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食鹽這一物也應該少吃,身體有這5種異常,趕快檢查血管健康

2020-12-22 健康早彈

我們每天都要攝入一定量的食物,俗話說,「民以食為天」。

我們每天要從不同食物中獲取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正常運轉,但是也有一句話是「病從口入」。如果經常飲食不當,可能就會對身體造成很大的影響,引發多種疾病,一般大部分疾病就是因為飲食不健康導致的,如:高血壓就是其中一種。

現在社會高血壓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疾病,血壓控制不當,可能就會對人體腎臟、心臟等重要器官造成很大的影響,若不及時控制,可能會引發各種心腦血管疾病。據調查,我國目前大約有五億高血壓患者,佔總人口的1/3,也就是說,身邊的每三個人就有一個人血壓不穩定。

高血壓元兇被揪出,不只是食鹽還有它,常吃血壓或會「一高再高」

提起高血壓,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食鹽,這是因為食鹽攝入過多後會導致身體內鈉離子的超標,從而引起血管硬化、老化,導致血液流速緩慢,血管內外壓不穩定,造成血壓升高,很多人在查出高血壓後,醫生都會叮囑患者應控制好鹽分的攝入量。

但實際上,除了食鹽之外,還有一種調味品也會導致血壓升高,那就是我們常見白砂糖。

不僅食鹽需要控制量,糖分也是如此,每天人體分解的糖分也是有限的,然而在平時我們吃的食物中都會含有大量的糖分,如高澱粉食物、蛋糕、奶茶、甜品等都很受到大家的熱愛。

如果經常吃些食物,可能會導致人體糖量超標,多餘的糖分會轉化成人體脂肪,不僅會引起身體肥胖,還會導致人體血液黏度增加,給血管增加很大壓力,久而久之,高血壓、高血脂等疾病會一起出現,所以要想控制血壓不升高,除了鹽也要控制好糖的攝入量。

身體血壓升高後,身體會有這五種異常,若出現應及時檢查血壓水平

第一:神經系統異常

如果人體神經系統異常,會導致身體出現注意力難以集中、反應能力減退、頭暈頭痛、心煩意亂、脾氣大、失眠多夢等問題。

第二:心血管系統異常

心血管出現異常後,會導致胸悶氣短、心慌、心悸、心絞痛、呼吸困難等問題。

第三:血液系統異常

血液系統出現問題後,很容易導致身體異常出血,如:腦溢血、流鼻血、牙齦出血等,還有可能造成貧血等現象。

第四:泌尿系統異常

泌尿系統異常後會導致排蛋白尿腎功能出現障礙、夜尿頻繁等問題。

第五:運動系統異常

運動系統出現異常後,會導致肩背酸痛、肌肉緊繃、全身無力、四肢麻木等現象。

如果出現以上問題,不應忽視,建議做一個血常規檢查,了解自己血壓、血脂水平以方便調理,血壓升高的人群,若想穩定好血壓,一定要在生活、飲食兩方面著手,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樣對血管健康才更加有力。

常做這兩事,血壓慢慢趨向平穩

第一:及時補充營養物質

人體正常運轉,缺少不了一些微量元素和營養物質的參與,類黃酮、菊甙、水蘇鹼對人體血管有很大的幫助。

雲臺冰菊中富含菊甙、類黃酮、水蘇鹼這3種營養物質,適合日常飲用。

類黃酮:在《黃酮類化合物提取方法研究進展》曾記載,類黃酮對預防血管動脈硬化有很大的好處,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水蘇鹼:幫助血管改善血液黏度,降低血小板的凝聚,有效控制血脂做水平,對預防血管硬化有一定的作用。

菊甙:幫助血管恢復彈性,預防血管壁老化、硬化、延緩血管衰老速度有很好的效果。

這3種物質都能從雲臺冰菊中攝取,用開水浸泡,身體能更好的吸收,

第二:控制好體重

現在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很多人慢慢控制不住自己的體重,同時也意味著體內有過多的脂肪堆積,其實這對身體很多器官都會造成很大的壓力,尤其是血管。

