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年級上冊學習分解質因數開始,短除法就進入了孩子們的學習範圍。為了更加清晰、深入的掌握,單獨來說說「短除法」。
分解質因數。
這時用短除法的目的,是把一個數分解質因數。
被除數是1個數,每一次的除數必須是質數,除到最後一次除後商也是質數為止。
最後結果要把這個數寫成質數相乘的形式。
正確格式及說明見下圖:(以把12分解質因數為例)
(相關知識點:五年級(上)分解質因數)
求最大公因數。
這時短除法的作用是找出2個(或2個以上)數的最大公因數。
被除數是2個(或2個以上),每次除時,只要是因數即可,不必非要質因數。因為用合數或者質數去除,
除到兩個商只有公因數1為止。
最後結果是只把短除號左邊的數相乘。
注意結果要寫完整。
正確格式及說明見下圖:(以求24和32的最大公因數為例)
最後一步這樣計算的原理:
24和32中都含有因數4和2,那麼它們就一定含有因數4和2的乘積8,且除了這兩個因數公有,剩下3是24獨有的因數,4是32獨有的因數,所以8是24和32的公因數,且是最大公因數。
(相關知識點:五年級(下) 第三單元 信息窗一 知識點梳理)
求最小公倍數。
這時短除法的目的是找到2個(或2個以上)數的最小公倍數。
被除數是2個(或2個以上),與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數中間步驟完全相同。
所不同的是最後一步,要把短除號左邊和下面的數依次相乘。結果也要寫完整。
正確格式及說明見下圖。(以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數為例)
最後一步這樣計算的原理:
12和18的公倍數裡,一定包含12所有的因數,又包含18所有的因數。
所以我們把12和18 分別分解質因數。
12=3×2×2
18=3×2×3
可以看到,3和2是12和18的公因數。
所以先把它倆相乘。
剩下還有2是12獨有的因數,3是18獨有的因數,把它倆乘進去,就包含了所有12和18的因數了,而且是最小的情況。
所以,要求12和18的最小公倍數,就要把商和除數(也就是短除號左邊、下邊的數)全都乘起來。
(相關知識點:五年級(下) 第三單元 信息窗四 知識點梳理)
因為1的特殊性,所以在短除法的三種用途中,都不研究1的問題。
最後用表格來清晰對比一下三種用途:
分解質因數
求最大公因數
求最小公倍數
被除數個數
1個
2或2個以上
2或2個以上
除數選擇
必須是質數
質數、合數均可
質數、合數均可
判斷計算結束
最後一次除後的商是質數
最後一次除後幾個商的公因數只有1
最後一次除後幾個商的公因數只有1
結果呈現
質數相乘的形式
短除號左邊的數相乘(除數)
短除號左邊和下邊的數依次相乘(除數和商)
知識回顧:
有問題點右下角給小微老師留言。
點閱讀原文,看小學數學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