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來,魯花集團不斷在其他領域進行擴張,想要追趕老對手金龍魚,將自己產品覆蓋中國人的廚房。事實證明,魯花在其他領域的表現配不上孫孟全的雄心。
中國食用油發展史
80年代,郭鶴年和國際著名糧企ADM合作收購了嘉裡糧油。在1991年,郭鶴年派遣侄子郭孔豐作為益海嘉裡的代表開闢中國的食用油市場。
當時中國人使用的大多都是豆油,豆油色澤暗淡渾濁,在炒菜時讓廚房充滿了煙霧,還容易變質。郭孔豐發現了這個商機,推出了第一代小瓶的金龍魚調和油。
益海嘉裡的產品很快就在中國掀起了一場餐桌革命,隨著調和油被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受,金龍魚的市場份額逐年攀升,其市場份額在最巔峰時達到了40%。
為了穩固自己的領先地位,金龍魚參照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家公司,建立了自己的品牌金字塔。到2008年,金龍魚已經擁有16種產品,產品範圍涵蓋糧油產品的八大領域,除了在調味品領域被海天牢牢壓制,金龍魚的產品基本覆蓋了中國人的廚房。
為了中國糧油市場的安全,中糧旗下的子公司成立了福臨門,背靠中糧的福臨門迅速成為中國糧油市場的第二大品牌,與金龍魚糧油市場上展開全面的競爭。
正當兩家在糧油市場的全面領域進行爭奪時,誰都沒想到在專業細分領域會殺出魯花這個程咬金。
創業初期銳氣滿滿的魯花
魯花的前身原來是萊陽市的一個瀕臨破產的小企業,在魯花接手後,看到萊陽當地豐富的花生資源,魯花掌門人孫孟全決定創辦花生油提煉工廠。在中國食用油市場興起後,孫孟全對利潤低且不成規模的代工制油業務產生了厭倦,他開始決心創立自己的品牌。
在1992年,在歷經六年艱苦的研發後,"5S純物理壓榨工藝"終於研製成功。在經過市場調查後,魯花並沒有在調和油和大豆油上和金龍魚糾纏,而是選擇了花生油。
魯花花生油的香味醇正,油質出眾,獲得了國家相關部門的高度認可。隨著魯花的產品開始在山東省內熱銷,把魯花推向全國市場,成了孫孟全的目標。
中國式銷售讓魯花名聲大噪
光有好產品沒有好營銷是不夠的,為了迅速打響知名度,孫孟全帶領著公司所有的銷售人員來到了首都北京,挨家挨戶上門推銷,以半賣半送的方式推銷自家的花生油。孫孟全還利用關係,不斷走訪各企業和單位之間,以低價出售,讓各大單位在發放年節物品時加上魯花花生油。
隨著時間的推移,魯花花生油也由此獲得了北京消費者的認可,魯花憑藉著過硬的產品質量,口碑逐漸上升,成為北京地區的熱銷品牌。
孫孟全趁熱打鐵,1998年,魯花拿下央視黃金時間的廣告。那句"滴滴魯花,香飄萬家"迅速成為了大街小巷的流行語。魯花從此走向全國,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食用油品牌。在2003年,魯花成為國宴用油,讓魯花成為了花生油的代表。
從1998年開始,魯花迅速擠進中國糧油市場的前三甲。魯花的成功讓金龍魚大受打擊,市場份額迅速滑落。金龍魚雖然仍然是中國糧油市場的老大,卻失去了那股天下的霸主的氣勢。
金龍魚為了應對魯花,推出了自己的花生油品牌胡姬花,這種亡羊補牢的做法並沒有對魯花在花生油市場的地位產生任何挑戰。
陷入發展瓶頸 魯花謀求新的發展空間
在2010年左右,金龍魚、福臨門、魯花這三大食用油品牌基本完成了對市場的劃分。隨著中國消費升級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金龍魚開始在高端市場發力。魯花在此時遇到了瓶頸,孫孟全長期堅持不分級策略讓魯花除了"香"並無其他特點。
這讓消費者無法感知差異化,主打單品不分級的魯花在高端市場失去了發展的先機。隨著國外高檔食用油的進駐,魯花像是觸碰到了天花板,市場佔有率一直在6.7%左右徘徊。在增長陷入瓶頸的情況下,魯花開始了自己的品牌擴展之路。
試圖挑戰農夫山泉 如今卻成末流
早在2003年,當時風頭正勁的魯花就在煙臺成立了魯花礦泉水公司,推出了魯花礦泉水,孫孟全希望魯花能挑戰農夫山泉的瓶裝水市場霸主的地位。如今17年過去了,魯花礦泉水一直是市場末流,在瓶裝水市場調查報告裡曾經被打入"其他"一欄中,孫孟全挑戰農夫山泉的理想變成了一個笑話。
花生油市場霸主在醬油市場"打了醬油"
瓶裝水市場的失敗並未打擊孫孟全的信心,魯花依然在繼續自己的品牌擴展之路。在2013年,魯花開始進入調味品市場,開始向海天等調味品市場的巨頭髮起挑戰。
當時孫孟全看到了高端醬油市場的潛力,開始大肆炒作原味和自然的概念,推出了自然鮮醬油。魯花對自家的醬油十分有自信,在年度報告中直接把醬油當初除花生油之外的第二大支柱品牌。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事實證明了孫孟全對醬油市場的認識遠遠不夠。自然鮮醬油推出後,並未得到市場熱烈的反響,高端醬油市場依然牢牢地被李錦記和海天等巨頭所掌握。
為了讓自家醬油進入千家萬戶,孫孟全採用了以前推廣花生油的辦法,讓魯花醬油成了花生油的附贈品,希望魯花醬油得到消費者認可。靠著食用油的銷售渠道和附帶銷售的辦法,魯花醬油在高端醬油市場勉強站穩腳跟。
如今魯花在醬油市場完全就是"打醬油"的存在,這與孫孟全雄心勃勃想把醬油當成第二支柱產業的目標相去甚遠。
在醬油市場受挫後,魯花還推出了香油、料酒等調味品,市場反映皆是反應平平。魯花在擴展之路上徹底失去了當初那種靠著花生油橫空出世的鋒利,在新領域沒有找到消費者的痛點,也沒有開闢的新的市場增長點。當下的魯花完全就是完全模仿戰略,亦步亦趨跟在海天和金龍魚等行業龍頭後面。
在2019年,魯花投入巨資,宣布進入高端大米和麵粉市場。當前高端品牌大米的消費量只佔大米市場消費總量2%,是一個方興未艾的大市場。
除了國外品牌,魯花能否在福臨門、金龍魚、北大荒等國內高端大米品牌的夾擊下獲得新的發展空間,還是像在醬油市場一樣只是個追趕者,這值得人們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