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出來的藍天白雲——植物染藝介紹之扎染

2020-12-22 東家智創植物染

藍染擁有眾多製作工藝,古人名之曰:「四纈」即夾纈(鏤空 緊固 浸染)、蠟纈(畫蠟入染 去蠟)、絞纈(扎結 暈染 深淺)、灰纈(灰藥 漏印 潤色)。

今天的主角就是有「疙瘩花」之稱的絞纈——現稱扎染

什麼是扎染

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主要染料來自蒼山上生長的寥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尤其是板藍根。

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唐代扎染髮展到鼎盛時期,"青碧纈衣裙"是唐代時尚的基本式樣

早在《資治通鑑備註》詳一書中,就描述了古代扎染的詳細過程:「撮揉以線結之,而後染色,既染,則解其結,凡結處皆原色,與則入染矣,其色斑斕。」

怎樣做扎染

在眾多的染藝中,扎染最為簡單,同時也最為基礎。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其工藝特點是用線在被印染的織物打絞成結後,再進行印染,然後把打絞成結的線拆除的一種印染技術。

①扎花,原名扎疙瘩,即在布料選好後,按花紋圖案要求,在布料上分別使用撮皺、摺疊、翻卷、擠揪等方法,使之成為一定形狀,然後用針線一針一針地縫合或纏扎,將其紮緊縫嚴,讓布料變成一串串「疙瘩」

②浸染,即將紮好「疙瘩」的布料先用清水浸泡一下,再放入染缸裡,或浸泡冷染,或加溫煮熱染,經一定時間後撈出晾乾,然後再將布料放入染缸浸染。如此反覆浸染,每浸一次色深一層,即「青出於藍」。

沒有規律的自然之美

縫了線的部分,因染料浸染不到,自然成了好看的花紋圖案,又因為人們在縫扎時針腳不一、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帶有一定的隨意性,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樣,其藝術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扎染有一百多種變化技法,各有特色。如其中的「卷上絞」,暈色豐富,變化自然,趣味無窮。更使人驚奇的是扎結每種花,即使有成千上萬朵,染出後卻不會有相同的出現。這種獨特的藝術效果,是機械印染工藝難以達到的。

東家智創植物染藝教學班學員作品

今天紡織印染業已經相當發達,染料全為人工化學合成品,也因此給人類生活環境造成極大汙染。從經濟角度說,是為了保證利潤;從環保角度說,是破壞生態環境。如何能平衡雙方的矛盾,中國傳統四纈藍染的工藝或許可以提供有益的參考價值。

東家智創植物染藝教學班學員和作品合影
東家智創植物染藝教學班學員和作品合影
東家智創植物染藝教學班學員和作品合影

下期預告:自貢扎染、大理扎染、白族扎染、彝族扎染、日本扎染、印度扎染對比向一賞

文中部分文字參考自網絡,資源僅供參考,素材、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轉載素材僅供大家欣賞和分享,切勿作為商業目的使用。

