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

2020-09-05 精英育兒課

導讀: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

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內向孩子不擅於社交?錯,家長做好這4點,孩子變身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我經常帶我的兒子在廣場上玩耍,發現廣場上的孩子個性鮮明,有些活潑開朗,有些害羞可愛,有些很聰明,有些像天生的外交官。
另一方面,我的兒子被判為「怯ward而內向」,因為他經常牽著我的手,不與他人交談。
這個周末帶我兒子去朋友家似乎更證明了這一點。
我兒子曾經很樂意和我一起上樓,但是當我敲門時,他的臉變了。我的朋友打開門後,他用力將我拉回到電梯,悲傷地哭著說「回家」,哭了起來。別說了。不管他的朋友如何用玩具取笑他,他都設法避免,試圖躲藏在我後面。


但是,我沒有強迫他進入房間,而是採取了三步法來成功地將他誘入房間。
步驟1:給他一種對他的安全感和同情心
作為當時他周圍唯一的安全來源,我沒有強迫他進入房間,而是蹲下擁抱他,安慰他,讓他知道「我們是一群人」。
步驟2:慢慢讓孩子放鬆
兒子逐漸平靜下來,但他仍然呆在電梯門前,不肯動。我說服「我們去姑姑家洗手」,我的朋友默默地倒了一盆水,放在水池裡。門。
在洗手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房間的外觀,孩子慢慢地措手不及。
步驟3:媽媽演示並成功進入房屋
洗完手後,我趁機把水倒進房間,假裝很冷淡,轉身告訴他我也應該進來,他實際上是這樣跟進的。
簡介:面對緩慢的孩子,父母越認真,孩子就越害怕。如果父母冷靜,孩子將不會有太大的心理負擔。他會安靜地模仿父母的行為,然後慢慢融入氣氛。


在母親圈子裡,似乎有一連串的鄙視:性格外向的人比性格內向的人更好。
外向的人真的比內向的人有優勢嗎?內向的人不能成功嗎?實際上並非如此。
在《性格內向的競爭力》一書中,作者蘇珊·凱恩(Susan Cain)提到:
在一個強調競爭,備受關注和宣傳的現代社會中,性格外向的人常常被賦予一種更有能力的幻想,但實際上,儘管性格內向的人不擅長表面上的文字,但他們卻善於深入思考和冷靜分析。
心理學家吳志宏也說:
「性格內向是對性格內向的保護,性格外向是對性格外向者的回報。兩者之間只有區別,沒有對與錯。」
我們每個人都是具有各種特徵的複雜個體。內向和外向只是區分人格的眾多維度之一。
根據最流行的MBTI人格理論,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來自四個方面:
能量控制:性格內向的我
認識世界:真實感S直覺N
判斷事物:思考T-情感F
人生態度:判斷J—知覺P
在將這四個維度和八個方面結合起來之後,人格分為16種類型。
每種類型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點,性格外向或內向,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各有優缺點。
研究表明,世界上超過70%的成功人士是性格內向的人。
宮崎駿,愛因斯坦,巴菲特,梁朝偉...這些成就卓著的人都內向。
例如,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是一個典型的性格內向的人。在公司成立之初,他在公開演講時會發抖。Facebook營運長桑德伯格(Sandberg)說:「害羞又內向,他常常使他不熟悉他。人們會感到有點冷。」
但是,儘管內向,扎克伯格還是一個嚴謹而有邏輯的人。他屬於INTJ(內向,直覺,思考,判斷)類型,並且成功創建了一家影響世界的公司。


性格內向的孩子更熱衷於觀察和思考並有自己的優勢。因此,我不想訓練兒子成為一個外向的人,而是要引導他找到適合我和這個社會的方式。
但是,我們處在一個外向型的社會,性格內向的孩子也需要與外界交往。作為父母,我們也可以適當地「伸出援助之手」並指導他們「升溫」。
性格內向的孩子也可以成為「社會主人」。
(1)引導兒童積累「社交」對話資源
孩子延遲「發燙」的原因可能不是因為孩子不想這麼做,而是因為孩子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幫助兒童通過圖畫書和旅行來擴展他們的知識。
一個孩子知道的詞彙量越多,他就能理解的東西就越多,並且他會在孩子中「發光」,他將更加自信並且更願意與孩子進行交流。


(2)讓孩子增強對「家庭法庭優勢」的自信心
任何喜歡看足球比賽的人都知道,在家中贏得比賽更容易,因為他們在家中更有信心。
兒童也是如此。他們還需要在本國法院獲得信心和安全感。對於慢熱的孩子尤其如此。他們的安全感來自他們熟悉的家。
我們可以不時邀請朋友到我們家,孩子們可以在熟悉的「領地」與他們交流,以提高他們的自信心。


