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獨立外賣背後:90%餐飲老闆的痛點,它是怎麼解決的?

2020-12-24 站長之家

繼拆分出供應鏈、培訓等版塊後,海底撈又拆分出了它的外賣版塊。

來源 | 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

 作者 | 王豔豔 

」繼拆分出供應鏈、培訓等版塊後,海底撈又拆分出了它的外賣版塊。

這一次,海底撈並不是個案。在它前後,樂凱撒、有飯等餐企也選擇將外賣獨立運作。

當先行者們已經用外賣重構企業成本結構,那些把外賣做成雞肋的老闆們也都開始急了:怎麼才能解決外賣的效率和利潤痛點?」

1

趨勢

越來越多的品牌用外賣重構成本結構

「餐飲業大概每掙 10 元錢,就有 1 元來自外賣」;

「預計 2018 年外賣將達到 3000 億,佔餐飲總盤子的10%左右」

……

這是美團點評和內參新近聯合發布的《中國餐飲報告(白皮書2017)》裡(相關閱讀: 2017 中國餐飲報告首發: 1000 萬老闆關心的舌尖數據都在這裡了!),關於外賣的數據。

如果你還認為外賣是堂食的一種補充,有條件了做,沒條件了不做,那麼,你也許很快就會被主流餐飲邊緣化——

海底撈、樂凱撒、有飯等品牌,都在打造獨立的外賣體系,重新設計成本結構。

就像餐飲老闆內參CEO秦朝在《秦朝餐見》中所說,當下,外賣已經成為餐飲第三極,不是堂食補充,而是成本重構。

2

現實

為何你的外賣沒做成增量,反成了雞肋

雖然被越來越多的餐企所重視,但現實是,面對外賣,商家既歡喜又憂愁。

歡喜的是外賣突破了門店營業額的天花板;憂愁的是,外賣市場競爭慘烈,平臺收取佣金,做得再多,最終獲取的利潤也只是「毛毛雨」,有可能只有3%-5%,甚至形同雞肋。

內參君調查發現,大部分餐企涉足外賣以後的運營狀態有以下幾個痛點:

a、接單速度慢

大部分商家的堂食與外賣統一運營。一個小小的收銀臺,既要為堂食顧客點餐、下單、收銀,還要同時接收線上不同平臺的外賣訂單,然後再逐一分配至後廚和相關配送人員。客流量大的時候,平均每單的接單時長延長1~ 2 倍,總接單率就會成倍下滑,無形中,流失客流。

而且,這種外賣接單多為無系統接單,商家會在多個軟體上收到訂單提示,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現漏單。

b、人工成本增加

外賣訂單多的時候,店裡通常需要增派接單人手。每天日盤時,更是要分別查看帳單報表,再人工匯總核算營業額、平臺扣款等數據,檢查當日的出入庫情況。

內參君了解到,海底撈外送在沒有和堂食分開運營之前,每天晚上都需要一個人專門去統計各平臺的外賣數據,經常做到凌晨。

c、數據不準

因為涉及平臺多,人工統計的步驟多,拌調子熱乾麵創始人大俠說,他們在匯總當天所有營業額的時候,經常發現外賣跟門店系統對接的數據不準。「由此也導致門店對各項成本佔比、營銷費用等方面的分析出現偏差。」

d、會員無法打通

這一點也是被眾多商家所詬病的。有間蝦鋪品牌中心娟子和拌調子大俠都提到,大家都想用一種方式,把外賣用戶的信息和數據同步到自己的CRM(客戶關係管理)庫裡,如此才能跟客戶更加有效地進行互動交流。

但目前餐飲軟體的應用現狀是,沒有統一的接口,很難把每個平臺的用戶數據輕鬆轉化為己所用,所以商家也無形中增加了各種營銷成本。

綜上所述,本來餐廳開拓外賣業務是為了做增量,重構成本結構,提升整體利潤,但由於需要架設不同伺服器、多硬體操作、多人員操作和管理,商家不但增加了運營成本,還拉低了整體的盈利效率。