相關焦點

  • 奇妙的扎染過程,天然植物染料扎染,不僅顏色好看還有藥用價值
    扎染是一項古老的民間染色手藝。把布用線紮成想要的圖案,再選用可上色的植物做為染漿,對布料進行上色。色澤會根據染色的時間、手法呈現出最自然的狀態。人們把可以提取藍色染料的植物稱為藍,把提取染料時產生的沉澱物叫做澱。戰國時期荀子的一句「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指的是顏色,而本草綱目中提到的「似勝於藍」指的卻是青黛的藥效。用這種天然植物染料染出來的扎染,不但顏色好看,而且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 古代人的印染藝術:扎染
    扎染,古代稱絞纈,是我國一種傳統的印染工藝,扎染的製作主要分為扎結、染色。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在進行染色。扎染的染料顏色有很多種,比如紅色、藍色、黃色等等。不同的顏色做出來的效果也就不同。今天我們介紹一下扎染中的藍染。藍染。是一種用植物染料對布匹進行染色的人工技術。在我國已有千年歷史。由於其人工性和天然性。
  • 可以喝的染料染出來的衣服你敢穿嗎?扎染文化,讓衣物更健康
    雲南,不論你什麼時候到,都能看到一片藍天的地方,廣闊無垠,白藍相間,藍和白仿佛就像雲南的顏色一樣,因為走在街上隨處可見的白族人民穿的衣服也是藍白相間,看上去是本質的藍白,沒有特色,可是你知道嗎?這個顏色是白族人民自己動手染做出來的顏色。
  • 松江葉榭開展古法扎染親子主題活動
    非遺重鎮葉榭鎮近日圍繞古法扎染技藝主題,組織開展親子體驗活動,致力於古法扎染這種非遺文化在下一代的傳承。手工針縫線扎土白布,經反覆冷染浸制,一塊塊顯色青中帶翠、素雅美觀的扎染藍布就製成了。藍白相間的長布懸掛在鄉野樹林的枝丫之間,與樹林之上的藍天相互呼應。體驗過這種傳統手工工藝的親子家庭紛紛感慨,似乎回顧了一次兒時傳統的鄉土生活方式。非遺不僅是美好的鄉土記憶,也是鄉村發展的寶貴資源。
  • 藍天白雲的拍攝技巧,教你拍出蔚藍天空
    詳解各類拍攝題材的攝影技巧,第7期:拍攝藍天白雲。希望大家有所收穫,歡迎關注,分享攝影作品,提出寶貴意見。天空的拍攝題材,有藍天白雲、落日晚霞、夜空星軌、月亮等等,其中藍天白雲能讓人更加心曠神怡,帶來視覺享受。
  • 藍天,白雲,大海
    好久沒有動筆寫日記了,今天聽到《藍天》這首歌,有很多感想,還有昨日看到那個圍觀群眾成幫兇那個新聞。突然覺得這個世界色彩有些暗淡,藍天,白雲,微風,大海,輕輕地吹拂著我的心情,那樣的風景,我的心情會感到十分平靜。
  • 扎染布和渲染布的區別
    扎染布和渲染布的區別 2017-08-08 14:54:53 來源:全球紡織網 扎染布和渲染布的區別,扎染布是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染色面料
  • 日式卡哇伊,鬆軟好吃,藍天白雲天使蛋糕卷
    哈嘍,落落又來介紹美食啦,今天介紹一個日式風格的甜品,女生們看過來,這款甜品是比較典型的日本蛋糕卷,走的是卡哇伊路線,可愛滿分,看到都不忍心下手了。落落看著這藍天白雲卷都有種不想吃的衝動,實在是太好看了,當個裝飾品也不錯啊。看上去感覺整個人身心舒暢了,什麼煩惱都沒有。
  • 10道工序被稱奢靡,千年歷史遭毀滅式禁絕,揭秘扎染背後的故事
    在扎染工藝中,扎與染是兩個不同的工藝概念,即扎結與染色。▲ 扎結:前處理、定形、描稿、扎結;扎結說白了就是對預設圖案的織物上,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扎結完畢後,會有不少▲ 古法染料來源於植物在染色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確定你選用的染料,中國的古法染料一般也用植物染料,有紅花,紫草,藍靛、板藍根等,所以傳統扎染以紅色
  • 湘西藍印染主要種類之扎染
    湘西民間藍印染花布主要有扎染、蠟染、藍印花布三大類。扎染古人稱之為「絞纈」、「扎纈」或「染纈」,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開始流行。它是古代人們巧妙地利用染色工藝,使織物呈現出特殊的色暈效果,創造出的一種全新的印染工藝。唐代,由於經濟的繁榮,扎染工藝十分興旺。不過在盛唐時期,能穿著扎染服飾的只有達官貴人,一般的平民是沒有資格的。
