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抓周儀式上,拿著毛筆胡亂畫下一字,竟預示著九子奪嫡的成功

2020-12-20 平楠說史

在中華傳統文化之中,有為剛滿周歲的孩子抓周的習俗。大致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在孩子滿周歲時,往往為了美好的寓意,會將事先準備好的物件擺放在孩子面前,而孩子憑藉物品對自己的吸引力進行選擇。因為抓周象徵的是孩子的前途,所以主要是圖個吉祥,物件往往以筆墨紙硯之類的物件為主。即使物件的挑選以家人主觀意願為主,但是沒有反面物件是可以肯定的。無論孩子抓到了什麼,大人都應該是開心的,但在歷史上,康熙為胤禛抓周時卻出了亂子。

民間流傳著孫權為孩子抓周的故事,而傳言孫皓就是一手抓了簡冊,一手抓了綬帶。孫皓最後成為吳國皇帝雖然是自身成長奮進的結果,但兒時的傳言卻流傳下來,成為一種美好的象徵。而反觀紅樓夢中賈寶玉,賈寶玉抓周的時候就是抓的胭脂,事實上賈寶玉的一生也確實與紅顏糾纏。在清朝歷史上,九子奪嫡影響深遠,而其中的主角就是康熙及九個兒子,而這一切則可以從抓周說起。

相傳在胤禛剛剛滿周歲時,康熙心血來潮為兒子抓周,面前擺著書、珠寶、毛筆等物件。開始時的想法也許只是出於有趣,為了試探一下這個剛滿月的小兒子。胤禛抓起來的恰好是一個毛筆,這使康熙開懷大笑,玩笑道自己的兒子以後筆桿子功夫厲害,可能成為一個書法家,而小胤禛隨意筆劃之下竟寫出了一個字。雖是無心,但仔細辨認之下發現,這個字竟是一個「敕」字。這個字如今看沒有什麼,但在古代卻是與皇權緊密相連。

「敕」字的使用往往在皇帝批奏章時,幾乎屬於皇帝的專用字。而胤禛並非太子,選擇毛筆並無問題,甚至還讓人欣喜,但隨意寫出的字卻讓人多疑。這樣的事雖是民間流傳,而且經不起推敲,小孩子的手即使能抓住毛筆,毛筆也不會沾了墨汁,這個「敕」字也就不復存在了。話雖如此,民間流傳的故事卻也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未來的九子奪嫡的發生。

康熙有24個兒子,而這其中竟有九人參與了皇位爭奪。在清朝也是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度的,所以在胤礽做太子時,諸子仍安於現狀,並未表現出僭越之心。但要知道,康熙可是執政61年之久,胤礽哪裡承受得住這樣的寂寞。太子在朝中結黨營私,甚至在康熙殺掉索額圖時,差點與父親決裂。父子關係的緊張讓康熙知道,皇位不能交由暴戾驕橫的胤礽手中,康熙四十七年,康熙正式宣布廢黜太子。太子不復存在,皇位的競爭便由此引發。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蠢蠢欲動的皇子們紛紛登上歷史舞臺。事實上,胤礽作為太子,雖然被廢,但仍有自己的勢力。況且康熙也不願意看到皇子們因皇位的爭奪大打出手,所以胤礽在一年之後便被恢復太子之位。而就在此時,我們的抓周主人公胤禛就站在太子的一方。可惜的是,太子對權力的僭越已經超過了康熙的忍耐,不到三年的時間,太子再次因結黨營私被廢。而胤禛在太子的身上完全失去了希望。可喜的是,四阿哥胤禛並非默默無名之輩。

失去了太子的後臺,胤禛開始有了自己的人脈,慢慢形成了以胤禛為首的四爺黨,和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而八爺黨支持的便是十四阿哥胤禔。此時的康熙已經走完了大半人生旅途,做事隱忍的皇子間雖然暗流湧動,各自積攢實力,但表面卻風平浪靜。此間的事情大多不好考究,但最終的結果卻是以四皇子胤禛的勝利告終。民間流傳著四皇子乘機修改遺詔的事,而這樣的說法也無從考究。從事情的發展來看,康熙執政六十一年時,病故暢春園。當時的胤禔遠在西北,而四皇子胤禛留守在京,這是不爭的事實。

近水樓臺先得月,結果已經表明,而過程已經不再重要。四皇子就是雍正皇帝,雖然在位時間只有十餘年,但政績卓越,屬實是一位勵志君王。雍正從九子奪嫡事件中脫穎而出,自然對皇子之間的爭鬥心存餘悸,畢竟是親人,為了這樣的事情不再發生,雍正建立秘密建儲制度。抓周的事情雖然只當作笑談,但胤禛最後的結果確實符合毛筆寫出的「敕」字的寓意。抓周固然沒有預見未來的效果,但抓周象徵著美好的願景,飽含對孩子的未來的期盼與祝願。

