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內向的孩子,也能打破社交困境,構建更好的社交力

2020-08-26 三個麻麻

孩子3歲之前,偶爾表現出更喜歡單獨玩,可以一個人玩很久的時候, 我並不能認定孩子是屬於內向性格,因為此時,真正意義上的社交還沒有開始。

直到3歲以後,一些現象開始逐漸暴露出來,我才終於肯定孩子確確實實是隨了我的內向性格

具體表現為:

  • 在幼兒園裡,從不會主動去和其他小朋友爭搶;
  • 明明已經知道答案,卻要確認一下別人的眼神才肯下定結論;
  • 有時候更喜歡看著別人玩;
  • 遇到想玩的項目,總是要觀察很久才會加入遊戲;
  • ……

一般來說,內向的孩子,更謹慎與篤定,他們不會輕易去冒險,他們總是會經過深思熟慮、需要花很長時間等確定好了以後才會做出反應

那麼,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們做什麼呢?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內向吧。

內向由先天氣質決定、受後天環境影響

經常會有人自我調侃:我很內向,我害怕之類的。

但是其實「內向」是由先天的氣質類型、基因決定的。雖然它也會與後天的環境相關,但是先天的氣質類型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人們習慣性地把內心與膽小、話少、害羞等詞相關聯起來,其實是不準確的。

首先,膽小不等於內向,內向的孩子也不一定膽小。

膽小是所有人都會有的情況,比如,有些人怕蟲子,有些人怕狗狗。

而且,從另一層面上來說,「恐懼」是孩子認知發展過程中會表現出來的一種現象,幾乎所有孩子在3歲以後都會出現膽小、怕生的情況。對未知現象感到恐懼,是一種正常的現象,並非代表孩子內向,絕大多數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有所改善。

同樣,話少、害羞也不等於內向。這是一種具體的情緒表現,跟環境、心情或者所處的心理階段都有關係。我們不能因為話少或者害羞膽小,就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

相反,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具備同理心,理解孩子出現膽小、怕生、害羞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個階段。

內向孩子的哪些特點容易影響了社交能力?

內向的孩子,更注重內心感受。他們經常不願意說、或者只用很少的詞去表達內心感受,但是他們的心思其實非常敏感:比如會常常思考,我這樣說會不會傷害到別人?會不會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他們會怎麼看待我呢?

內向的孩子,更自我。具體表現為,一旦我認定的事,你休想改變我:我覺得不對,我不想做這件事,那麼你再說也沒用;

他們更喜歡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跟別人相處,他們只有充分考慮清楚了、確認安全了才能擁有社交的能量。

那麼,我們該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構建社交力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影響社交幾個因素

1、家庭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管孩子是屬於什麼先天氣質,孩子如何進行社交,很大程度上跟爸爸媽媽的社交方式有關。

如果爸爸媽媽很喜歡交朋友,那麼,即便是內向氣質的孩子,也能在耳濡目染中獲得一些基本的社交技能。

2、學校環境。孩子從家庭中走出去來,開始上幼兒園就是走向社會化的重要一步。

通過集體生活,孩子慢慢學會了各種規則,完成了由「以我為中心」到「適應社會規則」的重大轉變,這也是進行社交,成為合格社會人的重要前提。

3、社會環境。小到一個小區、大到一個城市、一個國家。孩子通過看、聽、思考周圍人的社交方式,學會了社交的基本方法。

所以,圍繞這3個社交要素,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幫助孩子建立社交商、平衡社交能力

平等的看待孩子的性格,拒絕標籤效應。

作為一個典型的「內向」性格的孩子,我小時候總能聽到老師這樣說,「你要是再開朗一點,再大膽一點就好了。」

也常常聽到父母這麼說:「你看誰誰家的孩子,嘴巴多甜,見人就喊!你看你多沒出息。」

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過程中,外向的孩子總能讓人印象深刻,受人喜歡。

而內向不願意表達、不主動發表自己的觀點的孩子,則顯得有些孤僻與不討喜。

但是真實的情況是,你越是說我、罵我,我越是覺得緊張、覺得自己不可以,甚至有時候直接自暴自棄了。

內向的孩子比外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鼓勵,而不是打擊,因為他們需要足夠的時間來完成自我蓄能。

