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雖艱,但大工人足夠相信!

2021-03-03 大連理工大學

最近,一封有溫度的清華回信走紅網絡,在回信中清華招辦滿足了以648分考入清華的殘障學子魏祥入學後一間陋室的請求,更表達出對魏祥在經歷疾病和喪親之痛後,自強不息圓夢清華的敬佩。並勉勵魏祥今後立足清華再次啟程,成就自己的不同凡響……

一篇回信感動了數萬網友,而在大工的校園裡也有同樣溫暖的故事正在發生。

許斐是我校08級橋梁專業的一名博士生,一張秀氣的臉龐除了有點清瘦之外,已經看不出她曾經是一名白血病患者。

2006年,許斐師從建工學部橋隧研究所所長張哲教授攻讀碩士研究生後攻讀博士。張哲教授是大連星海灣大橋總設計師。2011年,許斐同時參與了張哲教授主持設計的包括星海灣大橋在內幾個工程項目並順利完成博士論文開題,而此時,生性好強的許斐忍耐已久的身體不適卻終於爆發,檢查的結果讓年輕的姑娘如烏雲壓境般喘不過氣來——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許斐說:「那是一段黑色的日子,心裡被恐懼、怨恨、迷茫填滿,特別想不開。」第一個知道許斐患病消息的是她的男友王德慧,也同是大工橋隧研究所的博士生,許斐和王德慧相戀於2005年,兩人一同考研、讀博,在得知許斐患病之後,王德慧毅然擔負起照顧許斐的重任,常伴左右。我們不知道什麼才是愛情最好的模樣,對於許斐和王德慧來說,可能就是能夠挽著手一起向前走吧。 

很快張哲教授和研究所的師生得知許斐患病的消息。大家第一時間趕到病床前給她鼓勵,張老師告訴許斐:「要相信一定會好的,費用方面研究所會想辦法,到任何時候我們都會幫你,家裡的房子一定不能賣。」老師樸素的話語化成許斐臉上難以抑制的熱淚,早已泣不成聲。在張哲教授的倡導下研究所的老師和同學們發起了募捐,很快在僅有二十幾位老師的研究所內籌到了27萬元,接著建工青協也參與籌款,陸續在學校範圍內又籌集善款十餘萬元。對許斐第一階段的治療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許斐很快被轉到北京醫院等待進一步的治療。許斐說:「在家人都不在身邊的時候,大工橋隧研究所的老師和同學們給了我山一樣的依靠,張老師不斷告訴我,不管任何時候大家都會幫助我的,大家說讓我相信會好,我就真的會相信。」就像茨威格所說:「勇氣是逆境當中綻放的光芒一樣,它是一筆財富,擁有了勇氣,就擁有了改變的機會。」 

在家人和教研室師生四處尋醫問藥下了解到,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並非不治之症,但根治的途徑只有骨髓移植,接下來幾年,慢長的治療過程一波三折,許斐與親弟弟的配型結果不成功,但萬幸的是在中華骨髓庫中找到一個與許斐全相合的配型,並且對方也表示願意捐贈,生命的大門再次為許斐打開。手術順利進行之後許斐回家休養,雖然身體依然虛弱,但她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學生身份,導師張哲教授一直安慰她說:「養好身體才是最要緊的。」但是許斐在病床上又拿起文獻,開始寫論文。正當許斐覺得可以重新開始生活的時候,病情卻又發生反覆。2013年許斐發生了嚴重的肺部排異,在2013年到2015年期間許斐又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數次手術,2016年病情剛剛穩定下來,竟又發現由於在治療肺排異時使用了大量激素,出現了股骨頭壞死等一系列關節問題,稍有勞累就會關節疼痛。但當被問到關節疼痛的問題時,她會輕描淡寫地笑著說:「這些不算什麼。」許斐就是這樣一個愛笑的清瘦女孩,堅強得讓人心疼。

雖然飽受病痛折磨,但讓人欣慰的是這個堅強姑娘的生命始終被愛滋養著,飲食起居都由細心的男友王德慧一手操持,從本科階段相戀至今,兩人已攜手走過了十二年,王德慧說:「我不去想那麼多,只想把她照顧好!」人們常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因為這意味著有人把最珍貴的東西給了你,那就是時間。

在許斐患病的六年時間裡,雖經歷了病情的反反覆覆,但她始終沒有放下學業。許斐坦言,也有很多次自己覺得堅持不下去了,但是想到自己熱愛的專業,想到老師和同學們給自己莫大的鼓勵,還是選擇堅持完成學業。正如海明威所說:「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2017年6月,許斐完成了7萬餘字的博士論文《單承載面下承式連續梁拱組合體系橋結構性能相關問題研究》,並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預答辯。導師張哲教授說:「許斐一直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學生,但我也沒有想到她能帶病完成論文,而且完成的水準很高。她的執著和堅持是我們橋隧研究所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如今許斐的身體已經逐漸恢復,大工橋隧研發基地為許斐提供了工作,張老師還特別批准她如果身體不適也可以在家網上辦公,希望寬鬆的工作環境讓許斐調養身體的同時也能自食其力,發揮自己的專業才華。許斐也表示,她現在最想做的就是用所學回報學校、父母、老師和同學們。

六年中,在許斐最脆弱的階段,是眾人的關愛給她重生的希望,給她生命的滋養,給她生活的光芒。這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有了愛的陪伴才有了生命的意義。面對命運的多舛,愛笑的許斐說的最多的卻是感恩!她總說:「失去了很多,但是卻收穫了這麼多的愛和幫助。」

本期《大工朗讀者》有幸將許斐和張哲教授請到演播室,講述過往,為愛朗讀!

