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社交能力就是交朋友的能力。
影響寶寶交朋友能力的因素,除了寶寶自身的性格外,社交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想想我們大人在社會上交朋友,也很少有完全憑藉人格魅力交到朋友的經驗,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自發地使用一些社交技巧,比如,到了新的工作場合,我們會主動微笑、打招呼,幫助我們交到新朋友。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樣幫助寶寶學習一些簡單的社交技巧,從而提升寶寶交朋友的能力。
總的來說,想要寶寶入園後成為「社交小達人」,我們可以這樣做:
一,教寶寶一些簡單的社交語言
1. 發起語
告訴寶寶,如果你想和其他小朋友玩,可以說這些話「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我能玩一下你的玩具嗎?」
2. 禮貌語
教寶寶常用「你好」「謝謝」「請」等禮貌語,其他小朋友也會希望和寶寶交朋友
3. 身體語
除了禮貌語之外,最好教寶寶用眼睛直視著對方小朋友的眼睛,一般真誠地凝視,對方同意交往的機率比較高。
二,幫寶寶融入社交環境中去
如果孩子比較害羞,不好意思主動去找正在玩遊戲的小朋友搭話,家長就得主動加入小朋友們的對話裡,然後充當介紹人,把寶寶介紹給玩遊戲的小朋友們。
舉個例子,如果小朋友們在玩「看病」的遊戲,家長就可以跟扮演醫生的孩子說,「我這有一個新病人,你可以問問他哪裡不舒服嗎?」
三,主動組織活動,邀請小朋友來玩
社交技能的提升也離不開交往練習,家長可以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裡玩,幫寶寶尋找1~2個深入交往的小夥伴,互相討論話題,分享玩具,如果有衝突,可以收穫解決衝突的經歷。
四,教寶寶解決社交衝突的技巧
我們以一個衝突場景為例:
寶寶想玩小朋友的玩具,但是小朋友不給,於是,寶寶直接上手搶玩具。結果,兩個小朋友都哭了。
1. 進行危機幹預
一般建議將寶寶抱離現場,避免再次出現衝突。
2. 幫助寶寶接納情緒
媽媽可以向寶寶表達共情「媽媽知道,你很想玩那個玩具,對嗎?」「但是,那個小朋友不給你,所以你很生氣,對嗎?」
這時候,寶寶會覺得「媽媽很理解我」,他就願意進行下一步溝通了。
3. 告知事實
媽媽要告訴寶寶「那個玩具是別人的。」讓寶寶了解「我的」和「別人的」的區別。
4. 給出合理的社交建議
媽媽可以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寶寶主動的社交行為「你可以跟小朋友說『我們一起玩好不好?』」
5. 鼓勵寶寶再次嘗試
鼓勵寶寶再去找小朋友,嘗試發起交往。
如果小朋友還是不願意跟寶寶玩,媽媽可以引導寶寶反思今天的事情經過,比方說,「如果想要別人的東西,我們會說什麼?」「如果別人想玩你的東西,你怎麼說呢?」。通過這些問題,引導寶寶進行思考,下次遇到這種衝突的情況,他可以怎麼做。
五,給寶寶讀交朋友的繪本
推薦繪本《一堆好朋友》、《謝謝你好朋友》
繪本中小主人公交朋友的故事,能夠幫助寶寶直觀地了解到,別的小朋友和朋友一起說些什麼、做些什麼,有什麼交朋友的技巧,便於寶寶學習社交技能。
其實,寶寶社交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個過程,只要我們的心態比較輕鬆,不急不躁,那麼不管孩子的性格是隨和型、還是內向型,是陽光型,還是急躁型,都能在社交場合表現得大方得體,到了幼兒園,都能交到一兩個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