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回歸三線城市的大學生何去何從

2020-12-17 騰訊網

2020年對考研的學生來說並不友好。據教育部公布,今年的考研人數已達341人,對比2018年的238萬考生,2019年的290萬考生,今年的報名人數同樣增幅巨大。在如此龐大的數量下會有多少學生上岸成功?我為此查了一下國家數據。

對比2017和2018年的碩士招生人數,增幅僅僅五萬人。而2018年考研人數相比2017年的201萬考生增加了37萬考生。十分之三的錄取率決定了大多數考生註定會在這場無煙的戰場上鎩羽而歸。

面對生源人數的增多,考試完出考場的學生直呼這是最難的一屆考研。像政治,英語,數學等考研話題都在一瞬間佔據熱搜榜。考研難度增加,報考人數年年暴漲,招生人數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考研雖然成為了大學生眼中的香饃饃,但選擇就業的人群仍然是遠遠大於其他。

下圖是2018年本科畢業生去向。

在智聯招聘最新2019年關於大學生的就業數據報告中,關於2019界畢業生的期望工作地點,新一線城市仍然是就業期望值最高的地方。佔比為44.18%。而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分別佔比為30.63%和20.14%。相比三線城市,對於大部分來自三線城市或者是農村的大學生來說,離家近,消費低是最大的優勢。可選擇回家工作的來自三線城市的學生只有5.05%。而這5.05%的大學生仍然面臨的很多問題。

在大學生找工作最看重的因素,排行前五的是能夠學習新東西;待遇好,福利高;工作和生活平衡;良好的企業氛圍;明確的職業發展路徑。對與在大城市的企業來說,這些也許不能很好的全部包括,但有足夠的選擇機會。而三線城市的基礎建設和企業格局,都很難滿足大學生的看重的因素。

在三線城市中供畢業大學生可選擇的最多的是中小企業。可中小企業面臨著國內外的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承受著較大的壓力,數量減少,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回落且比重下降,虧損面增大,導致對就業人數的質量增高。初入社會的大學生,即使有著沉澱的知識存量和較強的創新能力,但由於缺乏足夠的創新能力和與單一專項的知識,並不能直接給中小企業帶來可觀的利潤。這也會導致回家就業的大學生很可能會碰一鼻子灰。

那麼回到家鄉的大學生何去何從?目前國家對此有一定的針對政策。包括西部計劃,針對大學生在西部志願服務期間,中央財政給予一定的生活補助,生活補貼每人每月680元。對於回到農村從事支教、支農、支醫和扶貧工作的高校畢業生,各地政府都有相關的福利。但對於更多在三線城市小企業就業的應屆畢業生,政府也會給予企業一定的補貼,具體可能體現在餐補,話費出行補助上。

如果你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你會選擇考研還是直接就業呢?如果你選擇就業的話,你會考慮在哪工作呢?離家近些,還是去大城市闖蕩?

