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看完雍正抓周,為何臉色突變?原因是他寫了這個字!

2020-12-20 史往今來

孩子是每個家長的寶貝,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正是因為這種想法,誕生了很多和孩子有關的習俗,比如抓周、開鎖、掛錢等等。在這些習俗中,抓周更是深得父母們的喜愛。

抓周在古代歷史悠久,早在魏晉南北朝就出現了抓周。當孩子們滿一歲時,家裡會先為孩子準備新衣服。如果家裡是男孩,就會拿出弓、矢、紙、筆對男孩進行考驗。如果是女孩,家裡則會為她們準備刀、尺、針、縷這些與手工縫製有關的物品,判斷她們未來淑德的方向。

到了清朝,這套流程更是完善,不管是尋常百姓家還是王公貴族,又或是皇室家族,都對抓周極為重視。

其中皇帝更是會親自舉辦抓周儀式,對孩子進行考評。物品從文房四寶、秤尺算盤、錢物飾品到吃食玩具、鳴鐘古玩依次排列,將選擇權交給孩子,看看孩子會選擇什麼,通過這些去判斷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

而說起清朝,我們自然會想起一位皇帝。他不僅生擒鰲拜,平三藩、滅沙俄,在他的治理中更是國泰民安,百姓富足,造就了一片乾坤盛世,他就是康熙大帝!而我們接下來的故事也他有著不小的關係。

康熙在位61年,歷史記載他有著30餘位皇子。在這些孩子中,他最喜愛胤礽,因此在剛出生就把他封為太子,而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並不怎麼受到他的喜歡。

等到了胤禛一周歲的時候,康熙同樣也為他準備了抓周儀式。不過,康熙是不看好這個小兒子的,因為抓周裡面有很多吸引小孩的玩意。孩子們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去選擇亮閃閃或者有香氣的。畢竟比起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些對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

等到雍正抓周時,他先圍著物品爬了一圈,隨後拿起了毛筆,等候在一側的太監便立刻送來了磨和紙張。

康熙好奇的想看他能寫出什麼來,卻見雍正在紙上呼呼亂畫。

等到她和妃子圍過去一看,頓時驚呆了。因為小雍正寫出來的字居然和他在批閱奏章所寫的「敕」幾乎一樣。

要知道這個字並不是可以隨便寫的,只有九五之尊才有權利寫。他寫出的這個字讓康熙對他的未來產生了一些推測,但是畢竟太子已立,康熙也就沒有在這個事上多想,然而誰也沒有想到,最後真的是雍正當上了皇帝!

抓周中孩子的選擇,和未來的仕途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也顯示出了父母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理,畢竟誰不希望自家的孩子有出息呢?

到了現在,很多地方依然有習俗讓孩子抓周。那麼,大家小時候有抓過周麼?大家抓的都是些什麼呢?

