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推動環境保護經典案例對中國綠色化的啟示

2020-12-27 西部網

三個推動環境保護經典案例對中國綠色化的啟示

時間:2015-06-28 10:23:15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作者:編輯:秦怡

西部網訊 環境保護的立法基礎和基本理念在現實中將如何向大眾普及,從而推動環境保護?6月27日,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總裁何平在貴陽舉行的「綠色化與立法保障」主題論壇上,和各界與會人員分享了三個推動美國環境保護及環境公益訴訟普及與實施的經典案例,以之作為對中國綠色化的啟示。

據何平介紹,美國的環境公益訴訟是從60年代開始,經過50多年的發展已經是一個比較完善的系統。在其完善過程中,同樣面臨過困難,一些典型案例對美國環境保護以及環境公益訴訟起到一個非常有力的推動作用。何平認為,通過這些案例,推動了美國環保意識的提高和環境保護的增強。

他認為,我國的環保法剛剛實施,卻少見環境公訴,有歷史的原因,有公益機構資格的原因,還有一些幹擾因素,也可以通過一些案例來推動環保法的落實和普及。「通過這些典型案例來設立一些標準是法律工作者的責任,來推動法律實施。」

案例一:1965年保護哈德遜優美環境協會訴聯邦電力委員會案。60年代初紐約電力公司要在斯特姆金山上建造一座泵式儲蓄水電站,以緩解紐約城電力使用高峰期的供電壓力。但水電站建設將對哈德遜高地的風俗地貌、文化氛圍造成巨大的損害。1963年11月,律師史蒂芬•杜根成立了保護哈德遜優美環境協會,在律師勞埃德•加裡森的幫助下提起訴訟。

在當時,美國法院普遍認為,經濟利益是起訴的必要條件。環境保護協會與電力公司一度拉鋸整整15年。最終,工程對漁業的巨大影響給案件帶來了轉機。法院要求Con Ed公司必須將所有工程項目改造成公益娛樂設施,對公眾開放。該案判定,協會有法律資格來決定對聯邦電力委員會提起訴訟,並最終要求聯邦電力委員會重新對其此前未考慮的環境因素予以考慮。

啟示:該案的判決開啟了環保團體以保護環境的名義起訴政府的大門,並明確了在大量環境法規中「公民訴訟」(citizen suit)條款的應有之義,即公民執行是環境法規執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也確立了通過訴訟保護美學和其他非經濟利益的司法審判標準。

案例二: 1967年,美國聯邦議會批准在小田納西河上修建一座用於發電的水庫,在建設過程當中,有一種小魚(蝸牛鏢)瀕臨滅絕,當地公司起訴電力公司,說你違反了《瀕危物種法》。這個大壩已經建了一多半,投入1億多美元,這個魚很少,也沒有什麼經濟價值,生態價值不明顯,所以就敗訴了。

原告不服,於是將案件上訴至聯邦第六巡迴法院。最後官司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做出了終審判決, 宣布了兩項決定:一是《瀕危物種法》能夠禁止大壩的修建,儘管大壩在該法通過之前以及在蝸牛鏢列入瀕危物種名單之前就已動工;二是停工禁令是最合適的救濟手段。這一隻小魚戰勝了1億多元的大壩。

啟示:不具有明顯經濟價值且生態價值無從準確衡量的小魚竟然能夠阻止一項已耗資上億美元的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這對美國人的環境倫理意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加深了美國人對《美國瀕危物種法》的認識。正如打贏這場官司的原告律師所言,「這場爭論是新的、剛剛出現的環境價值觀,與那些關於社會價值與經濟重要性的根深蒂固的觀念之間的一場經典性的交鋒。」

案例三:1993年,美國加州辛克利(Hinkley)鎮居民將太平洋電力瓦斯公司(PG&E)告上法院。公司向小鎮的土地和水源排放含鉻汙染物,造成該鎮癌症高發。最終PG&E以賠償3.3億美元和解。

