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贊!嗲!魔都的這幾碗「鎮區之面」,哪一款是你的菜?

2020-12-20 上海婦聯

何以解餓,唯有麵條

上海人對麵條的喜愛已經到了骨子裡

老一輩的上海人

從父母那裡學會的第一道美食

就是上海的麵條

在上海

大大小小的麵館也不計其數

但是每個區都有它的「鎮區之面」

你喜歡哪一款?

說起谷沙屋面鋪,上海灘的資深吃貨們應該都不陌生吧!小店原本開在老城廂會文路上。

開了26年的谷沙屋,可以說是上海人心心念念的「第一面」,聽著像日本的居酒屋,吃的確是地道的本幫米道。

老闆很大方,每碗面的澆頭都是要滿到溢出來!拌麵筋道,色澤發亮,吃在嘴裡特別彈牙。

人均:23元

地址:虯江路1011號格林聯盟酒店旁(會文路)

開了二十年的老店,真的是老地方了。店面很小,但面品種很多。

招牌蔥油拌麵,看似簡單,做得好吃其實也不容易。麵條勁道爽滑,醬油的比例也恰到好處,老上海的味道,很好吃~

店裡的炸豬排也毫不遜色!豬排很紮實,酥鬆程度剛剛好,搭配辣醬油,簡直就是小時候的味道!

人均:28元

地址:襄陽南路233號(近永康路)

說起祥和麵館,長寧人民幾乎無人不知,這家24小時經營的麵館開張已有20多年。

憑藉著過硬的質量保證、讓人久久惦念的地道好滋味,還有那實惠的價格,早已成為了附近居民以及其他慕名而來的食客覓食的好去處。

其中辣肉麵最為出名,辣肉一粒粒的,量又大,味道又香,辣味適中,光是看看,就很有食慾!

人均:18元

地址:定西路1235弄1號(近安化路)

大腸面的店面比較小,但生意極其火爆,他們家的排隊情況真的很嚇人。

這家最有名的吃法卻是大腸拌麵+烤麩+辣肉+燜肉的頂級配置,絕對奢華,關鍵人家味道擺在那裡!

碰上廚房師傅工藝了得,能將大腸做到「酥、糯、香、有嚼頭」,同樣可以收穫到大批饕客對它情有獨鍾。超大的碗中盛著滿滿的紅湯麵,嚼上十多口,甜鮮的味道真是了得!

人均:29元

地址:復興中路59號(吉安路東臺路間)

提起牛蛙面,總是繞不開哈靈的。分店開了一家又一家,火到你根本不用找門牌號,人最多的那家就是!

現炒牛蛙米道哈嗲,一碗麵裡放了足足4隻牛蛙,上桌後都快溢出來了。

牛蛙做的很嫩,肉都是勾芡過的,腿肉粗壯厚實,一口咬下去,一本滿足。麵條也軟硬剛好,入味,筋道!

人均:38元

地址:藍村路518號

雖然是一家簡單的麵館,每到飯點必排隊,還有很多人專門開著豪車,橫穿整個上海市都要來吃上一口這裡的面。

220的辣肉麵可跟其他辣肉麵館大大不一樣吶,別的店往往用肉丁或者肉絲做辣醬,而220辣肉麵館用的是肉糜!

肉糜是過油煎過,一顆顆很大塊,而且還十分入味,嘗上一口還是比較辣的,但非常帶勁,甜甜的口感很是上癮,非常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人均:20元

地址:松花江路2號

這家店已經是幾十年的老店了,店面雖然小小的,但人氣超旺,上海灘經典小吃樣樣都有,小籠、三鮮餛飩、冷麵、菜肉餛飩……

雖然萬壽齋的小籠是上海人的心頭好,但是三鮮大餛飩也能撐起場面。芯子裡滿滿都是純肉,肉祖宗的最愛。在純肉的基礎上還加入了開洋、榨菜,使芯子更加鮮美,很有上海特色。

沒胃口的旁友,這個辣肉麵絕對可以讓你食慾大開,辣肉鮮美柔嫩,塊頭比外面普通的要大。

人均:21元

地址:山陰路123號

提起阿拉上海冷麵,就一定繞不過四如春!響噹噹的「中華老字號」,傳統風扇冷麵首創者,還被寫進了《上海志》。

「蒸拌麵」就是四如春首創的,將麵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也就是現在的「電風扇冷麵」,被廣泛沿用至今。

冷麵澆頭好!價錢也很實惠,夏天必去,懷念兒時美味!除此之外,四如春的辣肉麵、鍋貼、鮮肉月餅在上海灘也是屈指可數的好味道!

