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教育心理學》,每一個家長和教師的必讀書,純乾貨分享

2020-09-22 和水

豆瓣評分8.3的《兒童教育心理學》被譽為所有教師家長的必讀書籍,我將分上下兩部分對這本十五萬字的書籍進行內容梳理和摘要,乾貨滿滿,建議先轉再看。



作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

生於維也納,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世界心理學史中佔有重要地位的心理學家之一,心理學界泰鬥級人物。

其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卓越、自卑與補償、社會興趣、生活風格、創造性自我。他繼承和發揚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逕庭。其著作有《理解人性》《理解生活》《自卑與超越》等。

一,導論

真正的自我:

1.社會關係,結交朋友與人相處

2.個體要如何度過他的一生

3.人類分為兩種性別的事實

4.個體心理學積極強調用兒童的社會意識來檢測一個孩子是否獲得成長

5.社會情感,面對困難的勇氣,解決困難的理解力,追求普遍有益的社會目標

二,人格的統一性

1.人需要在心理上設定一個目標,涉及人的判斷

2.兒童一般在2-3歲設定一個追求優越的目標

3.行為模式邏輯,決定我們要走的方向不是事實本身,而是我們對事實的看法

4.當兒童人格的目標和學校所追求的目標不一致,就會出現衝突

5.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對生活的理解,不會與既有的社會傳統完全和諧一致

三,追求優越及其對教育的重要意義

1.追求卓越和自卑感是同一個心理現象的兩個不同方面

2.人性與追求優越是密切相關的,以獲得補償和達到完美

3.心理健康的孩子會通過努力獲得成就自己的優越感,另一些則是以優於別人為目標,我們會習慣性的助長孩子的雄心,而這種孩子是不可能得到身心的健康發展。

4.在遇到困難時保持心理的健康與平衡,遠比馬上解決問題要重要的多

5.將孩子培養得野心勃勃毫無益處,我們應更著重培養孩子的勇氣,堅忍和自信的品質,去解決挫折。如果教育者能判斷出孩子的極限在哪裡,那麼孩子就可以更容易取得進步。

6.學校總是按照時代的要求和統治階層的需要來教育孩子。

7.孩子在入學前就應該從家庭中得到一些和人相處的知識,比如,他不能只依賴一個人,我們不必期待一個被寵壞的孩子能在學校裡專心於學業,他們沒有「學校」的意識。

8.錯誤一旦發生,得到矯正的可能性就很小,他們會採取更偏激的方式以追求優越感,甚至會做出來違法的事情。

四,正確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

1.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有建設價值和有益的方向。

2.每一個值得炫耀的成績都是符合社會正向價值觀的。

3.懶惰只是孩子緩解自己處境的一種手段,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毫無建樹歸咎於懶惰。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會指責孩子愚笨,相反家長會說「這孩子如果不懶惰,就沒有他幹不成的事情。」

4.當劣勢成為一種防禦機制 ,只是為了引起大家的更多關注

五,兒童的自卑情結

1.我們在教育孩子時,最大的錯誤無異於對誤入歧途的孩子惡語相向,斷言他們以後會變壞。

2.如果一個人追求卓越的手段不是成就自己而是貶低別人,這就充分說明他是個怯懦的人。

3.教導孩子:無論別人是做錯了事情還是不夠優秀,我們都不應該輕視他們。否則,就會造成孩子的自卑情結,是孩子喪失面對生活的勇氣。

4.一些雄心過大的孩子,一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就會在很大的一段時間裡喪氣灰心的狀態,這可能是他心裡理想和現實的衝突,突然爆發了。如果沒有得到積極疏導,他們就會變得有始無終。

六,防止孩子出現自卑情結

1.影響兒童成長的決定性因素既不是天賦也不是客觀環境,而是兒童對外在環境的評價,以及他們對自身與現實世界關係的看法。

2.我們不要期待孩子會按照承認的判斷標準來行動,期待他們永遠不出錯,而是要認識到,孩子在理解自己處境時經常會發生錯誤。那些認為孩子的性格是與生俱來的人,不適合從事教育工作。

3.任何孩子都不應該把自己的全部興趣和信任都放在母親一個人身上,母親的責任就是把孩子的興趣和信任拓展到其他人那裡。

4.社交中的問題,第一就是孩子是否會因為別人的取消而灰心喪氣?第二就是他在社交中是在扮演追隨者的角色還是領導者?