相關焦點

  • 胤禛抓周儀式上,拿著毛筆胡亂畫了幾下,康熙帝為何臉色驟變?
    胤禛抓周儀式上,拿著毛筆胡亂畫了幾下,康熙帝為何臉色驟變? 據說當初胤禛的抓周儀式上,他拿起的是一支筆,康熙很開心,因為筆這東西代表著什麼呢,有才啊,會成為才子啊等等,誰知胤禛拿起筆就在紙上畫了起來,等康熙明白過來,細看發現這筆劃,竟然成了一個字,什麼字?「敕」。康熙因此大驚。
  • 雍正一周歲時抓周,握著毛筆胡亂寫了一個字,康熙看到後臉色突變!
    每當孩子一周歲時,父母都會讓給孩子抓周,其實就是看一歲的小孩會抓什麼,以此來判斷孩子的未來。雖說沒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表達是父母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祝福,也是有一定意義存在的! 在古代不僅民間有抓周,王公貴族中也是有的,甚至是皇上也會為自己的孩子舉辦抓周儀式!
  • 皇子滿周歲抓周,選了毛筆隨意亂畫了幾筆,康熙看後瞬間臉色大變
    在康熙18年(1679年),康熙皇帝親自主持了一次盛大的「抓周」儀式,儀式的主人便是康熙皇帝的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胤禛於1678年底出生,今年已經滿一周歲了,他的母親是康熙帝的德妃烏雅氏(後被追尊為皇后),很受康熙帝的寵愛,所以康熙帝對胤禛也極為重視,儘管日理萬機,依然趕來親自主持這次抓周儀式。
  • 雍正皇帝抓周儀式,拿毛筆亂畫,康熙為何驚駭不已?康熙想太多?
    抓周儀式起源於三國孫權時期,抓周的儀式基本就是擺放著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物品,聽說能夠預測滿周歲小孩的未來。一直到我們今天,小孩滿周歲都會舉行這樣儀式,當然還會添加電腦,圖書,錢財等抓周物品種類,記錄孩子的每一刻的瞬間,給予我們的心理慰藉,因為不知道是否準確,也沒有所謂科學道理。作為皇子胤禛周歲,康熙皇帝為表重視,也是需要到場去參與見證整個過程,也有所期盼這個皇子究竟將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物。
  • 雍正一歲抓周,抓到毛筆亂畫幾筆,康熙臉色大變,歷史的暗示
    古代明君不少,而在清朝皇帝之中,康熙也算得上是明君了,不光是在位期間將鰲拜殺掉,收復臺灣,還勵精圖治,對於百姓那也是相當關心,社會發展穩定,也為盛世局面的出現開了一個不錯的頭。而我們都知道康熙的在位時間算得上是非常長的一個了,大概有60多年,並且康熙的孩子也不能少,皇子就有30多位。在這麼多兒子之中,康熙和老佛爺最喜歡的都是二皇子,名字叫做胤礽,這是仁孝皇后的兒子,仁孝皇后可是康熙的原配。
  • 清朝一皇子抓周時,拿毛筆胡亂寫出一個字,皇帝見後臉色大變
    面對世界上的各種巧合,和他們眼中難以解釋的神奇事件,他們會看作是一種上天的旨意。儘管我們現在不認同這種說法,但卻也不妨當做消遣來看待,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樣一件事情。對歷史比較熟悉的朋友們會發現,在正史的記載裡面,有關一些皇帝或者奇才,他們在一出生的時候,就會顯得非常與眾不同。
  • 胤禛抓周時,抓過一隻毛筆胡亂寫一個字,康熙看後臉色大變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就已經出現了抓周的習俗。所謂抓周,是指新生兒石頭的時候,在他面前放上筆、墨水、紙、硯臺、算盤、鑄幣、書等各種東西,讓他抓住。這些東西都有一定的意義,所以抓住的東西代表了孩子的未來。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會知道,賈寶玉在抓州的時候選擇了胭脂。
  • 康熙看完雍正抓周,為何臉色突變?原因是他寫了這個字!
    正是因為這種想法,誕生了很多和孩子有關的習俗,比如抓周、開鎖、掛錢等等。在這些習俗中,抓周更是深得父母們的喜愛。抓周在古代歷史悠久,早在魏晉南北朝就出現了抓周。當孩子們滿一歲時,家裡會先為孩子準備新衣服。如果家裡是男孩,就會拿出弓、矢、紙、筆對男孩進行考驗。如果是女孩,家裡則會為她們準備刀、尺、針、縷這些與手工縫製有關的物品,判斷她們未來淑德的方向。
  • 寶貝周歲禮,抓周儀式準備清單!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每個家庭又多是獨生子女,因此很多家庭已經將抓周作為孩子周歲生日的重要內容了。明星家庭也不例外。就在上周,汪涵和楊樂樂給滿周歲的小沐沐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周歲宴會,現場布置了一個大型旋轉木馬,夫妻兩抱著小沐沐幸福亮相。現場,汪涵為兒子現場舉行抓周禮。
  • 微型小說:抓周
    抓到書預示著孩子將來愛讀書,能成為有知識的人才;抓到銅錢預示著孩子將來會經商,能掙錢成為大商人;抓著劍預示著孩子將來能成為習武之人,仗劍遊天下,成為大俠……人們管它叫「抓周」。其實,如果「抓周」能達成人們的心願,實現人們的理想,那相信人們辦「抓周」禮時,都會擺上「玉璽」,希望自己的兒子(女兒)成為皇上,世世代代都是皇族,享受榮華富貴。