很多越來越力不從心的老闆們深刻意識到,外賣的當務之急就是想方設法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3

案例

看看海底撈的解決方案

分析上述痛點可以發現,外賣業務需要老闆有清晰的目標定位和運營思路。而解決燃眉之急、提升效率最簡單有效的一個辦法,就是利用新技術。

來看看海底撈的做法。

去年 10 月,海底撈外送開始完全獨立於門店運營,並採用了客如雲軟硬一體的智能餐飲管理解決方案。

在前端,用戶下單海底撈外送的訂餐形式有五種: 400 熱線、外送官網、微信平臺、APP、第三方外賣平臺(美團外賣、餓了麼、百度外賣等)。

這幾種渠道的用戶下單不受任何影響,甚至比之前更為方便。客如雲還為「海底撈外送」開發了微信訂餐系統,增加了修改訂單功能,服務非常人性化。

在後端,海底撈外送只需在智能終端OnPOS mini登錄,便可直接接收來自所有來源的外賣訂單。流程很簡單:位於服務範圍內的配送站會在第一時間接收到訂單信息,工作人員按照訂單信息直接備貨配送即可。

「以前晚上專門需要一個人統計各平臺的報表,經常做到晚上十一二點,現在這個崗位就取消了。」海底撈外送相關人員告訴內參君。現在,他們處理單個訂單的過程不超過10s,單位時間內接單量提高了 2 倍,人工減少 1 人,基本消除了丟單、漏單、錯單的情況。

除此之外,該智能餐飲管理解決方案提供的產品服務,還包括開放埠。簡單來說,海底撈外送可以根據今後的業務、管理需求,隨時在系統中接入自建程序,用最全面的管理工具佔領市場份額。

4

方法

商家如何選擇外賣餐飲軟體

就像宅食送CEO穆楊所說,餐飲人只要聚焦於做自己的餐飲就好了,剩下的物流、 軟體最終都會逐漸分包出去,這也是社會精細化分工的體現。

那麼,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外賣餐飲軟體呢?

就像有飯聯合創始人趙鑫所說,系統是來幫助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選擇的時候主要看能不能解決具體業務的問題。具體要從功能性、穩定性、易用性以及成本四個角度來考慮。

內參君結合餐飲商家的經驗心得,梳理出以下幾個原則。

a、對接的平臺多

毋庸置疑,誰打通的平臺接口越多,誰越有競爭力。

目前餐飲軟體市場上,幾款主流餐飲軟體對接平臺比較如下:

b、定製化產品服務

在採訪中,很多老闆們提到,餐飲的複雜程度高,控制點多,不同的品類需要不同的系統。所以說幾乎沒有完全服帖自己經營需求的拿來即用的軟體服務。

所以,在選擇軟體供應商的時候,儘可能選擇定製服務比較強悍的。

比如,海底撈外送之前的送餐員送餐的時候,顧客用現金或者手機支付,這中間就存在一些漏洞,送菜員經常會說因為顧客退菜,少交給公司十元二十元。根據用戶這個痛點,客如雲定製了產品服務,現在送菜員出去人手一個掌上客如雲,顧客支付直接進入公司帳戶,杜絕了作弊。

客如雲項目負責人介紹,其實,海底撈的外賣一條線,從接單、收款到配送,整套系統幾乎都是定製的。很快配送員管理功能也將上線。

海底撈的需求是記錄人效,能自動生成每個配送員的工作量和提成。但和其他餐企情況不同的是,海底撈配送員除了送餐,還得在約定時間去取鍋具,這兩個工作的提成是不一樣,所以得分開計算。為此,客如雲專門研發的這款管理系統,能分別計算出送和取的不同提成,最終形成一個報表。

c、有實力的技術團隊做支撐

「選擇產品不如選擇其背後的技術團隊,只有技術有保障,產品才不會錯。」海底撈外送的相關負責人說,之所以選擇客如雲,就是因為他們擁有近 300 人的研發團隊,能夠保證產品的迭代,和可持續利用價值。