5.父母既不應該用浪漫美化現實,也不應該用悲觀的語言來形容這個世界,他們的職責就是幫助孩子做好面對未來的準備,能夠從容的照顧自己。

6.如果孩子在某一個領域比如繪畫或者音樂獲得成就,我們應該藉此鼓勵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多加嘗試。

七,社會情感與兒童成長障礙:兒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1.兒童有一種和優越感類似的心理需求,他們想將自己和別人聯繫起來,並與別人建立一種合作關係,切實履行自己的指責,然後讓自己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教育的必然性源於社會群體可以克服兒童不成熟的事實,而社會性才是教育的目標。

3.環境會導致孩子犯下錯誤,父母如果把孩子處處都照顧的周到,孩子就會很懶散;父母經常呵斥孩子,他往往就會撒謊成性;動不動就對孩子大加讚賞的家庭,孩子長大後稍微做點什麼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無法完全的做好一件事情。

4.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決定了他的性格特點(這一點在正面管教一書說也有充分的論述),長子和幼子會有一些共性的性格特點。

上半部分完。

相關焦點

  • 豆瓣8.3的經典育兒書《兒童教育心理學》,乾貨摘抄
    最近研究4歲寶寶的教育問題,頻繁的看到一本書,那就是被稱之為家長和教師的必讀書的《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15萬字的圖書終於啃完了,摘抄了一些精要,建議家長們,先轉再看,保證每一個字,都是乾貨。四,正確引導孩子追求優越感1.每個孩子都在追求優越感,教育者的任務就是把這種追求引向有建設價值和有益的方向。2.每一個值得炫耀的成績都是符合社會正向價值觀的。3.懶惰只是孩子緩解自己處境的一種手段,他們總是把自己的毫無建樹歸咎於懶惰。這樣一來,大家就不會指責孩子愚笨,相反家長會說「這孩子如果不懶惰,就沒有他幹不成的事情。」
  • Yue分享 | 《兒童教育心理學》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最近火力全開的閱讀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隨機在網上選了3本,剛讀完第2本,通過撰寫分享文章,溫故知新。
  • 讀書筆記 I《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與皮亞傑的教育思想
    瑞士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一書,由其前後相隔三十年的兩部學術研究構成:「1935年以後的教育和教學」
  • 推薦:小學家長必讀學習書《丁丁上學記》
    出版信息:  書名:《丁丁上學記1:讓小學生受益一生的60種優秀學習習慣》  《丁丁上學記2:讓小學生越學越聰明的60種高效學習方法》  作者:劉蕾  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版次:2014年3月第1版  印次:2014年3月第1次印刷
  • 這些人生必讀之書,你讀過多少?
    我們這一生,要走很長的路,要看很多的書,無論是政治,經濟,文化,還是藝術,哲學,歷史,都是我們選擇的對象。今天,就讓我給你們分享一下一些人生必讀之書,這些書你讀過多少呢?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學管理的人必讀這是美國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編著的一部管理學著作,全書除序之外,共有八章,分別探討了管理者的時間管理、任務管理、人員管理、工作次序、決策及方法等問題。
  • 上海桑橋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第一期圓滿結束!
    參與本次課程的學員有家長、中小學老師、醫生、心理諮詢師、助人工作者以及心理學愛好者,參與課程的每位學員都全情投入,在三天的時間裡,共同學習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兒童常見問題的分析、以及日常生活中如何同孩子更好溝通的方法。從心理學的基礎知識到豐富多彩的案例分享,從身為父母的心態調整,到身為教育工作者、心理諮詢師、助人工作者的基礎技能,三天的課程內容,乾貨滿滿!
  • 2個常見的兒童問題,兒童教育心理學閱讀分享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我看了的《兒童教育心理學》第一章內容的一些隨記,和想法。我不是學心理學的,太專業的我也不會,就是看書的時候覺得這個地方和我的課堂學生反饋出來的信息很像,所以會記下來,然後去分析,這裡也給各位家長分享分享。
  • 平安媽領讀阿德勒經典著作《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2020年線上阿德勒心理學微課
    正面管教資深講師,近6年來帶領正面管教家長課73個班級,開展300多場正面管教家庭教育線下講座,線上微課受益人數多達200萬,課程被家長廣泛評價為接地氣、實用、乾貨滿滿。平安媽曾在孩子小時候遇到育兒難題,2009年接觸正面管教。從而了解到正面管教的理論根基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2014年開始閱讀阿德勒經典著作《超越自卑》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 【乾貨】《教育心理學》理論人物著作匯總
    【乾貨】《教育心理學》理論人物著作匯總 http://www.hteacher.net 2018-10-17 15:08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在職學習
    為適應新世紀兒童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中科院心理所特舉辦【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方向】課程研修班,旨在藉助於我所在「腦科學」、「生命科學」、「思維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幫助幼兒教育從業人員及家長系統掌握科學的幼兒潛能開發教育理論及訓練方法體系,培養未來需要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提升教師及家長的教育水平。
  • 《兒童教育心理學》讀後感