相關焦點

  • 解讀二、三線城市大學生眼中,清華、北大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解讀二、三線城市大學生眼中,清華、北大是一個怎樣的存在!高校熱這個話題,已經不是一段時間的話題啦,從前兩年,一直到現在,熱度一直在上升,特別是清華、北大、復旦等等,這種雙一流大學,常年佔據各界人士的交流桌,相比較於一線城市,二三線城的一部分人對這種高校的討論會更熱切一些,今天,我們在這深刻解讀,清華、北大在二三線大學生眼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 去一線城市讀普通大學,還是去三線城市讀211大學好?
    尤其是當人處於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時,人生此時此刻何去何從,關鍵時刻做出的選擇,對於人的一生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高考後的志願填報做出的選擇更是如此。到底如何選擇:一線普通或者三線城市211大學,每一個人的具體要求和目的不一樣,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 百姓網:2018畢業求職季 二三線城市吸引力加大
    2018大學生畢業在即,據公開數據統計,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達到820萬人,相比2017年大幅增加近25萬人。據百姓網最新數據顯示,5月招聘類目訪問增長31.2%,所有招聘崗位中,應屆生招聘佔比超過20%。
  • 58同城發布中國大學生最佳僱主報告:二三線城市就業熱度升溫,求職...
    報告顯示,北京成為大學生求職首選,平均期望月薪為7236元;71.58%的大學生期待季度獎金激勵,73.85%希望參加技術知識培訓;企業文化為大學生求職時最關注因素,87.96%的企業校園招聘時看重團隊協作能力。二三線城市就業熱度升溫,網際網路行業為大學生就業首選在大學生心中,薪資高、發展機會多的一線城市是就業的首選。
  • 大學生向三線城市"回流"?一場校園招聘會上的觀察
    原標題:大學生向三線城市"回流"?一場校園招聘會上的觀察  11月15日,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主辦的「鳳舞燕京」——順德高端人才交流洽談會在清華大學舉行,這已是該縣級政府第三次組團進京攬才,美的集團、格蘭仕集團等85家知名企事業單位參會。與前兩次不同,今年的招聘活動一開始,不少展位前,應聘者便排起了長隊。
  • 在選擇這件事上,江陰畢業大學生該何去何從?
    ,有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選城市也是如此。01874萬大學生畢業該何去何從?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又創新高,數字達到874萬人。雖然不是一畢業就失業,但是今年的畢業生確實面臨一個很艱難的就業環境。
  • 畢業後,從一線城市回到二三線城市的人,最後怎麼樣了?
    相信大家報考大學時,都會很在意學校的位置,一線城市成為很多人的首選。大學/研究生期間,無憂無慮,享受著一線城市的小資生活。然而,時光匆匆,一轉眼面臨畢業。是回老家考公考編,離父母近一點?還是留在一線城市,進入大廠,闖出一片天地?相信很多人都比較糾結,尤其是研究生畢業生,同時面臨著年齡問題,留給自己自由發揮的時間不多了,而且試錯成本越來越高。
  • 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將何去何從呢
    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也就是沒有畢業的學生將何去何從呢?大家放心,關於這件事國家一定會妥善安排。在校大學生肯定能順利畢業,說不定還能撈點好事。
  • 二本醫學院的大學生,畢業後到底要何去何從?
    對於敢於選擇醫學行業的大學生,我都報以十二萬分的敬佩,畢竟這個行業沒有足夠的耐力和毅力,是很難堅持下去的。我想,無論是985、211工程院校還是一本、二本、三本醫學院的大學畢業生,都會有他們的用處和去處。二本醫學院的醫學生,相對來說核心競爭力並不是特別強,但只要能力強、人脈廣,就算是二本畢業生同樣可以在畢業後混得風生水起。二本醫學院的大學生,畢業後何去何從?
  • 剛畢業的大學生,如何選擇是否到一線城市打拼?答案都在這
    很多大學剛畢業的90後,都會對自己的前途非常的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將來該如何去規劃。也有一部分90後,一直在糾結畢業後,是否應該到一線城市去闖蕩一番。其實去或不去根本原因就是,有很多的問題沒想清楚,沒搞明白。
  • 聚焦畢業求職季:畢業生更傾向於二、三線城市工作