人均:22元

地址:石泉路72號(光新學校斜對面)

吉亨麵館是一家地道臺灣牛肉麵館,湯麵、拌麵都是原汁原味,再配上一份滷豆腐,是很多上海人最愛的滋味,每天都是排隊吃!

一定要點老闆娘的鎮店招牌——半筋半肉麵!真實的臺北味道,牛肉酥爛軟糯又大塊,上好的牛筋很糯,很有嚼勁,入味!

再配上鮮爽的湯頭,三塊筋三塊肉,配以幾顆雞毛菜和香菜大蒜,湯鮮味美!面有勁道,吃一碗超級舒服。

人均:50元

地址:古北路1699號B2層

江大學城馳名商標之一,很多人會從市區特地開車來吃!獨頭蒜和小姜等原料都是從四川當地運過來的,那口味可想而知不是別的小店可以媲美的。

辣度可以自行選擇,豌豆煮的軟糯酥爛入口即化,湯底還透著一股微微的中藥香氣,麻辣鮮香,十分勁爽!

這家的肥腸點擊率也很高,處理的很乾淨,口感很糯很入味,可以嘗試一下哦!

人均:21元

地址:文匯路1088弄9號

以上十大「鎮區之面」

你最心水哪一家呢?

來源:今日魔都

戳這裡為我加顆小星星

相關焦點

  • 2019拔草魔都,看這1篇就夠了!
    明記糖水:月售10w+碗!陳奕迅追著吃的「HK糖水界鼻祖」空降人廣,5折吃垮! LE AUDREE:嗲!魔都「網紅烘焙室NO.1」來了,DIY50+種法點,就在人廣!
  • 記憶中的那碗面—績溪澆頭面!
    面最好是手工溼面,上好的麵粉只添加少許溫水後,在麵缸裡反覆揉搓,直至面性熟,麵團韌勁超強,光滑成絲。大鍋水沸,提起細面,入鍋翻滾幾番,高挑三折入碗。大碗裝面,麵湯醇香。湯,一定要放豬油,醬油,春天時還可放幾點細細的大蒜葉,滾水澆入,浮綠悅目、醇香盈鼻。會吃麵的人,第一步必定會端起碗,喝一口麵湯,讓這股鮮香悠悠入嗓,溫溫入胃。
  • 全魔都最嗲的海鮮都在這!活鮮、刺身、火鍋、蒸煮讓你挑花眼!
    魔都最好吃的海鮮都在這裡 活鮮、刺身、火鍋、蒸煮……最全的品種,最嗲的吃法保證讓你挑花眼!每道菜平均不到一元錢!火爆10年的魔都最逆天海鮮火鍋,這次免費請你吃!還有鮑魚、扇貝、斑節蝦、琳琅滿目,落座一盤~店裡的海鮮上桌的時候還在動,下鍋的時候都是自己跳進去的,吃起來也都是鮮活的味道!除了海鮮,店裡還有各種本幫菜+海派菜,濃油赤醬,味道超嗲!
  • 魔都必吃的50碗飯,碗碗銷魂!
    米飯往往被當作最不被重視的那一個但一頓不吃,總還是覺得餓得慌今天小資君就為你精選全魔都50碗米飯囊括各種驚喜的樣式和口味就為喚醒你心中對米飯的渴望!- 鮨鮮きたじま日本料理 -幸福の一定海膽飯主推的這款幸福の一定海膽飯,海膽真的都是長崎直送的!米飯上面厚厚的海膽,分量超級到位!海膽很新鮮,入口清甜不膩,放在嘴裡一下就化開了。挖一勺海膽和飯再淋上醬油和芥末,完美!
  • 上海人說「吃碗麵」背後竟有這麼多種含義!
    如今的德興館主營本幫桌菜和大眾小吃等各項菜點,但德興館的燜肉麵,一直都是上海人早起的動力。 小編還驚奇的發現這碗面居然沒加蔥姜蒜,更沒有摻雜任何的雞精、味精等香料,只加了少許的鹽和醋,真的是原汁原味了~
  • 正宗眷村牛肉麵,店裡連小酒都有,堪稱魔都版「居酒屋」
    魔都「最貴牛肉麵」店裡專做1:1復刻臺灣牛肉麵起點的「眷村牛肉麵」,早在70多年前,四川老兵撤退到臺灣被安置在眷村,用家鄉的辣椒種子種植製作的辣豆瓣醬,一起衍生出了這碗如今風靡臺灣的「眷村牛肉麵」。麵條、湯底、澆頭的品質都怒甩別家店10000條gai!