還是那句話,專業的事還是交給專業的人。據了解,海底撈外賣已經多次收到單筆金額超過 3000 元的訂單,外賣的營收比例不斷提高。海底撈攜手軟體供應商打造完整的外賣管理系統,對其他品牌提高外賣運營效率也是有益的借鑑。

相關焦點

  • 部分知名餐飲企業漲價 海底撈漲價多少最新海底撈西貝菜單價格
    近日,海底撈、西貝等漲價的消息引發熱議。有消費者表示可以接受,但也有消費者表示漲價後就不會去吃了。目前,餐飲企業一直在突圍、自救。各地政府部門也拿出真金白銀,鼓勵消費。堂食剛剛放開,餐飲企業就漲價,難免讓消費者難以接受。  「本來海底撈漲價漲得就有點多了,轉眼看了下西貝的外賣菜單,發現它也毫不遜色。」
  • 那個做火鍋的海底撈出抱枕賣料理包了,不務正業的海底撈讓人害怕!
    02 新推16款外賣料理包 今天,在海底撈外送的微信公眾號裡,海底撈官方宣布,海底撈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在各大外賣點餐平臺上線了,美團、餓了麼都可以直接下單,跟點外賣一樣,30分鐘送到你家,
  • 灰度認知社曹升:餐飲兩大痛點解決方案,流量運營與認知營銷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餐飲商家的競爭戰場,從過往的堂食,已經演變成堂食+外賣的全方位競爭。  流量成為了外賣運營的生命線,不少外賣商家都面臨著流量貴、轉化率低的痛點,針對這些痛點,商家應該如何解決?  所以,各位老闆要重新建立對流量和消費者的認知,流量是為門店提供銷售線索,但最終消費者是否進行購買,則取決於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  二、為什麼流量來了,消費者不下單?  不管是針對餐飲門店做推廣,還是付費購買線上外賣店的曝光量,很多商家都會面臨兩大痛點:  1.廣告效率太低。
  • 海底撈燒烤外送不足10天「夭折」?背後是什麼邏輯
    該內部人士說,「這次的燒烤業務,是由海底撈的外送團隊主導去做的,跟主品牌的堂食其實是兩塊業務。一個是外賣市場,一個是堂食,所以說,某媒體得出海底撈做燒烤會破壞餐飲大生態的說法,完全站不住腳。」餐飲老闆內參曾經在《大家都錯了:海底撈真正的恐怖之處並非服務》一文中提過,海底撈已經擁有了網際網路行業的氣質:主動失控,主動挑起變化,自我顛覆。比如,海底撈推出自己的第二個品牌U鼎冒菜時,張勇竟然不怎麼知情;再比如,在連鎖餐廳追求統一標準的大形勢下,海底撈主動發起變化,邀請了全國多個新銳設計師,在不同城市設計了一批風格各異的概念餐廳。
  • 盒馬、海底撈加速布局重慶火鍋卻在淡出火鍋外賣該怎麼玩?
    體驗:餐飲品質、商超價格刷新火鍋外賣體驗12月6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盒馬APP點了一份生包的羊肉火鍋套餐(3-4份)。從了解到的情況看,食材豐富,包括牛羊肉、毛肚、蝦滑、鴨血、筍、青菜等菜品,全部是海底撈的標準外賣包裝,擁有上百個SKU。此舉延生伸外送業務,謀求到家市場份額的意圖明顯。根據《2018—2019中國火鍋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8年全國餐飲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其中,火鍋餐飲成為了其中最大的細分品類。
  • 一流服務背後的秘密,海底撈員工為何如此拼命?