    今天,我看完了《兒童教育心理學》這本書。作為有多年青少年心理諮詢經驗的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我強烈推存家長們或準父母來看這本書。我的推薦理由如下:01《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和託德老師共同創作。
  • 兒童性教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教育
    ,讀幾本書就可以了,它是一個涉及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教育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隨受教育者年齡不斷發展的再社會化過程。,本書是必讀指南。殊不知,正是家長這種掩耳盜鈴的心理以及性教育常識和經驗的缺乏,讓兒童性侵者有機可乘,也讓性慾萌動的青少年可能犯下追悔莫及的錯誤。
  • 英語教師必讀10本書……這些書你都讀過了嗎?
    我們可以再一次鼓起教學勇氣,像優秀教師那樣——把心靈獻給學生嗎?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教師們進行一次心靈之旅。這是一次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異常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於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於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
  • 【每日一書】0788.《兒童時間管理訓練手冊》
    鍾思嘉,美國俄勒岡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華語世界傑出的親子教育專家,現任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授,豆豆媽媽工作室首席顧問,具有30餘年的教育工作和心理學研究經驗。書中給出了一個切實可行的操作方法:目標分解法。目標分解法就是將大目標分解為小目標,就像是爬樓梯一樣,帶著孩子層層而上,讓孩子有成功的機會,體驗每一小步的成就感,這樣未來爬上頂峰的大目標才有可能實現。
  • 教師資格證教育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
    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一、我國教育心理學發展簡況(一)古代思想家關於教育心理的思想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古代的教育實踐中,就萌發了教育心理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在孔丘、孟軻、荀況、墨翟等思想家的著作中,已有不少有關教育心理的思想。
  • 2019傅雷翻譯出版獎揭曉,關於《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大家都聊了...
    傅雷翻譯出版獎(簡稱「傅雷獎」)被譽為法譯漢圖書的標杆,是在以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教授為代表的中國法語界學者的合作支持下,由法國駐華大使館於2009年創立,旨在促進法語文學及學術作品在中國的翻譯和傳播。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譯自皮亞傑法語原著的《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入圍,並獲得評審和讀者好評!
  • 心理學入門需要讀哪些書?| 書單
    ,來吧,挑戰心理諮詢領域必讀書目!全書6大主題,總計75個團體活動設計課程,將幫助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及班主任、學科教師以及心理諮詢師、心理工作者較好地開展團體輔導與團體諮詢等工作,同時有助於心理學愛好者深入地學習積極心理學技術。由於本書的創新性,同時也適用於企業培訓師、管理諮詢顧問、人力資源從業者、管理人員用於企業管理培訓參考。
  • 聊聊假期必讀書:那些藏在語文書裡的秘密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童書的小蟲。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孩子們的假期將至,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問我:假期給孩子讀什麼書好?其實「讀什麼書好」這個命題實在是太大了,能力有限,我不太好回答。不過一般我會按照朋友家孩子的所在年級,推薦這個假期裡必讀的書目。今天我們就聊聊「假期必讀書」吧。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A+B)
    鑑於對兒童實施科學教育的重要性,為適應新世紀兒童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特開設了「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精品)」課程研修班,旨在藉助於「腦科學」、「生命科學」、「思維科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幫助教育從業人員及家長系統掌握科學的兒童潛能開發的教育理論及訓練方法體系,培養未來所需要的高素質創新人才,提升教師及家長的教育水平專  業: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統2年專業課程
    中科院心理所是國家辦的我國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心理學研究機構,是中國科學院重點支持的所屬創新工程單位之一,也是全國第一批被批准的國家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心理學博士後流動站的科研教學單位。心理所自1956年開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有六十餘屆畢業生。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不僅是我國心理科學實驗研究和創新工程基地,也是我國心理科學知識傳播和高層次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