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華中在建最大地下花園式淨水廠項目樹綠色施工標杆
沿著江岸區金橋大道,有一處狹長的工地,一改市民印象當中的工地形象,整潔、乾淨、綠色,成為這個工地的關鍵詞。這裡正在建設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園式淨水廠。
項目地處鬧市,一邊靠金橋大道,一側緊鄰金橋永旺商圈,人來車往,因此對工地文明施工也提出更高要求。12月15日上午,進入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二期PPP工程項目現場,大門外綠植裝點的圍牆上掛著好幾塊公示牌,包括出土工地現場管理責任公示牌、文明施工管理責任人公示牌、重要環境因素及控制清單、環水保責任公示牌等。工地圍擋按照武漢市最新標準進行了提升,灰色調的立柱、頂燈,太陽能供電,牆體上貼著夜間能發光的公益廣告。門口張貼的一個二維碼,用於工人入場前的安全教育知識考核。
走進工地,看到的是開敞的瀝青道路。車輛衝洗平臺、噪聲PM值環境監測系統一應俱全。中建三局一公司基礎公司該項目安全總監蘇衛球手裡拿著一個遙控器,按一下,全長700多米圍擋上安裝的噴淋系統便立即啟動,噴出水霧降塵。工地內,圍擋、塔吊大臂上都安裝了噴淋系統,基坑四周還配備了10餘臺霧炮機,用以出土時壓塵,實現了噴淋降塵全覆蓋。項目配備了11立方的專用灑水車,尾部配置霧炮機,可移動降塵,同時配置10個人的文明施工專班,確保現場揚塵有效管控。
偌大的工地不見裸土,要麼種上草皮,要麼蓋上六針綠色的密目網。抽上來的地下水,用於洗車和霧炮機用水,循環利用,起到節能減排作用。為了最大限度保證基坑安全,工地內的頂板區域都豎起限重牌,有些區域只能承重15噸,有些30噸,都一一標示,一目了然,對重載車輛、堆放重物起到提醒作用。用路基鋼板箱拼接成的施工便道,較普通鋼板穩定性好,又能重複利用。基坑內,土方施工已經結束,施工材料分區整齊堆碼。
現場基坑臨邊圍欄,掛設綠植以及圍擋牆面都設置了許多二維碼,包括工程基本概況、每月危險源識別、安全技術交底、入場安全教育、安全晨會、早晚巡場、相關工程驗收表等一系列內容,用手機掃一掃隨時可查看與學習。現場作業人員安全帽都設置二維碼標識、包括人員身高、體重、血型相關信息。
項目經理文毅介紹,正在建設的鐵路橋地下淨水廠是華中地區在建規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園式淨水廠,整個基坑呈狹長方形狀,長288米,最寬處寬74米,基坑面積達20897平方米,接近3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建成後,將實現旱天全截汙、雨天控溢流。日處理汙水10萬噸,滿足漢口大部分區域的汙水淨化處理之需。
一系列先進工藝也運用於項目施工中。據悉,基坑開挖深度為9.1-15.8米,基坑支護採用「東西兩側雙排樁+一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南北側單排樁+一道鋼筋混凝土內支撐」,採用CSM水泥土攪拌牆作止水帷幕雙排樁、坑底採用三軸水泥土攪拌樁加固。
項目所採用的單支點高淨空支護體系,在類似地層及開挖深度基坑項目中,全國罕見。此方案極大限度地簡化了施工工序,為施工能達到目標工期提供技術支撐。目前鐵路橋地下淨水廠基坑已大部分開挖至基底,監測數據穩定,周邊環境正常。
針對全地下汙水廠用地受限、排放標準高等問題,鐵路橋地下淨水廠採用了理念先進的治理方案,汙水處理採用A2/O+具有精確曝氣、短程硝化反硝化控制的MBR工藝,工藝具有出水水質好、抗衝擊負荷能力強、節能、節藥、節地等諸多優點,具有較好的經濟性和可實施性。
目前,基坑圍護結構和土方開挖已完成,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2021年4月主體結構施工完成,進入設備安裝,2021年11月建成投產。建成後,地下是淨水廠,地面則覆土恢復成公園。
為了提升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文明施工意識,項目上還開展「行為安全之星」「平安班組」評選,每月評選出安全文明施工意識強的工友給予每人500元的現金獎勵,「平安班組」則獎勵3000元。結合工地內的安全教育基地、VR體驗館,項目為工友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教育氛圍。
(文章來源:長江日報)
(責任編輯:DF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