做孩子的堅強後盾,給孩子安全感和安全感。

從心理需求層面來說,無論孩子多大,甚至已經長大成人了,他們都需要有依戀和安全感,只有安全感、依戀感足夠強大,孩子才能放心地去探索、去建立社交。

因為他們知道,無論遇到什麼問題,就算我闖禍了,我的背後都會有人為我「撐腰」。

相反,連溫飽問題都不能解決,或者家庭關係不和諧,爸爸媽媽隨時處於吵架之中的孩子,他們常常生活在恐懼之中,處於不穩定因素之下,也就無暇顧及交朋友了。

幫助孩子學會處理社交衝突的方法

「有江湖的地方必有恩怨」,孩子的小小社會也同樣如此。

那麼,當孩子在社交過程中發生矛盾衝突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其實,在社交過程中,有三大原則非常關鍵,即不能傷害自己、不能傷害別人、不能傷害環境

倘若違背了原則,作為成人,我們就應該及時制止衝突;

而在不違背這三大原則的前提下,家長可以嘗試放手讓孩子自己來解決矛盾衝突,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孩子通過自己的嘗試建立起了正確的社交方法。

比如孩子很喜歡別人手裡的玩具,而別人不想跟他分享,他應該怎麼去要呢?

在兩個孩子溝通交涉的過程中,他們就明白了,喜歡的東西直接去搶沒有用,但是可以用交換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

強化孩子的社交技能,鼓勵孩子表達自己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家長不能直接把孩子推出去,逼迫孩子去「外向」

因為相對外向的孩子的自來熟的性格,內向的孩子需要更多父母的幫助,幫助自己打好社交的基礎。

首先,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從小範圍開始與性格相近的孩子先在一起玩,一般來說,性格相近的孩子更容易玩到一塊去。

等到孩子嘗到一些甜頭之後,再慢慢幫助孩子擴大社交範圍。

而一下子把孩子推出去,孩子反而會更不知所措,甚至會產生深深的自卑感。

其次,因為內向的孩子更容易表示出猶豫不決,在縮小範圍的前提下,家長還可以幫助做孩子有限的選擇,以選擇代替提問。比如,可以問他,你想和丹丹玩還是和明明玩呢?而不是直接問他,你想和誰玩呢?

最後,家長可以教孩子表達感受,比如,我有點緊張、我有點害怕、我有點難過等,當孩子學會表達感受了,就更容易讓孩子打開心門了。

寫在最後

內向和外向一樣,只是一種個性而已,並沒有什麼好壞之分。內向的孩子,他們只是在人際交往與社會活動中不那麼積極主動,不那麼輕鬆自如而已,而並不是代表他們不會社交,沒有自己的思想;

相反,在很多場合,內向的孩子反而表現得更加沉穩、更善於思考、更能一鳴驚人。

內向的孩子需要我們更多的耐心和引導,需要我們更加關注他們的心理感受

希望我們善待內向的孩子,不要急著推開他,更不要把它妖魔化!