  • 莘莊的十碗面,你pick哪一碗?
    小編綜合粉絲的推薦,總結出莘莊極有特色的幾家麵館,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吧!據老闆說,做好這道小面可不簡單。熬高湯,做紅油,甚至連醬油的口味都需要調整,等這一系列準備工作做完,煮麵已經是最簡單的一步了。
  • 超嗲!5款上海人離不開的秋冬家常菜都在這裡啦!
    上海這座城市,國際化和市井味融合的剛剛好,令人著迷。 十裡洋場老洋房,法國梧桐小弄堂。帶著孫子們的阿姨爺叔們推著買菜的小車,拎著街角買來的早點在歐式建築物中進進出出,煙火氣十足。
  • 超嗲指南來了,你是哪一款
    超嗲指南來了,你是哪一款 其中有沒有你的影子呢
  • 食戟之靈:諸多美食任你選!你的食譜你做主!
    每次一到飯點,分鐘菌總喜歡打開《食戟之靈》這部美食番來下飯,看食戟之靈真是讓人胃口大開啊(然後就胖胖胖)。食戟之靈中的美食層出不窮,讓人眼花繚亂,口水直流,食戟之靈也確實是一部優秀的美食番了。面對著如此之多的美食,即使知道那只是二次元的畫而已,但是分鐘菌還是好想嘗上一嘗啊。
  • 這50碗米飯,是我們在魔都活下去的動力!
    此次精選了50碗米飯,籠括了亞、歐風味,有傳統家常也有創新融合,其中還埋了不少隱藏驚喜。如果你已經很久沒能好好吃飯,希望這一篇能再次為你打開米飯之味的大門!凡是來這的食客,最後都會默默為這份誘人的釜飯騰出一點胃口。15、明閣——窩燒滋補竹絲雞炒飯作為米其林餐廳,這裡能一次性吃到香港明閣的所有獲獎菜式,其中之一就是這碗窩燒滋補竹絲雞炒飯。以竹絲雞切丁,再加入少量枸杞和米飯快速翻炒,最後放入滾燙的石鍋燜熟而成,吃起來口感清爽,顛覆了炒飯慣有的油膩印象。
  • 嗲嗲嗲!上海灘最全素食地圖,收藏起來挨個去打卡!
    70多款無限暢吃地址:國濟路12號全魔都頂頂嗲頂頂便宜的自助素餐!每逢初一十五,食堂裡常常大排長龍,都是為了那份只在這一日提供的齋面。出餐檯的工作人員裡也有臺灣人,親切地叮囑你「小心燙」、「要端穩哦」。
  • 從米其林到街邊小館,魔都這100道菜是我們的最愛!
    魔都,美食饕客的重要比拼場所之一。上海唯一一座全別墅酒店——建業裡內的創意法餐L'ATELIER de Jol Robuchon——魚子醬龍蝦凍必點招牌,來自收穫31顆米其林星的傳奇主廚Jol Robuchon泰安門 Taian Table——海膽配酸麵包每6周更換一次套餐,能再次吃到同一款菜全靠運氣
  • 天冷就饞這碗面,1顆菜配4個雞蛋做「菜滷」,麵條一搭老帶勁了
    天冷就饞這碗面,1顆菜配4個雞蛋做「菜滷」,麵條一搭老帶勁了。天冷了,只裹上幾層暖衣還不夠,端上一碗熱騰騰的湯麵條,湯菜面皆有,麵條和菜滷攪拌在一起,甜鹹適宜,感覺不夠味的再加些油潑辣子,也有人一手夾面另一隻手捏著剝好的蒜瓣一起吃的,一人一碗麵,卻吃出各樣的味道,「哧溜哧溜」一碗下肚,湯汁也喝的一點不剩,隨即全身皆暖,渾身有勁,這就是麵條在北方人餐桌上的魔力,雖吃時略顯豪邁,但卻百吃不厭。
  • 這幾碗面快成絕版