如果控制不好體重,會導致血液黏度越來越稠、血壓升高,若不得到及時的控制,可能會造成血管損傷。

所以血壓升高的人一定要及時控制體重,多做一些運動,削掉多餘的脂肪,這樣才對身體健康有利。

相關焦點

  • 食鹽應該怎麼吃?多吃還是少吃?這5種疾病,和吃鹽過多有關
    食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道非常重要的調味品,那麼食鹽到底應該怎麼吃?應該多吃還是少吃呢?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正常的每人每日的食鹽攝入量應該在5克以下,而我國規定的食鹽攝入量應該在6克以下,但是大多數的人每天攝入食鹽的量都在10克以上,尤其是沿海地區,加上每天吃的海鮮類產品,體內的鹽分含量更是會超出規定的標準。下面這5種疾病都與吃鹽不當有關。1、腎病:腎是人體重要的代謝水分的器官,腎好的人尿液排出的也快,毒素就可以及時的排出體外,保持機體的健康。
  • 血管是吃「堵」的,身體有4種異常表現,血管或已水洩不通
    人人都知道,血管健康很重要。一旦血管老化,失去彈性,甚至發生堵塞,各種血管疾病就會紛至沓來。 除此之外,人的一張嘴,也是常常會為血管添堵的。 血管是吃「堵」的,三樣東西勸你少吃! 1、油
  • 腦梗上門前,身體會有2種異常,佔一個也要小心,趕緊「通」血管
    醫生在詢問詳情後,嘆息道:廚房1物為「罪魁禍首」,莫大意小李自身便有遺傳性高血壓,但是自認為年輕,身體健康,在飲食上沒有節制。小李的口味偏重,在炒飯的時候喜歡放鹽,但就是這樣的飲食習慣,卻成了「傷人利器」。
  • 腦梗到來時,身體多半會有5種異常,出現一個,也要及時檢查
    腦梗到來時,身體多半會有5種異常,出現一個,也要及時檢查 臨床上,大約80%腦梗患者在發病前5到10天會出現這一現象,記住,提早就醫,或許能救命!
  • 血管堵不堵?看手就知道,若手上出現這4種異常,或血管易堵塞
    當身體出現血管堵塞後,並不是「默默無聞」的,它會通過身體一些異常來表現出來,所以平時我們一定要多觀察身體變化,防止血管堵塞,保護身體健康。若手上出現這4種異常或血管已堵塞,莫忽視第一:手冷麻木現在天氣已經很冷,如果出現手冷是屬於正常現象,若經過恰當的保暖或進食後手就會變得暖和,如果手一直處於冰冷的狀態,怎麼也暖和不起來,這有可能是血管堵塞的原因,除了手冷外,偶爾還出現麻木感,就應該考慮血管是否出現異常。
  • 手腳有3種表現,是血管變堵了,養血管謹記「4多、5少、6動」
    手腳有3種表現,是血管變堵了,養血管謹記「4多、5少、6動」表現1:手腳發麻若經常手臂發麻且無力,異常冰涼,一定要警惕血管堵塞了。想要強健血管,減少血管堵塞,要注意多食蔬菜。每天至少吃夠5種以上的蔬菜,有利於抗氧化,保持血管彈性。尤其是要吃不同顏色的蔬菜,顏色越深的蔬菜越好,可補充人體所需營養。
  • 腦梗為何越來越多,醫生坦言:或與廚房一物有關,要少吃
    醫生提醒:廚房一物,是誘發腦梗主要"元兇",要少吃腦梗的產生和廚房中的一種調料——食鹽有很大關係,有相關數據表明,食鹽不宜過多食用,人體每天攝入量最好不要超過6克。腦血管堵塞時,身體會有4種異常:異常1、頭暈有70%的腦血管堵塞患者,會出現頭暈的現象。
  • 血管堵塞的人,腳部會出現3種異常,若沒有,值得恭喜血管很健康
    若腳部出現以下3種異常,或是血管出現一些異常,莫忽視1、腳部溫度不能保持恆溫如果說冬天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那有可能是因為沒有做好保暖,如果一年四季手腳都不能保持恆溫狀態,這是就要注意了,或是血管已經出現堵塞。
  • 身體若有3個異常,或是老年痴呆的信號,4種食物,最好少碰
    或許在一些人看來老年痴呆是一種突然出現的症狀,殊不知當老年痴呆出現之前,身體有可能會最先發出幾個異常的表現,若不重視也不能及時調理的話,慢慢的症狀不斷增加,慢慢出現老年痴呆。當身體出現以下這幾個異常表現的時候,希望你能重視起來,因為這很有可能就是老年痴呆的信號,可別不當回事。
  • 高血壓人群:除食鹽外,還要少吃1種「水果」,以免血壓「飆升」
    世衛組織研究數據顯示:我國大約有3億人都患有高血壓症,這個數據是非常可怕的,大約成年人每3個人中就有一個是高血壓患者。高血壓具有潛伏期長、症狀不明顯等異常特點,很多人在自己患上高血壓後,卻不自知,導致血壓越來越高,誘發嚴重的併發症,如:心梗、腦梗等。
  • 低密度脂蛋白高的人,這幾種食物要少吃,要維護血管健康
    它的精巧就在於有很多東西是我們肉眼所看不到的,就比如血管。看不到的東西,也就代表著我們無法去察覺它的異常。所以當我們的血管出現問題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後知後覺。那如何才能夠好好的保養我們的血管呢?50歲的劉大爺患有動脈硬化已經兩年了,所以他經常會去醫院檢查。
