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王者榮耀的旁白都是中文 唯獨「五殺」的語音要用英文?

2020-12-11 17173遊戲網

大家好,這裡是正經遊戲,我是正經小弟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在王者榮耀中,英雄的臺詞都是中文,但唯有所有擊殺、團滅戰鬥的系統語音,卻是英文?比如「First-Blood」、「Penta-Kill」(噴他Q)而不是「第一滴血」或者「五殺」?作為一款騰訊自研的國產遊戲,為什麼「發起進攻」、「猥瑣發育,別浪」等信號都是中文的情況下,突然出現這幾句英文呢,卻不讓玩家有絲毫的違和感,這是崇洋媚外還是另有深意?今天,小弟就帶大家走進科學,科(xia)普(che)一下!

1、反常規的語言更引起玩家注意

首先,因為《王者榮耀》裡大多數時候都是中文語音進行提示的,所以要是把擊殺等提示也做成中文語音的話,就容易和其他的提示混淆而被玩家忽略。而且出現擊殺和防禦塔的情況多是發生在戰鬥狀態,玩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戰鬥上面,這個時候使用非母語的英語就會比較容易引起玩家的注意。比如下面這個例子就充分說明了,為什麼反常規的語言更能讓玩家注意。

引用「知乎」平臺用戶「WestWind」的回答

2、不是「噴他Q」太有逼格,而是「五殺」詞彙太直白

首先,我們的潛意識並不是太過喜歡「Penta-Kill」,只是覺得「五殺」太過直白。從小到大,語文老師一直教育我們要談吐不凡。所以在足球中,我們不說梅西進了兩個球,梅西進了三個球……而是說,「梅開二度」、「獨中三元」、「帽子戲法」。同樣,翻譯之中也講求一個信、達、雅。比如伊利丹最著名的那句「You are not prepared」(直譯的意思為「你們還沒準備好」),就被翻譯成經典的「你們這是自尋死路」,則顯得氣勢十足。

3、多音節比單音節所帶來的反饋效果更佳

從發音的角度來說,音調的豐富程度,決定了一句話的情感飽滿與否;而音長的長短,則決定了一句話可以蘊含多少音調。舉例來說,「五殺」,聽起來能賦予的情感色彩一定沒有「勢如破竹」要多,而如果是「十步殺一人,千裡不流行」,那更是要碾壓前兩者了。兩相對比,「噴他Q」自然也就比「五殺」要有氣勢。

當然,並不是短音就不能有氣勢,只是不適合在這一的情景下來發揮。首先的一種方法就是拉長音,類似於NBA賽場上的「Yao~~~~~~~Ming!」,這種當然是可以的。不過,NBA賽場上進球之後是要等對方發球的,而MOBA裡可沒有這項。所以,很有可能你剛剛聽到「五~~~~ShutDown!」……比如,「天降正…啊~~~」

但或許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姚明表情包

另外,突如其來的發音,也會讓全場對你行注目禮!就好像你在打麻將時突然自摸到一張五萬,用力地拍在桌子上大喊一聲「自摸!五萬!」、鬥地主中的「王炸」,表達一種「終結」的意味,類似於遊戲中最後的「Victory!(勝利)」這種成就感,是難以言喻的。

4、使用情境很重要

大家應該有過一種體驗, 當我們僅僅是以文字形式看到一些話語的時候,我們並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但當需要我們發聲朗讀出來的時候,有些話就顯得難以啟齒,或者說「中二」。例如,我們在遊戲中聽到「午時已到」,然後眨眼間幾槍解決五六個敵人,會覺得帥氣爆表。可當我們在傍晚的大街上看到五六個人鬥毆的時候,一個人忽然大吼著「有基佬拉我褲鏈」(龍神の剣を喰え!),你恐怕會覺得這人中毒不淺吧?

這主要是聲音的使用情景和習慣所導致的。某一句話,可能在小說中、動漫裡,我們會覺得再正常不過,但放到現實世界中使用,就顯得怪異無比。同樣的,對於王者榮耀中的許多用戶來說,「Penta-Kill」要更為熟悉,因為他們都曾是LOL或DOTA的粉絲。而對於新玩家來講,這個問題卻不會有特別直觀的感受了。這麼看來,選擇「Penta-Kill」總是比選擇「五殺」要更賺一些的。

5、不同國家代表著不同的語言形象

提到日本,或許你的第一個聯想詞就是動漫、和服,提到美國,或許你腦中的第一個聯想詞就是山姆大叔、復仇者聯盟,這就是國家給人們最直接的印象,同樣語言也有這樣的魅力。比如「不要啊」、「好舒服!」、「辛苦您了!」、「請多多指教」、「您辛苦了」這些用英文來翻譯,你的第一反應是不是「雅蠛蝶」?是不是忽然覺得自己這些年的英語都白學了?就算你有英文專業8級,或許也是下意識的用日文來翻譯,這就是不同國家代表著不同的語言形象。

當然其實遊戲裡很多東西都是默認用英文表示的如HP、MP。這就是一種文化輸出的力量,當一個民族的文化足夠強大的時候其他文化就無法迴避,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玩家。不知道哪天可以看到國外的遊戲裡有默認用中文設計的存在,不過為什麼我第一個想到的居然是「商城」和「充錢」???

6、歷史遺留因素

當然,以上說的這些,大部分只是個人的笑談而已。但最真實的原因,無外乎是「歷史遺留原因」。提到MOBA類遊戲,就繞不開最早期的Dota,作為一款基於War3的地圖編輯器海外產物,音效方面自然也就繼承了海外RPG地圖的套路。而Double Kill/Triple Kill 等音效,又都是出現在玩家腎上腺素飆升的時候,無論是殺人,還是被殺。久而久之,這些音效和其所代表的的情緒也就在玩家的印象中扎了根,相對比來說,可能就沒有太多老玩家記得那些英雄語音一類的音效了。

當然要深究第一滴血的話,可能要追逐到史泰龍時代了

而後,MOBA類遊戲的市場開始擴大,這些MOBA類遊戲的製作者,大多數都是接觸過Dota的玩家。相信在這些遊戲在本土化的時候,是考慮過中文語音的,然而在這些「老玩家」的潛意識中,卻覺得中文的「三殺」並沒有「Triple Kill」帶感。因為前者只是一句話,而後者已經帶來了條件反射般的情緒調動……所以才使得這些遊戲的擊殺語音仍舊保留著英文原版。英雄聯盟應該就是這樣的一個例子。作為和英雄聯盟同屬騰訊系的王者榮耀,其繼承了LOL的音效模式,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這裡並非真的說中文音效聽起來就沒有英文音效帶感,而更多的是一些「歷史遺留因素」,也就是一些巧合和選擇,造就了今天的現象。同樣還是英雄聯盟,曾在「焰浪之潮」事件中出過一版船長普朗克的播報語音,就是一整套的中文語音。非但不覺得出戲,而且還讓遊戲中的情感體驗更上一層——你的隊友正在餵魚!

那麼問題來了:你們覺得未來讓海外玩家最能想到的中文詞彙會是哪一個呢?

【編輯:一隻老煙貓】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