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中國一冶舉行「保障教育民生 助力新城建設」企業開放日活動。開發方長江建投、使用方武漢市育才學校和省市多家媒體來到長江新城,一起參觀了正在建設中的諶家磯小學(工程項目名)。
該項目位於武漢市江岸區佘山以北,興盛路以東,黃埔北路以南,主要包括1兩棟五層教學樓、一棟六層宿舍樓、一座體育館、一座千人報告廳以及一層地下室和相關配套設施等建築物。總用地面積2982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387平方米,可供30個班級使用。
截止目前,該項目主體結構均已完工,正在進行保溫層、外牆塗料、室內水電及消防管線等施工。從外觀看,左邊建築呈「山」字形,錯落有致,右邊是一個平放的「s」,分別寓意山水,取「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之意。
開發方長江建投集團(武漢)地產開發公司副總工程師邱小松介紹,小學最初的規劃是一個還建小學,長江新城管委會經過審慎考慮後,決定教育先行,「讓長江新區的第一所學校,就承擔起新區高起點、高定位,打造成國際一流的教育現代化標杆學校,讓小區的居民和未來的建設者能安心紮根,為長江新區建設做好牽引和鋪墊的基礎工程」。
2019年11月到12月,學校重新規劃後進行公示,目標變更為長江新城第一所教育現代化優質學校以及踐行「美好教育」理念的標杆學校,對改善新城區配套教育情況,助力長江新城建設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成為武漢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具有重要意義。
項目建設方長江建投集團介紹,學校規劃30個教學班,配備30間常規教室、30間特色教室,以及90間宿舍。項目建成後,校園內將設置千人報告廳、四季恆溫室內遊泳館、室內球場、圖書館、A級標準食堂等教學生活配套設施,還有機器人活動室、3D列印室、烘焙工坊、人工智慧教室、沉浸式學習空間、航天工坊及作品秀場等特色空間,可滿足自然、科技、陶藝、戲曲以及創客空間需求,可變換多功能廳、庭院風雨廊、綠色平臺等變化空間還可用於後期擴展。
該校籌備由江岸區教育局引入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育才」教育品牌資源,全面參與學校規劃建設,精選優秀特級教師、市學科帶頭人、高級教師、博士碩士研究生作為教學骨幹,建設「高」「精」「專」教師隊伍。
武漢市育才實驗學校首任校長,由省特級教師、武漢市育才品牌學校總校長關蓓擔任。關蓓介紹,「習總書記說教育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的發展,我們想把它做成一個造福於民生的一個標杆學校,也是實現我們對美好教育追求的一個品牌學校,它要傳承育才品牌的優秀文化基因,同時要面向未來,把智能化、智慧化這樣一些構想,放到我們的學校中去,為孩子們提供面向未來發展的這種素質積累的成長平臺,這樣一所學校,它應該是建一所學校、樹一個標杆、造福一方人民」。
施工方中國一冶建安公司黨委書記易新虎介紹,「一冶集團高度重視工程進展,克服了圖紙修改、疫情影響、雨季漫長、防汛抗洪、高溫施工等困難,一個節點一個節點拼爭,現在進度已趕上項目要求,預計在9月30號1號樓交付,在今年年底整個工程可以竣工驗收,為長江新城小學開學創造有力條件」。
現在,項目已經成為武漢「六化」工地安全文明施工標杆。
施工圍擋標準化:辦公區、施工區圍牆統一採用水泥磚砌築,面層用綠色人工草皮裝飾,進出通道設置人臉識別實名制通道及防疫測溫通道,確保消殺防疫安全可控。
場區道路全硬化:在施工出入口及現場臨時道路均採用混凝土進行全硬化,每日均有專人負責施工場地、道路清掃、除泥、灑水等工作。
衝洗設施自動化:主出入口設置沉澱池、自動衝洗設備、高壓水槍等設施,車輛駛出工地之前均通過衝洗設備,不帶泥土上路。
裸露場地覆蓋化:採用人造草坪對現場的裸土體進行全覆蓋,有效減少揚塵汙染。
過程管理常態化:建築外圍採用落地式腳手架,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專人定期清理更換。材料堆放區用混凝土硬化,鋼材、磚塊等物料均採取分類分區有序存放。場內易揚塵材料、預拌砂漿攪拌機均進行遮蓋、封閉等措施。
降塵處理噴淋化:在施工現場圍牆、道路、樓層結構周邊設置噴淋設施進行降塵,當粉塵濃度指數超標時,啟動噴淋降塵系統。場內裝有噪音、PM2.5粉塵顆粒監測儀,實時監測施工噪音及粉塵濃度。
責編:劉豔萍
融媒體記者:黃鵬 陳哲峰
通訊員:黃軼
編輯:周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