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動不動就哭,而且晚上會做噩夢,該怎麼避免?

2020-12-23 紅柚育兒

導讀:小孩子動不動就哭,而且晚上會做噩夢,該怎麼避免?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小的時候孩子總愛哭,哭的是傷心欲絕,他是因為精神上受到了創傷嗎?怎麼才能安撫呢?和小編一起來學習一下吧!

嬰兒通過哭泣來表達他們的痛苦並渴望獲得幫助。當你安慰你的孩子的時候,她的身體會作出反應,分泌出催產素和其他具有安神作用的生物化學物質,你會看到她安靜下來。而在她的體內,這些具有安神作用的激素會強化她的神經通路。她知道幫助唾手可得——有人在保護她,幫助她調整自己。她不必恐慌,她可以信任這個親切的宇宙,以便滿足自己的需求。她開始培養積極的人際關係模式,讓自己感受到溫暖、安全和愛意。最終,這將幫助她學會在面對不快時變得更加從容,並在心煩意亂時冷靜下來。

你女兒肯定非常敏感,因為這麼多事物都會讓她大哭不止,每到個月大時,很多孩子都早已適應了這些事物。她屬於那種不喜歡變化。她可能總是覺得有些難以適應變化,但是,這個困難時期不會特續久,因此,何不每天儘量減少她的不快呢?

許多孩子大部分時候都需要被抱在懷中,片刻不離媽媽身邊。你的女兒似乎就是這樣。所以,簡單的答案就是,她想讓你知道,她片刻都不想離開你的懷抱。儘量用背帶背著她。通常情況下,這會營造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孩子就會更加適應其他的變化。

總之,在此期間,不妨儘量多抱著她。當然,有些時候,你必須將她放下來更換髒尿布,你必須開車帶她去見兒科醫生,必須給她換衣服而身旁也沒有人可以幫忙。

在這些時候,當她哭泣時,她受到精神上的創傷了嗎?答案是:即便你暫時沒有抱著她,你的聲音也可以撫慰她,營造那種「抱著她的氛圍」。我知道當孩子傷心欲絕時,很難將他們哄好。重要的是通過這種體驗來鼓勵自己,提醒自己「你是個好媽媽並在竭盡全力」。最後,我向你保證,你的女兒很快就會請求你將她放開,以便她能將家裡弄得亂七八糟,這個日子的來臨會比你想像得更早。在那個日子來臨之前,就將她緊緊抱在懷中,享受這些美好的感情吧。

對於4個月大的嬰兒也會做夢,和我們沒啥兩樣。大多數夢境都可能是在學習和體會白天的經歷。她可能是在體驗她出生時的經歷,或者讓她感到痛苦但你卻沒有覺察到的其他經歷。例如,醒來以後哭著要你抱,但你正在洗澡,所以沒有對她做出回應。

4個月大的孩子會感受到很多東西。只要她的大部分經歷是美好的,環境就能為她營造出安全感,她就會克服遇到的每種適度的痛苦。她可能需要在你懷中哭泣,或者在夢中體驗它。根據你的描述來看,這其實更像是夜驚,而不是噩夢,因為她會立刻醒來,並沒有對你的安慰做出反應。

夜驚和夢魘是不同的。夢魘是可怕的夢境, 大多數的時候,睡眠者都會想不起這些夢境。夜驚可能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但似乎以年幼的孩子最為頻繁。據說高達15%的兒童都會體驗到夜驚。科學家們認為,夜驚可能是由於控制大腦活動的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所導致的。大多數孩子都會隨著大腦不斷發育而消除夜驚現象。

那麼,你應該如何照顧孩子呢?自己先平靜下來。儘可能地安慰她,讓她安心。儘量減少她生活中的壓力。確保她不會聽到父母的大嗓門或承受其他的情緒壓力。儘量不要更改日程安排,晚上儘量待在家中。不要讓你的小孩子過度疲勞。

要確保她按時睡眠,並確保充足的睡眠時間。每晚稍稍提前讓她睡覺是很好的保護辦法。稍稍提前睡覺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更容易在夜間入睡,也能減少過度興奮的可能性。從事讓孩子安心的睡前例行活動,包括洗澡和擁抱。每晚都堅持這樣做,這樣她在睡覺時就會更放鬆。

我建議不要讓你的女兒自個兒哭著入睡,這會讓她在睡眠中更容易受到過度刺激。對於容易夜驚的兒童來說,發燒也能夠誘發夜驚。

要確保你的孩子沒有被意外驚醒。有證據表明,夜驚是由於在第階段的深度睡眠時(如果已經有了這種傾向)被驚醒造成的。汽車喇叭聲、電視或電話的噪音如果於擾了她的睡眠,就可能會驚醒她。你可以購買白噪音器來預防這種情況。不要將夜驚的孩子強行弄醒。這會導致她變得極其迷茫,有時候甚至會讓她暫時失憶。

