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在故宮...
人民網北京9月22日電 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系列對比展之「御瓷新見——景德鎮明代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瓷器對比展」今天在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出。景德鎮是明、清兩代專門為宮廷燒造御用瓷器的產地,紫禁城則是這些御用瓷器成品的使用地。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品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所藏明代御窯瓷器不但數量多,而且質量精,與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傳世與出土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可謂珠聯璧合。
-
故宮「御瓷新見」展看盡明代御窯瓷器
祭藍釉、澆黃釉、鮮紅釉和白釉,在明代祭祀制度中分別被用作祭祀天、地、日、月壇。其中,由於高溫下銅離子的發色對溫度和氣氛要求極為敏感,致使鮮紅釉瓷的成品率極低。9月22日起,這些罕見顏色的瓷器都可以在故宮博物院「御瓷新見」展上看到。
-
看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些永樂帝愛過的瓷器(三)
明朝永樂時期的瓷器藝術獨創與多元兼具,堪稱東亞工藝美術史的高峰。「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是永樂皇帝對自己心愛瓷器的讚譽,這些合於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經過六百年歲月的洗禮,更顯寶貴。臺北故宮博物院於5月18日推出「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特展,精選近百件永樂瓷器名品展示。
-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大瓶,珍貴的方形瓷器
臺北故宮博物院,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大瓶,珍貴的方形瓷器在中國瓷器領域,青花瓷器一直是受到收藏界喜歡的一類瓷器品種。青花瓷器最早在元代就開始燒制,並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就。近些年元代的青花瓷器,在拍賣會中屢創新高,引起我們重視。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永樂瓷器特展
「潔素瑩然,甚適於心」是永樂皇帝對自己心愛瓷器的讚譽。明成祖朱棣,年號永樂(1403-1424),是明代第三位皇帝。在他當政的二十二年期間,文治武功兼備,如營建紫禁城、派遣艦隊交通南洋、編輯永樂大典、製作大量官方用器等,建樹極多。其中,這些合於永樂皇帝心意的瓷器,經過了六百年的歲月,留存至今,不僅展現永樂時期瓷器的工藝成就,同時是多方文化來往的具體例證。
-
明代御窯瓷器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之正德篇(一)
結束了弘治篇的內容展示,今天咱們一起來看《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之正德篇。正德御窯瓷器共分為五個單元部分:第一單元 清新優雅——青花、釉裡紅瓷器、第二單元 色彩繽紛——五彩、鬥彩瓷器、第三單元 古樸雅致——雜釉彩、素三彩、琺花瓷器、第四單元 五光十色——顏色釉瓷器、第五單元 影響深遠——後仿正德朝御窯瓷器。
-
故宮展傳世弘治、正德瓷器精品 多半系首次公開
正德孔雀綠釉青花魚藻圖盤 杜洋 攝故宮展傳世弘治、正德瓷器精品 多半展品系首次公開中新網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應妮)由故宮博物院和景德鎮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明代御窯瓷器對比系列展之三——「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29日在故宮博物院齋宮展廳開幕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金秋九月 故宮博物院舉辦多項展覽活動
今年9月,故宮博物院的展覽活動再次進入黃金期,月內有《趙孟頫書畫特展》、《明月清風——故宮博物院藏新安八家書畫展》、《千裡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發現﹒養心殿——主題數字體驗展》、《天祿永昌——故宮藏瑞鹿文物特展》、《明代御窯瓷器——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與故宮博物院藏傳世弘治、正德瓷器對比展》、《茜茜公主與匈牙利:17—19世紀匈牙利貴族生活展
-
宋代遺珍:故宮博物院的宋代瓷器,五大名窯之精品!
#宋代五大名窯#「藏」在故宮博物院的宋代五大名窯five famous kilns「故宮博物院」院藏文物體系完備、涵蓋古今、品質精良、品類豐富。汝窯天青釉洗官窯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
-
故宮博物院精品陶瓷欣賞
故宮博物院藏。 枕為男童形象,面帶笑容,兩膝伏地,呈臥伏狀,背部作枕面。胎體厚重,通體施白釉,釉色瑩白。 定窯對後世影響深遠,明清至今,許多瓷窯均視其為楷模進行仿製,一些技藝精湛的仿品甚至使人真贗難辨。
-
臺北故宮永樂帝最愛的瓷器,你一定要看看!
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晚期文人談論明初官方用瓷提到:「以騌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這些在景德鎮燒造的瓷器,包含光素潔白並開創白瓷新面貌的甜白瓷器,以外來鈷料繪製、造型豐富多變的青花瓷器,及相當珍貴且帶有「永樂年制」篆款的紅釉瓷器,在此單元相互對話演繹永樂瓷器的樣貌及風格。
-
中漢拍賣:秋季專拍中那些大雅之風,明代青花瓷器的瑰麗之態!
這場遠早於哥倫布、麥哲倫的航海發現為萬物復甦的明代帶來了各方面的變化,政治的開放、經濟的發展、文化的交融,同時帶來了一種影響到後世中國、乃至世界審美的神秘染料——蘇麻離青。創新之道,明代瓷器可謂首屈一指,而摹古之風也同樣盛行。相較於元瓷的雄奇粗獷,宋瓷的簡約秀雅更受青睞,隨著瓷器工藝技術的發展,仿效官、哥、汝、鈞、定等名窯的制器層出不窮,且都精工細作,極富雅韻。中漢秋拍中也可見此類明代摹古佳器。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
】60萬件 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展廳介紹】 臺灣故宮博物院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依山傍水,氣勢宏偉,碧瓦黃牆,充滿了中國傳統的宮殿色彩。博物院的主體建築分為四層,正院呈梅花形,第一層是辦公室、圖書館、演講廳;第二層是展覽書畫、銅器、瓷器、侯家莊墓園模型及墓中出土文物;第三層陳列書畫、玉器、法器、雕刻及圖書、文獻、碑帖、織繡等;第四層為各種專題特展。
-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清代畫琺瑯竹節式壁瓶,書房牆壁裝飾用瓷器
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清代畫琺瑯竹節式壁瓶,書房牆壁裝飾用瓷器在中國古代燒制的各種瓷器當中,從一開始瓷器處於使用的器具,大多數出現了碗、盤等不同的器型,但隨著瓷器燒造技術的提高,瓷器的實用性質開始逐漸發生變化,開始出現了陳設和裝飾用的瓷器。
-
臺北故宮博物院簡介
【新館建設】1948年底,解放戰爭勝利在即,國民政府令故宮博物院挑選貴重文物以軍艦轉運臺灣。原故宮博物院文物分3批運走2972箱。一起運臺的還有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852箱及其他單位文物。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臺灣「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規程》,規定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由故宮博物院保管使用,將來國家統一後,遷臺文物仍交回原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可以,這很中國!
臺北故宮博物院,依託清朝宮廷珍藏的歷史文物而建。抗戰爆發後,國民黨政府為保護紫禁城文物不被戰火毀壞,曾挑選其中的部分藏品打包運往南京。敗逃臺灣之前,將其中的一部分運到臺北。臺北故宮博物院中,的確有相當一部分珍品,其中各個品類的鎮館之寶,也確實稱得上是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