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食物垃圾買單」 韓國在行動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

In a bid to control the nation's growing problem with food wastage,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has started a unique initiative – "Pay as You Trash". Residents are required to separate their food waste from the rest of their trash and dump it separately in a centralised bin. And in order to access the bin, they actually need to pay by the kilo!
為控制國內不斷加重的食物浪費問題,韓國政府推出了一項特別舉措——「為食物垃圾買單」。民眾需要單獨歸類食物垃圾並傾倒在集中垃圾箱裡。但要想打開垃圾箱,他們得按重量交費!

As of now, the South Korean government has three methods in place to charge citizens for the food thrown away. One is through an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card – when users tap this card – embedded with their personal tag – over a specially designed food waste bin, the lid will open, allowing them to dump their waste. This waste is automatically weighed and recorded in the user's account. The user needs to settle this bill on a monthly basis. Each RFID bin costs 1.7 million won ($1,500) and can cater to 60 households.
截至目前,韓國政府已推出三種垃圾收費方式。第一種,通過無線射頻識別(RFID)卡繳費——當使用者將載有個人信息的識別卡置於專用食物垃圾箱上方時,箱蓋會感應開啟,此時使用者可將垃圾投入箱中。用戶倒入的垃圾將被自動稱量並記錄在帳號中,並按月結清費用。每個RFID垃圾箱價值170萬韓元(約合1500美元),可供60戶家庭使用。

The second billing method is through pre-paid garbage bags. These specially designed bags are priced based on volume. For instance, in Seoul, a 10-liter garbage bag costs around 190 won (less than $1). There's also a bar code management system in place, in which residents deposit food waste directly into composting bins and pay for it by purchasing bar code stickers attached to the bin.
第二種,通過預付費垃圾袋繳費。這種特別設計的垃圾袋按容量計價。如在首爾,一個容量10公升的垃圾袋要價約190韓元(不到1美元)。最後一種方式是條形碼管理系統。民眾可將食物垃圾直接倒入未分類垃圾箱中,再掃碼購買垃圾箱上附著的條形碼貼紙即可。

Nearly every residential complex in the nation is equipped one of these three payment systems. Even before the pay-by-weight system was introduced, South Koreans were still being charged for food waste – the cost was simply divided equally among the tenants of each apartment block. The new system is not only fair, but is also designed to make consumers really feel the pinch of excessive waste. The more food they toss out, the more they end up paying.
在韓國,幾乎每個居民區都配備了以上三種方式之一的支付系統。其實在引入按重計費系統之前,韓國就已經開始對食物殘渣進行收費——費用只是單純平攤在每個小區的用戶上。新系統不僅強調公平,還使消費者真正意識到過度浪費的不良影響。食物浪費得越多,費用繳納得越多。

And it's working – residents like Seoul housewife Ms. Kwan are now adopting innovative methods to avoid food waste. She makes sure to strain all the liquid out of leftover food before throwing it away. She also separates fresh produce and other food items into smaller portions so that only the required amount of ingredients are used up per meal. While prepping vegetables, she tries to make use of as much as the edible parts as possible, in an effort to minimize waste.
這項舉措正在奏效——現在,像家住首爾的家庭主婦關女士等居民都採取了創新方法防止食物浪費。在將食物殘渣扔進垃圾袋前,關女士一定會將其中的水分瀝乾,她還會將食材分成若干小份,確保每餐只吃需要的份量並做到光碟。此外,在準備蔬菜時,關女士會儘可能留下可食用的部分,這樣也減少了浪費。

"Because I'm worried about the disposal fees, I'm more careful about food waste now," she said. "Our food waste has become much less than before."
她表示:「我這麼做是因為擔心垃圾費,現在我對食物垃圾更上心了,我們的食物垃圾比以前少很多。」

"People used to buy a lot of food and throw away leftovers without much care," said Yu Gwang Mo, a government official from Seoul's Mapo district. "After realising they have to pay for how much they throw, they have started to control their food purchase."
俞光謨是首爾麻浦區的一位政府官員,他表示:「人們習慣購買許多食物,肆意浪費剩飯剩菜。知道扔多少垃圾花多少錢以後,他們開始控制食物消費。」

"I think it's a good idea," added Mapo housewife Cho Sung Ja, "because people starte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how much trash they throw and there's now less food waste and the trash bin area has become cleaner too."
麻浦區一位家庭主婦趙成雅也補充道:「我認為這項措施很好。因為人們開始注意自己丟了多少垃圾,食物垃圾變少了,垃圾箱都變得更乾淨了。」

Restaurants and other food-based businesses are also actively trying to reduce their pay-by-weight disposal bill, by their own food waste processor – a machine that converts food scraps into dried powder that can be used as fertilizer. Some restaurants are actively trying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food they waste by donating leftovers to the poor and hungry.
餐館和其他食品行業也積極減少按重計價的帳單。他們把食物垃圾放入處理機中,將這些殘羹剩菜轉化為脫水粉末用作肥料。一些餐館還向貧窮飢餓者提供剩菜剩飯以減少食物浪費。