生命雖艱,但大工人足夠相信!

內容來源 | 大連理工大學電視臺

文字作者 | 杜佳

圖片作者 | 張宏瑞 沈桐羽 康鈺成

責任編輯 | 周學飛

近期精彩內容

大連理工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大學?小編著急告訴你,來不及打字了……

喜報!大工國家社科基金立項創歷史最好成績

1.8億!大工獲批5項2017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18項課題

祝賀!大工1個團隊、4位教授入選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致敬 | 他們,用行動傳遞大工正能量!

 

        為堅強樂觀的許斐點讚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一世多艱,寸心如水
    來源標題:【藝評】一世多艱,寸心如水近日,想看講述詩詞大家葉嘉瑩的紀錄片《掬水月在手》,尋了好幾家影院,方找到一個小小的僅有八排座位的影廳,裡面零落地坐著四五個人。這部片子悄悄地上映,想必也是悄悄地下架,微薄的票房幾可忽略。
  • 人艱不拆、喜大普奔,歪果仁都是咋翻譯的?丨漲姿勢
    去年三月底的「周一見」,一度震蕩了許多人的三觀。而事實上,這件事早就脫離了家事的範疇。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金色花瓶中的梅子》,怎麼聽都不是一本蕩滌身心、讓人有閱讀欲望的書啊!封面看著也不過如此嘛哼哼。人艱不拆、喜大普奔,好煩的啦人家還是拼拼音吧
  • 貿大附中校長劉國雄:激活你的生命狀態
    832121,看似只是一個普通的六位數,而當你把它與每一條生命聯繫起來,冰冷的數字背後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當把它與一個個失去親人的家庭聯繫起來,是多麼的悲痛欲絕。我高興地看到,過去的一學期,大家共戰時艱,同學們不僅能認真地投入到緊張的居家學習,還能夠關注疫情、感恩生活、規劃人生。
  • 致敬生命最後的守護者 走進殯儀館一線工人群體
    他們,被稱為生命最後的守護者。  記者來到廊坊市殯儀館,採訪到了這裡的一線工人,感受他們對生命的敬畏。  火化組組長彭敬虎:「我們不是異類」  廊坊市殯儀館的建築仍保留著上世紀70年代的風貌,院裡寧靜而安穩,松柏蒼翠。  記者見到火化組組長彭敬虎時,他正走出火化間,脫下工作服,將雙手清洗乾淨。
  • 創新是生命動力 「工人」是永恆底色
    記者 李寧 攝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工人帶來了發展的好機遇,也搭建了建功立業的大舞臺。全國勞動模範包起帆——這名從碼頭工人起步,以非凡毅力堅持創新,用創新勞動成果為「解放」碼頭工人、推動港口生產力發展作出特殊貢獻的勞動者,就是這40年來工匠精神的傑出代表。
  • 贛州手藝人的堅守:世道雖艱,情懷難卻
    世道雖艱 情懷難卻贛州手藝人仍在堅守今天,小編帶大家走進興國尋找那些遺失的技藝// 傳統木匠邱會節在興國,有很多老手藝人都在慢慢消失……
  • 生活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但他相信自己每次探獄喊冤的弟弟是無辜的,他默默扛下這份責任,26年來雷打不動的堅持,申訴材料一個蛇皮袋也放不下。她想,張玉環遭受這樣大的屈辱還在努力地活著,自己的委屈完全不值一提,活下去的欲望反倒更強烈。她儘自己最大能力幫張玉環伸冤,她上訪、找關係、接受採訪。終於在2020年8月4日,她等到了他無罪釋放的一天。都說人間不值得,但宋小女卻依舊單純的相信這世間的美好。這就是令人羨豔的愛情的模樣。
  • 生命中總有一個人,堅定的相信你
    有的人出現的早,有的人出現的晚,但是每個人都有他來到你生命中的意義,都會或多或少的教會我們一些東西。在遇見的眾多人中,那個讓你記憶深刻的人,可能是你的父母、老師、同學、朋友、同事,亦或是伴侶。他可能在某個經濟拮据的時刻,給予你適量的錢財幫助。他可能在某個傷心的夜晚,送去了溫暖的問候。
  • 倒春寒的天氣雖寒冷,這樣一碗排骨湯,足夠溫暖自己的身體
    倒春寒的天氣雖寒冷,這樣一碗排骨湯,足夠溫暖自己的身體不知道各位讀者朋友們都是什麼地區的呢?小編所在的地區最近可以說面臨了一次大降溫,進入了倒春寒啊!排骨的營養想必不需要我多說,它所富含的蛋白質和脂肪能夠為人體提供足夠的能量,更不用提它的鈣元素含量了,足夠為一些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非常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食用。今天要做的排骨湯,方法簡單,沒有什麼對排骨營養物質損害的步驟,極大的保留了排骨中的營養,而且非常好上手哦!快點和我一起學起來吧!
  • 2021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參考:打破創業之艱