作者:六叔

相關焦點

  • 崔玉濤: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才能讓他乖乖聽話?
    1.要想解決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個問題,你要反思自己對孩子的態度。第三點就是不同的家長對孩子的不同態度,也會讓他養成動不動就哭鬧的毛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寶寶和某些家人在一起的時候,特別容易哭鬧,這是因為,這些家人更容易對發生在寶寶身上的事情感到緊張,而且也特別容易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心軟,進而去滿足他的要求;但寶寶和其他家人在一起時,可能就沒有那麼愛哭,這和其他家人對他的哭鬧沒有那麼敏感有關。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相信家長都不陌生了,畢竟誰不想孩子成為那個人人口中的「別人家的小孩子」呢?這就造成了家長對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值。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可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幾點!
    上個周末帶著孩子在小區裡曬太陽的時候,聽到不少寶媽都說到了自家孩子動不動就喜歡哭的問題,還說自家孩子小小年紀就玻璃心什麼的,讓我十分不認同。孩子動不動就哭一定就能說孩子玻璃心嗎?相信不少家長都覺得這兩者的等同的,但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是,孩子這麼小,表達能力有限,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只會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拿我一個高中舍友來說吧。她基本算是大學剛畢業就結婚生子了,但那個時候夫妻兩個人都還不成熟,對於這個新生命的到來並沒有感到很歡喜。
  • 孩子"玻璃心"動不動就哭?錯不在孩子,責任可能在家長身上
    今天要和大家說說的就是小孩子動不動就哭的問題。而判斷「玻璃心」孩子的標準就是「動不動就哭」,扛不住事。有時候在外面和小朋友不知道怎麼不高興了,回家什麼也不說,就是哇哇哭。生氣哭、委屈哭、不高興還哭,簡直就是行走的瀑布,每次哭還不容易哄好那種,讓我和她爸感覺特別頭疼,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太&34;了。
  • 「洋娃娃晚上會動」,媽媽無視女兒的話,一周後娃得了這個「病」
    孩子說:「媽媽,娃娃夜裡自己動」曉莉今年7歲,前幾天生日的時候,奶奶就從香港那邊託人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她,當作生日禮物,這個娃娃看起來非常逼真,她看見了後,覺得不好看,還覺得有點可怕,說要丟掉,被媽媽及時制止了,說:「即使不喜歡也不能扔掉呀,這畢竟是奶奶的一番心意。」
  • 孩子動不動就哭,什麼辦法是最好的?
    孩子是家庭的小天使,對於每個孩子家長的教育方法都不同,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都不一樣,有的孩子有著非常活潑的性格,而有的孩子卻比較內向,而且動不動就哭,對於這個問題家長非常擔心,擔心寶寶會養成不好的習慣,那麼孩子動不動就哭怎麼辦
  • 把小孩子饞哭的水果,十萬斤積壓賣不動,果農心急如焚
    那時候,大多數家庭都不太富裕,平時都沒什麼零食可以吃,只有過年的時候,大人才會買些零食給孩子解解饞。冰糖葫蘆是小孩子最喜愛的零食之一,一般都是用山楂做成的,很多小孩哭著鬧著也要吃。為了吃上一串山楂,在寒冷的冬季,走上十裡的山路也情願。然而現在,這種水果卻大量滯銷,電商也無能為力。
  •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孩子,跟那些忍著不哭的孩子相比,有什麼差距?
    那些強忍著不哭的孩子,長大之後真的會跟動不動就哭的孩子有區別嗎?區別一、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其實作為家長,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對孩子的要求嚴格一些也是為了他好,但是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壞情緒,如果找不到宣洩的出口,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 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
    導語: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和家長關係大,越早改正越好到了我這個年齡,朋友們都有了孩子,有的在上幼兒園,有的在上小學,我們這些老朋友相見少,平常偶爾會在手機上聊天,而聊天內容基本上都和孩子有關,大家都常常吐槽一件事:現在的孩子怎麼「動不動就哭」?