According to official surveys, food waste in South Korea accounts for 28 percent of total waste by volume. 30 percent of this comes from leftovers, while 5 percent of the wasted food is thrown away uneaten. In smaller restaurants, leftovers account for 68 percent of all food wasted. Disposing this kind of waste costs the government a whopping 800 billion won per year. Through various initiatives such as "Pay as You Trash", the government has managed to cut food waste from 5.1 million tons in 2008 to 4.82 million tons in 2014.
根據官方調查顯示,食物垃圾佔到韓國垃圾總量的28%。其中30%是剩飯剩菜,5%是原封未動的食品。在小餐館,剩飯剩菜佔到了所有食物垃圾的68%。韓國政府每年要花費8000億韓元(合人民幣45.6億元)處理這類垃圾。通過「為食物垃圾買單」等各類舉措,政府已成功將食物垃圾從2008年的510萬噸降到2014年的482萬噸。

Vocabulary

cater to: 為……服務

英文來源:odditycentral
譯者:陳弘蕾
審校&編輯:丹妮

相關焦點

  • 中國遊客在韓國"買買買"後"丟丟丟"該由誰買單?
    韓國首爾瑞草警察署的柜子裡裝滿中國遊客丟下的行李箱 中國遊客在韓國「丟丟丟」,該由誰買單? 議論風生 這些舊物品並不是什麼果皮紙屑之類小垃圾,遊客也無法隨手丟進垃圾桶,「打包送進垃圾場」的覺悟也挺考驗人。「丟丟丟」產生於「買買買」,韓國經濟享受了中國遊客帶來的福利,理應為隨之產生的一些問題買單,比如「舊箱包」。 近些年,中國遊客走出國門「買買買」已經成為一個現象。
  • 上海迪士尼投訴連連,人們要為天價食物買單到什麼時候
    事件初期,上海迪士尼因為翻包和禁止帶食物被大學生遊客告上法庭,也有律師對此事持續跟帖,表示上海迪士尼的做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對於此事,園方負責人是做出解釋:關於外帶食物與飲料的規定,與中國大部分主題樂園以及迪士尼在亞洲其他目的地一致,如果遊客自己攜帶的食品或者飲料,可以在樂園外面享用,而且這都是為了保護環境考慮。
  • 韓國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扔生活垃圾須買專用垃圾袋
    在韓國,垃圾分類制度已經實行二十餘年,主動承擔分類責任成為韓國市民的日常習慣,這一制度為韓國環保事業做出了不小貢獻
  • 「有機垃圾」成為香水原料,消費者會為環保買單嗎?
    「有機垃圾」成為香水原料,消費者會為環保買單嗎?而繼「動物分泌物」之後,「垃圾」也成為了香水靈感的來源。近日,小眾香水品牌解放橘郡宣布即將推出以「有機垃圾」為原料的新款香水。
  • 在中國被當做垃圾,但是在韓國當美食,想去嘗試嗎?
    據說不同地區甚至同一個國家都有不同的風格和習俗,更不用說不同的國家了,在飲食習慣方面,國家之間的差異也很大,韓國是中國的鄰國,歷史上受中國影響很大,但是和中國的飲食文化有很多不同,比如玉米芯,在中國被當作垃圾,但是在韓國是美味佳餚看,為何韓國人會喜歡吃玉米芯?
  • 疫情餘震下 食物垃圾處理器的「危與機」
    《條例》規定,個人若未按分類要求投放垃圾,首次違反規定將被勸阻和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將罰款50~200元。公開消息顯示,1月中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就制定印發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4個配套實施辦法,包括十一大類、60多項具體任務,列出了5月行動方案實施之前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
  • 垃圾分類,TeraSunny志願者在行動
    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北京馬上要實行垃圾分類啦!TeraSunny志願隊的同學們已經行動起來。
  • 韓國:宅家防疫致垃圾增多 經濟低迷讓廢品價格大跌
    據《周刊東亞》報導,受新冠肺炎的影響,韓國快遞和外賣消費激增的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可回收垃圾。位於韓國首爾地鐵8號線福井站附近,主要經營可回收垃圾分揀業務的A公司,最近要面對成堆的「垃圾山」。在松坡區資源循環公園,平時一天的垃圾處理量為70噸。但自3月以來,平均每天有87噸垃圾被運到公園。
  • 研極食物垃圾處理器 走進武漢萬科嘉園社區
    2020年8月2日上午,由武漢童聲視界傳媒、東湖高新技術區關東街道辦事處、萬科嘉園物業、武漢品中科技等多家單位,以「垃圾分類多重奏,美麗社區我先行」為主題,在武漢萬科嘉園社區組織開展了垃圾分類知識宣傳進社區活動。
  • 適邦食物垃圾處理器 為打造綠色建築添磚加瓦