相關焦點

  • 性格內向不會社交的人,怎麼樣才能有好人緣?教你四個社交技巧
    對於很多性格內向的人來說,社交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懂任何社交技巧,也不願意主動表達,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平時很少會與同事交流,只是偶爾需要交接工作的時候才會與同事溝通,平時即使工作遇到困難,也不會輕易去請教別人,只是一個人埋頭想辦法。
  • 內向的人如何打破社交恐懼,讓自己輕鬆面對社交
    內向性格區分標準不是話多和話少。內向性格不一定都是社交恐懼,但內向性格的人社交恐懼的概率大些。性格內向和外向各有優勢、劣勢、和其價值。內向性格並不是一種缺點,只是人性格的一種方式。內向性格因為獨處,所以深思、會更謹慎。內向性格的人克服社交恐懼之前最應該做的是接納自己是內向性格,然後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發展自己的社交需求,發展社交優勢。
  • 被誤解的內向:孩子不愛社交不等於不會社交,父母要做好3點引導
    今天,我將從三個方面來聊聊,為什麼父母覺得害羞會影響孩子社交;社交困境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如何幫助孩子走出社交困境,杜絕成長中的不利傷害。01為什麼父母覺得害羞會影響社交?03從三個方面入手,幫助內向孩子走出社交困境,杜絕欺凌傷害由於內向性格的孩子更容易受到校園欺凌,作為父母,幫助內向孩子走出社交困境,杜絕校園欺凌才是重中之重。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社交力①|社交力:讓孩子樂享人際關係
    社交力是一個人的基本能力之一,人際交往能力影響孩子未來的競爭力。當孩子漸漸長大,進入校園、融入集體、適應社會......社交,就顯得尤為重要,並影響著孩子的身心發展。開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還常常會聽到一些家長發愁:自己家孩子在學校裡太內向、太膽小、不會交朋友等,很擔心孩子將來不懂得如何與人打交道。那在培養孩子社交力上,父母都能做些什麼?本期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社交發展的規律和特點,解決孩子的社交問題,讓孩子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
  • 性格內向的人如何鍛鍊社交能力?
    ——內向者和外向者的性格特徵 2.內向者的困境 ——不懂說「不」、常被誤解、不懂經營關係、沒有存在感。 3.如何突破這些困境?
  • 內向不代表不想社交,沒有社交能力才是最苦惱的
    他們也很頭疼,又不能強迫、又不忍心看著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地玩,以後在學校被同學孤立,該怎麼辦呢?其實,大部分的孩子不是沒有社交的動機,只是缺乏社交的技能。內向是指人偏向於從內部世界尋找快樂,勝過從集體生活獲得樂趣的特質。
  • 內向型的孩子往往膽小、容易受欺負,如何教他們提高社交力
    作為一種群居動物,外向的人能夠獲取更多的資源和認同,往往更容易處於較高的地位;內向的人也希望融入社會,然而由於部分人缺乏一些合適的社交手段,難於獲取群體的認同,從而容易產生挫折感。3.從活動方式方面來說,內向型孩子都會坐得更久,比較安靜。而外向型孩子更容易「動」,常常自然而然地融入陌生人群。總體來說,內向型孩子也是有很多社交優點的,但是他們也有一些明顯的缺點,其主要社交缺點就是「慢」、「被動」、「退縮」。因此,提高內向型孩子的社交力一定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做好「三個提前」「三個注意」。
  • 內向的孩子其實更擅長社交,我們需要清醒認識到內向孩子的優勢
    以前我有一個同事的女兒,非常內向,幾乎不與外人打任何的交道,見了生人,一般都是一副默不作聲的狀態。她媽媽為了讓她能更多地參與到交際中,時常會帶孩子參加我們的聚會,說是希望能讓她女兒可以變得開朗一點。事實上如此強迫反而適得其反,她並沒有找到孩子問題的根源,同時也用錯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 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
    導讀: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內向不懂社交從小被欺負,長大更吃虧,家長這樣做孩子更外向
    孩子內向,不喜歡說話,怎麼辦?關於孩子內向這個話題有無數的家長向我諮詢孩子的性格問題,媽媽總是因為孩子的內向感到特別焦慮、苦惱,卻又無能為力。外向的孩子熱情、活潑,語言表達能力強,總是更受周圍人的偏袒,被更多目光澆灌,得到更多的青睞與垂愛。相反內向的孩子就會被貼上膽小、自卑、沒禮貌的標籤。
  • 內向者如何拓展社交圈?