(3)提前告知孩子「熱身幫助」
如果我們要去拜訪一個朋友的房子,我們可以在幾天前將此信息透露給孩子。例如,告訴他:「」幾天後我們去媽媽的朋友家玩。她家中還有一個小孩,她是一個小妹妹。您可以玩玩具,捉迷藏,您最喜歡捉迷藏嗎?」
如果孩子曾經遇到過這個朋友,它可以幫助他記住他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例如:「寶貝,還記得這盒餅乾嗎?陳大媽把它給了你。讓我們兩天後去找她玩。」」


這種對話使孩子逐漸放棄了預防措施。當他實際去朋友家時,他會知道:哦,這兩天母親在談論這位姑媽的房子。
(4)父母示範並讓孩子學習一些社交禮節
如果我們只是盲目地問孩子打個招呼,我們通常會失敗,因為孩子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們可以模仿孩子打招呼和與他人交談的語調,並提供一個樣本供孩子模仿。
我每天都會送兒子去幼兒園。他不想跟校長的奶奶打招呼,但我堅持要用孩子的口吻對校長的奶奶說「早上好,校長的奶奶」。
堅持了半個月後,我的兒子像我一樣大聲說「早上好,奶奶,奶奶,校長」。當時的心情是我終於等到花開了。


面對這個世界,慢熱的孩子們有自己的開放方式,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舒適地與世界相處。
我們可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性格,並在適當時提供一些指導。
-END-