  • 邯鄲市復興區【復興教體】扎染,你了解嗎?
    這一期給大家帶來一場扎染盛宴。讓我們重新發現民族的扎染,感受扎染中植物染的神秘。斑斕的花紋濃厚的靛青不可測的神秘純淨使人嚮往讓我們沉浸其中流連忘返扎染是一種預料之中又意想之外的感知,帶你走進一個有趣的藍的世界。扎染是我國傳統的手工染色工藝,古稱絞纈。
  • 海澱被藍天白雲霸屏!
    在經過降雨的「洗滌」之後今晨天藍,清澈透亮白雲靈動,天空鋪滿「棉花糖」藍天映襯著朵朵白雲千變萬化 美得令人窒息▼▼▼站在鳳凰嶺之巔,抬頭是蔚藍的天空空中飄蕩著靈動的白雲讓人心情瞬間變得美麗▲微博網友:寶寶Tina Leung天空經過雨水的洗禮
  • 為了藍天白雲繁星閃爍
    為了「藍天白雲、繁星閃爍」>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快給大氣治「病」吧,還我藍天紅日!我們確實有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是設法減少汙染物的排放量。為給群眾一個潔淨的大氣環境,省裡提出了實施大氣環境綜合整治,打贏「藍天白雲、繁星閃爍」攻堅戰,我們縣也開始了取締城區燃煤小鍋爐攻堅行動。
  • 秋天的第一屏藍天白雲
    秋天的第一屏藍天白雲 2020-09-28 0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藍天白雲陪伴70萬榮縣人走過2020年
    自力公司超低減排設備安裝現場四川新聞網消息(蔣兵)引語:遠方層林盡染,近處鳥語花香;身旁碧波蕩漾,天空白雲朵朵;綠水青山、藍天白雲、還有清新的空氣。她們,豪爽地陪伴70萬榮縣人度過了極具挑戰的2020年。
  • 時訊 | 自貢扎染國家級傳承人張曉平老師「四川師範大學大師工作室」開講!
    9月24日、25日,張曉平老師走進四川師範大學,給美術學院的師生帶來一場內容豐盛的扎染課程。追溯自貢「三染」——「拔染」、「扎染」、「防染」、並稱自貢「三染」——源頭,得益於張宇仲先生和其女張曉平女士傾其一生、嘔心瀝血的傳承貢獻,使自貢「三染」留存至今,並煥發勃勃生機。
  • 「皖家童樂」——扎染「非遺」進課堂
    「皖家童樂」——扎染「非遺」進課堂 2020-09-07 1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番禺正太廣場業主活動預告丨親子扎染免費體驗招募ing
    染什麼是扎染1扎染古稱扎纈、絞纈、夾纈和染纈,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2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3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主要染料來自蒼山上生長的寥藍、板藍根、艾蒿等天然植物的藍靛溶液,尤其是板藍根。
  • 跟著「德慧課堂」學「扎染」技藝,體驗非遺魅力
    ​「扎染」是一種中國古老的紡織品染色工藝,是從植物中提取最純粹的自然色素在老師的講解與指導下,家長和小朋友們共同構思、設計圖案、研究技法,準備創造一塊屬於自己的美麗的扎染花布在製作過程中,大家發現:翻卷、擠揪、摺疊、撮皺,不同的扎法將呈現不同的圖案,相同的技藝也能染出不同的圖案,花紋美不美,靠扎;色彩美不美,靠染。經過扎縫、透水、浸染、清洗、晾曬等一系列工序,原來的白色棉布上顯現出美麗的圖案。特別是小朋友們,不僅在課堂上和老師互動、積極回答問題,設計扎染的作品更是充滿想像力,別具特色。
  • 在扎染中尋找不同的你丨一千零一葉·第29葉
    扎染是中國民間傳統而獨特的染色工藝,織物在染色時部分結紮起來使之不能著色的一種染色方法,中國傳統的手工染色技術之一。扎染工藝分為扎結和染色兩部分。它是通過紗、線、繩等工具,對織物進行扎、縫、縛、綴、夾等多種形式組合後進行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