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一位朋友近來很苦惱,他說自己是名高中生,每天在學校就是學習,家長親戚讓他什麼都不用管,唯一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這讓他感到很迷茫,開始痛恨學校應試教育,希望農村實行素質教育,覺得這樣至少在思想上和城裡人不會差太多。
在中國我想每位學子都明白什麼是應試教育,對素質教育估計一臉懵,什麼是素質教育呢?素質教育其實和應試教育相對,它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簡單一點就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這種教育。嗯,聽上去感覺還不錯!
那為什麼中國不實行素質教育呢?
1、 中國的發展原因:
從中國現階段社會階層的分析來看,素質教育應該是中產階級發展了以後的事。據悉中國有8億農民,佔人口絕大多數,然後是工人,這部分人絕大多數生活水平較低,讀書在某種程度上是改變他們生活的一種方式,所以他們最大的願望是通過讀書改變生活,他們對於要不要素質教育是不太在意的,只在意於自己的孩子能不能上大學、能不能找工作。真正在意孩子的素質教育的是中產階級。「行萬裡路、讀萬卷書」,這是素質,但這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經濟支撐的。因此,素質教育在現階段是不現實的。
2、教育資源分布不均:
就目前國家經濟發展而言,東西部的經濟存在極大的不平衡,這樣勢必也導致東西部的教育資源不一致,如果現階段實行素質教育,帶來的後果可能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西部經濟發展沒跟上,很多孩子連獲取學習教育資源的途徑都很少,更別提與掌握豐富教育資源的東部孩子一拼高下了!
3、 人口過剩:
現在社會人才招聘都看重文憑,第一好操作,第二比較穩妥(至少證明這個人讀書還可以)。中國的90%的就業是靠中小企業提供的,這樣他們自身的實力也比較落後,所以以這種方式招聘人才最為節省。再加上中國人口眾多,也不怕招不到人。正因為人口過剩,導致就業競爭激烈,所以為了就業,為了未來,應試教育競爭早已從、高中下移到學前階段。正如一句老話當麵包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時候,又何談素質教育?
4、思想觀念的束縛:
素質教育從內容上講,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使受教育者實現學習科學文化知識與加強思想修養的統一,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而這麼多年來,許多工作地方卻把「只要不是死學書本」就當成素質教育,更有甚者,把不學習書本知識,而以搞課外活動作為素質教育。其次家長的教育觀念受幾千年封建教育思想的禁錮,只看成績不看素質。這樣教育就像流水線上的產品,同一個模樣,抹殺了人的個性,所謂的「差生」就成了被學校淘汰的「廢品」,在這樣傳統的思想觀念下談何素質教育!
綜上所述,想要現階段在中國實施素質教育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