我是一個家庭教育老師,一個高級的產科教師,也是一個多平臺的育兒作者。跟隨我給你帶來實用的母性和育兒知識。如果你有任何困惑或疑問,請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些建議能讓你作為一個家長突然敞開心扉,不再孤獨地走上育兒之路。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
    導讀: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社交能力」怎樣培養?家長學會這4點,養成社交小達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責任在家長,孩子社交能力如何培養?
    孩子不喜歡社交,問題可能出在家長孩子喜歡模仿,而家長就是孩子最好的模仿對象,父母自然成為了孩子的第一任社交老師,孩子不愛社交,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出現了問題。1、家長本身不喜歡和人打交道,帶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很少和其他家長交流溝通。
  • 被誤解的內向:孩子不愛社交不等於不會社交,父母要做好3點引導
    一到飯點給孩子打電話,就發現孩子竟然在第一次認識的小朋友家裡吃飯。誠然,在外向世界裡,外向孩子特別容易結交到朋友。我們看一個人社交人緣好不好,通常是以「他是不是有很多朋友?他在群體裡是不是總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他是不是特別能說會道?」這些標準去判斷。因此就會認為,自家孩子如果在陌生人面前不說話,或者一說話就臉紅結巴,就斷定孩子太內向害羞,擔心孩子以後交不到朋友。
  • 孩子怕生不合群,如何變身「社交小達人」
    很多家長紛紛表示,面對孩子的內向性格不知道該怎麼辦? 先解釋上面家長的誤區:這種情況一般不能單純的說是內向的性格引起的,事實上,這類問題大多源自於獨生子女的增加和相對封閉的環境。孩子總是獨自玩耍,缺少人際交往的機會,很多家長出於安全考慮,也極少帶孩子出門,久而久之孩子也就變得所謂的「內向」了。
  • 擔心孩子在幼兒園交不到朋友?一起來變身「社交小達人」吧!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樣幫助寶寶學習一些簡單的社交技巧,從而提升寶寶交朋友的能力。總的來說,想要寶寶入園後成為「社交小達人」,我們可以這樣做:一,教寶寶一些簡單的社交語言1.二,幫寶寶融入社交環境中去如果孩子比較害羞,不好意思主動去找正在玩遊戲的小朋友搭話,家長就得主動加入小朋友們的對話裡,然後充當介紹人,把寶寶介紹給玩遊戲的小朋友們。舉個例子,如果小朋友們在玩「看病」的遊戲,家長就可以跟扮演醫生的孩子說,「我這有一個新病人,你可以問問他哪裡不舒服嗎?」
  • 如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做好3個方面,社交小達人輕鬆上線
    老師建議,接下來的教育重點放在「社交能力」的培養上,這樣才能讓悅悅的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長。可能很多家長單純的以為,社交能力就是讓孩子交朋友,只要讓孩子找到朋友就夠了。但其實,社交能力包括很多方面,家長還是有必要先學習一下。社交能力包括哪些方面?1、管控情緒想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自然得要先學會認識情緒,以及控制情緒開始。
  • 孩子內向不善於表達?家長不妨這樣做,孩子輕鬆變「社交小達人」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社交能力、表達能力比較差,許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忽視對孩子的培養,孩子就會選擇一個人玩耍,很少與他人交流,就容易導致孩子的社交能力較差如果說孩子自身就不懂社交禮儀,當與他人接觸的時候,就會有可能被別人說不懂禮貌、沒有規矩,所以說社交禮儀要從娃娃抓起。家長讓孩子了解社交禮儀知識,讓孩子使用文明用語,如:你好、您、請、謝謝等。
  • 孩子內向≠性格缺陷,父母做好這4點,內向的孩子不吃虧只會更成功
    蘇珊·凱恩在TED演講《內向性格的力量》中告訴我們,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亞當·格蘭特教授做過一項研究,表明內向的領導們相對於外向領導會生產更大的效益。事實上,內向的人因為更善於獨處,往往更擅於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觀察細緻、善於分析。
  • 培養高情商的社交小達人,做到這三點就夠了
    、與人交往畏縮歸結為性格內向的原因,從而忽視了一個問題——社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後天的培養和引導。無論是在生活和工作上,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也不一定是社交型人格,但他們總能很好的融入集體。這些人身上基本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就是具有很強的同理心。
  • 孩子社交能力弱怎麼辦?學會這4招,變身社交達人
    文/小當家育兒經在現如今激烈競爭的社會現狀下,孩子想要有出息,僅僅有良好的學習成績遠遠不夠。相關部門曾經做過一個數據調查,結果表明:情商高,擅長人際交往的孩子,更容易在自己的領域做出成績。而不擅長社交的孩子,往往伴隨著內向害羞的性格,難免泯然眾人。
  • 孩子內斂、不懂社交?對於「藍色性格」的孩子,家長需做好這3點
    導讀:孩子內斂、不懂社交?對於「藍色性格」的孩子,家長需做好這3點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內斂、不懂社交?對於「藍色性格」的孩子,家長需做好這3點!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內向的孩子,家長怎麼做才能幫他打開社交圈?
    內向的孩子,怎樣觸發社交主動性?好多大人是內向的,卻希望孩子和自己不一樣,可以更加開朗外向。也可能自己外向,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這麼內向,「一點都不像我」。其實,不必糾結孩子內向的問題,也不用擔心內向的孩子沒有朋友。內向的孩子,有自己獨特的社交優勢。
  • 你家孩子可能和社交小達人之間,少了這三種習慣
    文文家的小孩上小學一年級了,平時總是按時回家寫作業,特別乖,其他人也總是誇她家孩子懂事,可是文文卻一直為了孩子的社交能力擔憂。原因就是因為孩子性格比較孤僻,總喜歡自己呆著。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情商不高和父母的教育有很大關係,就像一些社交的小技巧,是需要父母言傳身教的,在這種時候父母可千萬不能偷懶。
  • 內向的孩子,也能打破社交困境,構建更好的社交力
    這是一種具體的情緒表現,跟環境、心情或者所處的心理階段都有關係。我們不能因為話少或者害羞膽小,就給孩子貼上「內向」的標籤;相反,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具備同理心,理解孩子出現膽小、怕生、害羞的原因,才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平穩度過這個階段。
  • 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
    導讀: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內向不善社交?社交小能手從來不是天生的,看家長怎麼培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害羞內向不愛說話?家長別大意,小心是「兒童社交恐懼症」
    因為有的時候,孩子的一些內向表現並不是正常的,而是在給家長們敲警鐘,其實孩子是兒童社交恐懼症的表現。 張莉的兒子今年6歲了,已經是幼兒園的大班了,從小孩子就很性格內向,不怎麼愛說話,也不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 只不過那個時候張莉一直認為兒子只是內向而已,因為她和老公就是內向的人,喜歡在家安靜地看書,不喜歡熱鬧的環境,還以為兒子隨自己和老公。
  • 孩子不合群,容易出現「社交退縮症」,家長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愛默生執筆:橘媽定稿:橘媽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孩子也是如此,家長希望孩子能夠交到很多知心朋友,這對於孩子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有些孩子特別不合群,總是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耍,別人來邀請孩子一起玩時,孩子會拒絕,家長此時要注意了,要及時引導孩子,別讓孩子出現「社交退縮症」。
  • 培養孩子社交力≠出門多見人,4個方法,助力孩子成為社交小達人
    例如:父母常發脾氣,孩子學會發脾氣;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讚賞,家裡來客人表現欲會很強;常被指責,孩子會容易忍讓不敢和小朋友爭搶;父母性格內向、存在情感忽略或先天氣質,導致孩子害羞、內向,見人不愛打招呼。4、同輩影響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時,因為他們的不當行為沒有得到懲罰而被孩子模仿。
  • 內向的孩子其實更擅長社交,我們需要清醒認識到內向孩子的優勢
    以前我有一個同事的女兒,非常內向,幾乎不與外人打任何的交道,見了生人,一般都是一副默不作聲的狀態。她媽媽為了讓她能更多地參與到交際中,時常會帶孩子參加我們的聚會,說是希望能讓她女兒可以變得開朗一點。事實上如此強迫反而適得其反,她並沒有找到孩子問題的根源,同時也用錯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 孩子內向怎麼辦?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讓寶寶感覺到自己的想法是被注意和接受的,這樣的感覺對寶寶社交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在孩子面前家長不能專橫暴躁,不要經常吵個不停,這會讓孩子整天的擔驚受怕,沒有安全感,從而使寶寶不願與人交流。也不能的過分的溺愛孩子,使孩子不能獨立,容易養成依賴家長的習慣,這也會容易讓寶寶膽小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