    第二組數據:4、29000、90%。我們創業的時候,只有我們四個人,我們既是老闆也是員工,現在我們整個企業有29000人。其中超過90%的人都來自農村。(一)怎麼培養運營經理?店多的時候,店長就是老闆。一定要認清楚這個角色。
  • 餐飲秘訣丨海底撈是如何把留客和翻臺率做到最好的?
    餐飲行業,所有老闆最看重的指標只有2個:1、客單價 2、翻臺率。一個餐飲企業可以做到高客單價的同時,客源還源源不斷,翻臺率持續穩定,這就是餐飲店的成功的根本指標。那海底撈是怎麼提高翻臺率的呢?答案也很簡單,他們讓服務員用行動代替語言,比如及時幫你上菜、頻繁的清盤子、幫你換毛巾、加水、加飲料等,就是讓服務員頻繁的出現在你面前,但是呢,又不說什麼,只是僅僅服務你而已,讓你覺得她們貼心吧又好像有那麼點多餘,讓你覺得煩吧又好像沒有,服務員們也只是在盡職盡責而已。
  • 「在海底撈點了個外賣,缺菜又延誤,我卻感動哭了!」
    文丨職業餐飲網 孫佳瑤「你可能很難相信,在海底撈點外賣,點的菜沒有了,送餐也延誤,但是最後卻把我感動哭了……」
  • 點海底撈外賣,送鍋為何不虧本?知道後,網友:難怪我當不了老闆
    點海底撈外賣,送鍋為何不虧本?知道後,網友:難怪我當不了老闆說到現在大家吃火鍋經常去的地方,不得不提的應該就是海底撈了,海底撈雖然說價格比較貴,但是服務是真的特別好,而且味道也是很棒的,不過我們平常去海底撈吃飯的話,每次等位置都要等很長時間,於是後來為了方便顧客,他們就推出了外賣。
  • 餐飲行業領跑者——海底撈的關鍵成功要素
    其中海底撈依舊位居榜首,而且遙遙領先。即使在疫情期間,海底撈也保持著沉著應對,並沒有像西貝等企業一樣開始比慘。除了自我防疫、堅持外賣在經營新舉措層面也在做一些事。比如開始嘗試預製菜,推出「開飯了」系列半成品「方便菜餚」,菜餚包括12款經典好菜、4款精選靚湯,並在其官方APP、外賣點餐平臺和多個電商平臺上線,此舉意味著海底撈開始入局半成品市場,這也同時借勢推了一把自己在蜀海供應鏈、蜀海食品兩個子公司的2C業務。那麼海底撈的關鍵成功要素是什麼呢?
  • 99元的火鍋外賣送鍋送勺不虧嗎?老闆:開店就盈利,年入1個億
    摘要:比火鍋更火的是火鍋外賣。 天下網商記者 蔣嬋娟冬天到了,有句話再次翻紅: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可見,火鍋在餐飲江湖中的地位。
  • 從海底撈推出「請勿打擾」,來聊聊2020年餐飲服務如何做?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這兩日,不少餐飲媒體都在報導海底撈新推出的「請勿打擾」服務牌。只要將這張「免戰牌」放在餐桌顯眼處,服務員就會僅提供上菜、清理空盤等基本服務。據悉,該項服務只在某一些門店試水,並沒有大規模上線。
  • 「比海底撈還火」的酸菜魚也送外賣了!近10萬餐飲企業掀外賣復工潮
    於是,一方面滿足消費者需求,一方面也是抗疫自救的主要手段,餐飲企業近期紛紛展開「外賣」復工潮。餓了麼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已有近10萬家門店新上線外賣功能。餐飲行業掀起「外賣」復工潮實際上,很多餐飲企業均通過外賣業務,邁出復工的第一步。餓了麼數據顯示,截至2月18日,已有近10萬家門店新上線外賣功能。鵝夫人、全聚德、王品牛排、電臺巷火鍋、麥吉奶茶、哥老官等知名品牌紛紛入駐。
  • 餐飲老闆:怎樣做好自己的外賣包裝?