啟示:這是美國汙染致癌單一賠償案的最高數額賠償,也是美國環保史上以弱勝強的傳奇安全。在加州政府監管下,小鎮的汙染清理與修復工作延續至今。

進入論壇 字體設置 大 中 小

來源:西部網-陝西新聞網  編輯:秦怡

相關焦點

  • 專家學者齊聚山城 聚智聚力推動建築綠色化發展
    重慶交通大學副校長易志堅教授代表全體師生,對與會專家學者齊聚山城推動建築綠色化發展表示熱烈歡迎。易志堅介紹了學校辦學傳統、建築學專業發展歷程及綠色建築領域優勢特色,並表示建築綠色化發展不僅是貫徹落實生態文明思想和綠色發展理念,也反映了建築行業的發展方向,回應了人民群眾對高品質宜居環境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
  • 王夏暉:基礎設施建設如何實現「綠色化」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二〇三五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新目標新任務,為新時代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 在把握「三個堅持」中加快推動綠色發展
    這「三個堅持」,體現出我們黨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歷史時期,面向「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面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始終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以對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高度負責的歷史態度,統籌生態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美麗中國、實現綠色發展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生態環境保護要堅持三個「不動搖」
    中國網訊(記者韓琳)今年6月5日是第49個世界環境日,生態環境部與中央文明辦當天在北京聯合舉行了「美麗中國 我是行動者——2020年『六五環境日』國家主場活動」。全國政協常委、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致辭中指出,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表現為三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要堅持三個「不動搖」。
  • 「四化」變「五化」,政治局會議首提「綠色化」
    簡單來說,就是把生態文明擺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不僅要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實現發展方式的「綠色化」,而且要使之成為高級別價值取向。其階段性目標,就是通稿裡提到的,「推動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優化、加快技術創新和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節約循環高效利用、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也就是朝著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目標進發。
  • CVCA出品《中國PE/VC經典投資案例集》,項目主導者投資方撰寫36個...
    該案例集的編撰歷時3年,匯集36個行業經典案例,所有案例均由項目主導者或投資方親自撰寫,案例審核工作組協助編審完成。該書中所有案例均由項目主導者或投資方親自協調撰寫。《中國PE/VC經典投資案例集》匯集了蒙牛乳業、阿里巴巴、順豐速運、美團點評、深圳發展銀行、中聯重科、雙匯、百濟神州、青島海爾、工商銀行、小米集團、拼多多、百度、騰訊、百勝中國、唯品會等36個明星案例,覆蓋醫藥健康、科技、網際網路、金融、環保等多個產業。
  • 康師傅榮登哈佛商學院經典案例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中國商業環境的複雜性和獨特性得到商界和國際學術界的關注,中國企業的商業管理經驗成為具有全球研究價值的寶貴智庫。日前,康師傅作為中國民族企業代表,入選哈佛商學院經典教學案例,康師傅執行長韋俊賢通過視頻向全球商業精英分享經驗,主要內容包括:面對不斷變化的環境和諸多不確定性,康師傅如何將企業使命與員工緊密連接、用新場景創造消費、將線上的信息流、金流和線下的物流實現進一步整合、打造數位化生態圈投資未來,為企業儲備持久的發展動能。
  • 「6·5世界環境日」 通化中院發布環境資源保護七件典型案例
    「6·5世界環境日」 通化中院發布環境資源保護七件典型案例 2020-06-07 0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通一案例入選省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
    3月14日,江蘇公布「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2019年是江蘇生態環境質量取得顯著改善的一年。省生態環境廳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徵集評選活動,得到各設區市積極響應,共徵集55項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入選案例,在逐級評選推薦基礎上優中選優,評選出「江蘇省2019年度十佳生態環境保護改革創新案例」。
  • 中國的環境保護
    七、積極推動環境保護領域的國際合作結束語前 言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正面臨著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重任務。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審議國家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指導並協調解決有關的重大環境問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情況,推動和促進全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省、市、縣人民政府也相應設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  國家環境保護局是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 打造美麗中國示範城市 爭當發展綠色化排頭兵
    市委十五屆十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威海市委關於制定威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圍繞「爭當發展綠色化排頭兵」這一目標,聚焦「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美麗中國示範城市」,在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加大汙染防治力度、大力修復改善生態環境、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等五個方面提出一系列舉措,讓我市生態更加美好、經濟更可持續、城市更為宜居。
  • 《中國的環境保護》
    其主要任務是:研究和審議國家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方針、政策和措施,指導並協調解決有關的重大環境問題,監督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情況,推動和促進全國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省、市、縣人民政府也相應設立了環境保護委員會。  國家環境保護局是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 「要承擔起生態環境保護第一責任人的重擔」
    作為「一把手」,中國建材黨委書記、董事長周育先對「央企」這樣定位。  自8月31日起,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入駐中國建材開展督察。在這期間,周育先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談督察感受:幫助我們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履職僅僅9個月,就作為「一把手」接受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而周育先卻說,自己對於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並不陌生。
  • 比爾·蓋茨童話的三個啟示
    拋卻比爾·蓋茨在華的商業目的,剝離他參與專業會議的繁冗,冷靜分析他在清華、北大對中國的恭維,我們或許會在激情崇拜之餘冷靜獲取比爾·蓋茨式童話對我們的啟示。     一直以來,國人津津樂道於比爾·蓋茨大三時從哈佛大學退學創業,並將之視作大學生反抗僵化教育體制和提前創業的經典範本。甚至有很多學校也在寬容學生們東施效顰式的模仿比爾·蓋茨。
  • 最高法發布13件生態環境保護指導性案例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瑋北京報導 為加強和規範案例指導工作,保證法律適用的正確和統一,最高人民法院近日發布第22至24批指導性案例。其中第24批是關於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案例。  據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吳兆祥介紹,截至2019年底,最高法已從全國法院審結的環境資源案件中先後選取發布15批共135個環境資源典型案例。此次發布的第24批共13件生態環境保護專題指導性案例,集中展示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工作成果,濃縮了中國環境資源審判的發展亮點。
  •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環保案例敲警鐘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環保案例敲警鐘 2020-06-06 0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最高法: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庭長 王旭光  (2019年3月2日)  各位專家、各位記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下面,由我來介紹今天發布的人民法院生態環境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近年來,各級人民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積極回應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通過依法審理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各類案件,落實最嚴格的源頭保護、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為保護生態環境、助力綠色發展與建設美麗中國提供了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 典型案例 | 保護環境,我們在行動!
    典型案例 | 保護環境,我們在行動!邕寧區法院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案例一被告人覃某、楊某非法佔用農用地案案情簡介:2017年4月,被告人覃某、楊某為建設經營建築垃圾消納場,在未辦理林地使用手續的情況下,擅自僱傭工人剝離林地地表植被挖土修路及接收城市建築外棄土方填埋林地地表植被,改變林地用途。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 督察通報警示案例
    為發揮警示作用,切實推動問題整改,督察組對發現的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開通報。今天通報的案例是《北京市拒馬河自然保護區八渡水文站變身經營性酒店》《天津市東麗區供熱企業臨時編造臺帳應付督察》《浙江衢州綠色產業集聚區環境違法問題突出》。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十起生態環境保護典型案例
    案例三:東莞市沙田鎮人民政府訴李永明固體廢物汙染責任糾紛案【基本案情】生效刑事判決認定,2016年3至5月,李永明違反國家規定向沙田鎮泥洲村傾倒了約60車600噸重金屬超標的電鍍廢料,嚴重汙染環境,其行為已構成汙染環境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