開始,港股教育股走勢無時不受到政策幹擾,最近或因為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的一句話,導致9月3日教育股板塊暴跌,K12板塊更是慘不忍睹,多隻股跌近20%,比如睿見教育(06068)跌了18.04%。
目前教育股已經穩了下來,然而,就板塊整體估值而言,已經跌進底部,多隻股甚至跌入「黃金坑」。不過,分板塊而言,K12由於受到政策限制,低估的股不一定受到市場追捧,但高教是政策扶持的板塊,低估的個股機會還是比較大的,比如新高教(02001)和科培教育(01890)。
港股教育股上半年的業績基本都已經出來了,下面我們將具體分析教育行業上半年的業績情況以及存在的個股投資機會。
教育板塊受「送審稿」影響小
本次共篩選出21家港股教育公司,包括從事K12學歷教育的5家,從事K12培訓輔導的3家,從事純高等學歷教育的8家,從事綜合(高教+K12,其中高教收入佔比超過50%)學歷教育的3家以及從事職業培訓教育的2家,基本囊括了港股所有的教育公司。
部分教育公司中報截止時間會有所差異(截止2月份及截止6月份半年),但時間跨度都一樣,半年的時間,統計誤差較小,下面我們均以2019年上半財年著稱。
從整體上看,2019年上半財年,21家教育公司共實現收入113.382億元,同比增長34.56%,共實現淨利潤32.565億元,同比增長27.41%,整體淨利率28.72%。教育板塊業績增速仍較高,可見送審稿政策對業績影響並不是很大。
分板塊來看,K12學歷教育實現收入29.4億元,淨利率29.47%,K12培訓輔導實現收入13.6億元,淨利率9.85%,純高等學歷教育實現收入35.642億元,淨利率40.08%,綜合教育實現收入11.75億元,淨利率40.8%,職業培訓教育實現收入22.99億元,淨利率15.15%。上述板塊收入佔比依次分別為25.9%、12%、31.4%、10.4%及20.3%。
教育行業最賺錢的是高教板塊,綜合教育板塊利潤率之所以和高教板塊接近,主要為核心收入是高教,基礎教育收入佔比較低。
高教板塊雙高一低
從參與者的角度來看,上半財年,在K12板塊中(學歷教育和培訓輔導),收入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卓越教育(03978)、睿見教育、成實外教育(01565)、楓葉教育(01317)及天立教育(01773),其中最賺錢的是楓葉教育(01317),楓葉教育淨利率為38.17%,遠高於板塊水平。
以下為智通財經APP整理的K12學歷教育及培訓輔導公司上半財年業績及估值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在K12學歷教育中,博駿教育是唯一一家淨利潤下滑的公司,主要為該公司在幼兒教育板塊收入佔比較高,受到去年11月份幼教政策影響較大,楓葉教育也有幼教板塊,但佔比較低。在培訓板塊,除了卓越教育,其餘兩家淨利潤都是下滑的。從估值上看,楓葉教育也以11.15的PE(TTM)在板塊中最低。
而高教板塊(學歷和培訓輔導),上半財年,收入排名前五的分別為東方教育(00667)、中教控股(00839)、希望教育(01765)、新高教(02001)及新東方在線(01797),淨利潤規模最大的是東方教育,但盈利能力最高的為科培教育,利潤率達68.25%。
在高教學歷教育板塊中,淨利潤下滑的除了民生教育(01569)、春來教育(01969)外,其餘9家的都實現了雙位數增速,其中希望教育增速達82.23%。在估值上,21世紀教育(01598)和嘉宏教育(01935)PE(TTM)已跌至單位數,而新高教、科培教育及新華教育PE(TTM)分別為14.5倍、15.6倍及14.29倍,均處於較低水平。
整體來看,高教板塊收入及淨利潤增長均超過K12板塊,且估值上,高教板塊平均估值PE(TTM)為19.9倍,低於K12板塊(K12板塊為22.81倍),就業績基本面及估值機會而言,高教要多於K12教育。實際上,高教板塊比K12板塊有優勢不僅於此,政策的支持也給了高教更多的投資籌碼。
今年以來,國家頻頻發布對高等教育的利好政策文件。
2019年2月,國務院發布《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之後,在2019《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院校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4月發布《關于于在院校實行學歷證書加若干職業證書試點實施方案》,5月發布《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這些政策文件均對高教板塊直接形成利好。
恰好又到開學季,今年擴招的100萬人或將落實在各大職業院校中,當然目前數據是沒有出來的,預計到下個財報會有披露。
個股投資機會在哪?
綜合考慮基本面、政策以及估值,就投資機會而言,港股教育公司還是要看學歷教育,學歷教育公司佔據了港股教育股近八成的份額,可選標的較多,且業績均表現良好增長。而學歷教育則要看高等教育板塊,相比於K12,高教具有盈利能力高,政策扶持以及估值低的優勢。
智通財經APP將學歷教育的公司進行淨利潤排名處理,同時添加盈利能力(淨利率)及成長能力(增長率),製成圖表。
淨利潤排名前五中,高教公司佔了四家(宇華教育高教板塊收入佔比遠大於50%,歸類於高教),而淨利率及淨利潤增長率排名前五中均是高教公司。單從上文指標判定,宇華教育、科培教育、希望教育以及新高教均具有較大的投資吸引力。
但從估值上看,希望教育並不具有吸引力,PE(TTM)為25.96倍,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而中教控股的估值PE(TTM)達36倍,也不在具有低估的價值。就業績高成長的低估個股而言,21世紀教育、嘉宏教育、新華教育、新高教、宇華教育及科培教育均是估值較低的個股,其中擴張較猛,關注度較高的為新高教以及新華教育。
以下為智通財經APP整理的學歷教育板塊估值排名:
綜上看來,在上半財年的業績中,高教板塊可以說教育板塊的主線,在增長水平及盈利水平上均帶動整體板塊的上升,且整體估值小於行業水平,大部分個股估值跌至谷底,在高成長業績下,值博率很高。
值得一提的是,高教板塊門檻高,包括土地資源稀缺、專升本牌照稀缺、審批流程較長、建校周期長、聲譽樹立難、建校前期資金投入大及風險高等,K12教育公司想要進入並得到順利發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2018年中國民辦高校達到749所,同比僅提高0.4%。因此,各種因素下,高教板塊無疑是未來市場對教育股關注及投資的重心。
高教板塊是政策重點扶持領域,投資及經營環境良好,風險相對較小,就個股機會而言,投資者可持續關注新高教和新華教育。
來源: 智通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