相關焦點

  • 雍正一周歲時抓周,握著毛筆胡亂寫了一個字,康熙看到後臉色突變!
    每當孩子一周歲時,父母都會讓給孩子抓周,其實就是看一歲的小孩會抓什麼,以此來判斷孩子的未來。雖說沒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表達是父母對孩子健康成長的一種祝福,也是有一定意義存在的! 說到清朝的皇帝,就會想到康熙,他在為長達61年,據記載其皇子也有著三十有餘,不過在這些孩子中,他最喜愛的就是胤礽,甚至剛出生就被封為太子,不過康熙的寵愛,也助長了胤礽驕縱的性格,最終被囚禁! 最終康熙的下一任皇帝是四皇子胤禛,即雍正皇帝。雖說剛開始胤禛並不受康熙的喜愛,不過他能成為皇帝就好像是冥冥之中註定一樣!
  • 雍正一歲抓周,抓到毛筆亂畫幾筆,康熙臉色大變,歷史的暗示
    正是因為這份喜愛,所以在出生後不久,胤礽就被封做太子,他和康熙的關係最好,從小胤礽就被康熙帶在自己的身邊。可以說在當時,人們都相信未來清朝一定是由這位小皇子來接班了,不過事情總是沒有那麼順利。胤礽最後被康熙廢掉,並且被康熙囚禁起來,可以說是鬱鬱而終,而皇位也到了胤禛的手裡,胤禛就是未來的雍正。
  • 雍正皇帝抓周儀式,拿毛筆亂畫,康熙為何驚駭不已?康熙想太多?
    一直到我們今天,小孩滿周歲都會舉行這樣儀式,當然還會添加電腦,圖書,錢財等抓周物品種類,記錄孩子的每一刻的瞬間,給予我們的心理慰藉,因為不知道是否準確,也沒有所謂科學道理。作為皇子胤禛周歲,康熙皇帝為表重視,也是需要到場去參與見證整個過程,也有所期盼這個皇子究竟將來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物。
  • 清朝一皇子抓周時,拿毛筆胡亂寫出一個字,皇帝見後臉色大變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抓周這件事情,可能很多人小時候都抓過周,不知道大家抓的都是什麼?但是歷史上的雍正帝,他在抓周的時候,卻發生這樣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雍正能夠登基為帝,是很出人意料的,一方面他的出身並不算太高,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另一方面,在康熙生前,並沒有太表現出對他的喜愛和重視。但是他卻在這場激烈的鬥爭中,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 胤禛抓周時,抓過一隻毛筆胡亂寫一個字,康熙看後臉色大變
    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民間就已經出現了抓周的習俗。所謂抓周,是指新生兒石頭的時候,在他面前放上筆、墨水、紙、硯臺、算盤、鑄幣、書等各種東西,讓他抓住。這些東西都有一定的意義,所以抓住的東西代表了孩子的未來。看過紅樓夢的朋友們會知道,賈寶玉在抓州的時候選擇了胭脂。
  • 皇子滿周歲抓周,選了毛筆隨意亂畫了幾筆,康熙看後瞬間臉色大變
    在康熙18年(1679年),康熙皇帝親自主持了一次盛大的「抓周」儀式,儀式的主人便是康熙皇帝的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胤禛於1678年底出生,今年已經滿一周歲了,他的母親是康熙帝的德妃烏雅氏(後被追尊為皇后),很受康熙帝的寵愛,所以康熙帝對胤禛也極為重視,儘管日理萬機,依然趕來親自主持這次抓周儀式。
  • 胤禛抓周儀式上,拿著毛筆胡亂畫了幾下,康熙帝為何臉色驟變?
    胤禛抓周儀式上,拿著毛筆胡亂畫了幾下,康熙帝為何臉色驟變? 據說當初胤禛的抓周儀式上,他拿起的是一支筆,康熙很開心,因為筆這東西代表著什麼呢,有才啊,會成為才子啊等等,誰知胤禛拿起筆就在紙上畫了起來,等康熙明白過來,細看發現這筆劃,竟然成了一個字,什麼字?「敕」。康熙因此大驚。
  • 《康熙王朝》為何省略雍正?只因《雍正王朝》珠玉在前要揚長避短
    而緊隨著《雍正王朝》的,便是於2001年播出的《康熙王朝》,也是一部經典的歷史愛情大劇,雖然在深度上不及《雍正王朝》,但正因為《雍正王朝》太有深度,所以很多人看不透徹,而《康熙王朝》相比之下加入一些愛情元素,還有些許個人英雄主義,或者說傳奇色彩,顯得滿朝文武都是庸人,不論什麼困難,面對康熙的英明神武,只需熱血操作一番就可以迎刃而解
  • 坊間多傳雍正得位不正,說他曾篡改康熙遺詔,那真相到底如何呢?
    說到雍正皇帝,很多人的心裡都存有這樣的質疑:雍正到底是通過篡改康熙的傳位遺詔來當上皇帝的呢?還是康熙的傳位遺詔上本身就是寫著要傳位於雍正呢?畢竟雍正在歷史上並不那麼招他的母親孝恭仁皇后和父親康熙待見,縱使他個人的能力再怎麼強悍,按理來說,也不該有機會成為皇帝。
  • 此人上書和雍正唱反調,雍正很生氣,為何旁人一句話雍正笑了
    這個大臣叫孫嘉淦。孫嘉淦是山西興縣人,家境並不是很好,但他自幼勤敏好學,一邊幫助家裡操持生計一邊苦讀。康熙五十二年,30歲的孫嘉淦高中進士,走入仕途。孫嘉淦由於不懂得拍馬溜須,也不懂得依附權貴,因此在康熙年間坐了上十年的冷板凳。