    這碗蘇式面的名字很好聽——陽春麵,承包了老一輩上海人的記憶,曾俘獲無數少男少女的心,地位與北京雜醬面、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麵等大哥不相伯仲,曾作為上海灘的面中王者,是上海人的蘇式面情結之頭號代表。陽春麵聽上去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其實就是一碗光面,加點湯再撒點碧綠生青的蔥花就大功告成。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連根菜葉都不給你。
  • 魔都打拼的滋味,你懂,河南拉麵也懂
    *魔都好餓 儘管獨棟洋房裡住著非富即貴,但一室一廳的老公房出租時,房東也會給你配上全套鋥亮的日系家電; 正是這一碗麵讓上海少了很多「漂泊感」。
  • 盤點人民廣場最具人氣美食:錦逸 泰妃閣 面屋武藏
    人民廣場的美食作為一個魔都的資深吃貨,一定要吃遍滬上所有的美食!為各位搜羅了人民廣場商圈最具人氣的美食,趕緊來瞧瞧吧!   上海首家茶餐廳style的本幫菜    推薦幾款創意十足的單品,蝦肉鉛筆春卷、泡泡奶和飛天小蘿蔔!   魔都最誘人的東南亞口味烤魚
  • 吃麵有悠久的歷史,國內最受歡迎的5碗麵條,你吃過幾碗?
    吃麵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說文解字》裡講到:「麵,麥末也。」也就是將小麥磨成粉。據史料記載,最早的麵條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東漢。在東漢《四民月令》一書中載有「立秋勿食煮餅及水溲餅」之語,據考證「水溲餅」、「煮餅」是中國麵條的先河。
  • 中國那麼大,麵條種類那麼多,下面8碗麵條,哪碗讓你流口水了?
    中國那麼大,麵條種類那麼多,下面8碗麵條,哪碗讓你流口水了?說起我國的美食那真的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驕傲的,美食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不說其他的單說麵食,麵食的種類也是超級多的,麵條就是其中一種麵食。中國那麼大,麵條種類那麼多,下面這幾款麵條哪一碗讓你流口水啦?第一碗我們來看看這個是牛肉麵,蘭州拉麵是比較清淡的,偶爾也會去吃的,但是吃的並不多,吃的時候我喜歡放一些醋和辣椒。看著這碗牛肉麵,你有沒有流口水呢?第二碗我們來看看熱乾麵,熱乾麵應該是很多朋友都很喜歡吃的一種面,我就是其中一個,較為有名氣的就是武漢熱乾麵。
  •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面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面槐花?面李滿強春天的時候,一個旅居蘇州的甘肅朋友說:想吃?面了!我大笑:「你是太湖裡的鮮美魚蝦吃膩了,才想起?面這窮人家的飯食了吧?」他在那邊幽幽地嘆氣:「那可是小時候的味道吶!」?面是鄉裡的叫法,我查了一下字典,「?」字是「盡」和「暴曬」的意思。如果和食物聯繫起來,我倒覺得第二個解釋能沾上那麼一點。但在吾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