    2016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765萬人,如此複雜嚴峻的就業形勢,給求職的大學生帶來求職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成長動力和多元的成才選擇。  是堅守在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還是選擇到生活、工作壓力略小的二線、三線城市?是選擇公務員、國企與事業單位,還是選擇小型的創業公司,或者索性自己創業?留學學成,是繼續留在國外,還是回國將自己的命運與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繫在一起?
  • 三線城市的蕪湖房價為何這麼高?
    目前來說,三線城市中蕪湖房價也是排名靠前的,我看主要還是被周邊城市帶動的起來的。蕪湖距離南京和合肥太近了,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可以享受到經濟圈發展福利。蕪湖不僅有大樹,而且還有兩棵大樹,這幾天尷尬了。蕪湖輕軌建設速度快,加上合肥米字形交通,南京地鐵城際鐵路溝通。
  • 楊瀾為女大學生支招:蟻族可去二三線城市發展
    本報訊 昨天,全國政協委員楊瀾在接受中國廣播網採訪時表示,中國二三線城市發展快,房價低,工資水平也不錯,建議女性「蟻族」到那裡去發展。主持人問:「在女大學生就業這一塊存在的問題反而是比較大的,就您自己身邊的觀察有沒有這方面的直接感受?」
  • 實拍日本當地的超市,物價比中國三線城市還便宜
    就在日本旅遊業的低迷時期,日本當地超市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打折促銷的信息,原本是消費水平很高的旅遊城市大阪,但是這個春節來到當地旅遊消費卻很便宜,當地的超市的物價比中國三線城市還便宜。日本的大學生畢業薪水在20萬日元(大概是1.27萬元人民幣)以內,但是面對日本昂貴的住房和交通開支,剛出來工作的人的錢每月基本就所剩無幾了。為了在吃的方面節省下,日本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不得不每天來超市買打折的食品來吃,日本的大學生在工作幾年之後才能大幅度提升薪水,月薪達到差不多2萬人民幣才能夠維持相對穩定的狀態。
  • 有一個城市,街道環境跟日本差不多,卻是一個三線城市!
    當然,中國也有這樣一個城市,街道環境堪比日本,那就是山東省威海市,多年來獲得中國最乾淨城市稱號,是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由此可見威海市的環境衛生實力,中國最乾淨的城市,街邊環境堪比日本,名聲不顯只是三線小城。
  • 大學生畢業後失業的三個原因
    當我們剛剛進入社會時,如果我們能穩定地工作,畢業後我們就不會失業。 2.沒有真正的才能不是我們在這裡抹殺大學生。拋開重點大學,我們只討論普通的大學。這是許多大學生的現狀。在這種狀態下,很難學習有價值的東西。如果現在大學生沒有技能,如何在社會中立足呢。他們的理論知識不強,如何在社會中實踐?即使找到實習機會,也會發現自身的無能為力。因此,畢業季節已成為失業季節。大家都很無奈。
  • 211研究生12年畢業,在三線城市的國企工作,到手工資曝光
    在職場中相信很多年輕人都非常羨慕研究生或者碩士生的工資,因為他們在畢業以後往往通過校招就可以進入一線城市的大公司發展,可是並不是所有高學歷的年輕人都有這麼好的運氣。
  • 二、三線城市做心理諮詢師,有哪些一線城市少見困境?
    01二三線城市的困境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這種困境格外明顯。二三線城市的諮詢師都是一肩挑,壓力十分巨大,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久而久之,心態會很疲憊,產生職業倦怠。05 二三線城市諮詢師的必備屬性斜槓青年回歸根源,不解決「生錢」的問題,二、三線的心理諮詢師很難維持
  • 日本留學生畢業後何去何從?
    日本留學生畢業後何去何從?畢業後是留在日本還是回國,是每一個去日本留學的學生都會面臨的一個問題。那麼到底是留在日本好,還是回中國好呢?這其實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每一件事情都要綜合分析考量的。下面潘老師就為大家分析一下留學生畢業後在日本和回國的就業形勢。首先來看看回國的就業形勢:憑藉著語言優勢,一般留學生畢業後回國就業可選擇日企或與日本有合作關係的公司。
  • 從旁觀者到探索者:重慶90後大學生的三線建設研究分享
    挑戰杯又分為「大挑」與「小挑」,「大挑」是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小挑」則為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每個項目每兩年舉辦一次,我們碰上的正好是「大挑」。我們共有六個同學跟著張勇老師做三線建設的調研,團隊內部自稱為「三線小分隊」,每個成員都有外出實地調研的經歷,也都有做過三線建設移民的口述訪談,所以我們三線小分隊決定利用已有的一手材料撰寫論文去參加挑戰杯競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