    餐飲老闆:怎樣做好自己的外賣包裝?在餐飲行業,各路英豪跑馬圈地、激烈火拼、競爭激烈,尤其是外賣的戰場尤其壯觀,一個店鋪或品牌想在這樣環境脫穎而出十分困難。在以外賣為主的餐飲店鋪之中,包裝往往是顧客真正接觸店鋪的第一步,而這第一步深切關係到消費者之後是否有意願繼續了解和再次光臨這家店鋪,所以如何將店名深入人心,讓看過包裝的人對這家店鋪印象深刻,是製作外賣包裝時必須考慮的因素。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顏值狠重要,包裝要搞好,無需你撩客,顧客反撩你,可見外賣包裝的重要性。
  • 餐飲特許加盟或將爆發,厚道餐飲全產業鏈幫扶解決加盟商痛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召旭味道齊魯·2020「影響山東」飲食業榜樣企業味蕾復甦盛典之山東厚道餐飲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年頭,一隻叫「COVID-19」的黑天鵝,給全國大江南北布上了陰霾,對餐飲行業造成了史無前例的嚴重影響。
  • 海底撈進軍中餐,賣炒菜 搶佔「家庭廚房」新市場?
    今天,在海底撈外送的微信公眾號裡,海底撈官方宣布,海底撈開飯了系列方便菜餚,在海底撈各大外賣點餐平臺上線了,目前僅限北京地區!顧客可以通過點外賣購買,比如海底撈外送微信公眾號,或美團、餓了麼外賣平臺。顧客也可以通過電商渠道購買,自有渠道比如海底撈APP、海底撈微商城、海底撈外送,或在京東找到海底撈官方京東自營旗艦店,在天貓找到海底撈官方天貓旗艦店購買,目前僅限北京地區。
  • 點火鍋外賣,鍋送給你了
    記者了解到,「火鍋外賣」在今年秋冬更火了。  在今年特殊的環境之下,外賣到家的火鍋業態成為了新賽道,傳統餐飲企業、上遊食品公司、同城物流配送平臺也聞風而動,紛紛瞄準火鍋外賣市場發力。  從拼鍋到拼食材  火鍋外賣忙升級  「今年秋冬後的第一頓火鍋是在家吃的。」
  • 呷哺呷哺死磕海底撈:在火鍋外賣上大戰300回合
    呷哺呷哺也終於上外賣了。  繼海底撈、挑食、來一火等品牌之後,呷哺呷哺終於在9月2日宣布上線外賣項目,由此加入了火鍋外賣的探索大部隊。  其品牌為何選擇在此時上線外賣項目?對於已經在市場打拼一陣子的同類外賣是否有著自己得天獨厚的優勢?背後又隱藏著哪些更大的野心?
  • 美團、餓了麼外賣狂奔背後:料理包全面潛入你的胃
    作者|張吉龍 編輯|安心當你和朋友、家人去一家還不錯的餐廳就餐,點了五、六道菜,結果可能不到10分鐘菜全上齊了。會不會有點好奇:為什麼可以這麼快?當你在路邊的快餐店點一份黃燜雞米飯,不到兩分鐘,服務員就把餐送上來了。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你會不會生出一絲絲疑問:黃燜雞光燉就需要半小時,上飯怎麼可以這麼快?
  • 首發|平均3個月回本,為餐飲外賣賦能的「吉刻聯盟」獲千萬級Pre-A...
    外賣平臺之間的大戰,燒出了中國人吃的外賣習慣。雖然如今外賣平臺的格局已定,但平臺上一個個獨立外賣平臺還在野蠻生長著,市場需求還在不斷擴大。2017年,有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嘗試外賣,然而,餐飲業的天然壁壘,如店面高額轉讓費、高房租、難辦證、複雜的供應鏈、激烈的線上競爭,讓這些嘗試大多折戟而返,鑑於餐飲商家的這些痛點,出現了吉刻聯盟共享廚房模式,且經過一段時期的運營,財務數據各項指標均超過行業其他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