    對於內向的人來說,和自己相處比和別人相處容易。和自己相處重要,和他人相處同樣重要。不要逃避社交,好的社交能給我們帶來好的體驗。人們對內向的人在社交中的表現通常是怎麼看待的?我是一個典型的內向者,不愛跟人閒聊,更不愛跟人親近。我認識的人們對我客氣的評價是:文靜,害羞,不太說話。不客氣的是:無趣,膽小,懦弱。當我安靜得坐在工位上寫材料,沒有注意辦公室裡的閒聊。
  •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打破社交困境
    從孩子的心理需求來講,每個孩子,不管年齡大小,包括成人,都有依戀和安全感的需求。通常孩子見到媽媽感覺就很好很放鬆,而見不到媽媽時,就會感覺害怕和拘謹。這種感覺在嬰兒時期被稱為依戀感,長大後就叫做安全感。 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對社交有興趣,能夠去交朋友,前提是需要有足夠的依戀感、安全感做支撐。當安全感、依戀感足夠時,就能夠促進孩子擁有好奇心,去探索社交能力。
  • 孩子內向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發展是在社交環境中習得的,爸爸媽媽需要為寶寶營造自由、寬鬆、愉悅的社交環境。讓寶寶感覺到自己的想法是被注意和接受的,這樣的感覺對寶寶社交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家長不能專橫暴躁,不要經常吵個不停,這會讓孩子整天的擔驚受怕,沒有安全感,從而使寶寶不願與人交流。也不能的過分的溺愛孩子,使孩子不能獨立,容易養成依賴家長的習慣,這也會容易讓寶寶膽小怕生。
  • 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
    導讀: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內向的孩子,家長怎麼做才能幫他打開社交圈?
    內向的孩子,怎樣觸發社交主動性?好多大人是內向的,卻希望孩子和自己不一樣,可以更加開朗外向。也可能自己外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內向,「一點都不像我」。其實,不必糾結孩子內向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內向的孩子沒有朋友。內向的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社交優勢。
  • 內向者劣勢:內向性格是如何削弱社交能力的?
    很多心理學「專家「安慰內向者——內向是一種性格,性格不分好壞,只是某一種屬性,如果接納內向的自我,內向者也能獲取良好的社會功能,並且感到幸福。這句話在很大程度上是片面的,並沒有說出內向者真正的煩惱本質。實際上,健康的人格在「出廠設置「時充滿生命能量,他們活躍,積極,自信,外向,善於適應,融入社會,具有良好的社會交往功能,這種人格特質下的個性大多是外向型。
  • 孩子「不會玩」被夥伴孤立?是時候培養孩子好的「社交力」了
    導讀:孩子「不會玩」被夥伴孤立?是時候培養孩子好的「社交力」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不會玩」被夥伴孤立?是時候培養孩子好的「社交力」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校園社交「潛規則」被曝光!內向的孩子慘遭排擠?
    開學了,孩子們回歸正常的校園生活,但是對於幼兒園的父母來說,免不了擔心:「 我的孩子在學校是如何「社交」的?TA能不能和其他小朋友和平相處?萬一,遭到「排擠」、「欺負」怎麼辦?」今天我們從一部幼兒園生活主題紀錄片中,看看高清攝像頭下的孩子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一面。
  • 內向的你,如何治癒「社交恐懼症」?
    畢竟,在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裡,在一群普普通通的十三四歲孩子之中,閱讀超過這個年齡階段的書,所能接受到的只是各種奇怪、無法理解的目光。也許和大多數的孤獨又叛逆的孩子一樣,我終於遇到了一個又孤獨又叛逆的偶像,他就是韓寒。於是在我初三的時候,我開始學習韓寒。我在上課的時候開始寫小說,在下課的時候寫小說,在任何的時候寫小說,我咋個這英文作業本、幾何本、作文本上都寫滿了我歪歪曲曲的字。
  • 性格內向不懂社交的人,怎麼拓展自己的人脈?教你4個社交技巧
    有些人喜歡社交,經常和別人交流。有些人不喜歡交際,很少與人交流。事實上,有些人不喜歡,他們只是不知道如何與他人交往。對於許多內向的人來說,社交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他們不懂社交技巧,也不願意主動出擊,很多事情他們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許多內向的人並不是討厭交際,他們只是找不到正確的方法,這導致他們常常被誤解,讓人以為他們喜歡獨處,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