    人民網記者了解到,當前市場上已經出現專門針對社區廚餘垃圾的適邦垃圾處理器,且使用成本相對低廉,針對廚餘垃圾過多的難題,可能得到有效緩解。據悉,中國的垃圾產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且已成為世界上垃圾包圍城市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全國600多坐城市有2/3被垃圾包圍,且有1/4的城市已沒有合適場所堆放垃圾。
  • 疫情餘震下 食物垃圾處理器的「危」與「機」
    公開消息顯示,1月中旬,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就制定印發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4個配套實施辦法,包括十一大類、60多項具體任務,列出了5月行動方案實施之前的時間表、路線圖和任務書。以《電器》記者居住的豐臺區為例,早在2019年10月,豐臺的一些小區就開始進行垃圾分類的預熱工作,包括將混裝桶換為帶有垃圾分類標識的垃圾桶、進行垃圾分類知識的科普宣傳等。但據《電器》記者了解,截至目前,讓人頭疼的垃圾混放問題依然存在。而對於其他城區,通過與房山、東城等多個其他區域相關人員的溝通後,記者了解到,除了極少數區域逐漸步入垃圾分類正軌,多數區域的垃圾分類效果仍處在初期的整治和普及教育階段。
  • 中國遊客被指在韓國機場亂扔垃圾 親歷者還原真相
    照片拍攝於韓國濟州島的機場,從照片上看來,機場的過道、座椅、擺渡車上到處都是亂扔的各種免稅商品包裝袋,垃圾幾乎堆積成山。2月15日,韓國《朝鮮日報》以此為題報導稱,濟州市民盧某2月12日在「臉書」上發文稱:「中國人瘋狂地撕掉免稅品的包裝,清潔員們默默地把這些包裝在一邊堆成小山一樣。這筆(清理)垃圾的費用應該也是由市民們負擔的,我第一次覺得有必要收取(遊客的)入島費」。
  • 聚焦食物垃圾處理新途徑——食物垃圾處理器標準質量論壇在京召開
    ,「食物垃圾處理器」也吸引了更多消費者的目光。結合論壇「廚餘垃圾處理有序」的主題,劉丹靜講到,食物垃圾處理器作為一種新興的環保家電,是一個有著廣闊發展前景的產業。隨著消費者對垃圾分類、食品廢棄物處理的意識加強,對食物垃圾處理器的認知度提高,相信食物垃圾處理器的市場空間將得到有效開拓。
  • 4國已開始行動,中國也早有應對
    為促進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已有4國開始行動。報導指出,法國、義大利、日本3國也將反食物浪費寫進了法律。2019年,法國進一步加強了《反食物浪費法》,要求餐館、超市等不得銷毀可食用的未售出食物,否則將面臨罰款。
  • 從為商品買單到為情景服務買單 甜品店搶佔西安市場份額
    甜品店西安尋覓發展 擴張積極   近年來,甜品等輕餐飲業態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不僅口味日新月異,產品更是眼花繚亂,本土與外來品牌也競相爭輝,甜品店逐漸擁有了越來越多穩定的客戶,這些極具粘性的客戶,也為其在購物中心留下一席之地。
  • 「北京後花園」裡:人人在為垃圾「忙」|她行動
    「我們平時每天也要收拾自家屋子、庭院,現在只是多一個把垃圾分類投放的工作。巾幗帶頭做,不信做不好!」 2020年5月2日,延慶區井莊鎮寶林寺村的「婦女之家」裡,婦聯主席孫彥萍正和其他執委、志願者商量,如何推進落實「21天垃圾分類巾幗行動」。
  • 杭州首個垃圾分類敲門行動升級!為居民建立垃圾分類健康檔案
    自杭州市開展「環境提升」大整治以來,垃圾分類就始終是杭州上城區清波街道「環境提升」大整治的重要環節,從小區宣傳到敲門入戶指導,街道和社區組建了入戶宣傳隊,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對垃圾分類這件事明明白白。最近,在「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百日攻堅行動推動下,清波街道在此前全市首創的垃圾分類敲門行動基礎上,升級入戶指導分類「敲門」模式,試點推出「一戶一檔」行動,為居民建立垃圾分類健康檔案。
  • (廠家選擇)甘肅垃圾清理器排行榜,食物垃圾清理器
    (廠家選擇)甘肅垃圾清理器排行榜合肥長菱電器有限公司是我國重要的電器製造商之一,1983年誕生於我國合肥。前期以生產家電配件為主,經過短短幾年的快速發展,已發展成為一家能為客戶提供完善服務的專業製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垃圾處理器,食物垃圾處理器,洗碗機,淨水機,冰箱、冷藏展示櫃等多個系列。
  • 用蘿蔔下腳料做餃子餡 "垃圾食品"震驚韓國
    中廣網北京6月14日消息 最近,韓國發生不法企業使用蘿蔔下腳料生產和消售「垃圾食品」的風波,使全國為之震驚。韓國消費者對「垃圾食品」危害四方感到極大的憤慨。韓國輿論呼籲加強整肅,規範市場秩序,加強食品安全。
  • 韓國日本重罰亂扔垃圾的居民 在鄭外國人介紹本國垃圾分類經驗
    [韓國]對廚餘垃圾按量收費7月3日中午,記者見到了鄭州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的韓國留學生李在榮,他告訴記者,在鄭州生活的這3年,他已經明顯感受到市民對垃圾分類越來越重視了。2016年底,李在榮從韓國大邱來到鄭州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