  • 數九寒冬,呵護血管,做到一不,堅持二勤,少碰三物,助力健康
    這其中,血管類疾病尤其高發,因其導致死亡人數比夏天高約41%。 可見,在數九寒冬,養護好血管的重要性,一定不要忽視,給健康打好基礎。
  • 主任大夫:身體有這5種表現,暗示HPV已來臨,平常要吃好一「物」
    主任大夫:身體有這5種表現,暗示HPV已來臨,平常要吃好一"物"1、腹痛HPV感染之後若引發宮頸病變出現,其典型症狀之一就是腹痛,對於這類情況,要及時引起女性朋友的及時關注。若是經常察覺到自己私處惡臭撲鼻,還是早做檢查為妙。5、容易畏寒如果經常出現畏寒怕冷的表現,除了跟一些宮寒情況有關之外,也可能是因宮頸病變導致子宮部位的氣血運行失衡所致。若是再同時伴發上述幾種跡象之一,則矛頭則更加指向了HPV病毒感染這種誘因。
  • 比大魚大肉還傷血管的「食物」,是這1物,勸你少吃幾口
    打算先吃塊蛋糕再說,誰知剛站起來,就感覺兩眼一黑,暈倒在了地上。正在休息的男友,聽見動靜,立刻醒了過來,見她躺在地上,趕緊打了120把她送去了醫院。經過檢查才知道,原來張曉是血管堵塞引起的暈厥,需要住院觀察幾天。
  • 提醒:身體有這3種表現,說明血管已被堵,血管健康岌岌可危
    導語:相信有很多的人都被血栓給困擾著,血管被堵塞了,我們的身體健康就會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了,因為血管就像是一條條運輸的道路一樣,血液在血管裡面流動,血管健康了,血液才能正常地流動,所以我們要預防血管被堵塞。
  • 身體有4種異常,血液已「粘稠」,若一個沒有,恭喜,血管很通暢
    血液是生命之源,在血管中循環流動,為人體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但是越來越多的人在生活中有著點外賣、飲食不規律、夜晚熬夜等不良習慣,導致身體血液會變得粘稠,容易形成血管異物,導致血管被堵,誘發各類併發症,危害人體健康。
  • 血管被堵了,身體會有哪些表現?除了甜點,還有兩種零食要少吃
    經過檢查後,醫生診斷為腦出血,由於血脂太高導致的,但是由於耽擱的時間太長,錯過了急救的最佳時間,導致小丁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她的丈夫知道後,感覺很不可思議,詢問醫生為什麼小丁會有高血脂?平時她身體都很好,而且她還那麼年輕。醫生在細細詢問小丁的一些生活習慣後發現,原來罪魁禍首,就是小丁平常最愛吃的一種調料,白砂糖!小丁的丈夫告訴醫生,小丁很喜歡吃甜食。
  • 低密度脂蛋白高的人,建議少吃這幾種食物多喝它,要維護血管健康
    導語:人體的結構非常的精巧,它的精巧之處就在於有很多的東西我們用肉眼是看不到的,針對於我們看不到的這些東西,也就代表著我們無法去在視覺觀察它發生的異常,所以當我們血管出現問題的時候,往往已是為時過晚,所以我們該如何去保養好自己的血管呢?
  • 3味調料,正在「偷偷」堵塞你的血管,提醒父母:要儘量少吃
    提醒家人:日常3種調料要少吃,以免給血管「添堵」第一種:鹽食鹽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調味料,也是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在食鹽用量的控制上,世衛組織有明確的指導意見,每天每人食鹽量不要超過6g,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傷害。攝入鹽分過多,身體內鈉離子數量會變多,致使細胞內外滲透壓失衡,還可能造成血壓波動升高,誘發高血壓,時間久了,還可能損傷血管出現血栓。
  • 尿酸高會有這3種表現,少吃「3白」,多吃「3物」或對降酸會有益
    導語:以前的人們聚在一起,談論最多的健康話題就是「三高」,這也與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有著很大的關係,「三高」往往會被人們稱之為富貴病,而如今除了「三高」以外,高尿酸引發的困擾更是讓很多人頭疼不已。除了生活水平提高以外,人們的生活習慣卻變得越來越糟糕,這也是痛風高發的原因。不過在痛風發作以前,身體的高尿酸環境就值得我們多加關注並及時處理,這樣一來高尿酸問題非但不會惡化,還會讓我們擁有更好的身體,尤其在飲食調理方面,有些食物要多吃,有些食物一定要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