    打破創業之艱自從「大眾創新,萬眾創業」被寫入中央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創業成為一個非常熱門的話題。越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越是需要保持冷靜。因為事實告訴我們,創業雖好,但創業成功是一件小概率事件。
  • 堅決斬斷苟晶、陳春秀、仝卓事件黑手,寒門學子實苦,但請足夠相信
    對於廣大寒門學子而言,高考備戰雖苦,但請足夠相信。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仝卓事件也好,陳春秀事件也好,苟晶事件也好,這些冒名頂替、狸貓換太子案件相對於全國數以百萬計的高考錄取人數來說,只是少數個案,絕大多數考生還是在公平的環境下參加考試,並實現人生理想。
  • 每日三句經典英語 -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
    《生活大爆炸》小編: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呃,問題是沒錢,人艱不拆~中文: 生命不止,奮鬥不息。你只要有足夠的閱歷,其實,人是可以貌相的!奮鬥吧,為了更好的自己!
  • 生活多艱也多驕
    此為生活多艱。愛好和工作本不同,我們可以把愛好升級為一項收入,少數可以成為工作,極少數才可以成為事業。因為成就感可以滿足工作動力,激勵政策可以激發賺錢欲望,所以只要可以靠能力得到應有收入的,生活都不會很難過。生活多嬌又多驕。對自己別太嬌,儘量多爭些驕,留點時間給生活。也蠻好。發現生活,熱愛生活。生活多艱,別被難倒。
  • 最神奇的工放桌遊:送你的工人去未來——《Terramara》
    作為一款德式遊戲,它並沒有隨KS的大流在遊戲中加入模型,但遊戲中使用的木質token等組件同樣足夠精緻。遊戲美工方面雖有些樸實無華,但對於喜歡德式遊戲玩家來說並不是太大的問題。它本質是一款以工人放置為驅動的資源轉換桌遊。遊戲總共分成五個大輪,每個大輪分為若干個回合,每個回合裡,玩家需要依次放置一個工人並執行對應的行動。遊戲中行動的主要效果就在於獲得資源。
  • 寶寶出生有多艱難?6個事例講述生命的奇蹟
    1、雙胞胎的奇蹟 一個28周早產兒的媽媽,用愛為早產的女兒創造了生命的奇蹟。 2017年,雪梨的皇家醫院幾乎每個月都能救活病危的新生兒,生命的奇蹟也在這裡創造。 有這樣一對雙胞胎Quinn和Eliott,Eliott比Quinn體型要大很多。懷孕31周的時候,Quinn在媽媽的體內已經停止生長了。
  • 旅遊勝地峇里島也有安全隱患,風景雖好也要珍愛生命
    隨著來自全世界各地遊客的到來,峇里島也因為自身非常美麗的環境和當地的一些非常美味的海鮮,當地的經濟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一來二去就有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發展旅遊業。但是這樣美麗的地方也有著非常大的隱患,當地有一個火山,這個火山隨時隨地都有非常大的爆發性。
  •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網絡用語的意思是什麼?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焦點新聞>正文「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網絡用語的意思是什麼?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人艱不拆
  • 溫總理引用詩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鹹之遺則。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衙齋臥聽簫簫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定律。』『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篇首引文節選自屈原的《離騷》。溫總理在一些公開場合多次引用《離騷》名句,表明他對這部作品的由衷喜愛,同時也說明他對屈原愛國之情的深切領會。
  • 山西晉城一在建隧道發生塌方,從公考角度,如何保障工人生命安全
    截至12月31日早上8點30分,先後搜救出三名被困人員,經現場醫護人員檢查確認,均無生命跡象,最後兩名被困人員正在全力搜救中。最後,我會向受傷的工人進行慰問,積極安撫傷者和家屬的情緒,做好後續的賠償和幫扶工作。
  • 人艱不拆、十動然拒……這些網絡詞不能亂用了
    「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對語言文字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既出現了一些可以反映時代特徵、傳播正能量的新詞新語,如『給力』『點讚』『硬核』等,也出現了一些不規範、不文明的誤讀誤寫誤用現象,如『人艱不拆』『十動然拒』等生造晦澀的詞語,甚至是一些低俗的語言,對網絡生態環境,以及社會語言生活和文化安全產生了不良影響。」