  • 雍正王朝:當面諷刺康熙,太子師傅王掞為何如此牛?這才叫忠臣
    好,既然這樣一位皇子都能擔任「大將軍王」,那麼,廢太子胤礽為何不能擔任?講道理、擺理由?別忘了王掞就是靠嘴吃飯的,他能說到讓你懷疑人生的!等到「玩笑」開完,康熙皇帝才正兒八經的回到了會議主題,將意見徵詢的視線轉移到了唯一的「正常人」——皇四子胤禛身上:「胤禛,你說說看,誰出任大將軍王為好啊?」
  • 雍正為何重用大文盲李衛?現在就告訴你,這才是真正原因
    雍正為何重用大文盲李衛?現在就告訴你,這才是真正原因李衛,字又玠,生於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江南銅山人。李衛家境比較富裕,但是李衛讀書不行,所以於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了從五品的員外郎,後來入朝擔任了兵部員外郎。 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擔任戶部郎中,正五品。
  •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把玉如意賞給小弘曆?有深意!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把玉如意賞給小弘曆?有深意! 在秋高氣爽的深秋,康熙帶著親王貝勒等一干人馬,浩浩蕩蕩地去了承德避暑山莊。接見完前來朝拜的蒙古使節、西藏使臣等使臣後,康熙沒讓他們走,而是留他們當觀眾,看他的兒子們如何在塞外彎弓射大雕吧!
  • 雍正王朝:康熙賜給佟國維老花鏡,他為何說我雖是老眼,卻不昏花
    雍正王朝:康熙賜給佟國維老花鏡,他為何說我雖是老眼,卻不昏花二阿哥胤礽第一次被廢太子後,老八暗中聯絡朝廷眾大臣支持自己,老十找來江湖術士張道長,說會相面,把大臣忽悠的團團轉以後,稱八阿哥是「皇」天命所歸,還弄出「八大王」的文字遊戲,給老八當太子造聲勢
  • 康熙死前找雍正談話,用盡康熙最後心機,每個字都需要仔細揣摩
    康熙在其統治時期把清朝治理得井井有條,這些都是康熙將皇權運用到了極致的結果。儘管康熙皇帝功成名就,但他也有不受節制的時候。雍正在位期間,頗受康熙的愛戴,太子胤礽被廢,加上皇長子被禁錮,各皇子都看到了奪嫡的希望。因此紛紛加入爭鬥,最後演變為「九子奪嫡」的歷史事件。這個事情也是康熙皇帝沒有料到的,他為此而苦惱。
  • 胤禛抓周儀式上,拿著毛筆胡亂畫下一字,竟預示著九子奪嫡的成功
    因為抓周象徵的是孩子的前途,所以主要是圖個吉祥,物件往往以筆墨紙硯之類的物件為主。即使物件的挑選以家人主觀意願為主,但是沒有反面物件是可以肯定的。無論孩子抓到了什麼,大人都應該是開心的,但在歷史上,康熙為胤禛抓周時卻出了亂子。民間流傳著孫權為孩子抓周的故事,而傳言孫皓就是一手抓了簡冊,一手抓了綬帶。
  • 老八臨死時為何說雍正沒有贏?原來是這個原因,很多人都沒看出來
    在《雍正王朝》中,八爺允祀夥同八旗旗主王爺陰謀逼宮失敗,被雍正罷去爵位,囚禁了起來,隨同一起囚禁的還有老九允禟和老十允俄,自此以後從康熙年間就存在的八爺一黨被雍正連根拔起,九龍奪嫡在這裡才畫上了句號。雍正贏了,八爺黨被連根拔起後,雍正徹底的掌握了政權,此時的西北戰亂也已掃清,僅剩下殘部在頑抗,新政的推行也頗見成效,雍正從康熙手裡接過來的大清這個爛攤子,從一開始的內憂外患到現在的國富民強,大清國力也在蒸蒸日上。可在老八臨時之時給雍正留下了一封信,信中卻說:我這一生不佩服任何人,到後來才發現我只佩服你,皇上四哥我輸了,可是你也沒有贏。老八明明是輸的一敗塗地,為何會這樣說呢?
  • 康熙遺詔在200年後被發現,揭開了當年雍正奪位的真相!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康熙是歷史上著名的千古一帝,他的兒子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一批皇子,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優秀的皇子,使得皇位繼承人的爭奪變得非常激烈,最終低調的雍正成功繼承大統,而對於雍正的皇位是否名正言順,也是這二百多年以來歷史上最大的爭議。
  • 康熙的三子胤祉一直潛心學術,為何還會被雍正褫奪爵位圈禁起來?
    因為老三胤祉是廢太子胤礽的的死忠,胤祉的兒子弘晟與老八胤禩一黨比較親近,所以雍正對他不是很喜歡,而且胤祉在「九子奪嫡」時並未在明面上支持過雍正,看雍正繼位後對待老十三胤祥的待遇就能看出如果胤祉支持過雍正,他就不會被罷官奪爵圈禁起來了。
  • 甄嬛傳:雍正多渣?他當眾說出的這個字,是對安陵容最大的羞辱!
    她沒有像甄嬛一樣有漂亮的容貌,出色的才學,也沒有像眉莊一樣有家世顯赫的,所以在後宮裡她小心翼翼的活著,前面是靠著甄嬛,後面靠著皇后這棵大樹,其實安陵容自卑是她最大的失敗點,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雍正太渣,把安陵容當作阿貓阿狗一樣寵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