  • 寶貝周歲禮 抓周儀式準備清單
    >寶貝周歲禮 抓周儀式準備清單2015-11-24 09:21:59出處:PCbaby作者:cat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每個家庭又多是獨生子女,因此很多家庭已經將抓周作為孩子周歲生日的重要內容了。
  • 寶寶抓周的那些事!抓周要怎麼抓,準備什麼抓周用品,寓意是什麼
    全家人齊聚一堂,為她舉辦抓周儀式。為了這場抓周,我們可是提前策劃準備了許多,大家都想看看今天小公主究竟會抓到什麼,未來前程如何。今天我也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抓周的那些事。一、什麼是抓周抓周,是一項傳承許久的民俗。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
  • 寶寶抓周的那些事!抓周要怎麼抓,準備什麼抓周用品,寓意是什麼
    全家人齊聚一堂,為她舉辦抓周儀式。為了這場抓周,我們可是提前策劃準備了許多,大家都想看看今天小公主究竟會抓到什麼,未來前程如何。今天我也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抓周的那些事。  一、什麼是抓周  抓周,是一項傳承許久的民俗。抓周又稱拭兒、試晬、拈周、試周。
  • 曹雪芹的一歲「抓周」儀式
    1763年2月12日 《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逝世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周歲要比滿月、百日這樣的日子更為重要,也更有象徵意義,因為在這一天要為新生兒舉辦「抓周」儀式。曹家在江寧織造署辦下宴席,邀請親朋,為侄兒舉辦「抓周」。大廳當中擺放著一張方桌,桌子上擺放著筆墨、書籍、金銀、算盤等物,這些都是為小曹霑準備的。抓周時,讓母親抱著孩子當眾在桌子上抓取一個物件。眾人從他抓取的物件來判斷孩子的前程。
  • 寶寶抓周,竟抓住叔叔隨手放的「小東西」,全家人的笑臉都僵住了
    文/山爸爸育兒記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老祖宗給留下了很多傳統,比如寶寶出生後滿一周歲,要進行抓周,放上幾樣物件,看寶寶抓了哪個,預示未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雖然現在很多年輕父母都不再相信,但傳統儀式不能少,寶寶抓周現場,也經常「意外」不斷,讓人哭笑不得,最近一位叔叔,發了他侄子抓周時出現的「意外」,自己隨手放的小東西,竟然是侄子的「最愛」。
  • 奶奶安排孫子「抓周」,看到孩子抓起的東西後,爺爺:這下可咋辦
    奶奶安排孫子「抓周」,看到孩子抓起的東西後,爺爺:這下可咋辦中國有一種民間傳統,就是在孩子一歲時讓其「抓周」,孩子憑著自己的直覺去抓一樣東西,用來代表孩子未來的方向。孩子在1歲時對於許多事情都處於探索的階段,並不知道某個物件代表著什麼意義,所以家長也是將這件事當成一個好玩且有儀式感的事情去完成。
  • 寶寶周歲宴抓周助興,物品能預測未來?這不科學
    雖然「抓周」是封建迷信的文化,但抓周的意義確實有存在的必要。有不少家庭對寶寶「抓周」這件事十分看重,認為這預示著寶寶以後的發展方向,一定要認真準備。也有一部分家庭不太注重這個,但在寶寶周歲宴上助助興,還是很不錯的選擇。
  • 寶寶周歲宴抓周助興,物品能預測未來?這不科學
    有不少家庭對寶寶「抓周」這件事十分看重,認為這預示著寶寶以後的發展方向,一定要認真準備。也有一部分家庭不太注重這個,但在寶寶周歲宴上助助興,還是很不錯的選擇。寶寶滿周歲的那一天,早早準備了道具,大紅綢子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物品,比如書、梳子、毛筆、存錢罐、百元大鈔、計算器
  • 抓周習俗:小孩滿周歲時,為啥要辦抓周禮?抓周有哪些講究呢?
    85版《濟公》中有這麼一個片段,濟公周歲的時候,父母請來德高望重的高僧,為孩子作法祈福,作法完畢後給孩子抓周測預卜。在抓周的過程中,孩子哭鬧不已,不要印章、不要寶劍、不要元寶、也不要毛筆,最後抓起一串佛珠,孩子呵呵的笑了起來。長大後,這個抓佛珠的小孩,選擇出家當和尚,之後便成了靈隱寺中的濟癲。
  • 龍鳳胎寶寶抓周,看到女兒抓的東西媽媽笑了,看到兒子後臉綠了
    文|文竹媽媽自古以來,中國的父母們都有給孩子舉行「抓周禮」的習慣。因為父母們覺得,在年滿周歲的孩子面前擺上各種各樣的物件,最後被孩子拿在手裡的那樣物品,就預示著孩子將來會從事的工作。01龍鳳胎寶寶抓周,兩個孩子的「走向」卻大不同網絡上,一位寶媽用視頻記錄下了她的一對兒女在抓周儀式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