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分娩時,尤其是30周以後,寶寶在肚子裡的位置、姿勢如果不正常,會關係到孕媽是否能順利生產。寶寶在子宮裡的位置、姿勢,就是我們所說的——胎位。
頭位
最理想的胎位是枕前位,指的是寶寶在子宮裡面朝孕媽的背部,兩手交叉於胸前,兩腿盤曲,下巴靠近自己的胸口,枕部最低。幾種「頭位」圖可看出,如果寶寶的下巴藏在他自己的懷裡,比起把頭挺直更有利於分娩。
可以說除了枕前位,其他都算是胎位不正,包括胎頭位置異常、臀先露及肩先露,都是造成難產常見的因素。
臀位
臀位有很多種:
1.伸腿臀位:分娩的時候臀部先出,兩腿向上伸展至臉部,這是臀位最常見的一種。
2.完全臀位:也是臀部先出,兩腿膝蓋折合,交叉放在腹部處。
3.足先臀:一隻腳或兩隻腳向下伸展,比臀部先出,是最難經過產道分娩的姿勢。
橫位
最最危險的其實是橫位。最常見的情況是寶寶的肩膀或手在生產時最先露出來。
「肩先露」是橫位的一種,當寶寶軸位是橫位時,則其先露部位為肩膀。
由於胎位不正會給孕媽和寶寶帶來不同程度的危險,所以在孕期發現胎位不正,應早早糾正胎位,不要錯過胎位的最佳調整時機。
如何矯正胎位?
矯正胎位的合適時間是孕30-32周之間。
孕30周後就可以檢查出是否為胎位不正。此時對於寶寶來說空間還算寬敞,活動起來會比較容易,孕媽可以在這個時候調整胎位。
而孕32周以後,寶寶長得很快,羊水相對減少,從這以後寶寶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
1.可以嘗試胸膝臥位。
孕媽跪在床上,呈跪伏姿勢,兩手平貼在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胸與肩儘量向床面貼近,臉部朝向身體一側。雙腿彎曲,大腿與床面垂直。
這個動作適用於孕30周以上的孕媽調整胎位。每次做這個動作前,孕媽需要先噓噓,把褲帶放鬆。維持此姿勢約2分鐘,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10分鐘,每日做2~3次。
2.外倒轉術
這種倒轉術必須由醫生來做。
十月菌特別提醒:矯正胎位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如果糾正不過來,可能需要提前1~2周入院,根據情況採取剖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