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歷史上,很早就有壓歲錢。最早的壓歲錢也叫厭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
唐代,宮廷裡春日散錢之風盛行。當時春節是"立春日",是宮內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間並沒有這一習俗。
宋元以後,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稱為春節。不少原來屬於立春日的風俗也移到了春節。春日散錢的風俗就演變成為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
到了明清時,壓歲錢大多數是用紅繩串著賜給孩子。民國以後,則演變為用紅紙包一百文銅元,其寓義為"長命百歲",紅紙裡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徵著"財源茂盛"、"一本萬利"。貨幣改為鈔票後,家長們喜歡選用號碼相聯的新鈔票賜給孩子們,因為"聯"與"連"諧音,預示著後代"連連發財"、"連連高升"。
送紅包的習俗,有中華民族的歷史淵源,它的本質其實不是紅包裡邊的錢,它更多的包含了我們的一種祝福、一種希望,紅包以及紅包裡的錢,只是一個媒介,傳遞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和愛情,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美好願景。
深圳市育聯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在傳民俗文化的同時,首次提出正能量紅包概念,創新紅包內涵,在傳統禮節交往的方式上,加載更多美好的祝願,研發了【潛意識正能量】小程序,為2018年春節增添了更多奇幻色彩。
【潛意識正能量】,原名潛意識能量釋放卡,英文名稱Subliminal energy release card,名稱縮寫為SER卡、心靈色卡,它由育聯網旗下青程研學旅平臺的11位專家聯袂研發,420張潛意識能量卡,分成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結合性格色彩學,以及德國OH潛意識探索的方法,引導使用者進行自我潛意識的探索,進行自我與內心的對話,讓牌卡的語言成為其人生的靈性陪伴者,為心靈提供思想、希望、信心和慈愛的指引,從而達到正向激勵的作用。
在線化的【潛意識正能量】小程序,將潛意識能量卡從線上實物搬到了線上,420張牌卡在生成,便於攜帶和使用。同時,【潛意識正能量】小程序開發微信禮品卡券的功能,用戶可以購買一份或多份正能量的卡券,以紅包的形式發送給指定的好友,或以群紅包的形式分享在群裡,把愛和祝願送給家人朋友。
育聯網開發的【潛意識正能量】小程序不是傳承中國民俗文化的基礎上,對傳統在線紅包進行的創新,更是一種人文關懷、正念能量的傳播,呼喚國人關注內心的歡愉與健康,倡導心靈的成長和理想信念的建立,是一件真正利國利民的好事情。
責任編輯: 3858NC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