  •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著不哭的寶寶,長大後差異懸殊!
    對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很快就牽扯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當遇到一點困難的時候,小朋友到底要不要哭呢?對此,不同的父母都不一樣的回答,不過大部分家長都認同,小朋友不能動不動就哭,特別是對男孩子來說,更加不能輕易流淚。出於這樣的認知,很對父母就不允許孩子哭,當他們遇到一些事情,眼淚都已經在眼眶了,大人都要他們忍回去。面對家長的這一行為,可能屏幕前的很多讓人都疑惑,這樣真的好嗎?
  • 四歲女兒動不動就哭,簡直快崩潰了,怎麼辦?
    四歲的孩子動不動就哭,一直哭,怎麼勸都不停,讓人煩躁崩潰。其實這種情形,在孩子的兩三歲的時候我們做媽媽的也經常遇見過,那時候她們還挺好哄,為什麼兩三歲哄停她們的招數,到了四歲就不靈光了呢?1.跟四歲年齡段孩子的特徵有關第一、情緒方面四歲這個年齡的孩子似乎一直處於緊張的情緒中。
  • 「媽媽,晚上娃娃會自己動」,寶媽沒當回事,幾天後送孩子去醫院
    現代工業發展得非常快,並且父母也都不生那麼多孩子,家裡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父母有了孩子之後,家長們都會把孩子當成祖宗一樣寵著,會事事都滿足自己的孩子,幾乎是要什麼給什麼,從不拒絕,捧在手心裡怕凍著,含在嘴裡怕化了,生怕孩子吃一點點苦頭。不過,用大人的想法去理解孩子的思想,這是完全不正確的,一不小心就會傷害了他們。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自尊心太強?家長引導不及時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我們經常會說人要有自尊心,有自尊心的人才擁有一個完整的人格,我們也通常是把自尊心當做一個褒義詞。然而,對於自尊心太強的孩子,又是讓家長特別擔心的,家裡有個「玻璃心」的孩子,家長說話、做事都得小心翼翼。李女士的女兒今年四歲了,上幼兒園中班。
  • 孩子動不動就哭,動不動就發脾氣?孩子有這兩種習慣,家長注意了
    孩子「情緒暴走」的兩個表現,家長要注意了動不動就哭,以「哭」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手段。孩子還在嬰兒時期的時候,他不會說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所以只能通過「哭聲」來吸引父母,以此來表示自己的需求:餓了、拉粑粑了、不舒服了等。
  • 孩子動不動就哭,這是為什麼?父母非說矯情,其實誤會孩子了
    年齡段在1~2歲的孩子,是最愛哭的年齡,小孩子愛哭其實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沒有哪家孩子是不哭的。不過,有些孩子,你會發現,好像動不動就會哭,父母認為孩子太矯情,嬌弱了!2.害怕認生當家裡沒有人,或者沒人關注他的時候,就會害怕哭泣;當寶寶開始熟悉人的時候,發現身邊不是認識的人,出現陌生人,也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哭泣
  • 孩子動不動就哭?大人錯誤教法讓孩子更愛哭
    孩子好愛哭、動不動就哭,真的會把大人的耐心都磨光,尤其當孩子一哭就什麼都不聽,一哭就哭好久,大人理智線不斷都難。但一個巴掌拍不響,孩子愛哭,除了本身的氣質外,大人如果不小心教錯,孩子也會動不動就用哭的。
  • 寶寶會做夢嗎?做噩夢怎麼辦?
    寶寶是不是會做夢,是很多媽媽好奇的問題。還有很多媽媽問我,有時看孩子睡著時很痛苦是怎麼回事?寶寶好像大多是淺睡眠,深睡眠的時間不多,是不是睡眠質量不高?應該怎麼辦?或者孩子做噩夢醒來怎麼辦?不敢睡覺怎麼辦?今天這些問題,口袋育兒都會給大家一一解答。寶寶會做夢嗎?
  • 孩子坐滑梯居然嚇的晚上做噩夢,該怎麼破?
    閨女快3歲那會,我們帶她去探險王國玩,其中裡面有個很大很長的滑梯,好多大人孩子在玩,不亦樂乎,然後,我問閨女:「要不要試試這個啊?」等到晚上睡覺時,半夜就做噩夢了,「不要玩滑梯」、「我不要」的喊著,雙手還在空中揮舞著,第二天晚上睡覺,又做噩夢了,但是持續時間短了些,第三天晚上,沒再做噩夢,但是,從那以後,再也沒坐過那個滑梯。
  • 孩子動不動就哭、不愛刷牙、不守規矩......怎麼辦?
    這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第一個內容,關於安全感很多時候孩子動不動就哭鬧孩子拉粑粑了會找我們,發現後第一時間給他清洗乾淨;抱著孩子的時候,他伸著手去夠各種各樣的東西,沒有危險的東西,儘量讓他嘗試著動一下,直到他自己失去興趣為止;總之就是在開始幫助寶寶建立安全感的時候,能滿足他的就儘量滿足他!!!
  • 孩子動不動就哭是玻璃心?不是的,相反是家長這幾個方面沒做好
    導語:小孩子小的時候,都有很多相同的習性,其中之一就是愛哭:嘗試新鮮事物失敗挫折的時候,哭;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時候,哭;被迫做不喜歡的事情時,哭。從大人的角度去看,這確實很難以理解,小孩子動不動就哭,他們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